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搭石》教學設計

《搭石》教學設計

《搭石》教學設計

《搭石》教學設計1

  李吉林老師曾說,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就是要學生掌握好語言文字的工具,因為他要用一輩子。但是語文教學不僅僅是掌握工具的問題。在這個過程當中還要給孩子人文的薰陶感染,使他的道德、情感、智慧都能得到很好的開發和培養。而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積累語言、關注寫法、遷移運用就是守住了語文教學的根本。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準“間隔、懶惰、俗語、清波漾漾”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現美、欣賞美,感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純樸的民風,體會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作者難忘的鄉情。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品讀語言,感悟優美語句中包蘊的美好心靈,美麗畫面。學習作者生動描寫的方法。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掃清生字障礙,正確認讀7個生字,識記“暴、惰、衡”字形。

  3、學習第一自然段,瞭解“搭石”,體會搭石在人們生活中的總要作用。

  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匯入。

  劉章爺爺是當代詩人,出生在河北的一個山村,對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三十年前,劉章爺爺來到大城市工作,當他看到人們搶著擠公共汽車的時候,看到人們無序地忽然橫穿馬路的時候,心裡便幽幽地想到家鄉潺潺的小溪,想到山裡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覺得搭石上有情,有愛,有美,於是1980年,他寫出了散文《搭石》,把他心中長留的那份景、那份情傳達給我們。

  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劉章的家鄉,去看看給作家劉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疏通生字障礙。

  1、生自由練習讀文,讀準生字詞。

  2、生詞學生認讀。指導暴、惰、衡的寫法。

  3、指名輪讀課文,師隨時正音。

  三、再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瞭解搭石。

  1、默讀課文,簡要地說一說每一自然段講的是什麼內容?

  (“擺放”搭石的畫面、“調整”搭石的畫面、一行人走搭石、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

  2、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讀給老師同學聽。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瞭解搭石。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孩子們,如果你是劉章的鄉親,你能不能用書中的話語告訴大傢什麼是搭石?

  進入秋天,天氣轉涼,家鄉的人們……這就是搭石。

  抓住“方正、二尺左右”體會人們精心選擇搭石,細心擺放搭石。

  2、如果沒有搭石,人們日常生活會怎樣?

  扣住“脫鞋綰褲”反覆朗讀去感受。

  3指導感情讀第一自然段。

  五、作業設計:

  練習有感情地讀文。抄寫生詞3遍。

  第二課時

  教學設想:

  採用“邊讀邊想象,從作者生動的描寫中想象畫面”,即“變話為畫”的閱讀方法。教學本課,繼續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深刻體會人與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感情,由課文內容想開去,聯絡自己讀過的和身邊發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結合板書體會作者是如何寫出搭石的美的。

  課時目標:

  1、抓住關鍵句,想象畫面,感知課文,尋找由搭石構築的風景,讓學生從鄉親們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發現美,感受美。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說搭石。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隨作家劉章一起認識了搭石。誰來為大家讀一讀什麼是搭石。

  二、細讀文字,品搭石。

  (一)品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1、這篇課文的題目是搭石,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話寫出了搭石很美,誰能找出來?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細讀課文,邊讀邊想,搭石構成了怎樣的風景呢?你看到了怎樣的風景?邊想邊畫出相應的句子,如果有感受及時寫出來。

  2、學生讀出找到的句子。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在你們的理解中,“協調有序”是什麼意思,怎樣的動作才是協調有序?

  (2)文中的“協調有序”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我們自由地再讀一讀這兩句話。

  (3)引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後面的——緊跟上去;

  (速度漸快)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

  (速度再漸快)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

  踏踏的聲音,像——。

  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也沒有人指揮,一行人走得既輕快又整齊,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那麼的和諧,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3、你還可以從什麼詞中感受到走搭石的美?

  (“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1)綽字在字典中有這樣幾種解釋:

  A寬裕,緩 B舒緩柔美 C外號

  在“人影綽綽”中,“綽”是什麼意思呢?還有一個詞語叫“綽綽有餘”,“綽”又是什麼意思?

  (2)讀一讀這兩個詞,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溪水,溪水中怎樣的人影?

  (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漾起了波紋,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麗極了。)

  我們可以由詞聯想到畫面同樣可以由畫面聯想到詞:

  出示畫面:楊柳( )白雪( )明月( )

  4、閉上眼睛聽老師讀,同時想象:你還看到什麼?還聽到了什麼?

  (學生說說自己腦海中出現的畫面。藍天、白雲、晚霞、綠樹、青草、紅葉、夕陽……人們的歡笑的聲音,談話的聲音,孩子歌唱的聲音……)

  5、配樂美讀這幾句話。

  (二)品味: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1、統觀全文,文中還怎樣評價了搭石?

  (1)、學生讀出這樣的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搭石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你從文章的語句中體會到了這樣的情感嗎?你從哪兒體會到的呢?畫一畫句子,想一想感受以備交流。

  (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老人踏上了不穩的搭石,心裡會怎樣想?表情動作會是怎樣的呢?你此刻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

  (學生髮揮想象自由表達,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

  (2)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從“總會”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麼?

  (招手示意、說家常話是一種習慣;鄉親們謙讓的品格、和睦的情感。)

  (3)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A、這裡描寫年輕人動作的的詞“伏”。這個字的意思是:趴,臉向下,體前屈

  學生站起身做一下這個動作,師:你伏下身子準備做什麼?你伏下身子時是什麼心情?(尊敬老人)你為什麼要背老人過搭石?你期待老人感激你嗎?因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B、假如你是一位身強體壯的年輕人,你還願意幫助誰,並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在這裡你又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尊老愛幼)

  引讀:經常到山裡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

  如果——

  假如——

  三、關注寫法,總結拓展

  本文的作者劉章,出生在河北的一個山村,他覺得搭石上有情,有愛,有美,於是在1980年,他寫出了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你能說說作者是如何把搭石的美呈現出來的嗎?

  結合板書引導:

  作者寫出了看得見的美:一道風景;

  看不見的美:美好的情感

  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在搭石上傳遞。雕塑大師羅丹說過:“這個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像搭石上發生的那樣平平常常的小事。它們雖小,卻時時溫暖著我們。今天,老師走進我們四年級學生中間,看到同學們一張張笑臉,你們非常熱情地歡迎我這個陌生的老師,讓老師的心情放鬆了許多。這是一種美。有一天下課時,老師又看到兩個女同學彎著腰睜大眼睛,仔細認真地幫一位小妹妹找她丟失的一個髮卡,就像是在幹一件什麼大事。這也是一種美……這樣的美還有很多很多,請同學們也睜大發現的眼睛,找找身邊的美吧!

  四、作業設計

  1、摘抄文中你喜歡的句子。

  2、寫一寫你發現的生活中的美。

  板書設計:

  搭石

  一道風景: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美好的情感:為他人著想 謙讓和睦 尊老愛幼

《搭石》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一定會強烈的感染著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為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教學目標】

  1、以隨文識字為主要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絡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絡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掛圖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提問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21課《搭石》,(板書)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想從課文當中知道什麼?(什麼是搭石?搭石有什麼作用?在什麼地方搭石頭?為什麼要搭石頭?……)

  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出幾個主要問題並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你們很會思考,也很會提問題。我想這些問題在課文內容中都有答案,只要大家讀熟課文、讀懂課文,這些疑問都能解決,明白了嗎?下面,同學們就開始自由的大聲讀課文,注意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咱們看一看在文中出現的一些詞語,誰會讀?(指名領讀)把詞變成字還會讀嗎?誰來試一下?

  (指明讀、齊讀。)

  2、讀得都不錯,看來大家的識字能力都很強,那課文能讀好嗎?咱們來檢查一下!

  (指5名同學讀。)

  3、課文讀完了,大家聽得非常認真,能不能評價一下?你覺得哪個地方讀得特別好?哪裡還需要提醒一下?

  (學生評價。)

  4、書讀到這裡,前面提到的問題能解決了嗎?誰來說說你能解決哪個問題?

  (學生解決,教師擦掉已解決問題。)

  四、精讀課文,研讀品味,發現“美”,感受“美”

  1、同學們,老師發現你們很會讀書,很會思考問題,剛才的問題都解決得非常好。搭石不過是方方正正的、二尺間隔擺放的天然石塊,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石塊呢?大家讀課文2、 3、4自然段,把特別能打動你的句子畫下來,然後想一想哪些地方打動你?

  (學生邊讀邊勾畫。)

  3、誰來把感動你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

  4、這麼多打動你的地方,都少不了誰?(搭石)難怪作者說這普普通通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書讀到這裡,你能說說這是一道怎樣的風景嗎?(學生暢所欲言)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板書:美)。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的是什麼?(板書:用心)下面,用我們的心再次走進由搭石構成的風景,好好的體會這風景裡飽含的美!

  5、請同學們默讀2~4自然段,畫出你感受到美的句子,並簡單的寫出自己的感受。

  6、一邊讀一邊理解這也是讀書的好方法。誰來說一說你從哪裡感受到了美:

  (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受。)

  ⑴ “上了點年紀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招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從這幾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美?(為他人著想)為他人著想是一種美,誰能讀出這種美?(一名學生讀)老師聽到這位同學在讀“無論、只要、一定”這些詞語時,都加重了語氣,我們在讀的時候還應該把那些詞語讀得重一點,更能體會到為他人著想的這種美。(學生說,)誰再來讀一讀,爭取讀得比剛才好?

  (指生讀、齊讀。)

  ⑵ 你還從哪裡感受到了美: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的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① 你感受到了什麼美?

  (風景美、音樂、動作協調。)

  ② 請大家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美麗的畫面。

  (老師範讀。)

  ③ 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讓我們感受了動作的協調美;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讓我們感受到了節奏美;清波漾漾,人影綽綽,讓我們感受到了風景美。下面,就請同學們把這一段美美的讀一遍。

  (學生自己讀、指名讀,齊讀。)

  ⑶ 你還從哪裡感受到了美?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收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被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① 你感受到了什麼美?

  (學生說:互相謙讓,尊敬老人。)

  ② 尊敬老人也是一種美,你在平日裡做過幫助老人、尊敬老人的事嗎?

  (找一兩個學生說。)

  ③ 你在幫老人做事時,你想過得到別人的表揚了嗎?你們也像這個村子裡的人,把尊敬老人看成是平常事,是理所當然的事。

  ④ 你們自己讀一讀,把感受的美讀出來。

  (學生自讀、指一名學生讀。)

  7、讀到這裡,你覺得搭石在你的心中還是一塊普普通通的石塊嗎?

  (學生說。)

  搭石雖然還是那塊普普通通的石塊,但是它默默無聞,任人走,人任踏,不僅僅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接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出示最後一個自然段: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人任踏,它們連結著故鄉的小路,也連線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請同學們飽含讚美之情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五、課後延伸,拓展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用我們的心靈在平凡的搭石這一事物中感受到了什麼?(美)也在鄉親們平平常常的小事中感受到了(美)。我想問問同學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沒有像搭石這樣普通的事?你發現了嗎?

  (學生說。)

  小練筆:這麼多普普通通的事都能感受到他們中間有美,我們不能一一都說出來,那就把它們寫下來吧!

  【板書設計】

  用心

  21搭石

  美

  【課後反思】

  《搭石》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的第二十一課課文。全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如“搭石”一般於默默無聞中凸現。這節課我主要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並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針對這一課的教學效果,我的課堂反思如下:

  1、課堂的調控上不夠靈活,不能很好的駕馭整堂課。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多反思,多聽課,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

  2、講課的語調平緩,沒有及時準確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的積極性不夠高。

  3、課準備得太倉促,心理上還是較為緊張,底氣不足,很多設計好的環節沒有把握好,一帶而過,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

  4、課文最後一句話“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這句話揭示了本文的中心,沒有很好地讓學生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學生在感悟後應該給學生足夠的空間進行表達。

  整體感覺教學設計還應多一些預設,課堂語言再自然些,這樣課堂會更生動。作為一名年輕的老師我還應該學會聆聽孩子的心理,這樣的課堂才是最美,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還要多吸取豐富的教學經驗,昇華自己的情感。

  這堂課肯定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提出你們寶貴的建議。再次謝謝大家!

《搭石》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2—5自然段,理解“理所當然”、“協調有序”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重點段。

  3、感受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薰陶。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教學過程:

  一、文字匯入,引出搭石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自讀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學習“什麼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精讀課文,感悟“美”。

  出示自讀提示:讀2—4自然段,用“——”劃出描寫家鄉風景美的句子,用“﹏﹏”劃出描寫家鄉人心靈美的句子,並寫寫感受。

  (一)體會風景美的句子(走搭石一段)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你從哪些詞體會到這畫面的美?

  2.理解“協調有序”在文中指的是什麼?

  3.師範讀“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生展開想象,並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一下,彷彿看到什麼?

  4.透過朗讀感受畫面美。

  5.好一幅讓人陶醉的畫,難怪作者會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二)體會人物美的句子(“早早”、“一定會”、“總會”、“總要”、“協調有序”和“理所當然”)(擺搭石兩段)

  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老人,看到搭石不穩,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2)你感受到這些老人有什麼樣的品質?(無私奉獻)

  (3)誰能讀出這種美?指導朗讀。課件劃線

  (4)你們還從哪些詞感受到為他人著想這種美?

  (5)多麼可親可敬的老人,讓我們用深情的朗讀來感謝他們!(站起來齊讀)

  (6)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無私奉獻)的風景。

  2.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真是一幅溫馨的畫面,能談談你對這幅畫的感受嗎?

  (2)好一個謙讓,請男同學一同來感受這份美。

  (3)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互相謙讓)的風景。

  3.假如遇到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哪些詞特別能打動你,說說你的體會。

  (2)理解“理所當然”、“伏”。

  (3)透過“理所當然”“伏”看出這裡的人(敬老)。

  (4)朗讀感受美。

  4.這一排排搭石,每天該有多少人走啊!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還會有哪些人來走,我們還會看到哪些溫馨的畫面?

  假如(碰上趕集的日子??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孩子上學??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

  是啊,正是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畫面,傳遞著鄉民們互相謙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也讓——(齊讀:“這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四、總結昇華,讚頌“美”。

  1.這美,撞擊著作者的心靈,併發出由衷的感嘆,讓我們齊讀最後一句。

  2、課件展示文章結尾段:誦讀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3、透過這一排排搭石,你還感受到了什麼?(反覆的朗讀,提升情感。)

  (預設:一排排搭石,象徵著村民們一顆顆善良的心、是傳遞村民們情感的紐帶、更是家鄉人無私奉獻精神寫照??)

  4、課外拓展,感悟情懷。

  5、作者讚揚搭石什麼樣的精神。(無私奉獻)

  僅僅在讚揚搭石嗎?還讚揚(鄉親們)

  讚揚鄉親們什麼樣的美好情感。

  6.齊讀最後一句,讀出內心的感動。

  五、拓展延伸,發現“美”。

  同學們,搭石的美,我們看在眼裡,搭石人的美,我們記在心裡,其實,這樣的美也在你我身邊,就蘊含在那一件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中。

  讀讀句子,請大家用這種句式把找到的美說一說。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媽媽千萬次的嘮叨。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校園中伸手撿紙的彎腰。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

  六、佈置作業

  同學們,美是一把雨中的小傘;美是一句風中的問候;美是一個關懷的眼神;美是一片溫暖的陽光??美的事物很多很多,用我們的眼睛、用我們的心靈、用我們的雙手,去尋找美、發現美、欣賞美、感受美、體會美、創造美!回家後把你發現的美寫出來。

《搭石》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理解俗語、人影綽綽、理所當然、間隔”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師配樂朗誦:

  甜的是一樹雪梨,辣的是紫皮大蒜,苦的是一畦萵苣,一架葡萄釀著酸……人生滋味萬千般,農家品嚐個最全。

  2、自讀小詩,猜一猜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3、簡介作者,揭示課題。

  4、看課題質疑:

  什麼是搭石?為什麼要搭石?怎樣搭?

  二、整體感知全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詞語作上記號,聯絡上下文或解決。

  2、學生接讀課文。

  3、默讀課文,想想作者的家鄉留給你怎樣的印象,用一句話概括地形容一下。

  三、個性朗讀

  1、再讀課文,哪些句段帶給你這樣的印象?把它劃出來反覆地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

  2、反饋交流:

  ⑴ 每當上工、下工……畫一般的美感:

  隨機理解:人影綽綽。

  照樣子說幾個描寫景色的詞語。

  俗語:

  ① 找出文中的一句俗語。

  ② 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

  ③ 你還知道哪些俗語?

  ④ 師小結:

  這些由大多數勞動人民創造反映他們生活經驗和願望的定型的語句,就叫俗語,也叫俗話。

  ⑵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隨機理解:譴責。

  ⑶ 一排排搭石……美好的情感。

  ⑷ 我的家鄉有一條小溪……這就是搭石:

  隨機理解:汛期、綰褲。

  ① 出示句子:進入秋天……這就是搭石。

  ② 反覆讀,直到你的腦海出現搭石為止。

  ③ 指名讀,從朗讀中聽出搭石的特點了嗎?

  ④ 齊讀。

  隨機解決課始問題。

  四、小結

  同學們,在我們眼裡這是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可劉章爺爺認為這一排排搭石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下節課細細品味。

  五、作業

  抄寫你認為難寫的生字。

《搭石》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搭石在農村是司空見慣,而城裡的孩子卻是見所未見,缺少農村生活體驗的城市學生,要領會文中搭石的美以及聯結著家鄉的小路,聯結鄉親美好的情感,存在一定的困難。本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讀懂字裡行間的意思,更要讓學生透過樸實的文字感受鄉村人們走搭石的情景,感受山裡的人樸實、善良的人性之美。 設計理念: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學習重、難點:

  1.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美的。

  2.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情感,匯入新課(出示小溪流動圖,並插入《秋天溪流之歌》歌曲)

  “嘩啦啦,嘩啦啦”,小溪唱著歡快的歌向前流淌,它流過田野,經過果園,滋潤著土地,澆灌著良田,它就像一條鋪滿水晶的路,蜿蜒曲折,緩緩向前,咦,溪中那一塊塊、一排排石頭是誰擺放的?它為人們帶來了什麼?我想學了課文《搭石》你就會明白的,今天我們學習《搭石》。

  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問題要問?

  (1)搭石是什麼?

  (2)怎麼搭?

  (3)誰在什麼地方搭?

  (4)為什麼要搭石?搭石有什麼作用?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透過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出示課件)

  脫鞋挽褲 譴責 懶惰 伏下 協調有序 人影綽綽 間隔 猛漲 理所當然 平衡 汛期

  2、自學生字,會組詞,並注意字的書寫(出示課件)。 褲 惰 隔 衡 譴

  四、再讀課文,從文中找出句子,回答課前提出的問題:

  1、什麼是搭石?(課文第一自然段)

  2、怎麼搭?(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穩方正的石頭,根據水的深淺……)

  3、誰搭的?(家鄉的人。)

  4、為什麼搭石?搭石的作用?(方便了家鄉的人從河的對岸到這邊來。)(出示課件)

  五、小結。

  六、作業:

  書寫生字,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搭石》這篇課文,瞭解了什麼是搭石,搭石的作用,這節課我們圍繞搭石發現搭石的美,從中

  感悟搭石的美。

  二、學習課文,從課文中發現美,尋找美

  1.自讀課文,思考:文中有一句話從整體上概括了搭石的美,是哪一句話?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2~4段,邊讀邊畫出人們走搭石的句子。慢慢感悟美,品味美。

  三、欣賞美,品味美

  (出示課件)“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思考“哪個詞語打動了你?”

  2.課文中“理所當然的事 ”指什麼?

  舉例說說我們身邊哪些是“理所當然的事 ”?

  3.透過這個“伏”,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當然”,你又體會到了什麼?

  4、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讀出美。

  5、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句話,要求把美放在句中讀。

  四、感悟美

  文中還有哪些地方被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1、找到的句子讀讀,好好體會(出示課件)

  2.“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才相背而行。” 請生說說這幅畫面的感受。

  3. “在家鄉上了點歲數的人“無論……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穩”他為什麼 “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石塊搭上而且還要在再上邊踏上幾個來回?這是什麼美?所以這一段應帶著什麼語氣來讀這句?

  找出文中描寫人們擺搭石的關聯詞(“無論……只要……直到……才……”)讀讀, 從這些關聯詞中你讀懂什麼?

  4.這裡的人心真美。還有哪些句子是寫家鄉人們走搭石的美?請找出來。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 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輕聲讀這段話,想象那優美動人的畫面,說說你眼前浮現出什麼情景。(出示課件)

  文中“緊走搭石慢過橋”、走搭石不能搶路、不能突然止步、一行人走搭石人影綽綽,協調有序,給我們畫一般的美感,讓我們感受到了鄉村人們走搭石的美景。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中悟美,變換成詩的語言讀

  6、生練習朗讀,讀出美感,讀出疊詞給人的韻律感。

  五、拓展思路,深化主題

  1、同學們,你們覺得搭石僅僅是石頭嗎?(不是)那麼作者借搭石讚揚了什麼?

  2、如何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者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出示課件)

  3、是啊,美是永恆的主題,美無處不在,就連搭石這麼不

  起眼的小事物上都蘊含著美,而這種美正是作者用心發現,用心感受到的。有一句話說:“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請你仔細觀察我們的周圍,想想我們的身邊哪些是美?

  六、小練筆

  七、佈置作業

  必做:摘抄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

  選做:課下蒐集有關“美”的圖片,一起交流

  寫寫自己發現的平凡事物中的美。

《搭石》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六組元第21課搭石。

  【教材分析】

  每一個作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寫作風格,課堂教學時應該把握好作者的風格,才能事半功倍地引領學生領略文字,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正因為《搭石》一文的作者劉章是當代著名的詩人,所以他才能用那樣質樸的語言為我們營造了秀美的意境,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麼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強烈地感染著讀者的心,激發讀者善良的人性美。那一方方小小的搭石,就那樣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一幅幅畫面,質樸生動,讓人感動。

  《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二篇課文,本組的閱讀主題是人間真情,前面已經學習了《古詩二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對於人間的離愁別緒有了初步感觸,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學習《搭石》,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同時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應儘可能引導學生直接與文字對話,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脫鞋綰褲、協調有序、輕波漾漾、人影綽綽、理所當然的意思,能正確、美觀地書寫惰。

  2、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絡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絡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課文,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並能進行簡單的仿寫。

  【教學重點】

  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絡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絡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課文,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並能進行簡單的仿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談話,並課件出示:

  (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同學們,我們的家鄉溫州,有著數不勝數的風景名勝,你認為什麼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師生交流。

  3、在作家劉章的家鄉──河北承德,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教師板書課題:

  搭石

  4、學生質疑:

  看了這個課題,你聯想到了什麼?或者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劉章?

  (預設歸納學生的話題:什麼是搭石?搭石有什麼用?為什麼劉章認為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設計意圖:出示課文的中心句,匯入新課,並且看課題質疑,在搭石和風景之間劃上聯絡的同時,也打上了問號,使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和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隨文解詞,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明確目標:用自己喜歡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劃出生字新詞和難讀的詞語,並思考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設計意圖:我們的語文課堂要書聲朗朗,也要靜思默想。讓學生朗讀課文,可以有效解決生字的讀音問題,而讓學生再朗讀的基礎默讀課文,則能讓學生更好的思考。)

  3、檢查反饋:

  ⑴ 課件出示:

  譴責 懶惰 協調有序 輕波漾漾 人影綽綽 理所當然

  師:看得同學們讀得入情入境的樣子,一定是成竹在胸,看看這些詞語,誰能讀正確。

  ⑵ 理解脫鞋綰褲:

  師:還有一個詞,雖然不是生字詞,但是它比較難讀,請大家看老師寫這個詞。

  師板書:

  脫鞋綰褲

  把綰字突出

  指名讀,瞭解綰的意思,再創設情景理解脫鞋綰褲的意思。

  讀著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看到劉章所描述的情景:沒有搭石時,人們出工、收工需要──(生:脫鞋綰褲),趕集、訪友需要──(生:脫鞋綰褲),來來去去,需要──(生:脫鞋綰褲);有了搭石後,人們出工、收工不再需要──(生:脫鞋綰褲),趕集訪友、來來去去,都不需要──(生:脫鞋綰褲)。

  師:也許正因為如此,(手指課件,引讀)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風景。

  ⑶ 學法遷移,理解其它重點詞語:

  師: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螢幕上的這些詞語,還有哪些詞語讓你似乎看到了一道家鄉的風景。

  結合理解運用:協調有序、輕波漾漾、人影綽綽。

  把這些詞帶入中心句(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朗讀。

  ⑷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相機評價。

  (設計意圖:詞語教學應該是有層次,有質量的,脫鞋綰褲的教學先從讀準字音開始,讓學生理解字意,做動作理解詞義,再結合課文語境理解,然後把脫鞋綰褲帶入課文中心句朗讀,再把這種學習方式遷移到協調有序、輕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教學中,力圖把詞語教學高效、豐滿、立體。)

  三、初品搭石,小結本課,引發深思

  1、思考:

  什麼是搭石?搭石有什麼作用?學生自由閱讀第一個自然段,劃出相應的記號。

  2、出示句子:

  進入秋天,天氣轉涼,家鄉的人們這就是搭石。

  ⑴ 指名朗讀。相機評價。

  ⑵ 自由朗讀,質疑:

  你讀懂了什麼?

  (解決學生之前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感悟:正是因為有了人們的搭,兩岸普通的石頭才能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搭石,它們構成一條路,架起了一座橋,聯結了兩岸的小村莊,也聯結了鄉親們的生活。)

  ⑶ 小結本課,引出下節課要討論的話題:

  師:這節課,我們不僅讀通了課文,還初步瞭解了什麼是搭石,它有什麼作用,那麼,為什麼作者劉章深情地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那又是一道怎樣的風景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設計意圖:第一課時的結尾,教師出示下節課需要研究的話題,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既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延伸,又能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引向課外,他們會在課後思考下節課將要研究的問題,學習動機被喚醒,真正做到主動學習。)

  四、學習寫惰,規範書寫

  1、課件演示惰的寫法,介紹與惰字相關的文化,觀察字形,並得出要點。

  2、學生書寫。

  3、點評。

  (設計意圖:寫字是中年級的一個重要訓練專案,可是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忽視這個訓練要求。中年級的寫字教學應該有重點進行指導,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選擇惰進行書寫指導,除了要求寫正確之外,還要求寫美觀,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構建閱讀背景

  1、匯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隨作家劉章一起認識了搭石,我們反覆詠歎了這句話──出示: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指名朗讀)。

  2、課文哪幾自然段寫出了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道風景?

  (2~4自然段。)

  3、自由朗讀課文2~4自然段,思考、出示: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 )的風景?你是從哪句子讀出來的,把這些句子畫下來。

  (設計意圖:構建閱讀話題,能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空間進行思維訓練、語言積累。本課時圍繞中心句展開學習,達到提領一頓,百毛皆順的目的。)

  二、精讀課文,體會意境,想象拓展

  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靈活進行三個板塊的學習。

  預設1:出示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指名朗讀,質疑:讀著讀著,哪些詞語最讓你感動?

  相機板書:

  善良

  2、理解踏:

  師:你現在就是這位大叔,您今年高壽啊?您這麼急著趕路,一定有什麼急事吧?我看到您剛才已經從搭石上過去了,怎麼又回來了呢?我還發現您在這塊搭石上踏了幾個來回,您這是──

  師(質疑):你們覺得這是怎樣的踏?

  師(朗讀指導):是啊!正是這個小心的踏,踏了幾個來回的踏,踏了又踏的踏,踏出這位老人的善良,你還能把這種形象讀出來嗎?

  3、體會淳樸鄉風,豐滿人物形象:

  師(引述):看見上了年歲的老人還如此善良,你覺得中年人會怎樣做呢?青年人呢?那,像我們這樣大的孩子呢?(更換主語,引讀句子,例:一身風霜的中年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這真是──淳樸鄉風,代代相傳啊!

  師:所以作者深情地寫道──(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寫滿善良的風景。

  預設2:出示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指名朗讀。

  2、理解協調有序:

  板書:

  協調有序

  師(質疑):這幾句話描述了一個怎樣的情景?

  (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

  師(引述):作者寫得如此生動,使我們如同身臨其境,現在讓我們走到那一行人當中去吧。

  師:前面的──(生:抬起腳來),後面的──(生:緊跟上去);我──(生:抬起腳來),你呢──(生:緊跟上去);你──(生:抬起腳來),他──(生:緊跟上去);我們──(生:抬起腳來),你們──(生:緊跟上去)這就是──(生:協調有序)

  3、想象畫面,體會意境:

  師:這樣協調有序的畫面,真是讓我們久久沉醉,請大家閉上眼睛(播放音樂,範讀),你似乎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

  (相機體會兩個比喻:像輕快的音樂、畫一般的美感。)

  4、美讀佳句,背誦積累:

  師:所以作者深情地寫道──(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佈滿和諧的風景。

  預設3:出示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指名朗讀。

  2、師(質疑):你從這段話中感受到了什麼?

  板書:

  謙讓、尊老、理所當然

  3、此情此景,多麼感人,讓我們情不自禁地要表達自己的讚美,如果你當時正站在岸邊,你準備用怎樣美好的語言來讚美他們呢?

  (生交流)。看樣子,你還真不是劉章的老鄉啊,他們是不會這樣說的,從這段話中找出一個詞來證明。

  4、理解理所當然:

  師(質疑):說說你對這個詞語的理解。(生交流)這裡的人把什麼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

  5、先扶後放,寫話訓練:

  師:是的,家鄉人把尊敬老人、互相謙讓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他們不把許許多多美好的行為與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你能不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子,寫幾句話。

  課件出示:

  假如遇到孩子來走搭石,大人總要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如果遇到 , 總要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生寫話,稍後交流。

  師:所以作者深情地寫道──(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畫滿謙讓、尊老的風景。

  (設計意圖:三個畫面,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教學,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並且透過三次吟誦中心句,每次都有不同體會和感悟,層層深入,步步遞進,一詠三嘆,不露痕跡的理解文字人文內涵。)

  三、總結全文,昇華課文人文內涵

  1、師(小結):

  今天,我們走進了作者劉章的家鄉,和他一起欣賞了搭石構成的美麗風景。同學們,現在你們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它是什麼?

  2、正像同學們說的那樣,這普普通通的搭石就像善良淳樸的鄉親,就讓我們飽含著讚美之情,齊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

  3、羅丹說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搭石發現了美,我想,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平凡的事物,你發現了哪些蘊含著美的事物?

  4、總結全文:

  同學們,一塊搭石,就是一曲善良的歌,曲調優美;一塊搭石,就是一段諧調的舞,姿態婀娜;一塊搭石,就是一首謙讓的詩,娓娓動聽;一塊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畫,賞心悅目。然而,這些美好的行為,在鄉親們的眼裡,是那麼的──(生:理所當然),而在我們眼裡,卻構成了最美的風景,這就是──(生齊:搭石)。

  【板書設計】

  (圓圈可以畫成搭石的樣子,文字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調整。)

  【設計評析】

  1、抓住中心,反覆詠誦:

  整個教學設計圍繞著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個中心句進行:匯入新課時,出示的是(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研讀課文時,出示的是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 )的風景;在詞語學習是,讓學生把那些優美的詞語,帶到句子(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中去讀一讀,既檢查了字音、理解了詞義,還對文章的內容有了一個基礎的認識;研讀課文時,吟誦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每次都有不同體會,每次都有新的'感悟。經過這樣一詠三嘆,學生對這道風景的理解應該能深刻且有深度的。

  2、讀悟結合,增進實效:

  美文應該美讀,但不是機械重複讀,那樣只能造成學生的疲憊。透過對文字的理解感悟,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再把這些人間真情發自肺腑的朗讀出來,才能與文字質樸的語言、秀美的意境協調有序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在關鍵句子的理解上,設計出了不同的學習方式:預設1用了採訪引讀,預設2用了想象畫面,預設3用了寫作遷移。三種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學生對句子的理解,從而進行朗讀指導,讓朗讀教學的增量儘可能的放大。

  3、寫法指導。

  (是不是應該還可以寫一些練筆上的設計,但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去說。)

《搭石》教學設計7

  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搭石》,下面我就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及相對應的教學理念三個方面進行說課。

  【說教材分析】

  我首先從內容、思想和語言特色等方面向各位老師簡單地介紹一下《搭石》這篇課文。《搭石》這篇課文洋溢著濃濃的鄉土氣息,寫的是鄉村質樸的事物,用的是鄉村般質樸的語言,表達了村民們質樸純潔的美好心靈。課文透過對擺搭石、走搭石、碑老人過搭石等畫面的描述,表明搭石的作用不僅在於供人們在溪面上行走,它還聯絡著故鄉的小路,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認清形,讀準音,並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此基礎上,體會“搭石”所反映出的人們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感情。

  【教學流程】

  一、啟發情感,揭示課題

  透過提問,你們見過哪些漂亮石頭,讓學生說一說。然後說,有一位作家叫劉章,他的家鄉有一種石頭,叫“搭石”。他認為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你猜那石頭是怎樣的?

  此時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或喜好猜測,“光滑的”“色彩鮮豔的”“形狀各異的”等等。然後,讓學生從課文中去找答案。這樣很自然地過度到第二板塊──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二、初讀感知,理解課文內容

  1、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給足時間學生讀書,在瞭解學生識字情況基礎上用卡片對相關“問題字”檢查與矯正:隨機理解“汛期”“譴責”等詞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的難點,進行大面積的朗讀,解決學生的實際難點。

  3、讀完課文後交流:

  你發現作者眼中那道美麗的風景線究竟是些什麼石頭?對,這些搭石只不過是些極普通的石頭。為什麼這些極普通的石頭卻是作者眼中“美麗的風景線”呢?

  解決這個問題,既是課文的重點與難點所在,也是兒童認知的一個矛盾點、衝突點,還是學生的興趣點,這三點統一在這樣一個問題中,作為深入文字的一個切入點,我認為是非常合適的。在這個問題的引領下,學生的閱讀有了一個定向,學生的思考有了一個定向,不枝枝蔓蔓,乾脆、乾淨。在這樣的閱讀期待下,學生更能夠潛心涵泳於文字之深處。於是就可以順勢進行“誦讀體悟,解決疑問”一環了。

  三、誦讀體悟,解決疑問

  這時候學生必然會找到文中的關鍵句,如: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幾個來回,知道滿意了才肯離去。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人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踢踏的聲音,輕快的音樂;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抓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體會這些句子所表達的情感。這是本課的關鍵。深入品味這些關鍵句,使學生進一步體悟由課文所帶來的高品味的語感。這個過程一定要讓學生讀的充分,體會課文語言的規範感主要*讀,把握課文語言的邏輯感主要*讀,感受課文語言的得體感主要*讀,領悟課文語言的情味感主要*讀,這一階段的讀,不但要讀得充分、還要引導讀得形象、讀得和諧、讀得感人,讀出課文的情趣,讀出課文的情感,讀出課文的神韻。把課文讀透了,學生就能水到渠成地讀懂“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這故鄉的小路,也聯結這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了。

  我一直堅持語文課不能因為人文性而丟了工具性特點,所以,最後一個環節我安排的是書寫課文的生字和新詞。

  由於已進行了充分的誦讀,學生跟生字和新詞已進行了多次見面,讀已不是問題,對生字的字型也有了整體的把握,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書寫,既促使學生更仔細地把握字型,掌握生字新詞同時也符合兒童注意力發展。

  這樣,經過整體的感知和對經典句子的深入體悟,第二課時便可以迴歸到整體,採用多種形式,如複述、抄寫經典句子等,引導學生有意識、有計劃地積累文中規範、精美、鮮活的言語材料,積澱語感。如果班級基礎紮實的話,還可以教學設計語言的實踐作業,把積累的語言、語感運用到寫作或說話中去。

  老師們可以從感覺到,我的基本教法就是從感受到領悟再到積累最後到運用”,這四個步驟反映了語感習得和發展的基本規律。我教學設計設計的基本學法是:以讀為基本手段,促進理解、促進感悟,習得語感。讀是學習語言最基本的方法,在課堂上要給足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讀,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讀出來,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讀進去,這一出一進,就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途徑,就是學生髮展語言的方法,就是學生積累語言的手段。我的說課就到這兒,謝謝大家!

《搭石》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

  二.學生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

  2.小組合作學習。

  (1)每個小組課前準備一套生字詞卡片。

  (2)組內互相檢查,字字落實。

  3.重點指導。

  “漲”和“間”是多音字。

  4.要求寫的字,學生先自己字形,然後臨寫,比較。糾正。

  5.教師根據學生寫字時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指導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你覺得哪些詞寫出了老人一心一意為他人著想的品質?

  “無論怎樣”“只要”“一定”“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行動地刻畫了老人認真細緻的動作,/表現了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優秀品質。

  3.指導學生想象畫面。

  (1)老人踩到了不穩的搭石,心裡會怎麼想?表情、動作又會怎麼樣?

  (2)在挑選合適的石頭時,會怎樣想怎樣做

  (3)滿意離去時,會是怎樣的心理、表情、動作?

  4.學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畫面,體會老人的心靈美。

  5.指導感情朗讀。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二.繼續學習課文3、4、5自然段。

  1.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學生讀第三自然段。

  (2)討論:作者是怎樣描寫一行人走搭石時動作的協調有序的?“像輕快的音樂”“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3)引導體會“構成了家鄉的地道風景”。

  2.學習第4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思考:作者寫了哪兩個事例?

  (3)指導回答。

《搭石》教學設計9

  【教材解讀】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一定會強烈地感染著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為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的重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搭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搭石》的教學設計09-30

《搭石》的教學設計模板09-29

《搭石》評課稿10-02

部編教材《搭石》的說課稿範文09-25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15篇08-25

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搭石》說課設計11-26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竹石》教學設計09-23

an教學設計11-23

電路教學設計02-22

生物教學設計08-31

【《搭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