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幸福的做老師》讀後感

《幸福的做老師》讀後感

《幸福的做老師》讀後感(通用3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幸福的做老師》讀後感(通用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幸福的做老師》讀後感1

  人生本讓我們看到了很多教育的奇蹟,荊志強老師就是這樣一個塑造教育奇蹟的老師。在我讀完他的《幸福的做老師》一書後,我對他推進生本有了實踐層面上的進一步認識。

  “學生像一個個小老師,能力極強!”“孩子們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每個孩子的發言都是那麼精彩。”“老師在旁邊關注著每一個學生,不動聲色,但在關鍵的時候總是能把孩子的思路引回主題中。”不由的我感覺到生本的三個關鍵詞:民主、自主、發展。生本教育的價值觀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不難看出,生本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學生為根本,為出發點。生本教育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快樂學習。生本教育並沒有加重教師負擔,也能讓教師輕鬆快樂的工作。對教師而言,生本教育是一種解放,可以讓教師發揮聰明才智,做好一個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如今生本教育也在實踐中不斷髮展與最佳化著,生本不僅可以輕鬆快樂的學習,還能帶來高分,所以生本像一支起義軍,帶領分數重壓下的莘莘學子和老師們舉旗高歌,一路凱旋。學生和老師在生本教育中獲得發展空間,更重要的是獲得了長期發展。這種橫向與縱向的發展鑄就勝利基石,也是生本教育熊熊燃燒的生命力。生本教育帶給教育者們幸福,因為只有正確理念和方法下才能讓職業昇華成事業,讓教育工作充滿喜悅走向成功,獲得人生價值與意義。生本給學生帶來幸福,學習不是囚禁勞役的場所,而是綻放生命之花的聖壇,獨立自主,分享協作,高分高能。家庭是社會組成的最小基礎,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當孩子們在幸福學習的漫長時光中成長起來,家長、社會也會幸福感倍增。

  荊志強老師讓我特別感動的是他對教育教學的那份執著和對學生的那份愛。他說:人生有兩大快事,第一,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第二,快樂有大家分享。人的意義在於活的有價值,有價值並不在於擁有多少金錢和榮譽,而是要讓別人生活得更有價值!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師,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幸福的做老師,和學生一起開心的學,愉快的工作,成就了學生,發展了自己。我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有新發現。原來書可以這樣教,生活可以如此美好!每當看到這些,我都深刻體會到:教育的“幸福”並不是那麼難以得到,只要自己明確教育的價值,用真心、真情對待工作,對待學生,那麼我們也可以“幸福的做老師”

  《幸福的做老師》讀後感2

  做教師的好多年來,一直被一個問題所困惑著,那就是同事們經常談論的一個話題:“做老師,你快樂嗎?你幸福嗎?”

  當我把《做幸福的老師》讀完了,也想了很多,希望從書中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不知為什麼,思考了很久,總覺得好像還沒有讀!當再次把這本書放在枕邊,伴著那一個個生動有趣充滿哲理的小故事入睡時,夢中的我插上了翅膀在藍天中翱翔;當伴著夢中的愜意醒來時,隨手捧過《做幸福的老師》,再次重溫“微笑教學——亮出最佳的名片”,微笑便蕩在臉龐、溢在心間,就這樣,為一天的幸福生活和工作拉開了心馳神往的序幕。

  終於,現在,我有了一個使自己都感動的結論:“做幸福的教師,幸福的做教師!”

  自尊、自信、自強是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源泉,只有幸福的做教師才能讓學生幸福。我想,很多人往往是在人生路上,在行走的途中,錯誤的把行走當作目的而忽略了觀賞沿途的風景,造成人生的錯亂。而我,作為一名教師,努力調整著自己的思維,每當早晨早早來到學校,有人會問:“你不覺累嗎?”也許有時會有身體的疲憊,但是,我覺得幸福,因為我可以早早享受校園的寧靜,可以早點看到孩子們可愛的笑臉……累著,但是快樂著,因為,我看到的是孩子們的進步,感受的是他人所體驗不到的做教師的幸福……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幸福的做教師,你還等什麼呢?

  願天底下所有的老師用您的微笑、信任,賞識我們的學生,用微笑架起心與心溝通的橋樑,用微笑鼓舞學生向上的勇氣,播撒陽光照耀心靈……

  親愛的同行們,讓我們拋卻世俗的煩擾,感受工作和生活的精彩和美好,讓我們一起——做幸福的教師,幸福的做教師吧!

  這是一本有意義的書,這是向師本教育一次有力的出擊,它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說教的物件,它建立了先進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從價值觀、倫理觀、行為觀幾個方面闡述了生本的新生態教育,給予了我深深的啟迪。

  下面就結合我的一些粗淺的認識談談我的思考與問題。

  1、我的教學中含有生本教育的理念嗎?

  我曾對我的科學課提出了三個希望:我希望我的科學教學是一種活動的教學,演繹出最美的探究歷程;我希望我的科學教學是一種求真的教學,科學的本義在學生的心底時時鐫刻;我希望我的科學教學是一種快樂的教學,微笑在每一個孩子童真的臉龐宜人的舒放。因此我私下的認為我的教學理念中也應該含有生本教育的理念,然而理念只是意識層面上的東西,在實踐中能否落實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回顧我的課堂,總有一些不盡人意的的方。有時為了趕落下的課時,把該學生的實驗變成了演示實驗;有時應該讓學生好好討論的的方,我卻匆匆帶過;有時應該讓學生動手製作的模型,卻因為學生有些困難而輕易的放棄;有時因為教學實驗材料準備的困難而放棄了讓學生動手體驗的機會……細想來,問題真得挺多。雖然其中有部分客觀的原因,如教材的課時多,配套實驗器材的不到位等等,但從主觀上看,還是由自己的畏難情緒造成的.,因此如何改善我的教學,讓每節課煥發出生本的教育理念應是我不斷思考的的方。

  2、如何讓生本教育在我的課堂裡綻放?

  生本教育體系的方法論中,提及了先做後學、先會後學、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等生本的教育方法,它為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明確的思路。科學教學中的精髓是活動教學,是“做”的範疇,如果只讓學生學而不做,是無濟於事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如何讓生本教育在我的課堂裡綻放,唯一的方法是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的過程中來“以學定教”完成教師的使命。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生本教育中的“教”比師本教育中的“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建立在教師高度尊重學生、充分了解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基礎上,如果空泛的提“以學定教”、“以學論教”這是對生本教育的誤解。因此我設想我的生本科學課堂應該是:以學生自主探究為核心,以討論交流來把“教”融入於學的一種平等和諧的教學場景。改“在書本中學科學”為“在生活中做科學,在教學中精選活動內容和組織形式,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遵循學生探究規律,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設計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又有利於探究的活動,幫助學生探究,以求得學生最大發展值。

  3、如何對待課堂教育中不和諧的音符?

  對學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質和基本原則,我平常對學生應該是比較尊重和友愛的,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學生對科學課的認識產生了偏差,在課堂上表現出了一些隨意、散漫,甚至影響到同學學習的不良現象,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的尊重和友愛成了他們不和諧的音符的“溫床”,如何在不變“溫床”為“冰床”的前提下,能夠讓“溫床”飄出和諧的音符,這又是擺在我面前的一道難題,我唯有從教學中尋找突破口,發現他們感興趣的興奮點,讓他們愛上科學學習。

  讀了荊志強老師的《幸福的做老師》後,我瞭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打破常規,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目前,學校一直在研究“生本”教育。如何讓“生本”的理念貫穿我們的歷史教育,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丟擲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以往我們的課堂是教師在上面講的聲嘶力竭,學生在下面似聽非聽。現在的初中生我就有著非常明顯的感覺,上課的時候,我一個人在上學講。總是有的學生不聽,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也是還難調動學生的興趣。有時讓學生自己來講解吧,還扭捏不大方,聲音小的只有自己才聽得到。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在課堂上主動舉手發言的熱情越來越低。但“生本教育”並不這樣認為,它提出“學生才是教學的最大資源,教學過程要以尊重學生的內部自然規律為教學前提”。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說:“沒有人能教會任何人任何東西。”也就是說:學生學會任何東西,最終都要透過自己的內化,因而,這個最後過程並不是老師完成的。從這個意義來說,人的知識的獲得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學。“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中,其中有一個就是“拋秧啟示”,什麼是“拋秧啟示”呢?插秧是種水稻的大農活。一直以來,農民把秧苗插得密密層層,以為付出得勞動越多,收穫就會越多。年復一年,人們照此方法辦理,但禾苗產量依舊。不知誰發明了拋秧的方法,農民把插秧改為拋秧,卻能帶來豐收。初看起來,勤勞並沒有帶來相應的回報,悠閒的卻能帶來豐收,完全有悖常理。其實,插秧貫注了我們的豐收的意願,但破壞了秧苗的自由生長的自然規律。

  類比到教育上來,老師就好像插秧的農民,主觀意願很想豐收,但沒想到當我們強行對秧苗進行密植時已經破壞了自然規律。學生也一樣,他們是我們的秧苗,當我們將知識和行為變成一些細密的目標以後,就會對學生提出細密的要求。殊不知,學生對這種“保姆式”“灌輸式”“填鴨式”的教育並不領情。因為,學生一般不願意直接接納外力所規定的規範。因為這些不是他們思想的一部分,而在於這些規範是否合乎兒童天性和如何使學生認同。總而言之,尊重人的自然規律,發展學生的天性,發揮學習的潛能。或許能取得以前苦教未果的成績。“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覺得要繼續學習生本教育,在課堂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敢於放手,並真正依靠學生自主的學;善於創設能激發學生學習慾望的教學情境;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積極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快樂學習知識,快樂的成長,使他們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幸福的做老師》讀後感3

  近段時間,讀了荊志強老師的讀《幸福的做老師》一書,頗有收穫。特別是荊志強在談到“開展生本教育的具體做法”一節講道:老師是前置學習的精心設計者,要最大限度的把教轉化為學,問題設計首先要淺入淺出激發學習興趣要讓學生能學。根本就是重點問題化,要形成問題串,知識辨析,問題導學。結合我校開展的《教學內容問題化》課題研究,談一點淺顯的看法:

  前置性學習的問題設計是開展良好的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恰到好處的問題設計可以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在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不是越簡單越好,也不是越深奧越好,而是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來完成問題設計,那麼問題設計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則呢?

  一、問題設計要有啟發性,舉一反三有靈動

  《論語—述而》中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在教學中能揭示矛盾,喚起聯想,引起思考,使學生學會利用科學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而一些簡單的“是不是”、“對不對”……這種問題看上去學生能簡單回答,實際上卻不利於啟發學生思維。因而教師應抓住教學內容的內在矛盾及其變化發展,精心設計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來引導、啟迪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獨立思考,使之應啟而發。

  二、問題設計要有針對性,貼近目標有實效

  好的前置性問題設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引導學生一步步逼近核心問題,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有目的的進行學習,在潛移默化中達成教學目標,收穫既定的知識、技能和情感要求。

  例如在設計word《複製貼上》一課的前置性問題時,可以這樣設計:

  1、回憶學習《畫圖》軟體時複製貼上中學習過哪些方法?請寫下來至少一種方法。

  2、在進行復制貼上前必須要做的一個步驟是什麼?

  3、複製與移動有什麼區別?

  這樣的問題設計層層深入,有針對性,使透過複習《畫圖》軟體中的複製貼上方法一步步接近word中的同類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知識點,真正把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前置性問題中就予以體現。到真正的課堂教學時學生就學得輕鬆,學得簡單,學得到位。

  當然一個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前置性學習的問題,首先必須自己要對教材有深刻的分析,把握好知識點和教學的重難點,使問題導學有明確的學法指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啟用學生的思維,真正做到以學定教,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幸福的做老師》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