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人類簡史》讀後感

《人類簡史》讀後感

《人類簡史》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類簡史》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類簡史》讀後感1

  我懷著種種的好奇與疑問,翻開了《人類簡史》的封面。

  《人類簡史》講述了人類的由來,歷史的疑問,人類的本性與現實的面紗。從各個方面,解釋了現在人類的生活與漏洞,是一本幫助人類瞭解自我的經典之著。它從文化,信仰,政治,國際,法律等制度的起點,對當代社會發出疑問,讓我們重新審視自身。

  《人類簡史》一共有20章,從遠古時代,一直講述到當代社會,認我知道了許多從課本上見不到的知識,也讓我從內而外的再次瞭解了人性,它讓我知道了現在社會的陰暗面,與光明面。

  它是一個凌亂的魔方,只有拼好它,才能更懂它。它讓我懂得了:現代人類的文明,無一不是用別人的血堆上來的。智人本不是孤獨的,我們只是人類的一種,就如麻雀也只是鳥的一種,而為什麼智人能成為生物鏈的頂端呢?我想答案我們都心知肚明,我們的祖先當時也可以與他們和諧相處,可是嗜殺和殘忍的本性,使我們大開殺戒。但,也正是這份殘忍與無情,才讓人類生存到今天。人之初,性本惡。我們的真面目,這嗜殺的基因,永遠不能擺脫,和睦與文明的表象下,藏著一份邪惡的念頭。

  當代社會,所有的犯罪,暴力,弱肉強食都由那份殘暴的基因造成,法院上的法官與被告人,也許只有那百分之一的不同。這一小塊的邪惡,陰險的伏在我們心上。但我們也應向那殘暴的基因說不了,只有將枷鎖套上自己殘暴的心,將愛注入我們的心田,人才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在未來,人類不應只踏著別人的血前進,而更應該手拉手,共同奔跑。

  《人類簡史》告訴了我,我與那份殘暴的相同,也告訴了我,我與它的不同。

  《人類簡史》讀後感2

  本書主線是“三大革命”,即“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人類簡史》從這個角度切入,來反思人類的存在和發展歷程。透過結合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心理學、宗教學等領域的知識告訴我們,那些歷史事實為什麼會發生。

  《人類簡史》這本書講的是整個人類的歷史。全書不僅是站在某個民族、國家或者人類的角度,而且也站在動物植物、整個世界的角度來看待人類發展歷史。從數百萬年前講起,一直講到現代,並在結尾迎來了全書的高潮,那就是人類的可能的未來,最後的部分給人的感覺才是最震撼的。作者從遠古生物進化,講到農業革命,從帝國主義講到資本主義,一段段歷史娓娓道來,並在不同的人類發展階段加入了作者自己視角,剖析分解,在很多方面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認知革命是指距今7萬到3萬年,人類出現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能夠透過語言傳遞事實和資訊。認知革命以前,人類是靈長類動物的一種,認知革命以後,傳說、神話、神及宗教出現,人與人之間透過這些虛擬的想象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紐帶,協作和活動範圍大幅擴張。認知革命以前,人類只有生物學上的特徵,認知革命後,便產生了歷史學,有了文化意義上人類歷史。

  農業革命指大約1萬年前,人類透過種植、馴養等方式,由狩獵遊牧生活轉向定居。透過發展農業,人類獲取食物來源更有保障,為養活更多的人創造條件。人口大量增加,人類開始定居,農業社會形成,出現了商品交換,出現了統治階層,進而出現了村鎮、城市、王國。關於農業社會有兩個值得思考和討論的問題。

  第一,到底是小麥利用了人類還是人類利用了小麥?從生物角度看,一個物種繁衍的速度加快,規模擴大,則意味著這種物種在物競天擇中取得了成功;反之,瀕臨滅絕的物種則意味著物種失敗。因此,人類大規模的小麥種植活動對人類繁衍和發展的確有很大作用,但同時,小麥自身也因此獲得物種的大發展。這樣看來,人類利用小麥加快繁衍生息,但從小麥角度來看,卻是小麥利用人類擴張到全球,是共生的結果。第二,人類大規模耕種到底是增加了幸福還是減少了幸福?一方面,大規模農業耕種使得人類擁有更多糧食免於飢餓和痛苦,也使人類得以定居並發展出商業和文化,無疑是好事。另一方面,大規模的農業耕種使得人類牢牢地被土地和作物束縛,不得不日復一日“面朝黃土背朝天”進行農業生產,比遊牧採集為生的辛勞程度有過之無不及。這樣,原本為了增加幸福而進行的農業活動,反而使得農民勞累不堪,難言幸福。

  科技革命是近代以來,尤其是17、18世紀以來,伴隨著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兩大引擎,科技取得了翻天覆地的進步,使得人類逐漸發現世界、認識世界並征服世界。如今,科技不僅是價值創造的源泉,也極大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

  《人類簡史》不是簡單地把人類歷史此般概述一遍。書中闡述“想象的世界”這一獨特視角,是構成本書獨特魅力的絕妙之處。《人類簡史》闡述了人類文化、方方面面都是想象的產物。想象構建民族、社會和國家;想象構建了社會秩序、政治秩序、經濟規則;想象構建了公司、貨幣和金融;想象構建了政治、經濟、文化;想象構建了昨天、今天和明天,想象讓人類從動物變成了主宰世界的上帝。

  當今社會仍處於科技革命的大浪潮之中,網路化、資訊化、智慧化的腳步日益加快。科技的進步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人們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與自然和諧共處,不要一味的追求科技帶來的“財富”,我們的科技應該更好地服務於人類,造福於人類,而不是牟取私利的工具。歷史從來都是由無數的偶然造就的,正如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真正的指向是何方。只有現在,且行且珍惜。

  《人類簡史》讀後感3

  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簡史三部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我都非常喜歡。古羅馬有一句名言:“一個不懂的自己出生前的歷史的人,永遠都是孩子。”歷史上的每一個時間點,都像是一個十字路口。雖然從過去到現在已經只剩單行道,但到未來卻有無數岔路可走。所以在疫情居家時,我就想到了重讀《人類簡史》。

  《人類簡史》是一部不長的書,卻按時間順序梳理了從智人出現到當今又到未來的人類發展全過程。書中確定了人類歷史的三個關鍵節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學革命。

  認知革命是指在距今7萬到3萬年間,人類出現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能夠透過語言傳遞事實和資訊。認知革命以前,人類是靈長類動物的一種,與其它動物並無太大區別,風餐露宿,捕獵、採集為生,要躲避其它猛獸的襲擊。認知革命以後,傳說、神話、神及宗教出現,人與人之間透過這些虛擬的想象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紐帶,協作和活動的範圍大幅擴張,部落的規模擴大、能力提升,開始成為自然界的主導力量,甚至具有滅絕其它物種的能力。認知革命以前人類只有生物學上的特徵,之後便產生了歷史學,有了文化意義上的人類歷史。

  關於農業社會,書中提出了兩個有趣的悖論。

  第一個是到底是小麥利用了人類,還是人類利用了小麥?人類大規模的小麥種植活動對人類的繁衍和發展的確有很大作用,但同時小麥自身也因此獲得了物種的大發展。我們可以說是人類利用小麥加快繁衍生息,但從小麥的角度來看,卻是小麥利用人類擴張到全球。這是個很新穎而有趣的角度。

  第二個是人類大規模耕種到底增加了幸福,還是減少了幸福?一方面,大規模農業耕種使得人類擁有更多的糧食,免於飢餓的痛苦,也使人類得以定居並發展出商業和文化,無疑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大規模的農業耕種使得人類牢牢地被土地和作物束縛了,不得不日復一日地面朝黃土背朝天進行農業生產,比遊牧採集為生的辛勞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看來,人類原本為了增加幸福而進行的農業活動,反而使得農民勞累不堪,難言幸福。一連串為了讓生活更輕鬆的“進步”,最後卻成為人類身上一道又一道的沉重的枷鎖。這確是件弔詭的事情。

  科學革命是近代以來,尤其是17、18世紀以來,伴隨著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這兩大引擎,科學技術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進步,使得人類逐漸發現世界、認識世界並征服世界。科技如今不僅是價值創造的源泉,也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人類甚至可以透過生物工程等手段扭轉自然的力量。未來世界的模樣必然是由科技所塑造的,也必然是值得期待的。

  讀完書你彷彿縱橫穿梭在時空隧道中之間,清晰地看見我們人類如何從動物成為主宰世界的上帝。在7萬年前人類還不過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動物,在非洲的角落自顧自的生活,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千年間,智人就變成了整個地球的主人、生態系統的夢魘,時至今日,智人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能夠進入神的境界,不僅有望獲得永恆的青春,更擁有創造和毀滅一切的神力。但遺憾的是智人在地球上的所作所為實在沒有太多令人自豪,雖然我們主宰了環境,但卻並沒有減少地球的痛苦,雖然饑荒和戰爭都在逐漸減少,然而其他動物的生存條件,卻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劇惡化。我們這次的冠狀病毒的`疫情,不就是從人類口中的一隻小小的蝙蝠所開始的嗎?

  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近期我也在讀《中國哲學簡史》,孟子言萬物皆備於我,須反身而誠。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程顥也認為“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生”的真正意義是“生命”,他們認為萬物都有對“生命”的傾向,就是這種傾向構成了天地的“仁”。面對這次疫情,作為人類,我覺得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深思,我們現在擁有的力量比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強大,但我們似乎仍然感到不滿,為了尋求自己的舒適和娛樂,對周遭的動物和生態系統掀起了一場又一場災難,一個人可能在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我們有很多中國古代哲學家都在討論“宇宙發生論”,其中孟子提出“天民”這種說法,就是說我們人類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我們要有這種覺解,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

  其實,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來自於我們每一個人,我們自然界的每一個生物,包括我們賴以生存浩瀚而無私的宇宙。天人合一,讓我們放下貪婪,儘自己所能,去書寫人類更輝煌的歷史,去創造屬於我們人類的更美好的未來。

  《人類簡史》讀後感4

  《人類簡史》這本書講的是整個人類的歷史,因此向前一直延伸到數百萬年前,然後一直講到現代,並在結尾迎來的全書的高潮,那就是人類的可能的未來,最後的部分給人的感覺才是最震撼的。作者從遠古生物進化,講到農業革命,從帝國主義講到資本主義,一段段歷史娓娓道來,並在不同的人類發展階段加入了作者自己視角,剖析分解,在很多方面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當然我們讀歷史,最重要的不是弄清楚那些歷史事件,看歷史的熱鬧,而是要看歷史究竟給予了我們哪些啟發和思考,歷史無法改變,但是歷史給予我們的思考價值卻可以給我們以啟發,並讓我們有機會創造更好的世界。那麼本書究竟帶來了那些有價值的啟發和思考呢,以下幾點是我讀完之後的一些啟發:

  1,人類也是從低階動物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才逐漸成為當今的現代智人,雖然現在我們是整個生物鏈條的最高階物種,但並不意味著進化已經結束了,相反,人類也許正在以更快的速度進化,而進化的速度很可能是非線性的(越來越快),想象下在長達數百年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大部分時間處於食物鏈的中間位置,而在大約10萬年前才真正有了智人這個物種,而大約7萬年前,隨著智人的認知水平的大爆發,人類才第一次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1.2萬年人類有了農業革命,而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是近幾百年的事情,可以看出人類的進化正在加速前進,而7萬年前可能出現的是一個奇點,從此人類的認知水平飛速發展。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仍然在進化的過程中,大腦,身體,以及心理層面很多都還跟原始的動物類似,正因為如此,在現代社會,人類很多認知偏差和謬誤導致了很多現代問題,丹尼爾卡尼曼的書籍當中對此做了很多很好的描述。未來人類還在不斷進化,我們也需要認識到自身的侷限和我們認知上的偏差,也許我們才能更好的適應現代社會。

  2,歷史的發展有很多偶然性因素,人類和黑猩猩擁有共同的祖先,而數百萬年前基因的偶然突變導致人類這個新物種的誕生。基督教的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一樣有其偶然性,羅馬皇帝偶然發現了這個當時籍籍無名的小教派,並發現透過宗教能夠更好的統治國家,也因此在羅馬帝國的強力支援下,基督教一舉成為世界上大教派。而近代科技革命的發展更是充滿了偶然性,很多科技發明都是偶然的因素導致人類有了新的發現。

  3,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思想侷限性。遠古時代,由於人類對大自然的認知有限,人們信仰各種神靈,透過神靈來解釋大自然的種種現象。農業革命之後,由於糧食供給的大大增加,開始有人可以從事一些更高階的工作(比如教學,職業軍人等),因此在這期間,哲學,政治,藝術以及其它各種思想文化都大大發展,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仍然有其時代侷限性,比如儒家強調君權,父權等,再比如古代一直到中世紀,男女的地位始終是不平等的,直到近代才有了男女平等,更有女權主義的出現。曾經在16世紀到19世紀,當西方國家將非洲的黑人當做奴隸販賣到美洲時,這些黑人並不被當做同樣的人類看待,他們只是被想動物一樣對待(就像我們現在對待家畜一樣),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如今美國也有了第一屆黑人總統(同樣我們對待動物的方式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會被認為是殘忍的,要知道也許在數億年前我們可能是同一個祖先。)。現代社會對待同性戀的態度的轉變也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人們漸漸認識到,人類這個物種還有其他生物物種都存在同性戀現象,這是一個非常自然的現象,也由此使得人們能夠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態度接納了同性戀這種現象,美國更是在前段日子,正是宣佈確認同性婚姻的合法性。未來人們也一樣會以更加開發和包容的態度對待那些我們現在認為不對甚至不合法的現象,實際上很多所謂不對或者不合法的行為都是受我們的意識形態所扭曲的價值觀導致的。

  4,搞清楚了資本主義和信貸到底是咋回事。資本主義的精神要義在於用賺來的錢投入到更多的生產研發當中,使得這些錢成為資本,從而賺取更多的錢。而資本主義大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信貸。信貸就是人們在沒有任何資本的情況下,僅憑信譽來貸款,放貸的人是投資於未來,是相信在未來的某個時刻,這些貸出去的錢可以為其賺回更多的錢。可以說當今經濟就是靠著資本主義和信貸來支撐的。

  5,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人類的進化可能就會有賴於機器(這裡包含人工智慧,神經控制機器,各種其他仿生裝置等),也可能透過基因改造,讓人類的進化發展到我們無法想象的地步,當然也有可能人工智慧發展到最後能夠控制人類,駭客帝國成為未來人類真實場景(人類意識可能會被機器控制,這一點是非常有可能的,到那個時候,人類的進化也許就結束了,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斯蒂芬霍金,比爾蓋茨和Elon Musk等一眾大佬強烈地表達了他們對人工智慧的擔憂。)但無論如何,我們無法阻止科技進步的步伐,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充分利用科技為我們帶來的好處,同時要嚴加防範其可能為人類帶來毀滅性打擊的科技力量。

  《人類簡史》讀後感5

  花了幾個月,斷斷續續讀完了《人類簡史》這本書。感觸頗多。作者很多想法相當獨特,特別是結合了很多生態環境歷史,更具有順服力。把人類歷史說成是“從動物到上帝”,理念構思得巧妙,證據也令人信服。

  相比而言,中國歷史學者科學素養略差,懂生態環境史的人又不太精通社會政治人文歷史,短期內估計還沒人寫的出這麼精彩的歷史書籍。本書的缺憾就是中國或亞洲史料極少,故事都是以西方為主,太不把其他地方的人當人看了,算是本書的不足之處吧。

  說來奇怪。初高中階段,我非常不喜歡歷史,不知為何大學之後卻有點入迷了。正所謂“讀史使人明智”,特別是好史值得細細品味。正如作者所言,歷史並非用來預測未來,但歷史可以擴大我們視野,讓我們知道人類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這本書還真令人茅塞頓開,不愧為一本牛書。過幾年後,我必定還要再讀一遍。

  最後,讀完《人類簡史》不得不說,雖然有不少人是蠢貨,人類也犯錯,但人類真是太牛了。

  《人類簡史》讀後感6

  以色列學者尤瓦爾·赫拉利的全球暢銷書《人類簡史》,聽說有一段時間了。本來今年計劃的是讀他的第二部《未來簡史》,買書的時候發現需要兩本一起買,就買來先讀了《人類簡史》。這一讀可不得了,簡直顛覆了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傳統上,我們對於歷史的理解,在中國都是從三皇五帝開始,世界史一般也就是兩河文明、埃及文明這些開始。對於更遠古的類人猿、元謀人、北京猿人等,一般通史都是一筆帶過,很少會認真講述和思考這裡面的門道。

  《人類簡史》則不同,作者從人類的起源開始探討,對於智人如何發展,如何站到了食物鏈頂端,提出了自己很獨到的見解。智人之所以能夠站到食物鏈頂端,最重要的突破在於能夠有眾多的人團結協作。作者最重要的,最震撼我的發現,就是認為智人之所以能夠團結如此多的人,是因為具備了語言,最重要的是具備了虛構故事的能力。八卦和虛構故事,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和突破。有了虛構故事,大家共同相信一個集體有共同的守護神,包括一個國家大家有共同的利益,一個公司大家有共同的使命,等等這些,直到今天都是億萬民眾共同努力共同創造財富的重要基礎。這一部分,是人類的第一個重大變革,認知革命。

  第二個重大變革,是農業革命。人類馴化了農作物和家禽家畜,因此可以定居下來,靠農業或者牧業生存,而不需要再像之前那樣依賴狩獵和採集來生活。這是一個影響深遠的變化,農業社會可以支撐遠遠多於狩獵採集社會的人口,也讓人類社會的結構發生了很多變化,家的概念到這個時候才出現,未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書中提到的另一個層面,也讓我很感興趣。我們的大腦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組織,我們能夠自動檢索出大量的資訊,比如我出了地鐵就知道回家的路線,比如我請客的時候能想出來家人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等等這種大量的資訊的儲存、檢索,都是靠人腦來處理的。但我們的大腦對於數字的精確儲存能力逐漸減弱,這是在農業革命時期出現的重大變化,隨之而來的是文字的出現。文字最早的用途就是記錄與數字有關的財經檔案,之後逐漸發展和豐富。

  在第三個部分,作者講了人類的融合的趨勢。這一點我也非常認可,在古代的時候,各地的人類很難了解整個地球的形勢,常常以為自己所在的地方就是整個世界。隨著歷史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能夠涉足的區域越來越大,互相的聯絡越來越緊密。到了今天,全球化已經深入人心。我的工作需要經常在中國和非洲之間往返,每當有重大新聞發生的時候,中國人和非洲人所討論的話題,都會圍繞同樣的重大事件。

  在最後一個部分,科學革命中,作者討論了很多很有意思甚至是有關終極的問題。第一個是歐洲人之所以能夠成為最近五百年來科學革命的領導者,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能夠發現自己的無知。幾乎所有的現代科學體系,都建立於這個基礎之上。在此之前,聖經的核心要義就是上帝是全知全能的,讀後感透過聖經指導世人。人們只要相信上帝,自然能夠得到正確的指引。其他宗教也許有各種各樣的差別,但都承認有全知的神,因此人類不需要自己去努力發現世界的奧妙。當歐洲人發現了自己的無知,開始研究這個世界,他們獲得了巨大的知識,一度幾乎征服了整個世界。

  通觀全書,作者提出的最重要最核心的觀念,是我們為之奮鬥的幾乎所有事項,都屬於“虛構故事”。國家的概念,公司的概念,人權的概念,等所有的概念,都是由於大家相信才會存在的。如果沒有人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這些組織,那麼這些組織就不會是客觀存在的。然而,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沒有因此而陷入悲觀棄世,作者也強調,只要大家都相信同樣的“虛構故事”,並共同為之努力,那麼所有人都能因此而得利。“虛構故事”只是說明這個事情並不是客觀存在,絕不說明這些都是“謊言”或者毫無意義。這個觀點我非常認同,也希望讀書的人要全面看待書中觀點,不要斷章取義。

  人類,或者用更準確的概念,“智人”,正處於非常好的時代。我們生活的時代,饑荒、瘟疫和戰爭幾乎已經被人類客服,營養過剩的人遠遠比營養不良的人多,但未來將向何處發展,需要更多的思考。

  整本書,提出了非常前衛的想法,又不失對於實際問題的腳踏實地的思考,顛覆了很多的傳統觀念,細細想來又不無道理,確實是一本好書,大力推薦。

  《人類簡史》讀後感7

  《人類簡史》是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的著作,我不禁感嘆讀書少的我又有所感觸。好了不多說書中的內容我只是說一下我的感受。

  這本書使我腦洞大開,在之前還有一本書令我腦洞大開那就是宋鴻兵先生的《貨幣戰爭》,用金融的角度分析了從古到今的戰爭,令我看的如痴如醉。

  相同的在這本書中第一個腦洞就是:書中寫到我們的社會都是在努力讓人相信編織的一個巨大的無形的網,我想這個很可怕,想想也是我們為什麼是這種語言,怎麼會進化到現在的這種狀態,實際上智人(書中將人類進行了細化,最後延伸進化到最後的就是我們智人)在地球上也沒有生存很多年,我們卻在不斷的完善讓人們不斷的相信我們身邊都是真實可信的。

  第二個就是對先前宗教理論的顛覆,現今社會發展速度超乎人們的想象,在先前人們不斷的用宗教思想來奴役和感化人們(我說這句話是因為我是一位無神論者),宗教可以說佔據了人們很大的思想空間和社會活動,在現在網路的迅猛發展Twrite、Facebook、微博、微信等等都使我們接收新鮮事物的能力和時間有了很大的縮短,宗教不在向以往那樣容易使人們變得很溫順很聽話,人們被各種思潮所充斥教化,使自己的內心不在那樣純淨而變得複雜多樣化。在書中寫到先是農業制約了人類的發展,我感覺不盡然,我感覺是農業給了智人穩定,給了智人的發展空間。在現在我越來越感覺到就是人類的偉大,第一次工業革命—農業革命我還沒有什麼太大感觸,因為農業主要還是靠地球上的土地,靠天,人類只是改變了一些作物的高產高效,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但第二次工業革命——蒸汽時代的工業革命,智人進入了機械化程序,在這個過程中我感覺到了智人的偉大,簡單的機構另當別論主要是複雜的機器裝置。第三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更令人震驚,智人已經將虛擬的電和各種能量轉化為使用,不得不說人類的偉大。有時候我就在不斷的反思,誰是第一個改變歷史程序和推進社會進步發展的人,實在令人費解。

  第三個就是短短半個世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速度實在太快,有些讓人邁不開步子。想一下在一百年之前我們還是民國,我們還處在舊社會,溫飽文明都不曾存在,在八九十年前我們全世界都在經歷全球範圍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現今的發展使我們認識到了自我的渺小,相信很難再有全球性的戰爭,主要是人們都有了人權之後不知道在位什麼為誰而戰。在四十年前我們剛剛進行了改革開放,可以說在四十年中我們的發展進步有目共睹,在之前給我感觸深的就是電視他使人類的生活進入了多元化,是智人的生活變得很精彩。

  第四個就是在最後一個章節中寫到,人類正在努力透過自己改變全世界改變智人,身邊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冰箱,沒有冰箱的時候我們食物沒有辦法長時間儲存,在有了冰箱之後我們食物的保質期有了保證,還有空調,我們在讓環境適合我們,而不再是我們在不斷的適應亙古不變的環境。

  第五就是現在人們有點與天鬥其樂無窮的感覺了,人們在不斷的打破和改變原來人們不敢想象甚至不可能改變的一些規律。

  總之,透過人類發展史使我認識到自己的渺小。

  《人類簡史》讀後感8

  《人類簡史》前一部分講述的是,世界上的秩序是依託於想象所建立的。

  農業革命後人類形成了大型的村落,再形成城鎮,最後成為都市。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演化過程中,農業革命之後短短的幾千年便出現了城市,王國,帝國,在時間上不足以讓人類發展出能夠大規模合作的本能。所以,如何構建秩序建立大型群體之間分工與合作就成了首要的課題。

  合作網路的建立是建立在虛構的故事和真正的相信者基礎之上。書中講到,許多我們現在以為合情合理的概念與事物都是依託想像建構的。

  公元前1776年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和公元1776年的《美國獨立宣言》都是虛構的故事,人人生而平等與人權等概念,也只不過是虛構出來的,這幾乎顛覆我以往的認知。但作者又從生物學和科學角度去論證了這一論點,只不過是由於多數人都正在相信這些虛構的故事是真實客觀合理的存在,才使得我們身在其中而不覺然。

  這讓我不禁想到我們是先相信才看到,還是看到才相信?

  對於未來的職業規劃,當有人給你建議一個從未想過的目標,你相信嗎?對於人生風險不可規避只能用合理的方法轉移風險造成財務的的損失,你相信嗎?對於足以改變世界新生事物誕生的初期,如阿里巴巴,你相信嗎?

  先相信才看到是智者,鬥士會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如《漢謨拉比法典》和《獨立宣言》的創立者,看到才相信只能是更從者,永遠瞻仰別人的榮耀。

  《人類簡史》讀後感9

  大歷史蘊含了極為豐富的內容,涵蓋各行各業、各種族各國家,橫跨漫長的時間和廣闊的地域,更難的是要把看似毫無關係的事件串聯在一起,從中分析出可能的因果。

  《人類簡史》是關於人類整體的歷史,從人類誕生之日起,到現代化文明的高度發展,前後歷經二三十萬年。在這麼長的時間跨度內,人類完成了一項項偉大的壯舉,由弱到強,由少到多,由簡單到複雜,由原始到發達。

  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宇宙史中不可磨滅的亮點。而人類卻並非必然出現的智慧,倘若沒有合適的環境,沒有突發的事件,沒有無數代的辛勤貢獻,如今佔據地球的恐怕是另外的物種。

  瞭解歷史,尤其是去除細枝末節的主幹,去除血肉的骨骼,才能更好的辨明方向,凝聚力量,使偶然成為必然,使人類更強大。

【《人類簡史》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