閱讀屋>哲學>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範文(精選26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1

  孔孟老莊這些都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人物,以至於隨口就吟出幾段名篇佳句,而想要更深層次的挖掘,梳理一下的各自的學派脈絡,淵源發展歷史,以及在相互碰撞中不斷髮展或者消亡,這些考證必將是一項巨大而繁瑣的工程。所幸本書作者對古代諸家研究透徹,又經過邏輯嚴密的考證,盡最大努力還原歷史,幫我們梳理中國哲學的衍生以及發展。對於想要學習古代哲學或者想要研究古代哲學的人,這本書就開啟了一扇門。

  本書將中國哲學史劃分為三個時代:古代哲學,老子到韓非,又名“諸子哲學”;中世哲學,漢至北宋;近世哲學,這是唐以後了。其中各段時期,作者還有細分,這裡暫且不講,我只梳理一下大概框架,免得初次瞭解的人看的一臉懵懂。作者的劃分,其實和西方哲學發展史是有相似性的,有趣的是,發源地完全不同的文明史,文明的發展史竟有如此相似性。

  此書主要講的是古代哲學,即“諸子哲學”。作者詳細列舉各家學派代表人物以及其思想,其中夾雜有對前人說法不靠譜之處的評判。現在才知道,原來小時候教科書裡直接寫出來的並不完全是真正的歷史,只是大多數人認為此說法更加接近歷史真相而已,但是就算如此若要認定即為如此便是大錯特錯了。以前學習的時候,都是支離破碎,從沒有系統認識。作者就講此類講解的非常清楚,例如莊子學說與生物進化論的關係,以及陽明理學等。

  最後我想說說,很多人都認為哲學研究的都是很縹緲的事情。而事實上,它關聯的直接就是我們自己,和我們息息相關。很多人也都知道,哲學研究的都是本質的東西。但是為什麼研究本質的東西呢,因為研究本質就有了全面的認識,有了正確而全面的認識,才會更好的指導我們的思維行動。哲學、宗教和神學都是每個人必看的書籍,這類書籍都是研究道的層面,而那麼多實際操作案例只是術而已。沒有戰略的戰術只會走的越來越迷茫。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2

  中國哲學是世界上最早的傳統哲學之一,在古中國是沒有“哲學”的概念,“哲學”這詞最早是出現在希臘,後在近代引進這個概念,但“哲”這一詞在中國則起源的很早,如“古代先哲”“孔門十哲等”。中國哲學的起源,大部分認為是在東周時期,其實這只是萌芽階段,真正形成是在春秋末期,而繁盛則是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以孔子的儒家、墨子的墨家、還有老子的道家為代表,但是在很早之前《易經》的內容,就已經涉及哲學,表面上看是一部占卜的書籍,但是其中包含著中國傳統哲學的思想和原理,包含著“有無相生”的宇宙觀。

  經過長時間的演變,中國哲學形成了自身的獨特理論,致力於研究天人之間的關係和古今歷史的規律。且中國哲學特別重視哲理與倫理。每一個時期都有各自時期的文化思想,“江山代有人才出”而胡適編輯整理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深入淺出的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與真實性,胡適先生文筆認真嚴謹,對比的手法中經典隨手拈來,不得不佩服他的知識儲備量。

  讓人感到有趣的是,胡適先生在開篇中鑑定哲學史書的真實性。雖說年代久遠,真假不好定論,但假的必然會出現漏洞,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數,”縱觀歷史,可以看出,孟子是何等的崇拜孔子,但對於孔子的手定之書,還是持懷疑的態度。胡適說:“哲學史最重學說的真相、先後的次序和沿革可看出線索。”

  就以曾國藩的《冰鑑》一書為例,據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本《冰鑑》一書前言所說:“然一九四九年之後,它在中國大陸基本絕跡。”後有學者查各種書目,1949—1994年間中國大陸確無《冰鑑》出版記錄,而1994—2013年間出版的《冰鑑》則只有個別不署名曾國藩原著,且曾國藩的書籍中,並沒有說《冰鑑》一書,由此可以斷定,此書必然不是曾國藩所著,臨近近代尚且如何,更何況更遙遠的古代,冠以名人的名字,出版非所著圖書比比皆是。

  胡適先生在對比中,還發現《管子》、《廣尹子》、《商君書》都是後人所偽造。全書一共十二篇,第二篇至十一篇,主要以人物為主題,系統的闡述老子到韓非子哲學思想上的歷史演變,而以上所說的內容,是第一篇《導讀》,胡適先生以此為開篇,講述中國歷史的真相,中國雖是歷史文化保留最好的國家,但依舊免不了大量杜撰和編造的內容,我想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避免的歷史現實。而正是因為如此,胡適先生編寫了這本《中國哲學史大綱》,讓後人更加清晰的認識歷史與中國哲學,避免人云亦云。

  什麼是哲學?凡研究人生切要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3

  1923年,一批學子即將出國留學,他們想在出國前快速累積國學常識,對國學能大致瞭然於胸。但苦於沒有專業基礎,不知從何入手。於是找到胡適先生,希望能給他們列出一份實用的國學書單。胡適大筆一揮,寫下了一份名為《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的書單。

  在書單的思想史部分,胡適列出的第一本就是《中國哲學史大綱》——沒錯,就是他自己寫的這本,而且只有上卷——接下來才是《老子》《莊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等90來本鉅著。對此,他是這麼解釋的:

  “老實說來,國學在今日還沒有門徑可說;那些國學有成績的人大都是下死工夫笨幹出來的。死工夫固是重要,但究竟不是初學的門徑。對初學人說法,須先引起他的真興趣,他然後肯下死工夫。”

  哲學的啟蒙,不必太深,但一定要有能量,能引起初學者的熱情;其次,要有系統框架。

  “欲知一家學說傳授沿革的次序,不可不先考定這一家學說產生和發達的時代。”哲學就像條長河,其中的每一種學說都是一種承上啟下,孤立地學某一派學說或某一家言論,很容易斷章取義,理解出現偏差,這樣學習的結果消極影響遠大於積極作用。

  所以學哲學,如果沒有一個系統的框架在心中,那就連門都沒入。尤其中國哲學,受中國人含蓄隱晦的表達方式影響,總是言有盡而意無窮,整套哲學體系藏於隻言片語間,因此單刀直入地學習往往收穫不大。

  這也是我從四書五經到《理想國》,零零碎碎看了幾年哲學,總講不出個所以然的原因。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樣,渴望學習中國哲學卻沒有什麼基礎,那你可以從中國哲學史入手。

  在中國哲學史書籍中,前面提到的《中國哲學史大綱》無疑是瞭解中國古代哲學最好的開端。胡適一生倡導白話文運動,認為文字要言之有物,不要濫調套語。書中的表達樸實直白、詞能達意,且學貫中西,中國哲學裡很多晦澀的字詞,透過他的筆表達出來就變得明朗了。

  全書共分12篇:

  第1篇《導言》,是全書的提綱契領。在這部分,胡適闡述了哲學以及哲學史的定義,中國哲學在世界哲學史中的地位,中國哲學史的劃分,以及史料的審定和整理等。

  哲學史就是將對於一個問題的種種研究方法和解決方法,根據時間先後和學派系統記錄下來,就成了哲學史。除了單純的記錄,哲學史還有3個目的:首先明變,講明白哲學思想沿革變遷中的變化點;其次求因,找出這些變遷的原因;最後評判,對每一個學說進行客觀的評判。對於讀者來講,這3個目的也是瞭解一家學說的基礎。

  對史料的審定和整理,胡適採用了證明、分析、系統等研究方法,“大凡思想進化有一定的次序,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不但如此,大凡一種重要的新學說發生以後絕不會完全沒有影響。”只有吃透了這一篇中的思想和方法,讀起全書來才會更透徹。

  第2到11篇,以人物為主題,系統地論述了從老子到韓非哲學思想的歷史演變。

  書中使用的科學、系統的審定整理方法,對於讀者來說,讓哲學史變得更好讀,幫助讀者更好地建立系統的認知。透過他的講解,你能清楚瞭解學說與學說之間的異同;知道學說之間產生變化的原因,這個原因可能跟哲學家本身有關,可能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也可能是受其他思想學說的影響;也能瞭解這一學說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

  胡適對人生、對求學一直抱有積極的態度,他曾反覆表達“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一點一滴都是進步,一步一步都可以躊躇滿志”。因此,他非常鄙視東方聖人無為思想中的糟粕,這在對莊子的點評中表現最為突出:

  “莊子這種學說,初聽了似乎很有道理。卻不知世界上學識的進步只是爭這半寸的異同;世界上社會的維新,政治的革命,也只是爭這半寸的同異。若依莊子的話,把一切是非同異的區別都看破了,說太山不算大,秋毫之末不算小;堯未必是,桀未必非:這種思想,見地固是‘高超’,其實可使社會國家全世界的制度習慣思想永遠沒有進步,永遠沒有革新改良的希望。莊子知道進化的道理,但他不幸把進化看作天道的自然,以為人力全無助進的效能,因此他雖說天道進化,卻實在是守舊黨的祖師。他的學說實在是社會近乎和學術進步的阻力。”

  雖然近一個世紀過去了,這樣獨立自由的言論,仍舊很有現實意義,令人振聾發聵。

  第12篇是古代哲學的終局,對這一歷史時期的哲學作了總結。

  胡適先生最讓人欽佩的是他的眼光,他的思想,他的獨立。劉瑜評價他“一輩子死不悔改的實證主義者,最看不慣的就是含糊其辭。”在各種“主義”遍地的當時,胡適是難得的清醒人。

  他說,歷史學必須建立在有所依憑的、可信的材料的基礎上,摒棄杜撰和編造,只有追求歷史的真實,才是科學的歷史學。在向來缺乏實證精神的中國文化中,胡適的發聲具有開創意義,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整個史學界,使中國史學開始具有了現代史學的基本觀念。

  看完後,有些意猶未盡,很可惜這本書只有上卷。忍不住設想,如果胡適先生當初能管住自己,少打點牌,寫完整個哲學史該多好。也希望有人能沿承胡適先生的態度、觀點和方法,續寫出中世哲學和近世哲學部分,使其成為一本完整的《中國哲學史大綱》。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4

  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馮友蘭先生對於宗教的認識是每一種大的宗教就是某種哲學加上一定的上層建築,——即迷信、教義、禮儀和體制等。可以看出任意一個偉大的宗教核心必定有一個哲學體系的加持。現實中對於宗教的貶低化應該是片面地只看到了宗教的迷信層面而未注意到它的教義、禮儀和體制。

  因此馮先生描述哲學的兩大特點:其一是系統性,其二是具有反思性的。人作為思考主體進行思考的時候,經常容易受到周遭環境的限制和影響,特定的生活中,體悟生活和生命便會有特定的方式。所以在哲學中會有一定的強調、一定的省略,組成了哲學的特點。而中國的哲學之所以發展至今日,與其中國的背景因素不無關係。尤其是中華民族的地理、經濟背景,馮先生在第二章開篇引用了《論語》(《雍也》第二十一章)裡的孔子的一段話:“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馮先生引用此話將中國文明與兩希文明(希臘和希伯來)做對比,希臘文明屬於典型的海洋文明,身處於地中海,扼守連線歐洲和小亞細亞的咽喉。因此從古希臘從開始至雅典時代,對於商業十分看重,除了有北面的山區,其中有馬其頓人、色雷斯人,雅典的城邦面臨大海,有著海洋民族的特性。而中國一直是農業大國,只有一面靠海,而且從古至今中國人下遠洋的次數並不多,例如徐福東渡到日本為秦始皇求丹藥,還有作為中國遠洋團隊上的創舉鄭和下西洋。因此東亞的地理條件決定了中國是土地式文明,而非海洋式文明。開篇的山和水是不是有可能分別暗指的便是中華文明比做樂山,更為靜態,西方的動態的海洋文明比做樂水,更為動態。

  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因此在古代的中國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在中文裡,“普天之下”和“四海之內”都是表示“世界”。但是對於希臘人,一直處於海洋國家會不明白,居住在“四海之內”(比如說,住在克里特島上),怎麼就是住在“普天之下”。從孔子的時代直到十九世紀末,中國的思想家們從來沒有到海上冒險的經歷。但是用現代的角度來看孔子和孟子所住的地方都離海很近,孔子住在魯國,而孟子所在的鄒國也在山東境內。但是在《論語》裡,孔子只有一次提到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公冶長》第六節)因此,海在孔子心中是個未知、遁世之處,人跡罕至之處。而這是隻有自己的道不行,才會去的地方。而仲由作為孔子的七十二賢之一,一直是以勇氣出名。據說,仲由聽到孔子的這句話,非常高興。但是孔子卻並沒有因仲由的過分熱心而感到特別滿意,他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意思說,仲由雖然勇敢,可惜不能裁度事理。)

  而孟子提到海的話很簡短。他說:“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孟子將海和聖人的思想相比,展現了更多不可知不嘆的一面。(《孟子·盡心章句上》)看著孔子和孟子對於海洋的未知和驚歎。對比之下,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國家,漫遊列島的經歷和感悟和孔孟又是多麼不同。

  而古代中國和古代希臘的哲學家們不僅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之中,還生活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之中。中國是個大陸國家,中華民族歷來依靠農業來維持生存。在馮友蘭先生那個時期,中國的參與農業生產的全體人口中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在一個農業國家裡,財富的首要基礎是土地。因此,在中國歷史上,一切社會、經濟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為中心。比如周朝井田制、明代的攤丁入畝、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以及中共領導人在革命中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口號,土地公有制度和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

  馮先生表達了在一個農業國家裡,無論和平時期或戰爭時期,農業都同樣重要。中國歷史上,公元前480至前222年是戰國時期和今日世界在很多方面都頗為相似。當時中國分裂為許多封建的小王國。每個小國都把“耕戰之術”作為國家的要務。最後,“七雄”中的秦國,在經濟和軍事上都佔優勢,得以戰勝其他六國,從而使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政治統一。因此中國哲學家們的社會經濟思想都強調要區別“本”和“末”,農業生產被認為是立國之本,而商業則被看為是立國之末端,因為經濟生產主要靠農業,而商業只關係到產品的交換。商品的交換終究要以生產為前提,在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國家裡,農產品是主要的產品,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各種社會、經濟的理論和政策都重農抑商。

  因此在中國古代社會,商人不受到重視。在中國的傳統社會里,把民眾按行業分為士、農、工、商四等,士和農這兩種行業受到社會的尊重,士通常是來自地主階級,農就是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因此家庭中若是“耕讀世家”,往往是引以為傲,例如安徽的皖南黃山下的宏村都會有牌匾寫著“耕讀世家”,不僅要讀書還要耕作,一方面瞭解格物之理,一方面讀聖賢書。還有如湖南也有很重的鄉紳文化。

  學者一般出身於地主家庭,不需親自耕地,而農民一般被稱作佃農,租用別人的土地進行耕種,但是家庭的興衰和農業生產的好壞直接聯絡在一起:農業收成好,他們受益;農業收成壞,他們也受連累。因此,他們的宇宙觀和人生觀都主要反映了農民的思想。而加上這批學者受過教育,使他們得以表達農民自己沒法表達的思想,這種表達在中國就採取了哲學、文學和藝術的形式。因此中國的哲學藝術中有許多耕讀的傳統。目前有談及中國人民的信仰危機也有類似觀點,中國的鄉土文化紮根之深,並非輕鬆可以撼動,當把這種農業文明抽身而走的時候,似乎並未為這些空隙填入新的超道德價值觀。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5

  馮友蘭先生繫上世紀中國知名的哲學家。初讀馮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四年前吧,因內容與先前所讀的哲學迥異,再加之有大量生澀的古文,所以就放下了。在讀《南渡北歸》時,方知馮先生1924年始清華大學哲學教授,後到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新中國後馮在清華大學任教,涉及諸多相關內容。近段重讀《南》書時,尾部出現一段梁漱溟先生評價馮先生的話,讓我十分警覺。稱馮友蘭曾經諂媚過江青,馮的品行是墨家,實踐的是功利主義。將我對馮先生博大的哲學、國學知識和文人獨具品格的崇拜,從高空跌落谷底。先不說馮先生在那個特殊年代,放棄了文人獨立自由的品格,諂媚江青,出於什麼目的,馮先生在上世紀中國哲學界當屬大咖級的地位,這是不爭的事實。他的哲學思想一定有可讀性,就再次捧起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為了便於印證或糾偏,同時在讀希金斯的《世界哲學簡史》。

  西方人說中國古時有哲學思想,但沒有哲學家。那麼,古時希臘知名的哲學家有柏拉圖及其師傅蘇格拉底和學生亞里斯多得三人。馮友蘭先生從希臘和中國在地球所處的位置進行了分析。他說:希臘是海洋性國家而中國是大陸性國家。海洋性國家崇尚貿易,追求利潤。隨利而逐的個性盪漾著平等和自由。而大陸性國家的中國,以農為本視商為末,重本抑末鄙視商業。那麼,我可不可以這樣認為,由於土地固定的羈絆,形成以家庭為單元,世代家族相伴誕生的是森嚴的長幼尊卑等級觀念。當時,耕種土地是非常依靠經驗相傳,看天的營生。而哲學思辨恰巧是無需經驗積累的心智活動。遵循傳統,恪守春生夏長秋收冬儲的四季交替,由此自然會出現“君臣、父子、夫妻”和“仁、義、禮、智、信”的“三綱五常”。無論儒家的孔子還是道家的老子為了揚名立業,只能順應國家和民生大的環境,研究相適應的哲學思想。

  儒家順應的是“治國”和“平天下”,道家順應的是“修身”和“齊家”。至此,中國古時哲學思想多了低頭研思具體的人間實事,少了仰望星空思考上帝和來生輪迴無形無影形而上的層面。這種農業民族的特性,也許就是有哲學思想沒有哲學家的重要成因。這一結論可能有些牽強,但這個成因於我十分重要,先前一直困擾著我,或許是讀這兩本書的收穫之一。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6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學生的人,他周遊列國時有大批學生跟隨著。

  “三年之喪”這個古老的禮制時,孔子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毫無道理,這不是耽誤時間麼?

  就是說,“實”應當與“名”為它規定的含義相符合。有個學生問他,若要您治理國家,先做什麼呢?孔子說:“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天下熙熙攘攘名利來往。有什麼好提倡呢。大多名不符實徒有虛名

  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推己及人的這兩個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實行仁的方法

  道家講“無為”的學說。而儒家講“無所為而為”的學說。依儒家看來,一個人不可能無為,因為每個人都有些他應該做的事。然而他做這些事都是“無所為”,因為做這些事的價值在於做的本身之內,而不是在於外在的結果之內。--儒家就不像一個獨立的人而是一個嗷嗷待哺嬰兒,所以嗷嗷哭哭的哇哇大,讓別人替他做事,他就逼逼賴賴還逼逼賴賴出優越感。

  要做儒家所說的君子,知命是一個重要的必要條件。所以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曰》)--分內之事和分外之事本身就有待商議,知命有沒有強加的意志?又當又立。

  在漢朝的中葉,儒家的確可以稱做宗教。--多少有些宗教的影子

  雖然從歷史上說,他當初不過是普通教師,但是後來有些時代認為他是“至聖先師”,也許是不無道理的-人類熱衷於造神運動,藉由神的存在完成某些不可告人的真是目的。儒家尤如此,滿口仁義道德實際道貌岸然。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7

  看《中國哲學簡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說能讀到什麼,有什麼領悟,能把這本書大致瀏覽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看這書最大的感覺就是,在這書之前,應該對百家各自的書籍有過涉獵,不然只是看對百家的歸納總結和評論,會讓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靈都飽受折磨。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對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點,是當年高考奠定的基礎,為了高考,對《論語》、《孟子》、《莊子》的內容都有較為認真的學習,所以讀這些的時候,感覺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看了本書之後,發現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沒有將儒家作為一個體系去理解那些內容,更多的只是從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個是從面到點的分析,一個是從點到面的探索,兩個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來的深意當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以前理解的小人,會跟現今社會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為一談,雖然知道這兩個小人肯定不是一個意思,但我猜想現在通俗理解的小人,應該很大緣由是從這引申過去的。讀完這本書我更加理解了這小人的含義已經此話的緣由。在儒家體系,遵循的是三綱五常(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的倫理關係,而各階級有有不同等級的,按照士、農、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平民老百姓,是不在這序列以內的,他們沒有獲得教育的資源,不知道深明大義為何物,唯利益而趨,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說,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喜歡馮老對哲學的態度。一直以來都覺得高深莫測,哲學是可以給人新的知識的。但馮老說,哲學不是增加積極的知識,而是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的價值。這樣,我感覺我對哲學可以更加大膽一些,應該不會將其束之高閣。

  看完這本書,感覺更多的是對中國各種文化的一種解析、概括,而這些影響著每一位中國人的所思所想、處世哲學,有人認可儒家克己復禮,有人喜歡道家灑脫隨心,有人喜歡名家善於辯論,也有人崇拜心學內聖外王。不同的思想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哪個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學就會往那個方向多靠一些。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8

  中國哲學起於“農”,祖先們在春種秋收的自然規律中覺醒,寒來暑往,日月盈虛,於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動”,進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這個理論貫徹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於是我們格外重視此間原則,在繁盛時不忘謹慎常存,在黑暗時不忘靜候光明。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說道的運動迴圈往復,道的作用微妙柔弱。此句基本上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物極必反,另一個是相反相成。

  中國傳統文化中,各類事物的究極之境終歸都是返璞於自然。譬如書法,初學者起先臨摹名家,按照約定的章法規範去練習,而習到最後,待你忘了這些條框約束,於手中紙筆渾然一體,才真正做到了爐火純青。再譬如寫作也是一樣,好的文章絕非華美辭藻的堆砌,而是以簡潔清晰的敘事,渾厚深邃的思想流傳於世。杜甫堪為詩聖,便是他那樸實而真摯的詩文,沒有任何金雕玉飾,卻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淚的真大義。

  這便是中國人講究的“物極必反”,因此我們的中庸之道講究凡事總要差那麼一點,“不及比太過好,不做比做得過多好”;因此我們才覺得“大成若缺,大盈若衝”,我們才會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道理。也正是因此,中國文化才更加強調謙遜和低調的美好品質。

  中華民族有著有異於其他民族的堅韌,這也和中國哲學的發展密不可分。在天災人禍面前,我們堅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誨。“相反相成”便是告訴人們,你得先俯下去,為了更好地勃發。無論說天人合一,內聖外王,還是儒道互補,中國傳統文化究其主旨都離不開正反比較的敘述。智慧哲人們總能從兩個相對立的事物中找到關聯,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這才是中國哲學要義。

  “物極必反,相反相成”,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可以用矛盾的觀點來解釋。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極必反。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這就是相反相成。相比於西方哲學用大量的定義去闡述這個道理,中國哲學家們用更簡練,更靈性的方式記錄了這個源於天地自然的哲學觀念,即“反者道之動”。在思考人於宇宙關係的過程中,很明顯,這種起源於直覺的暗示的確為中國哲學的發展提供了一條筆直而明確的捷徑。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9

  近讀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掩卷沉思,意猶未盡,遂決定為案頭書,之後可常習也。

  不知什麼原因,自己對哲學很有興趣。只是沒有機緣深究。早期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學唯物主義、唯物辯證法,延伸知道了一些費爾巴哈、黑格爾之類,淺嘗輒止而已。後來,曾讀了一點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感覺到了一些哲學的奧妙,便耿耿不能忘懷。後來,也曾探究過一段希臘哲學,也只是興趣而已,未得要領。

  關於中國哲學,只限於文化層面,感覺始終不得要領。總覺得,只有西方的哲學稱其為哲學,有一套嚴密的體系,而中國哲學,似乎是凌亂的,在體系上也不明晰,我的認識也是渾渾噩噩的。當然,現在看來,這純粹是自己的無知。這似乎也和我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所形成的意識形態有關,也和文革破四舊否定以儒家為主體的傳統文化有關。還有,由於西學東漸,哲學界一些研究西方哲學的人,以西方哲學的標準來比附我國先秦思想,對我國古代哲學持一種否定態度,也混淆了人們對中國哲學的認識。但是,不管怎麼說,自己對中國哲學的認識還是近於無知。如果說知道一點的話,也是很膚淺的。

  這次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算是對中國哲學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在我的頭腦裡算是對中國哲學有了一個框架。看到了一個有別於西方的另類特色的哲學體系。當然,這種認識還很不到位,還需要再讀書再學習,爭取有一個通常性的瞭解。不求深通,但求明白。中國哲學也是東方哲學的代表。我還曾讀過一本有關印度的哲學書,當時也很覺得了得。其實,每個民族及其文化發展,都有其精華的東西,我們切不可片面。世界之大,源流之多,精華之深,我們都應想到。這樣,我們就會有一個開闊的視野。

  馮友蘭先生是中國的哲學大師,人們並不陌生,也是中國文化哲學史上少有的幾個有自己哲學體系的大學者之一。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就職於清華大學。《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和《貞元六書》是其代表作。馮先生稱《中國哲學簡史》為小史,是為中國哲學研究的一個導引。

  該書主要闡述了先秦哲學思想,不外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以及後來的新儒家、禪宗、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等,梳理了中國哲學發展的脈絡。最後簡述了中國哲學和世界哲學的關聯和特點。可以說,這本書給我們繪製了一幅中國哲學由古至今的發展網路圖。其中,對涉及的要點進行著很好的解讀。使我們不僅知道了其然,而且知道了一些所以然。是一本簡明扼要的中國哲學讀本。

  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密不可分。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把文化和哲學混為一談。這也不足為奇。所以,我們知道了許多中華文明史的東西,往往缺少哲學性的解釋。哲學是從深層次尋找原因。是文明發展的內在的邏輯力量。是一種認識、觀點和精神的嚮導。如果我們有了這種思考,我們就會明瞭許多社會現象。為什麼是這樣發展而不會是那樣發展。就會明白,一種思想、一種理論是如何形成的,它體現了哪些源流。

  書中的內容非常豐富,收穫頗豐,自然不用概述。但讀書中的許多火花還是有必要記述一下的。雖然屬於掛一漏萬。比如,中國哲學精神對人的主導,以儒家為例,主張入世,主張成為聖人,其人格特徵為“內聖外王”。“內聖”是其修養的成就,“外王”則是在社會上的功用。所以就有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道家主張出世,但道家也沒有不問世事。《莊子》中說,儒家遊方於內,道家遊方於外。這個方即社會。外也好,內也好,都以“方”為座標。所以,儒道兩家正好體現了中國哲學的兩面,既強調入世也不排除出世。這就使得中國人具有了入世和出世良好的平衡感。知識分子最為典型,有句話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就是這種入世出世的生動寫照。

  再就是“知命”和有為無為的問題。孔子對自己的人生曾有一個很好的描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裡的“學”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學,而是探究叫做“道”的真理。這裡的立,是指“立於禮”,是說這時候懂得了禮,言行就很得當。這裡的不惑,是說這時成為智者,論語云“智者不惑”。而“知天命”則是承認世界本來存在的必然性,有人不可違的東西。就是知道了哪些是人可以改變的,哪些是人不可以改變的。在儒家看來,命是指人們所能控制的範圍以外的東西。人在能控制的範圍內要竭盡全力,對於命的東西,也就是無法控制和不可避免的東西,人們只好平靜地接受。這就是“知命”的意思。這就引出了有為和無為的的問題。我們知道,儒家講究有為,道家講究無為。道家的無為是強調順其自然,而儒家的有為也不是沒有限制的。所以“人定勝天”只能作為口號,鼓舞士氣,真正天數定了的東西,你是無法戰勝的。儒家主張的`是在知天命的情況下的有為。有一種說法,叫盡人事,聽天命,表現為一種積極正確的態度。

  還有,程朱的理學和陸王的心學。朱熹講萬物歸於理。所以主張“存天理,滅人慾”。他說:“形而上者,無形無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認為一切事物,無論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都是其理。舉例說,人發明舟、車之前,已有舟、車之理。有如西方哲學抽象之規律。理,看不見摸不著,形而上也。但它主導者萬物。所以,人只能是理的奴隸,只有順從理而行事。陸王的心學則把目光拉回到人自身。王守仁認為,宇宙是一個精神的世界,其中只有一個世界,就是我們自己經驗到的這個具體的實際世界。用句通俗的話說,無我即無世界。像西方唯心主義笛卡爾所言“我思故我在”。認為世間萬事萬物萬理只有與人相交時才有意義。不相交時,對於宇宙或對於人都是“歸於寂”的。應用於社會,人的行為歸於“良知”。

  最後,說說馮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說。人生在世,做人做事,馮先生認為有四個境界。一是自然境界。就是人只順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所做之事並無覺解。二是功利境界。意識到自己,為自己做各種事。但並不總是利己,往往是利己又利他。三是道德境界。瞭解到社會的存在,意識到是社會的一員,自覺地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具有道德的意義。四是天地境界。瞭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意識到自己不僅是社會的一員,還是宇宙的一員,為宇宙的利益做各種事情,構成最高的人生境界。我想,我們大多數人也就是在功利境界,爭取做的好一點。在利己的同時,多一些利他的事。再就是爭取上一個層次,到道德境界,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多做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事。至於天地境界,我們仰望就可以了。馮先生說,道德境界的人是賢人,天地境界的人是聖人。大家都見賢思齊吧。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10

  對中國哲學,我一向抱著“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態度。因為其浩瀚的思想,讓人產生敬畏之心。當我捧起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時,這種感覺頓時釋然。此書的作者,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並沒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以深入淺出的語言進行講述,讓人一讀之後,欲罷不能。馮友蘭先生對哲學“入世”與“出世”的剖析讓人心境豁然開朗。佛家說,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圖說,肉體是靈魂的監獄。這些歸結起來彷彿是說,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須脫離塵羅世網,必須脫離社會,甚至脫離“生”。這種哲學,即普通所謂“出世的哲學”。另有一種哲學,注重社會中的人倫世務。這種哲學只講道德價值,不會講或不願講超道德價值,即普通所謂“入世的哲學”。

  有人認為,儒家是入世哲學的代表,並舉例證明。孔子有個學生問死的意義,孔子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孟子說:“聖人,人倫之至也。”(《孟子離婁上》)照字面講這句話是說,聖人是社會中的道德完全的人。從表面上看,中國哲學是入世的。因為中國哲學所注重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地獄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來世。但馮友蘭先生指出,從更廣更深的角度而言,這種看法有失公允。中國哲學中的一個主要流派道家認為,生命是個贅疣,是個瘤,死亡是除掉那個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聖人,是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動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謂“內聖外王”的人格,內聖,是其內在的修養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會上的功用。只不過儒家和道家的側重點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種社會關係規範化),道家貴“自然”(順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道家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儒家講究三綱五常,道家講求修身養性。儒家“遊方之內”顯得比道家入世;道家“遊方之外”,顯得比儒家出世。這兩種思想看來相反,其實卻相輔相成,使中國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入世哲學是強心劑,出世哲學是清醒劑,入世哲學使人關注社會價值,出世哲學使人關心自己的超越價值,入世哲學使人振奮,出世哲學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補,進退相宜,這是中國人從入世和出世哲學中獲得的人生智慧。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升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在為功名利祿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國哲學思想也許是慰藉心靈的一劑良藥。歌手李娜在出家時說過四句話:“人有四種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階段;

  二是職業、仕途、名譽、地位;

  三是文化、藝術、哲學;四是宗教。只有進入第四種境界,人生才閃出亮點。”進入第四種境界閃現人生亮點,對於我們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過高和不太現實,但透過對哲學的修養來實現對人生較高層級的領悟,找到精神的家園,確是每個人人生的一種使命。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11

  這些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覺原來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是感覺從這隻有300來頁的書本里看到了中國的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的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著本書裡講了中國歷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清楚怎麼去說,哲學的東西真是好難懂啊!不過他的這本書已經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雖然沒有看過幾本,呵呵~)

  在這本書的第一句: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大概可以瞭解到中國哲學在重要性。

  從這本書瞭解了八卦的由來,各個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個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國的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國能有如此的地位,自己感覺各家的思想就是一個相互吸收和借鑑的歷史,不知哲學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許哲學就是這樣吧。我認為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的時代的各方面的條件的影響,特別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哲學思想在經濟的發展中也有意或無意地隨著發展。

  書上也說了些東方的哲學思想和西方的哲學思想的差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不同,所以理所當然地有差別。但是兩者都是人類的優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兩者優秀的成分相結合利用,正如本書上所說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和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雖然自己簡直就是沒有水平,但是還幻想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體諒,或許當我看這本書第二次的時候會有所感悟!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12

  《中國哲學簡史》是一部享譽中外、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哲學名著。它是根據一代哲人馮友蘭在美國的演講稿整理而成的,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廣泛流傳。它把中國的哲學發展以時間為線索串聯起來,透過對中國哲學的審視,讓讀者感悟到中國文化在當今的重大意義,不失為一部可以影響人的一生的文化經典。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實話說,筆者對中國哲學的瞭解僅僅停留在一個非常膚淺的水平。但在閱讀了馮友蘭老師的這本《中國哲學簡史》後,筆者對中國哲學有了新的認識,哲學的知識不再是零碎的,而是有條理、系統化的了。下面,就列舉一些閱讀過程中摘錄的句子以及我的理解,作為我的收穫吧。

  著者在第四章中提到“對於《六經》,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不是編者。”由此,著者進一步得出一個推論,那就是“孔子只是一位私人教師,而不是一位私人著作家。”看到這裡,筆者想到了之前的“孔子熱”現象。社會曾經大肆炒作與孔子相關的種種事物,然而炒作的背後,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孔子,理解孔子的思想呢?在這裡,筆者不是想否認孔子在我國文化、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但筆者覺得,對孔子的盲目炒作,只會造成孔子形象的虛高,以至於最後,人們凡是遇到與文化相關的東西就把孔子抬出來,這未免有點不倫不類。

  著者在第九章中提到“‘無為’的意義,實際上並不是完全無所作為,他只是要為得少一些,不要違反自然任意為之。”這讓筆者想到了以前在政治課本上看到的一個概念,即“服務型政府、有限型政府”的概念。這個概念的意思,是指政府要在職責範圍內作為,做到不越界,盡力服務人民。然而,當下社會,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官商的勾結,他們不是“無為”,而是“無所不為”,這恰恰是哲學中所批判的。老子曾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如果讓貪汙和腐敗繼續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而如何規範政府工作,讓政府做到“無為而治”,則是我們應該關心的話題。

  書本的第十五章,主要是圍繞《易傳》展開的,這一章很有趣,講得都是關於的卦象之類的理論。之前只聽說過最著名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說法,但並無深刻認識,這次閱讀後,儘管對裡面提到的六十四卦等內容仍是一知半解,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儒家形上學中的調和的理論。新儒家提倡的是“中和”。“中”是指調和那些處理不好就會引起混亂、不和的食物,而“中”的作用,則是達到“和”。這裡的“和”正正是我們最最熟悉的和諧。由此可見,一方面,“和”的思想源遠流長,在中國歷史上早已有之;另一方面,古人的智慧也可見一斑。他們早在幾千年前就提出了這樣一個理想社會的美好藍圖,而這直到現在,仍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目標。

  最後一個,是著者在第二十七章提到的一個觀點“中國人民族主義意識的發展歷來是重在文化上,不重在政治上。”這讓我聯想到了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切糕”現象。一塊“切糕”背後是有目共睹的強買強賣行為,這樣的行為明顯違背了當今社會的法律法規。然而,執法人員卻很少去管理,最終才會引發後續的爭端。也許,執法人員認為,新疆的人民是少數民族應該要加以照顧。但筆者認為,我們提倡的各民族一律平等,應該是思想、文化上的平等,是立法上的平等,這種平等的政治色彩不應被過度強化。盲目過度的政策傾斜,只能是重在政治上的,歪曲的民族主義。否則,法律的尊嚴會受到損害,其他民族的權益也將受到侵犯。這樣,又談何各民族一律平等呢?

  收穫之餘,也有些許疑惑,在此分享,願與各位探討:

  首先,中國哲學如此博大精深,但為什麼當下的社會越來越少人會關注它呢?大多數人寧可學習西方哲學,都不願意瞭解中國的哲學,難道說中國哲學就比西方哲學差嗎?根據這次的閱讀,不見得是這樣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問題呢?

  其次,中國哲學中其實蘊含了不少為人處世,乃至治國的智慧,那我們應該如何把它加以利用,讓它更好地作為社會科學為我們的社會發展提供智慧呢?中國哲學與當今社會發展的契合點又在哪裡呢?

  上面的問題,並非一時半刻就能想清楚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哲學能獲得應有的重視與發展,在人類史上再次留下輝煌燦爛的財富。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13

  孟子曰:“揚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句話是孟子對楊朱的評價,也側面體現了楊朱的基本思想之一:“輕物重生”。那麼,我們是否要做到輕物重生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想我們得討論一下“物”與“生”。“物”即為物質。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物質的影子,如:金錢、名利、地位、珍貴的物品等,他們都是物質。物質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無疑是巨大的: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能否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能否行駛更大的權力,能否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等這些都與物質息息相關。假設說,物質消失了,那麼我們的生活可能會寸步難行。於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接下來就是“生”。“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們的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沒了生命,就什麼也沒有了。就彷彿是失去水源的魚,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見,“生”的確比“物”更重要。那麼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是從何而來了。只是,我對此仍有點異議。我認為,還有比“生”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義”。

  《魚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顧患有所不闢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還有比生命更貴重的東西,所以有些災禍我不躲避。這裡孟子所說的比生更貴重的東西,就是指“義”。“義”的解釋繁雜多樣,每個人的心中都不盡相同,但肯定會有相同的一點——不違背自己的道德底線!假使讓一位有“義”的人去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苟且,違揹他們內心的事,那麼他們一定會覺得生不如死。故此,在這種情形中,“義”更重於生。

  每一個人對於自己國家的熱愛,都應該是心中的道德底線。國家的恥辱,滅亡,使得屈原縱身投入汨羅江,這也是屈原“義”的體現。所以,我對於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並不認同。

  當“生”與“物”出現了碰撞時,“生”比“物”更加貴重,那些因錢財的短暫失去,偏激之下自殺了斷的人,死的並不值得;而當“生”與“義”擦出了火花,那麼“義”要更領先於“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質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靈魂的人,也不值得!

  我們應該做到“輕物重生”,但更應該做到“輕生重義”!這就是我的觀點。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14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將人生劃分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個人覺得,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處於功利境界。即我們所做的事都是出於利己考慮,儘管結果可能會對他人產生有利的影響。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為自己謀取利益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同時作為社會成員的每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難免對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響。

  但實際我們教師就是處在道德境界,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倫理、道德的傳授人,擔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的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教師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可能自發地形成,而是在後天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實踐中,透過努力學習,認識到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瞭解到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內容和意義,並透過自身的修養,將認識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斷外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和習慣,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對此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首先,作為教師,要熱愛教育,獻身教育。以從事教育工作為榮,以獻身教育事業為樂,自覺地用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武裝頭腦,用科教興國戰略激奮自己,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的現實面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將教師作為終身職業,孜孜以求,勤奮耕耘,在平凡的教書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稱號。

  其次,要愛護學生,教書育人。教師教育物件是學生,其主要任務是教學,而教學過程是教書和育人緊密結合的過程。面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動態,教師要善於把握學生思想,用愛心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主動與學生交流,和睦相處;要尊重學生人格,教育和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業;要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服務思想,善待學生、寬容學生、理解學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薰染學生、陶冶學生、喚醒學生。將教書育人貫穿於教學實踐的全過程,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再次,要矢志鑽研,勇於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尤其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方針指導下,教師肩負著培育新世紀人才的重託,一定要學會用面向世界的膽識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從自身教學實踐中,逐步摸索並形成擁有自己創新意識的教學方法體系,使得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獨立思考,標新立異,運用已學的知識,既解決實際問題,又發現新知,於相互切磋中實現知識的飛躍,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內在潛力,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最後,要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需要。社會發展已證明:現代化的社會將是資訊社會,是科學知識不斷髮展、不斷擴大、不斷更新的社會。教師自身除搞好專業教學外,還要積極參加業餘進修深造,從而在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能力。教師只有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和精深的專業技能,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旁徵博引,遊刃有餘,變傳統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為素質教育的重學、重思、重樂,以適應教育體制的轉軌變型。

  總之,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範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托起明天的太陽!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不僅是教師,越來越多的人能達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這樣,人類社會才會真正的成為名副其實的和諧社會。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15

  ”哲學“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夠了解,它卻充滿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個很崇高,很神聖,同時也是一個含義深厚的詞。假期我在家中反覆的看這本書,但總是感覺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學它是一個充滿科學權威的領域,令人仰視它。許多事情學了哲學才能真正明白;學了哲學可以使人變得聰明,腦子活、眼睛亮、辦法多”,“不管什麼時候、幹什麼工作都會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所以哲學給人帶來的魅力是無窮的。

  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從宏觀上對中國哲學從古至今的發展有了認識,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漸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個起源,中國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透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們常說的哲學是讓人聰明而有智慧的學問,這種說法是學習哲學的最大誤區。因為沒有學過哲學的人並不一定不聰明,而學過哲學的人也並不一定就聰明。事實上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後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時候,爸爸也推薦了這本書給我。當時很不瞭解,覺得這本書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現在的我們對讀懂這本書很難,但是我們可以領略到哲學的龐大氣場和魅力,它可以讓我們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夠提升我們的價值觀和擴寬知識面。

  書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書中還說,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衝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書中說:“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聖人。”這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時,我們的教學中也就不會存在“好生”與“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這本書,因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讓我認識到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學生時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學。因為哲學是最具條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紛亂的思緒,尋覓萌芽中的未來希望。,在其中我們也可以學會

  我很慶幸我能讀到這本書,它讓我的靈魂得到了一次洗禮和淨化。也讓我真真的瞭解了哲學。雖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讓我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16

  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近現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傳世名作。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對哲學的瞭解大概就僅限於神秘、晦澀與深奧了——當時的我,甚至以為哲學是各門學科中最無用的一個。直到我翻開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

  有人說,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後反思很長一段時間;有人說,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到中途時便大徹大悟;但這本書不一樣,我在翻開它第一頁的目錄時,便醍醐灌頂了。

  “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的確!

  哲學,其實就是一個人過完一生後,想要對自己的生活做一個總結時發現的規律總合。而由於一個人他不可能不活在生活中(或許有人會說莊子的“喪我喪耦”不活在生活中,但我認為其實那一種“人”已不再是人了,他只是大道的一種具象化的體現),因此,哲學離我們其實並不遠,甚至無處不在。

  第一頁的醍醐灌頂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興趣。很快,我便開始研究起了目錄——於是我便知道了為什麼這本書被歷史學家陳來先生讚譽為“在世界上還沒有見過第二本這樣的書”。

  蓋因首先,它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所有的哲學學派、理論、觀點都收集、理解、展示出來的書了,光是這點,便可以勝過其之前的任何古代哲學書;其次,它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東西方的哲學觀念進行比較、討論、融會貫通的書了,這一點也同樣使它成為了中國哲學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

  翻開裡頁,我又一次震撼到了!如果說上面所述兩點只能讓馮友蘭成為中國近現代哲學史上的一代宗師的話,那麼現在,他可以說是開山鼻祖了。在這本書中,他不僅清楚闡述了各個哲學觀念,還對其進行了延伸探討以及比較討論,例如:在第九章介紹《老子》思想時,他不僅將《老子》所謂道解釋為了哲學家們為了進一步解釋“名”而所假設帶來的結果,還與西方“形而上學”進行了比較分析,看完不禁覺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簡史》,真好!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17

  哲學與政治和教育的關聯

  中國古代的哲學與政治和教育頗有淵源。早在春秋時期的孔子、戰國時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代表。各家哲學的興起,也是與私人講學同時開始的。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實不僅僅是哲學,也是教育。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成人”,所以教給他們各門知識,不過在另一方面,孔子給傳統制度和觀念的解釋,卻是他自己推匯出來的,如“仁”、“義”、“忠”、“恕”等觀點。而孔子的哲學其實也代表了一種精神的修養。而墨子卻不同,墨子更偏向於政治,他的墨家在戰國時期對其他國家的影響也頗為深遠。同時他也批駁了儒家的一些觀念,他主張的“兼愛”和“非攻”的哲學理念,是一種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對當時國家政治的一種理念。由此看來,哲學與政治、教育還是緊密關聯著的。而這種哲學可以更好地應用在我們的世界中。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提醒我們要向他人學習。“不恥下問”也敦促我們不要以向地位或學識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

  哲學是富於實踐精神的

  大部分的中國哲學都富於實踐精神,也就是傾向於入世,但是也有例外。在最早提出出世這一哲學觀點的是老子,他主張無為而治,但是老莊代表的傳統道家思想並未成為主流,他們追求真正的身體與靈魂的自由學說,顯然沒有“成功學”更加受人歡迎。儒家的主要觀念是輔佐君王,入世為官,透過誠意正心、格物致知,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最終成聖。雖然魏晉南北朝出現了道家復興,但已經有了很多入世的傾向。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國內的禪宗,主張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道流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同樣在國外,哲學家們也提倡實踐,如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等。不僅僅在哲學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實踐精神,有些事情必須親自實踐,不能光說不練,“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親自實踐,才能有自己的收穫。

  中國哲學裡有很多無的思想

  《中國哲學簡史》稱為“負”的方法。比如我們要解釋白是什麼,這是不太好形容,但是如果拿一個黑的東西來解釋,再反過來就容易多了。《道德經》開篇寫到“道可道,非常道”。什麼是道啊,說不出來,如果能說出來,就不是道了。這就是用否定來為其下解釋。有比如禪宗,第一義不可說,但表示第一義的最好方法就是靜默。儒家雖然不像道徹底的推崇無的思想,但是儒家精神修養的過程也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透過修養,去掉心性中惡的成分。當然了,在我們現今生活中,這種思想也很重要,比如有些不懂得問題,不一定要直接去解釋,而是透過反義或近義的方法,也許這個問題無法用語言解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我們會找到另一件東西,讓他具象化。比如在《道德經》的後面部分,老子就用一個個例子和比喻,講述了“道”的概念。還有,在當今繁雜的社會中,我們也需要給自己做減法,去修養精神,去其糟粕,留其精華,摒除自己不好的、不必要的東西,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輕鬆美好。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18

  先哲中很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與世界的連線感,也就是宇宙心。小時候讀的時候不懂,現在慢慢有一點感悟,記錄下來。

  基因、文化本身的連線

  從基因角度,人對自己的同類同胞,更容易有一種一體感。所以我們看到“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直接就能把自己代入。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龍的傳人”這種富有中華神話色彩的詞語也能抓住人心。

  共情的激發

  自然界有很多景色,能激發出人類共通的情感。小時候學的古詩往往一下子就浮現出來……在水邊看月亮想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在一場聚會後會唏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在睹物思人時想到“亭中枇杷樹,今已亭亭如蓋矣”。在這些時候我們都和古人對話了。

  天地之間,這情非我獨有,有人陪我或者我陪著他感同身受。

  時間、空間的連線與想象

  這種感覺往往是看一些藝術作品帶來的感受。比如《無問東西》把幾個跨越時間的故事透過人的關係串聯起來,你是我的延續。《尋夢幻遊記》“死亡並不是終點,遺忘才是”。一些油畫或是小說,比如聖殤,活著,描繪戰爭,一眼讓人感受到了痛苦,於是更珍惜如今的和平。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19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過去聽人說這是哲學裡的三大問題。然後還看過的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的一些理論。而在看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哲學的意義遠不止如此。哲學是個說太深奧不懂得也能理解皮毛,說簡單卻絕對不簡單的東西。我覺得它更像是你思想的過程中的各種深究,特別特別深刻的那種,深刻到我們這些人懶得去思考,只能留給專門思考這些的人去思考了。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包含知識眾多的哲學讀物。涉及古今中外、文化、思想、宗教、精神等多個方面。從古代的各種學說到西方哲學的影響,無一不說,內容雖然多,看起來卻一點都不覺講得籠統。

  眾多說法中總是會有許些相駁的,可是誰說的都有道理。就像孟子和荀子的說法,人性本善也好人性本惡也罷,只要我們在需要的時候懂得哪些是應該做到的,哪些是不應該去做的就好了。在這個基礎之上,你才可以努力從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與天地境界進發。

  這本書我原本就陸陸續續,反反覆覆看了很長時間,擱置了好多一段時間,昨日突然拿起來,把後面的一部分草草的看完。雖然每一章講的是一種學說的哲學看法與理解,可章章之間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只能承認我沒怎麼用心去看,之前看過的那些,也沒記得多少。

  再者我對於文言文太不感冒,大多找白話文看。好在這本書裡白話文很多,文言文也有不少令我理解的。就像看詩詞一樣,小時候學習的時候覺得特別費力,現在再看,有的默默一想便知道就是這個意思,想記住也不是那麼難了。其實終歸是那會沒成長,不理解不懂的原因。於這本書裡的一些道理,也是這樣,該懂的懂了,不懂的還是不懂,也有一些東西自己是知道的,卻還是做不到。修行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啊。修到了就得道了。

  故,這樣的一本書是適合看很多遍的。要慢慢的反覆的去讀,去思考,才能明白更深處的東西。

  “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後保持靜默。”這是書裡的最後一句話,我理解為,人生在世,必須要去尋找一些答案,必要的不必要的,我們會在逐漸的知曉中成長,獲得一些感悟,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強大。要經過了這些沉澱的過程,心才算是真正的安靜平和起來了。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20

  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後保持靜默。哲學的任務不是增加實際上的知識,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連續兩遍閱讀了本書,精神境界有沒提高,不敢肯定,只是對中國哲學中國文化有了淺顯的記憶,也只能是記憶,因為還不能通透地去了解各家的哲學思想,從而做為現世的行為準則行動指南。

  哲學是對人生系統反思的思想。中國哲學當是中國人的哲學思想。中國的地理環境是大陸國家,經濟以農業為主,人們不能離開土地。因此上農,家族倫理制度就成為中國哲學產生的基礎。司馬談把先秦諸子分為六家?陰陽儒?墨名道法。儒家是一些精通典籍的知識分子組成,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第一個老師,主張仁,愛。推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他的思想。孟子主張人性善,並把儒家對個人修為的要求上升到國家層面,說民為貴,社稷次之。王若不賢可推翻之。孟子是儒家理想主義,而荀子就儒家現實主義,主人性惡論,需用智才能到善。荀子的兩個學生韓非子、李斯是法家代表,講究勢法術幫助秦國統一天下。墨家墨子主要是非儒非攻兼愛。愛無差別,混淆殺人和殺盜,是俠客的祖先。名家是著名的辨論家,公孫龍、惠施是代表有名與實自馬非馬的理論。道家是隱者,代表是楊朱老子莊子。講究無為,道可道非常道,認識自然規律,要想強大須先示弱,夫為不爭而爭天下。陰陽家代表鄒衍宇宙陰陽五行構成對各家都有影響。秦國用法家思想統一六國但不施仁政而亡,漢初黃老之學興盛,道家無為思想,使人民休養生息。後董仲舒獨尊儒術,禁固人的思想,天下趨於保守,對婦人的貞操要求就從此始,並使儒家驅於正統。在後漢時期,佛教引入中國,對中國哲學產生刺激作用,促成本地宗教道教的產生,又和道家思想結合產生禪宗,既惠能六祖靜默的哲學。唐朝韓愈為恢復儒家思想,進而形成道學,為阻止皇帝迎法門寺佛指舍利,而一朝被貶潮陽。到宋朝以程家兄弟為代表的稱為新儒家。有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

  西方哲學的引入,必使中西結合,而中國哲學的出世入世也會為世界哲學做出貢獻。

  馮友蘭先生寫此書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時天下仍大亂,其比喻說當時形勢和春秋戰國的形勢更為嚴峻,為避戰亂也曾西南聯大到昆明。他在書的最後說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下境界。唯有不斷修行,才能到達更高境界。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21

  從孔子開始,儒家將實行仁的方法稱為“忠恕之道”。“盡己為人”即為“忠”,這是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為“恕”,這是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孔子由“推己及人”的正否方面推論出上述道理,這說明忠恕之道的本源便是在探討“人己關係”。

  對孔子而言,他對於人己關係的探索多是建立在“道德價值”的基礎之上的。他強調心中之“仁道”,以此對人的道德生活作出約束,透過行仁來履行人在社會中的責任和義務。孔子希望透過道德準則使人們對彼此身體動作背後的動機達成共識,進而在互相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達到人己關係的和諧。在孔子的觀念裡,他並沒有明晰地將人、己看作兩個分別獨立的個體,而是站在社會群體的宏觀角度提出了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而這種社會狀態需要人己雙方的配合來實現。

  在儒家學派的另一位領頭人孟子這裡,人己關係已然有了新的解釋。孟子認為天地萬物都處於一個不斷髮展和轉化的過程中,因此他將人己關係著重解釋為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自身“存心養氣”,不斷提升自己修養的歷程。孟子強調的“天人合一”也是說一個人要完善自己,妥當地順應天地不斷髮展和轉化的過程,與天地真正地融為一體。

  於此,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便出現了交集。《論語·子罕》中說:“子四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從孔子這四個“絕學”中,我們可以顯然地看到,他也不會被一成不變的理論概念束縛,從而可以靈活地處理人際關係。從孟子開始,中國哲學的政治功能變淡了些許,哲人們開始強調人作為獨立個體的自己意識,哲學逐漸偏離了完全的政治工具。

  然而,在道家這裡,人己關係又有了不一樣的色彩。因為道家的“人己關係”算得上是在“物我關係”的基礎上衍生而來的,所以在莊子的闡述中,人己關係的圖式已基本有了完善的體系。莊子在《人間世》中提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他認為,在人己關係中,我們必須先充實自己,才有餘暇去糾正他人的行為。很明顯,這與孔子的理論有著本質的差別。孔子從意欲出發,以形式化規範達到天下大同;而莊子從利他出發,強調人的獨立性和平等性,為人際交往的實踐提出思路。綜上,孔子的思想更像一種政治理念,而莊子則以為世人提供處世之道見長。

  無論儒道,我們都可以看出,千百年前的智慧哲人們就已經將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置於社會群體的大環境中探討處世之道了。人己關係無疑是比物我關係更實在的哲學議題,在當今方法論大行其道的哲學環境中,我們是否應重新沉下心來討論哲學實踐的可能性,這同樣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22

  《中國哲學簡史》,作者馮友蘭。我對哲學沒興趣,我原以為我不懂哲學。看完這本簡史後,我才發現原來裡面的東西80%的我都略懂。文中提到的孔子、老子、墨子、佛教、道教、儒家這些我其實也都讀過一些東西。莊子的《逍遙遊》、《大學》提出的在明明德這些有時候我還會拿來反覆抄寫,可我怎麼從來沒有把它們和哲學聯絡起來?我想是從來沒有系統的上過哲學方面課程的原因吧。也許還是自己對這個沒有興趣,從來沒有去理清楚基本的概念。

  這本簡史對初入哲學的人是很有幫助的。對我這種似懂非懂的人也是很有幫助的。但終究我是興趣不大,總的來說快速閱讀了一遍,裡面的內容初步梳理了一下,也給類似於我這樣的人提個醒,理個大綱。

  我大學同學小燕說:所謂哲學,不過是吃飽了的文人的胡思亂想,自以為是,正過來反過來,好像都有道理,其實沒道理。我是不懂的。

  小燕說的挺好的也挺對的。她甚至說她最近對孫子兵法有了新的見解,所謂36計其實個個是陰招。小燕說的真的挺好的。為她開心。

  哲學的任務不是增加關於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讀到博士,我也常常自詡讀了很多書,卻唯獨對哲學類興趣不大,不甚研究。當我讀完這本簡史之後,我立刻就很清楚的認識到這本書的知識比我教學生的《建築環境學》《燃氣供應》課程更有價值。遠~遠~遠~遠超過了我教授的課程的價值。當你對哲學有興趣的時候,恭喜你!這說明你基本上已經超越了柴米油鹽、一地雞毛、雞飛狗跳的普通市民生活的層次,你已經開始對人生進行反思,也就是超越了人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進入了道德境界,這時候的人在精神上會獲得更多的滿足,人生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哲學是對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我們的老子、孟子、孔子等聖人們包括西方的一些哲學大師們已經對這些東西反思的很透徹了。他們的哲學思想其實,其實我們也都懂。比如佛說:誰傷害了你,誰來渡你。再比如佛又說:放下,你就贏了。但真正做到就太難了。這使我想起了前幾年一個女同事跳樓自殺。她也讀到博士,我想這些哲學的東西她應該都懂。為什麼做不到?因為我們都是凡人。只能說可能她懂得,但還沒悟到吧。

  我又想到了在重慶讀研究生時的一個政治老師,他原本和我一個專業,後來是自己對哲學方面的東西非常有興趣,然後就轉去搞這些了。他給我們上課的情形我至今仍有印象,先是操著川普講,後來對我們說不行他必須有川話講,否則他覺得講的不透徹。然後他就在講臺前用四川話呱裡呱啦地講的神采飛揚,你可以感受到他眼裡放出的光。雖然其實我對他講的也不怎麼感興趣。但現在想起來他能與哲學打交道且樂在其中,真心為他高興。

  書中提到周敦頤的《宇宙發生論》,我就在想這個名字為什麼這麼熟悉。查了資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愛蓮說》的周敦頤。一般來說哲學家就是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所以有遠大抱負之人宜早接觸哲學,學校也應儘早開設關於哲學的基本課程,這樣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機幫助其樹立遠大的志向,幫助其學習治道之法,利於國家人才的培養。

  關於馮友蘭,有聞其名。讀完此書後查閱了其簡介,方知乃河南南陽人士(1895-1990),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佩服之至。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23

  哲學這個詞看起來很深奧,但,在我再讀馮友蘭先生的這本《中國哲學簡史》後,逐漸領悟原本模糊的概念或觀點。哲學和思想是相關聯的,它們都與人類思維有關,相互衍生又相互豐富,但二者並不等同:

  1、哲學是一門思維的科學,屬於學術;而思想是人類腦海中的一種意識,屬於行為。所以,先有思想,再有哲學。

  2、它們涉及的範圍也不同。哲學家關心的是真理、邏輯等,而思想家關注社會、哲學、人倫、道德等各個方面。

  3、把思想相同的(至少相類似的)人聚集在一起,找到他們共同思想上的特點,繼而形成一門學術,如儒家、墨家等,就叫中國哲學。

  4、再通俗一點,哲學家一般是思想家,但思想家不一定是哲學家。

  哲學的本質和思想也有關聯。以書中的一句話為例“就我而言,哲學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這句話從某個角度而言意味著哲學是思想的思想。

  正是因為思想包含哲學,所以哲學家們能有不同表達自己思想特點的方法。這也是書中第一章第三點所講到的。有用比喻表述思想的,也有用格言表述思想的,還有用事例表述思想的。無論是明示還是暗示,各位哲學家們都是為了能用各自的方法說明道理,把思想傳播給後人,讓他們對此加以思考。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24

  哲學是什麼?小時候,我完全沒接觸過,感覺它就像是人們經常談論的那些很厲害的東西。現在,我依然不懂哲學是什麼,總以為它太難,太深奧了。幾周前,老師讓我們讀《中國哲學簡史》,我想從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我花了三個星期讀完了這本書。剛讀時,覺得挺乏味的,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大道理,但當老師推薦我們“啃”讀之後,我才發現這本書的奧妙所在:它所說的許多觀點和理論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是相吻合的,非常神奇,細細閱讀之後,感覺這本書還很有韻味。

  這本書道理太多且很有深度,我只來談談對最為典型的“儒道互補”思想的粗淺看法。儒家,是一個主張“仁”“愛人”的學派,主要講述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更好的融入社會,彰顯人的善良本性。而道家卻恰恰相反,它主張“無為而治”,認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善惡因果,人們只需除去不應該做的事就可以了,以至“無為“。儒家提倡“入世”,融入社會,以人為本。而道家提倡“出世”,清心寡慾,以自然為本。這兩家看起來是對立的,毫不相干的,卻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就拿“出世”和“入世”來說吧,儒家提倡的“入世”,其實就是融入社會之中,把握好人際關係。儒家自身也已經做到了“入世”,因為儒家行事高調。漢武帝時期還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潮流,使儒家變得家喻戶曉,成為當時的百家之首。相比儒家,道家就顯得低調多了,因為道家屬於那種歸隱派,它追求的是心靈上的滿足感和靈魂的超脫感,“超凡脫俗“似乎已經成為了道家的專屬名詞。況且道家崇尚人與自然,心靈的高尚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一種出世的象徵吧。

  所謂“儒道互補”,就是做到既出世又入世。人類一生下來就會融入社會這個集體,在現代這個華燈璀璨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要比人與自然間的相處多得多,所以處理人際關係就顯得尤其重要。在我看來入世雖然膚淺,卻實用,出世雖然會獲得所謂的最高成就,但那是虛無縹緲的。但也不是說出世就毫無意義,畢竟人和其他動物一樣都會有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需要自己安慰,支援和鼓勵。這些都是心靈上的,是儒家思想所做不到的。我們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就好比我們現在努力學習,為的是以後能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但學習的同時我們也要堅守本心,不卑不亢不驕傲。當你不過於追求功名利祿,每天過得充實滿足的時候,你就成功了。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哲學道理,等待我們去理解,同樣,這個世界也還有許多的哲學,等待我們去思考,去探索。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25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又好比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事情總是如此,有一個極端就有另一個極端的代表來跟它作對。

  所謂“物極必反”,本是道家哲學,便是事情發展到極端,向反方向轉化。告訴世人,告誡世人,事情的本性都有它的侷限性。我們都在找一個“度”,這個平衡點。倘若強行超越,恐怕要適得其反,喪失自己。

  呂不韋與眾多門客在編輯《呂氏春秋》時,曾用“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這十二個字將物極必反詮釋的很到位;老子《道德經》中有“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到早已”的道理;清代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寫了賈府盛極必衰的過程。這一道理貫穿古今時空。

  這個成語使我聯想到一個詞——慾望。若控制得當,它是我們達到某種目的的利器;若控制不當,便是使人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的兇器。所以行事為人,力求平易樸實,腳踏實地。

  再舉個例子,如果吃得太多,對身體有益的物質也會轉變為對人有害的東西,所以飲食要適度;畫蛇添足,行事過於多餘,結果可能比不做還要糟糕。所以,一切都要順乎自然,要遵循萬事萬物的執行規律自然發展。

  善從何處而來,惡也從何處而生,而那些避免邪惡的方法也會應運而生。深水在很多方面是有益的,同時也是有害的。因為深水有溺水之險,但與此同時,卻也找到了避免溺水的方法——學會游泳。所以,在困境到來時,我們也不必一籌莫展,解決的方法也在應運而生,就像小孩子一生下來,便有哭的本領,後來才學會了笑;一個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會了解快樂。

  把握好事情的“平衡點”是重要的。或許我們會為此磕磕絆絆,但會在下一次幽暗時刻到來之前用光明戰勝。迴歸到本質,我們應抵抗外物誘惑,保持純真自己,萬物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應與時代通變。遇到新問題和新需求,準確無誤的把控這個度。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篇26

  哲學是什麼?小時候,我完全沒接觸過,感覺它就像是人們經常談論的那些很厲害的東西。現在,我依然不懂哲學是什麼,總以為它太難,太深奧了。幾周前,老師讓我們讀《中國哲學簡史》,我想從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我花了三個星期讀完了這本書。剛讀時,覺得挺乏味的,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大道理,但當老師推薦我們“啃”讀之後,我才發現這本書的奧妙所在:它所說的許多觀點和理論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是相吻合的,非常神奇,細細閱讀之後,感覺這本書還很有韻味。

  這本書道理太多且很有深度,我只來談談對最為典型的“儒道互補”思想的粗淺看法。儒家,是一個主張“仁”“愛人”的學派,主要講述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更好的融入社會,彰顯人的善良本性。而道家卻恰恰相反,它主張“無為而治”,認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善惡因果,人們只需除去不應該做的事就可以了,以至“無為“。儒家提倡“入世”,融入社會,以人為本。而道家提倡“出世”,清心寡慾,以自然為本。這兩家看起來是對立的,毫不相干的,卻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就拿“出世”和“入世”來說吧,儒家提倡的“入世”,其實就是融入社會之中,把握好人際關係。儒家自身也已經做到了“入世”,因為儒家行事高調。漢武帝時期還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潮流,使儒家變得家喻戶曉,成為當時的百家之首。相比儒家,道家就顯得低調多了,因為道家屬於那種歸隱派,它追求的是心靈上的滿足感和靈魂的超脫感,“超凡脫俗“似乎已經成為了道家的專屬名詞。況且道家崇尚人與自然,心靈的高尚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一種出世的象徵吧。

  所謂“儒道互補”,就是做到既出世又入世。人類一生下來就會融入社會這個集體,在現代這個華燈璀璨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要比人與自然間的相處多得多,所以處理人際關係就顯得尤其重要。在我看來入世雖然膚淺,卻實用,出世雖然會獲得所謂的最高成就,但那是虛無縹緲的。但也不是說出世就毫無意義,畢竟人和其他動物一樣都會有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需要自己安慰,支援和鼓勵。這些都是心靈上的,是儒家思想所做不到的。我們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就好比我們現在努力學習,為的是以後能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但學習的同時我們也要堅守本心,不卑不亢不驕傲。當你不過於追求功名利祿,每天過得充實滿足的時候,你就成功了。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哲學道理,等待我們去理解,同樣,這個世界也還有許多的哲學,等待我們去思考,去探索。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