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國學> 國學經典論語教學設計

國學經典論語教學設計

國學經典論語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學經典論語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學經典論語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熟練背誦並正確翻譯這篇課文。

  2、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對照反省自己。

  3、積累文言詞彙。

  【教學重點】

  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介紹孔子及其《論語》。

  2、朗讀、背誦課文。

  3、研讀前五段內容。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中華民族有著數千年的文明歷史,產生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它不僅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對今天在全民族弘揚愛國主義思想,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現實意義。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已成為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部分,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驕傲。

  《論語》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鉅著,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為人們所效法。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它的節選部分《〈論語〉十則》。

  二、朗讀課文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朗讀示範。學生體會語氣、語調、停頓等。

  2、全班齊讀:

  感知課文內容。多讀幾遍,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根據朗讀的語氣、語調和停頓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3、正音、正字。

  三、理解課文內容

  1、理解重點詞語:

  ⑴教師導學: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積累一定量的文言詞彙。文言文中的基本詞彙大多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這好理解。但有些詞,古今意義發生變化。如成語“走馬觀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為“行走”,這個成語就講不通了。再如“赴湯蹈火”中的“湯”是“熱水”的意思。這些都與現代漢語完全不同。學習文言文要特別注意這些變義詞。另外,一些文言虛詞,如“之”、“乎”、“者”、“也”之類,意思比較寬泛,在不同的語言環境裡,它的意思可能不同。這就需要聯絡上下文,正確理解。

  ⑵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細讀幾遍,理解各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如果開始不理解,試著再讀幾遍。實在理解不了的,將問題提出來。

  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句子理解詞義,根據詞義理解句子。

  教師要求學生,自己理解了的,講給同學、老師聽聽。不理解的,四人小組討論討論。實在不懂,請教老師。

  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學生能講清的,教師再度明確。學生理解有困難的,教師要講明白,講透徹。

  重點掌握下列的意思: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見賢思齊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死而後已。

  知松柏之後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理解課文內容:

  教師導學:

  關於課文翻譯,教師可以根據情況,給學生講解有關信、達、雅及直譯、意譯等常識,但要講得淺顯易懂。指導學生逐句翻譯前五段。

  學生較為難以理解,須重點講解的句子:

  ⑴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⑵吾日三省吾身。

  ⑶傳不習乎?

  ⑷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巳誨女知之乎!

  四、朗讀、背誦

  反覆朗讀,直到成誦。

  五、作業

  1、背誦課文。

  2、抄寫、識記字詞。

  3、預習剩餘部分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研讀後五段內容。

  2、理解全文的思想意義。

  3、概括成語、格言,積累語言。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

  1、背誦課文。

  2、考查句子的翻譯及其重點詞語的解釋。

  二、理解後五段內容

  按第一課時要求,逐句翻譯剩餘各段。

  教師須重點講解的:

  1、見賢思齊焉。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3、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4、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概括思想內容

  指導學生將課文有關內容歸納到如下幾點:

  1、學習方法。

  2、學習態度。

  3、思想修養。

  歸納成語、格言:

  提示:溫故知新任重道遠死而後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四、學習體驗

  1、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為哪些內容使你收穫最大?談談感想。

  2、與課文自相對照,談談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應怎樣改進?

  3、“溫故而知新”對於指導我們的學習有什麼重要意義?④透過表面文字,理解“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的深刻含義。試著模仿這種寫法,也寫幾句。

  五、教師小結

  《論語》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學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問題。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絡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今後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瞭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

  國學經典論語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能獨立掃除文言文閱讀障礙;瞭解孔子與《論語》的相關知識;懂得誦讀是閱讀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堅持在獨立自主、合作交流中,以誦讀為主的學習方法中掌握閱讀文言文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中國悠久、優秀的傳統文化,並積極掌握並運用其中的一些學習方法。

  【教學設計】

  1、由介紹孔子和趙普(宋開國丞相)“半部《論語》(是我國現存的最早全部用語錄體記錄的古籍)治天下”一事匯入。

  2、漸進學習文言文的閱讀方法:

  ⑴認讀課文,落實字音:

  ①朗讀課文,標記需要注意的字音。

  ②學生思考如何校正字音(生字詞:矣,慍,弘,柏,罔,殆,誨;多音字:論語,三省吾身,不亦樂乎,傳不習乎,任重而道遠,曾參;通假字:“不亦說乎”的“說”,“誨女知之乎”的“女”,“是知也”的“知”)?

  ③大聲朗讀課文。

  ⑵析讀課文,落實詞義句義:

  ①學法指導:透過看註釋、、上課討論聽講、逐字逐句翻譯,來落實詞義句義?

  ②翻譯概括各則大意。

  關於學習方法的:學而時習之、吾三日省吾身、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關於求知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關於修身做人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③在此基礎上,劃分句子的節奏,讀出輕重音。

  ④結合文意揣摩練讀,要讀得節奏鮮明、有氣韻。

  3、表演讀、誦:

  搖頭晃腦地讀,動容地讀,氣韻暢達地讀,陶醉地吟誦……

  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比賽,看誰背得快,看誰背得對。

  4、聯絡課文和自己生活,談談對《論語》中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以及修身做人的建議的理解。

  5、課外拓展,交流積累的其他語句: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6、佈置作業:

  ⑴熟練背誦課文。

  ⑵課外閱讀《論語》。

  國學經典論語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讀字詞。

  2、理解各則語錄。

  3、整理、積累語言材料。

  4、學習和繼承中國古代先進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初步瞭解中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輝煌成就。

  【教學思路】

  板塊式教學思路,全課的教學主要分為三個板塊。

  【教學重點】

  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以養成語感。

  【教學難點】

  讀懂《論語》,掌握其中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並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感受《論語》精髓。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宋臣趙普曾經告訴宋太宗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確,我國兩千年來,不論立身處世以及政治社會,皆以儒家思想為中心,而論語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書,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便是這個意思。宋代大儒朱熹,把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子書,並分別為大學、中庸做章句;為論語、孟子做集註。朱注四書,後來歷代朝廷都定為官書,是科舉考試的標準本,所以流傳極廣,影響也最大。我們課本上的就是朱熹的集註。

  二、認讀課文(15分鐘左右)

  1、同學們自讀課文的閱讀提示。

  2、各自大聲地朗讀課文。

  3、聽讀課文,注意校正讀音,體會語調。

  4、分則朗讀課文,每讀一則,都要求對應著點讀課文註釋。

  5、分學習小組,讀課文,說註釋,說譯文。

  6、全班同學大聲、流利、快速地朗讀全文。

  三、析讀課文(12分鐘左右)

  1、同學們雙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詞句。

  2、同學們試作批註,概括每一則的內容大意。

  3、教師指導同學們運用與學習有關這個句式說話。如學而時習之與學習方法有關,與學習習慣有關,又如不恥下問與學習態度有關等。

  4、教師指導同學們就課文中喜歡的成語或短語說話,要說說為什麼喜歡它。

  四、理讀課文(20分鐘左右)

  老師下發印有分類式學習筆記的練習紙,請同學們根據紙上安排好了的類別整理課堂筆記(或者老師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學們在筆記本上進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類記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山東省曲阜市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2、在成語類記下: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知新,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

  3、在名言警句類記下:

  ⑴用於學習態度:

  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厭,敏而好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⑵用於學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默而識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⑶用於思想修養:

  人不知而不慍,三人行必有我師。

  ⑷用於思想方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⑸用於人生感悟: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⑹用於日常生活: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難句翻譯類練習:

  ⑴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⑵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⑸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⑹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下課之前,同座同學互相交換檢查分類式學習筆記。

  五、作業

  1、背誦《論語》十則。

  2、課外收集其他關於學習方法和態度的格言警句。

【國學經典論語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