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書筆記>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

  看一個時代的功過是非不能只從一個層面來看,應當從多角度來分析,當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時,才能客觀公正地分析該時代的成敗得失。從得失中總結出經驗教訓,不僅可以使我們有睿智的眼光得以自省,而且可以借鑑到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上,使我們有個科學的指導思想幫助我們不斷地調整思維狀態。以史明志,以史鑑今,《萬曆十五年》就是這樣一本值得我們反覆多讀的一本難能可貴的好書。

  作者以萬曆十五年為名,展開話題論述了萬曆年間的諸多方面。萬曆十五年雖看似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這一年之後好多小細節的變化卻掀起了巨大的時代波瀾。歷史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巨大成就的造就,還在於事物肇起之初處於醞釀中的有機結合和變化。作者從萬曆皇帝、首輔申時行、世間已無張居正等多個章節寫了萬曆年間的各種風俗制度等。

  首先,萬曆皇帝。1572年,不滿10歲的萬曆皇帝即位了。多年的精心求學,萬曆的學習取得了很大的長進。萬曆小皇帝謹遵傳統儒家思想觀念,尊師敬長輩。首輔張居正是萬曆皇帝的左膀右臂,萬曆小皇帝的課業由他來把關教授,政府眾多的重要決策也是由他拍板定案。小皇帝對張居正充滿了尊敬之情,對他精心敬業的奉獻精神大加讚揚,並且把一些名貴的珠寶和進貢上來的物產賞給他,真是皇恩浩蕩。幼年的萬曆皇帝對這種大臣的扶持百般地感謝,可是等到他成年後開始擁有自主的決策權時,他奮發圖強地想做一代明君,想在自己的治理之下開創一個光輝燦爛的時代,可美好的願望或者是藍圖總是事與願違。當一個時代的輪軸執行到最後時,一些制度或者是陳腐的事物會成為這輪軸中的一些顆粒,阻止社會的進步發展。到了萬曆年間,整個朝廷成了一個執行緩慢的機器,大臣們為了自身的利益加於皇帝身上的義務越來越多,皇帝赤裸裸地成為上層階級的代理人。這時,皇帝失去了高度的權利實行權。比如,在立儲君一問題上,大臣與皇帝之間爭執了很多年,最終以萬曆的沉默和消極抵抗使整個朝廷失去了勵精圖治的機緣。因此,一個時代需要高度集中的權力和治理權,或者有科學合理的政府機構,有相應的法律規範來界定各種問題,才能在一定程度使上命順利下達,保持政府的工作效率,時代才會有快速的發展。

  其次,世間已無張居正。張居正功過都不小。其功一面,在他輔政的期間,整個朝廷風平浪靜,雖然也有暗湧翻浪,但相對來說還算太平。而且張居正精明幹練,做出不少令人讚佩的政績,實際地地惠及到了官民。其過的一面,在萬曆皇帝親政期間,張居正為了達到自己的私利也好,或國家大局也好,張居正私下串通心腹大臣向萬曆皇帝上書,經過皇上的允許後,身為首輔的張居正就可以達到自己的政治主張。這一過程彷彿架空了萬曆皇帝的權利,張居正以自己的門生和同僚為棋子,根據自己的意願間接地施政,而欺騙了皇上,這是欺君之罪。在張居正的生前,其一直是榮華富貴、萬千寵愛於一身,並且由於懼怕張居正的權力威嚴,眾多記憶體埋怨的官員都沉默下來,而等到張居正離世後,醞釀很久的口誅筆伐在短時間裡爆發了。在事實面前,萬曆皇帝看清了自己與張居正之間的恩恩怨怨,並且將更多怨恨凌駕於恩情至上,堅決地清算了張居正各種過失。張居正在位期間,由於得到萬曆皇帝的信任,下領朝中重臣,上面君主,享受了無限的權力和富貴,但他並不能恪守儒家的倫理道德,而失去了標準的職業和道德操守,從而引火燒身。

  再次,首輔申時行。作為張居正的繼任者,申時行放棄了張的大刀闊斧式的改革,實行較為和緩地施政方針政策。他認為作為首輔,“他寧可被目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評為犧牲原則的政客,但他堅持他調劑折衷的原則,他確實看透了國家為解決問題而設立文官,但國家的最大問題也就是文官。而奇怪的是,以張居正的精明練達,竟忽視了這樣基本而簡單的事實。”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申時行有成功之處。申時行在萬曆皇帝和朝中百官之間搭起了溝通的橋樑,當百官的意願無法在皇帝面前透過時,一些牢騷只能發洩給首輔申時行。當萬曆皇帝要將意願付諸實施時,百官以儒家倫理道德和先朝既定的規範為說辭阻止萬曆皇帝。比如,在立儲君一事上,百官拿出各朝各代的各種事例來勸解萬曆皇上,可是雙方的均不退讓使朝廷陷入了消極狀態中,而申時行沒有能及時化解這種症狀,他應當為這種過失負責。申時行的和緩政策為其營造了平和的政治環境,比如張居正“把所有的文官擺在他個人的嚴格監視之下,並且憑個人的標準加以升遷或貶黜,因此嚴重地威脅了他們的安全感。”而“申時行對參劾過自己的官員概不追究,甚至還建議其中的幾位官員晉級。”因此,申時行得以善終,而且退隱歸鄉後,大壽時仍受到萬曆皇帝的恩賜。

  一個是不斷成長的皇帝,當遇到施政的強大阻力後,消極地面對朝政。一個是大權在握,精明練達,卻最終不得以善終的張居正。一個是處處努力地營造和緩的政治環境,以和事佬的身份而受眾多百官的尊敬的申時行。從他們的性格、思想、政治方針政策等多個角度看出來,整個時代作用於他們身上的烙印,其身後所留下的諸多評論值得我們當下之人為之深思和學習。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2

  明史有“稅重民窮”之說。如果意在說明當日官僚貪汙百出,無力百姓被攤派的賦役過重,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言之成理。要是認為全國稅收總額過高而導致百姓貧困,則與事實有所出入。同期英國稅收約銀二千餘萬兩,和人口為三十倍的中國大體相等。“民窮”的根本原因不在國家的賦稅過重,而端在法律的腐敗和政府的低能。國家的稅率低,受惠者並非農民,只是鼓勵了大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里額外加徵。

  中國幅員遼闊,情形複雜。明朝採取嚴格的中央集權,施政方針不著眼於提倡扶助先進的經濟,以增益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後的經濟,以均衡的姿態維持王朝的安全。中國傳統社會晚期的結構,類似“潛水艇肉夾麵包”——上面是一塊長麵包,大而無當,此乃文官集團;下面也是一塊長麵包,也沒有有效的組織,此乃成千上萬的農民。其中三個基本的組織原則,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涉及經濟、法制和人權,也沒有一個可以改造利用。

  張居正精明能幹試圖經濟改革,申時行中庸誠信試圖建立和諧社會,海瑞奉行儒家傳統道德試圖保持執政意識形態集團先進性,戚繼光實幹主義試圖實現國防現代化,李贄清高矛盾試圖打破儒家的一元宇宙觀,結果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或身敗名裂。就連九五之尊的萬曆皇帝,本有中興之願,但張居正死後被清算的形象反轉,天子家事又屢被臣下干預,眼看死後都不能和自己心愛的女人並肩長眠,早已厭倦在各種典禮上充當木偶的他也終於心灰意冷,怠政三十多年。

  帝國的官僚們一意保持傳統與穩定,從而喪失了主動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明朝的特徵在於依靠意識形態作為統治手段。其意識形態充斥了帝國的各個方面,無論從強度還是從廣度來說,都是空前未有。意識形態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計較個人私利,講求奉獻和犧牲,鄙夷物質利益。這樣,官員們過簡單樸素的生活也成為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補助著體制上的欠周全。

  單一意識形態體制所造成的困局還表現在,它不能承認自己自己存在問題,因為懷疑終極價值,就等於懷疑一切的基礎。如此往復,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執行者想到的第一個答案必然是掩蓋之。在這個體制之下,因為終極價值理論上的不可懷疑和體制事實上的漏洞百出,整個體制事實上已經淪為一個形式:人人都在用陽的一面,也就是終極價值來掩蓋自己的陰的一面,也就是個人私利。當社會日趨參差多型之時,體制所要求的單一化,同質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齊劃一的集體開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為方式已經進入死衚衕,其必然碰壁。當現實基礎嚴重脫離體制時,體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強行將現實拉回原初的設定狀態。但是構成體制本身的官僚階層自身已經發生了改變,其行為也有所偏差,最後的結局必然是體制的分崩離析。

  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既無資本主義發展的組織能力,也決不願私人財富擴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為王朝的安全之累。這種維護落後的農業經濟、不願發展商業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由先進的漢唐演變為落後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萬曆十五年公元為1587年,距鴉片戰爭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權,技術不能展開,財政無法核實,軍備職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做標準,則前後想通。1840年的鴉片戰爭,其情形仍與1587年相去無幾。

  中國傳統社會無法區域性改造。過去政府與民間的聯絡著重於尊卑男女長幼,純考科舉制度做主。1905年停止科舉之後,上層機構與下層機構更為脫節,滿清之覆亡,更無可避免。

  民國肇造後,軍閥割據,也是當然趨勢。新的力量還沒有產生,過渡期間,只能由私人軍事勢力撐持。這私人軍事勢力,限於交通通訊等等條件的束縛,也只能在一兩個省去裡有效。省區外的競爭,更釀成混戰局面。

  國民黨專政期間,創造了一個高層機構,總算技術了軍閥混戰,但是全靠城市經濟維持。

  共產黨的土地革命,在農村中創造了一個新的底層機構。現在中國當前的任務,則是在高層機構和底層機構間敷設有制度性的聯絡,才能從上至下,能夠以經濟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脫離官僚政治的壟斷。

  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是一切問題的癥結。而潛水艇夾肉麵包的結構,也有其根源,主要原因還是受亞洲大陸天氣地理關係的影響。

  自小讀史,常有中國不如別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維新,幾十年內就凡事做得頭頭是道,而中國似乎越做越糟。現在才看的明白,中國文化是亞洲大陸地理的產物,歐美和日本的物質文明有他們海洋性國家的經驗;況且每個國家發展,也有他們先後程式,而其中最大的差別,則是現代先進的國家以商業的法律作為高層機構及低層機構的聯絡,落後的國家以舊式農村的習慣及機構作為行政基礎。

  傳統日本好像很受中國儒家學說及佛教的影響,但是因為它國家低處重洋,對外安全,無須中央集權,與中國的結構相差至大。它在德川幕府的末期,國內組織已經商業化。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進,其實則是長時間的演變,最後出頭露面而已。

  因為世界工商業技術的進步,所有國家都要從以前閉關自守的形勢,將社會生活方法作徹底額改造,以期適應新的世界金融經濟,中外無可避免。西方的民主與自由,以“市民特權”為基點,和日本的大名政權,授權於藏元的情形類似,所以改造比較容易。中國立國以來以貧民及小自耕農的經濟立場作基礎,農村內部複雜的情形不可爬梳。

  今日中國所稱“一國兩制”,驟看起來好像是一種宣傳工具,但是荷蘭初成的聯邦制也實際上是“一國兩制”的表現。英國以兩種完全不同的法律思想作為司法的基礎,利用司法制度不聲不響地使社會融合,也是漸漸由“一國兩制”造成一國一制。但是“一國兩制”不是沒有危險的,美國開國時以保障人權為前提,卻又因聯邦制在南方姑息奴隸制度,終發生內戰。

  在技術方面講,這一國兩制的實行在中國必有很多困難,但是不是不可能的。中國過去在漢朝以儒家籠括髮夾、到家及陰陽家的思想,在隋唐時代又籠括了佛家的思想,都是在矛盾中得到統一。可見時勢需要,即不成能亦成為可能。

  總體而言,《萬曆十五年》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從沒說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觀點應當遠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術解決的問題,不要先就扯上了一個道德問題。道德是一切意義的根源,不可分割,也不變妥協,如果道德上的爭執持久不能解決,雙方的距離越來越遠,則遲早必導致於戰爭。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3

  看到作者如回放一般點出一個個人物,一樁樁事件,一幅幅眾生相,才驚覺原來已經看到結尾了。《萬曆十五年》閱讀結束,但是意猶未盡。將李贄安排在最後,可以想見黃仁宇先生決定將大部分力氣直接進行僵化凝固的思想體系的批判同時,也藉助於現今哲學成就來評價中國古代哲學的發展。很可惜,作者最殫精竭慮的部分是我最難理解的地方。但是,將看不懂的地方放在那,也許時隔些年,我會有更深的理解。

  李贄這一章,我看到了黃仁宇先生最激烈的感情流露,所以我想這也是我閱讀過程中碰撞最劇烈的地方。我們古代的哲學,至少是萬曆及以前的和漢朝罷黜百家之間,都無法跳脫儒家正統思想,但是跳脫不了卻也難加以改進,使之能促進社會向前發展。從什麼時候儒家思想對於時代已無指導作用,作者沒有解答,統治集團求平衡倒是和儒家愈漸迂腐是互為因果的。非常喜歡結尾的一段,真個是掩卷嘆息,靜坐感慨。

  “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階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汙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裡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展望一下明天,開啟新的一本。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4

  萬曆皇帝自小受慈聖皇太后和首輔張居正嚴格教育儒家教育;熟讀經史,敬重天道,效仿祖法。開始萬曆皇帝也想按著他受教育的努力去做好皇帝,嚴重旱災時,甚至親自步10裡為百姓祈雨。但是經過一些事情,慢慢發現的人性和體制的複雜性。首先是自己非常信任的對他嚴格說教的導師張居正個人生活被揭發是如此腐敗,而文官打倒張居正的文官的目的,顯然又和他萬曆初想的並不一樣。當他想自己能主導政治時,卻發現想做任何的改變,就會受到非常大的阻力,這些以道德和祖法為工具的阻力讓他難以對抗。黃老先生講明朝是文官體系為統治的,不如直接講以儒家意識形態為統治,任何文官甚至皇帝都很難對這種意識形態有任何的挑戰。最後萬曆選擇妥協,以道家無為來默默的發洩他的不滿和進行抵抗。書中儒家意識形態根深蒂固,以及這種意識形態和人性的衝突矛盾。就行成了一些特殊的行為。

  張居正政治上厲行改革,做為萬曆的老師,對皇帝嚴格要求。但他本人又口是心非,表面滿口節儉,而私生活極其奢侈。厲行改革,卻又不瞭解實際情況,反而出了相反的效果,同時也得罪了一批人。結果一死,整個家族和政治同僚就受到清算。

  申時行做為首輔,行為卻和張居正完全不一樣,在處事上他信奉調劑折衷的原則來調節文官間,皇帝官僚間的矛盾。這種行為是典型中墉之道,是儒家思想和人性妥協的產物。

  海瑞更是個爭議的人物,他嚴格尊崇孔孟之道,對崇尚道德,嚴守法律。他的這種行為,當時的官僚對

  其即希望是一個社會道德的標杆,又知其的脫離現實性,對其不重用,並排斥其很多行為。海瑞個人可以通

  過自律及對價值的追求了來到達,但由於其很多理念本生脫離人性,必然不具備大眾性。其很多行為更是暴露出儒家思想的缺陷,像由於孝道極端推崇,休了兩任妻子的,最後一任莫名死去;還有對個人慾望的極端抑制,這些本身就是和人性先背離的。其行為對具體事物的處理效果,也頗受爭議,看是完全遵守道德,然而由於社會的事情複雜,以及道德本身的侷限性,往往起了並不好的效果。當時的精英階層本身並不相信他,包括當時的知識份子,對這種行為也有爭議,象李贄就明說有時清官比貪心的官更誤事,清官有道德的支援,而且就算失敗也能贏當時讀書人非常看中的名譽,處事固執而不知變通,往往導致事情往壞的方面發展。

  在寫戚繼光和李贄也真實的把其多面性呈現給了作者:戚繼光有軍事才能,民族英雄的一面,但其又有偷偷納妾,行賄張居正的一面。李贄一個學者,思想家,其對人對己對社會的妥協與抗爭記述,也非常真實。這種性格多面性的記述更加體現了人性。

  現代大眾社會行為學說,通常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或觀點的接受:第一位的是立場,第二位的是情感,第三位的才是客觀理性。黃老先生能客觀理性的研究這段看似平常,確是很典型的歷史時間,並且又能非常客觀理性的呈現給大家,確實是讀者的幸運。

  讀後,感覺最深的是,價值觀的影響力,不僅對個人的行為,道德,和幸福觀起決定影響,而且任何團體,社會,宗教,國家都是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其影響深遠,決定整個體制。決策面和執行面還有基層中間過長的距離和脫節導致的低效是高度集權的社會體制所不可避免的。道德很多方面是對社會穩定其作用,社會發展更依賴於技術方法和本身的規律的研究。個人的道德及智慧在社會群體中有時是矛盾的,社會群體和個人很多規律是相反的。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5

  《萬曆十五年》,由歷史學家黃仁宇所著,作者將目光放在1587這個“無關緊要”的年份,應用萬曆皇帝朱翊鈞、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督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這六個人物分別代表著帝國的最高統治階級、行政首腦、官僚階級、模範官員、軍事將領、思想界的翹楚,經過對他們的描繪和點評,側面描畫出明王朝的衰落。文中六個人物都試圖有所打破和改動,但被制度所禁錮著的他們,只能成為制度的犧牲品,所以作者也在文中指出,這是“一個大失敗的總記載”。

  黃仁宇以“大歷史觀”而出名於世,在《萬曆十五年》也能充沛地表現出來,他以為以道德為規範來評判歷史有失它的合理性,於是他另闢蹊徑,從技術的角度,從制度框架來停止剖析明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的緣由,黃仁宇拓寬了歷史研討視野,從歷史的小細節動身,探求宏觀的歷史問題,這也是他所說的“敘事無妨細緻,但是結論卻要看遠不顧近。”黃仁宇愈加註重歷史為什麼會開展至此,所以他經過聯絡比擬、歸結等等辦法來得出結論。那麼,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又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分離《文藝復興》一課的教學案例,來探究一下在“大歷史觀”的指導下,歷史教員應當如何進步學生的歷史思想才能。

  以“問題”開端,以“問題”完畢

  黃仁宇以“中國社會為什麼不能完成代化”這一問題,而展開一系列對幾千年歷史的探究,在《萬曆十五年》亦是如此,為理解釋為什麼明王朝會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他從各個角度,各個細節來論證它。以前的我們不斷被框死在歷史是怎樣的,而不去尋求歷史為什麼是這樣的,所以,關於歷史,學生需求樹立起問題認識,只要腦中有疑問,有了獵奇心才會去探尋緣由,帶著問題去尋覓史料,才會對歷史有著更深入的瞭解。

  而於歷史教員而言,創設問題情境,不只會激起學生的求知慾,還能有效提升歷史課堂教學質量。以《文藝復興》為例,在停止歷史教學設計時,能夠設計“文藝復興是如何產生的”,“文藝復興是簡單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嗎”這些問題來貫串課堂教學,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發現文藝復興的中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對古典文化並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新。應用問題來建構課堂教學,不只能夠協助學生樹立問題認識,同時也能使學生關於歷史課堂中學到的歷史有更深的瞭解,也利於師生一同發掘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

  培育學生的史料運用和剖析才能

  《萬曆十五年》採用了紀傳體的鋪敘方式,黃仁宇用淺顯易懂的言語來記敘史實,加強了可讀性和興趣性,固然結論看似平白無奇,但是它的背後,需求大量的史料來支撐,第一章《萬曆皇帝》所參考的書目,便有《神宗實錄》、《穆宗實錄》、《大明會典》等等。同樣,在學生學習歷史學問的過程中,也要牢牢抓住史料,提升對史料的整理和了解才能。在《文藝溫習》為例,在講述到文藝復興的背景時,便可應用史料停止引導。

  如“義大利,……那裡最早呈現資本主義萌芽。這客觀上需求促使一種不同於封建文化的新文化產生並且開展起來……”經過這則資料,歷史教員能夠讓學生聯絡資料和書本內容停止考慮,從經濟的角度的動身,文藝復興產生的緣由。依據資料,學生能夠總結收工商業曾經有了一定的開展,一些城市呈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員有認識的培育學生對史料的閱讀和分析才能,可以協助學生培育“論從史出”的治史肉體,構成歷史學習的正確辦法。

  無論是從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動身,還是新課程規範的請求,都對學生的歷史思想才能提出了更高的請求,而在詳細的歷史課堂教學理論中融入“大歷史觀”,對教學方式、教學手腕、內容組織的豐厚和開展有著重要意義。在這一過程中,不只能夠提升學生的發現、剖析和處理問題的才能,提升學生史料剖析才能,同時也有助於加強學生對歷史的考慮認識和整體認識。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6

  歷史滄桑,到頭來什麼也剩不下,永生的願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起消逝在我們目光盡頭。翻開讀到孤單的將軍——戚繼光,讀到首輔張居正,讀到萬曆皇帝。曾有人感嘆道:“歷史竟然可以這麼寫!”

  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作者黃仁宇先生為了寫一個論文從此結緣於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讓讀者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書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無奈,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願行事,這體現出了皇帝的苦惱。由此,萬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團慪氣,但他應該知道,實際上文官集團的`力量是一個皇帝難以約束的。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萬曆少年曾經勵精圖治,打算開創一個“萬曆中興”,但由於不能決斷,而立儲之事成了他的爆發點,於是他開始怠政。而一個王朝往往隨著君主的怠政而漸漸走向沒落的深淵。

  1587年,明萬曆十五年的中國,談不上風雨飄搖,更不能說是病入膏肓,這個外強中乾的大帝國只是患上了慢性病,就如千里之堤上出現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蟻穴。這一年,實在是平淡無奇。在這無關緊要的歲月裡,有灰心朝政的當朝皇帝;有變法失敗的前任首輔;有維持現狀的現任閣僚;有無人效仿的模範文官;有知音難覓的優秀將領;還有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思想家。天下太平,波瀾不驚,龐大的中央帝國已經走過近兩千年,此時還遠未走到盡頭。在西方,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正準備啟航,北上征討聯合王國。用不了多久,它就會以自己的消亡開啟大英帝國此後數百年的輝煌。中國也因此逐漸被強行推入所謂的現代,用黃仁宇的話來說,猶如讓一隻走獸,硬生生地變作飛禽。結局當然是落得不會飛也不會走,中國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

  讀到張居正,我更是感到了世態炎涼,生前的榮華和身後的悲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清算張居正的行動中,凡是和他有關的人都受到牽連,不是流放邊關就是把官回鄉,其中戚繼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繼光是一個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脫歷史的慣性發展,它便是犧牲品。

  從1587年至今,歷史已飄過四百多年,社會發展進入快車道,中國經濟更是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但由此帶來的社會浮躁心態也被廣泛詬病。如何保持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快速崛起的中國沒有湧現出一批思想家、哲學家是值得我們警醒的,甚至於哲學這門學科也在走向沒落邊緣。在關注經濟發展、推進機制體制改革的同時,更要創造一些有利條件,讓我們的思想界保持活力,真正實現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雙翼齊飛、哲學發展與制度變革之間的良性互動。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7

  今天《萬曆十五年》進入了第三章——世間已無張居正,張居正可謂是大明王朝最後一根頂樑柱了,這根頂樑柱一倒,明帝國頓時失去重心,一步步滑入深淵。申時行雖然老成持重,但他所苦心經營的,終究只是表面的平和,是一抹夕陽紅,是無法把脫軌的帝國拉回來的。而這樣的一個表現,就是萬曆皇帝向他的臣民做消極怠工,這在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我一看到我也有種摸不到頭腦的感覺。在我們平常的印象中,君臣關係要麼是琴瑟和鳴(原意指夫妻,這裡我覺得君為夫,臣為妻也並非不可不是麼)如唐太宗一朝;要麼是君主絕對專制,臣子只是一群附庸如隋煬帝一朝;要麼就是臣下亂政,君主形同虛設如漢昭帝一朝的霍光。再者說,君主消極怠工的也不少,可是消極怠工是為了對抗臣民就很稀奇了,至於萬曆為何會如此,書中也做了解釋。萬曆之所以如此,乃是出於一種報復,報復文官們不支援他廢長立幼。前文已述,萬曆的寵妃是鄭氏,因此他想讓鄭氏的孩子做太子,可惜鄭氏的孩子並非嫡長子,這就是私人情感和禮制的衝突了,而在明代,禮儀道德甚至可以凌駕於法律,因此那些飽受禮儀道德薰陶的文官自然不可能同意這樣違背祖制的想法。不過話又說回來,萬曆單純憑藉個人情感來決定立儲這樣的大事,自是不合理,可難道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就很合理麼?我們都知道科舉制的意義就是打破了門第和出身對於有才之士的限制,然而選拔官員如此開明,怎麼到了立儲就如此草率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我並不認為這可以以一句“這是祖制”來解釋,九品中正制也是祖制,為什麼就能改呢?

  說到底我認為這還是那些臣子的人性的弱點,科舉取士可以幫助他們飛黃騰達,可一旦他們踏入仕途,改變了自己的身份,就又開始滿口禮制,也就是前文所說的“雙重性格”,實在是可笑至極。

  言歸正傳,萬曆經過了這麼多事情,已經是一個“老油條”了,他不反駁,不屈服,只是這樣冷處理,倒也扛了一段時間。不過眾口鑠金,迫於強大的輿論壓力,萬曆還是沒能撐住,立了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這下好了,皇帝徹底死心,不僅是廢長立幼的心已死,連工作的心也一併[]化為灰燼,就這樣,大明王朝在這樣的“無人駕駛”狀態下駛過了二十年。御宇48年後,萬曆駕崩。不過人雖然不在了,事情還未了結,文官內部早已沒有了反對萬曆廢長立幼時的同心協力,而是分裂成了諸多派別,經過了萬曆一朝,文官內部的裂痕已無法彌合。

  萬曆不是一個好皇帝,他的所作所為都不利於他對於文官們的統治。管理下屬,無非就是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下功夫,可萬曆呢?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反其道而行之。在他執政後期,由於怠於政事,因此對於官員的物質獎勵也就擱下了,又由於萬曆向來對於各種禮儀毫無興趣,因此精神獎勵也就不復存在,那既然沒有激勵,哪個官員會有動力繼續效忠呢?

  至此,這個王朝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就像一輛車已經失去了動力,只是憑藉慣性在向前挪動。這個惡果的種子,要在幾十年前就已經種下了。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8

  初讀《萬曆十五年》,幸而,這顯然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歷史書,作者運用了平和的記敘手法,這點倒是讓我想起了曾十分愛看的《易中天》品三國,當然這本書更嚴肅一點,通俗易懂的文字將我們置身於明朝之殿,以及其錯綜複雜的利益爭鬥,人情善惡,和讓萬曆及讀者都有些倍感無奈地政治體制,文官體制。

  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但就像風暴前的平靜,又如同作者黃先生所說:“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萬曆皇帝10歲登基,在位長達48年,又有張居正這樣的能臣亦或是奸雄,這不禁讓我想起清朝一位流芳百世的英明神武的君主——康熙皇帝。同樣是幼年登基,在位時間冠絕該朝,同樣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卻為何命運迥異,一個被認為是明朝衰敗的根基所在,一個卻開創了康雍乾盛世。首先,不得不提對萬曆有著深遠影響的大學士張居正。

  在萬曆年幼時,張居正在危難之際保全了皇室的安全,並進而成為首輔大臣,對於萬曆的種種事物牢記於心,他是一個有野心的政治家,是他首先意識到明高祖所建立的統治制度,隨著時代的變遷,歲月的流逝,越發顯得不合時宜,他力推改革,成就了萬曆即位以後第一個欣欣向榮的十年。但我認為,也正是他毀掉了萬曆,張居正權傾朝野,組建利益集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頗有鰲拜功高蓋主的味道,為積弊已久的朝堂埋下了隱患的種子。而萬曆皇帝呢?對於張居正他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是懷有對前輩的尊敬,還是對他龐大的政治力量有所依賴,有所依仗,還是對於這位朝中具有無可比擬地位的大臣,心生恨意? 張居正去世半年後,因為各種言論,彈劾對張居正的衝擊,讓這位親政不久的皇帝感到對他的信任簡直就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張居正和馮寶,萬曆年少時最為親近的兩人,後來都不得善終,這對萬曆的心理上覺得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和難以磨滅的創傷。

  另一個讓萬曆變得不死朝政的原因就是讓他倍感無奈的政治體制——文官體制。身為九五之尊,也只能是一個“活著的祖宗”。長期以來,中國一直以儒家思想為正統思想,不僅是正統思想,更是統治思想,本來這是帝王用來喝令權臣,統治天下的思想利器,個人認為最能體現這一思想的便是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岳飛亦或是《水滸》裡的悲情英雄宋江,都未能擺脫這一思想,但時至萬曆,已經變成了萬曆想勵精圖治的巨大障礙,沒有統治,只有約束。萬曆無能為力,只能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朝政,對待群臣所謂的道德壓力,於是開始了不理朝政,不思進取的萬曆年代。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但以秦國商鞅變法為先,統一全國,依法治國的效力可見一斑,但秦國又迅速地覆滅,秦王的橫徵暴斂,濫用勞力,民不聊生,固然是一方面,但哪個朝代的後半期又不是這樣?我認為當時的人文思想沒有統一,沒有被君君臣臣的思想所束縛住,也是原因之一。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不僅僅是一種人文思想,更是一種統治文化,一種將天下士子的思想能集中統一的利器,是一種帝王之術。古代科舉制度的論題一般也以孔孟之道,四書五經之類為題,而一般不以時事政治,怎樣具體的治理國家為題,因而這種道德至上的風氣一直伴隨著整個中國封建社會,重德輕法的弊端便是許多行政,經濟,管理問題變得政治化,道德化,上綱上線,難以以統一的數字化標準來衡量好壞,造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

  作者也在書中評註道:“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說明這一看法。”

  萬曆雖也曾有雄心壯志,但終究還是一個悲情皇帝,思想道德上的束縛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雖在位長達48年,但長期不理朝政的他還是留下的罵名與非議。 當我們徘徊於王朝的興盛與沒落之間,我們是否能夠迴歸歷史,正視歷史。本書留給我們的最大思考,便是道德與法律的關係,顯然萬曆的悲劇說明了以道德代替法律荒謬之極,但反觀當今社會,我們擁有了比那時健全的多的法律制度,名目繁多的法律多到直接催生了律師這一職業,但顯然道德的缺失又成為了一大問題,道德問題無法透過規章條例來硬性規定,如同小悅悅事件的冷漠路人,他們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但如果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否也是一種悲哀?是否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精神?那怎樣才能找回社會所應具備的基本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這又是一個當今社會繼續思考的問題。

  當我們行走與歷史與現實之間,我們是否能以史為鑑,哀之鑑之。萬曆的悲劇我們不會重演,但我們應積極思考現代社會給我們帶來的問題,避免成為下一個悲劇。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9

  書中以小見大,僅用區區幾年的歷史光陰分析了一個朝代的消亡史,乃至一個民族的註定衰弱與覺醒。中國兩千年的文明史,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書中敘及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

  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這種情況斷非個人的原因得以解釋,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而遭殃受禍。古代無完善的法制與執行力,依賴道德約束人們,以使文官集團日趨強勢,社會制度止步不前。

  中國文化是亞洲大陸地理的產物,無海洋性國家的經驗。未放眼全世界,未著眼於更長遠的歷史,致使我們故步自封,沒跟上世界大潮流。要把道德的範疇放得遠大。歷史觀點代表人生哲學,不能收短時間的政策所掩蔽,尤其不能閉戶造車,不顧外間情勢單獨決定。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0

  自己本不是一個歷史觀很強的人,但當時只在kindle上粗略讀過後便擱置了。最近一檔綜藝節目叫做《一本好書》,從萬曆皇帝的視角出發對該書進行了舞臺劇式的演繹,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息,為一個孩子揹負的王朝,為一個帝王無奈的抗爭。

  本書力圖使歷史專題的研究大眾化,因而採取了傳記體的鋪敘方式。書中所敘,不妨稱為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不論是主要人物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哲學家李贄,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即便是側面提及的人物,如馮保、高拱、俞大猷,也都沒有好結果。這種情形,斷非個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釋,而是當時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而遭殃受禍。

  1583年春的會試,萬曆皇帝詢問與試舉人,為什麼他越想勵精圖治,但後果卻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鬆懈?是因為他缺乏仁民愛物的精神,還是在於他的優柔寡斷?或許他已感覺到自己拯救一個看似堅不可摧實則搖搖欲墜的大王朝的無力。在與文官集團經歷了長達15年的立太子之爭,萬曆與文官集團徹底決裂,並開始長期罷工,直至1620年萬曆駕崩,帝國暮氣,回天乏術,24年後,整個明朝滅亡。

  看到此時,非常納悶,為什麼萬曆皇帝與文官集團的矛盾會如此之深,到可以終身不上朝?是隻有萬曆如此還是明朝的皇帝均是如此?可能都是如此吧,他抗爭過,儘管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但被剝奪個人意志的他抗爭不過2萬人的文官集團,抗爭不過沒有法治只講道德終要走向滅亡的封建帝制。萬曆登基時還只是一個10歲的孩子,他曾經也勤勉朝政勵精圖治,關心國家和人民,可當一個擺設的皇帝真的是一件讓人厭倦的事,罷了罷了。

  關於張居正,因為其是湖北江陵人,印象深刻當年高考語文(湖北考生)的閱讀理解就是選自熊召政的《張居正》,後來也聽酈波教授在百家講壇講《風雨張居正》,雖不太記得清內容了,但時而鏗鏘有力時而如泣如訴的語風難以忘記。“整頓官吏,政令傳出,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條鞭法,倉粟充盈,可支十年有餘”。《明朝那些事兒》對他如此評價:不是好人,不是壞人,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良心的人。不說他身負絕學,改革創新,也不說他專斷獨行,表裡不一,只是想不到在其死後遭萬曆清算抄家掘墳,曾經的亦師亦父,亦臣亦友的情誼可以變得如此決絕,不禁唏噓,或許不止張居正是一個複雜的人,是人性本就複雜。

  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西班牙的艦隊已整備出征英國,世界局勢如是。而1588年1月17日清晨,“將星西殞之際,我們一個古老的帝國業已失去重整軍備的最好良機”。戚繼光的“鴛鴦陣法”最開始是從老闆口中聽到的,當時查了資料並沒研究出什麼所以然,待今日重讀本書,發現“鴛鴦陣法”其實是因時制宜之策略,是在軍事創新與政治妥協之間實現平衡的智慧之舉。從古至今,改革都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充當改革家,既要有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更要有審時度勢的大局觀,從實際情況出發。同理到企業發展中,最完美最先進的改革方案往往是無法執行的,在妥協中務實前進,達成目標或許才是法則。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萬曆十五年間,發生的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的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歷史並不是一人一時,或者一朝一世的孤立事件,而是有它的內在規律和聯絡的。而要發現這種聯絡和規律,就不能拘泥於單獨的大小事件,必須將它放在大視野下,才能看得明白”,此乃作者的“大歷史觀”。

  正如王強老師在混沌大學《歷史的凝視》課程中所說的,對過去有意識,對未來有覺知,這似乎將人類同動物區分開來。培養歷史觀,其實是讓我們去了解歷史的事實與真相,因為歷史是時間的證人,是真理的光亮,是記憶的生命,是生活的導師。我們走向歷史的同時,也在走向未來。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