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父母課堂讀後感

父母課堂讀後感

父母課堂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父母課堂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父母課堂讀後感1

  讀一本好書,能夠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父母課堂》確實是一本好書。讀了這本書,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影響和指導了我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作為一名家長,幾乎每一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很多時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學習之後,我逐步改變了許多影響孩子發展的思想及行為習慣,找到了很多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好方法。

  我對兒子的教育最多的是命令和教訓,要求這要求那,卻不願聽聽他的需求。讀了《父母課堂》後我真實感受到了孩子的需要,也發現了我們家現今的不足之處。

  對於孩子的調皮、任性和學習中的種種問題,我往往有太多的不耐煩。在讀了《父母課堂》以後,我明白了“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懂得了,每個孩子都有她的閃光點,父母要善於去發掘。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和孩子溝通,不能光用父母的姿態去教育批評孩子,還要同他做朋友去影響和教育她。

  經過思考後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一、增加親子互動

  儘量少出去應酬,抽時間陪兒子打球、做拼裝玩具等他喜歡的事。每星期全家至少在一齊吃飯一次,他能夠在飯桌上說說他遇見的趣事。

  二、增強家庭學習氛圍

  讓孩子多花時間進行一些有益的課處閱讀,激發孩子的求知興趣。同時我們也要從自己做起,多進行閱讀,家庭的學習氛圍好了,孩子也會跟著靜心學習。

  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我們就應瞭解兒子的心理,真正掌握他的需要。一旦孩子的學習態度和成績產生波動,我們不能一味地責備,而是要平和細緻地問清原因。

  四、培養學習自覺性

  兒子做作業拖拉,學習自覺性較差。對此我們將採用循序漸進的辦法加以改善:首先與他進行討論並且做出約定,只要他能自覺並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我們允許他提出適當附加條件。隨著他自覺性的提高,附加條件將逐漸減少,直到不允許有任何條件,他也能自覺進行學習。

  五、自理潛力和勞動習慣的培養

  我打算逐步培養他的自理潛力和勞動習慣,構成為他人服務和參加家務勞動的意識。我會要求他收拾好自己的房間,父母做清潔工作時做小助手等。

  六、注重品行教育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兒童教育的重要一環。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世界觀、道德觀逐步構成。我們應從日常生活做起,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信、有職責感、有愛心的人。身教勝於言教,我們將從坐公交車時給老人讓座、與同學團結互愛、尊重師長、愛護小動物、做錯事坦然承認、碰到困難自己解決做起,鑄成孩子未來誠實坦蕩、富有愛心、堅強自立的優良品格。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我們相信,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和精心澆灌下,我們的孩子必須能茁壯成長,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棟樑之材!《父母課堂》,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長,讓我認識到如何愛孩子,如何欣賞孩子,用智慧和愛讓她成為一個自信、快樂、向上的孩子。

  父母課堂讀後感2

  曾經我是一名海員,船一開航好幾個月不著家,雖然到過很多地方,看過很多不同的風土人情,但最讓我銘記於心的是在無邊的大海上對家人的思念,這也使家庭在我心裡變的無比重要。女兒的到來是一個大大的驚喜,初為人父的我果斷放棄了在海上漂泊,迴歸家庭,因為我不想錯過女兒成長的任何一個瞬間。

  當女兒從一個襁褓裡的小精靈出落得亭亭玉立,作為父親這個角色,所擔任的不僅僅只是對她的關愛和陪伴,後天的教育和培養讓我有點手足無措,尤其在升了小學之後,女兒的變化彷彿像被踩了一腳油門的汽車一樣,進步飛速,有時候甚至會偶爾產生意見分歧,她不再是那個只會在父母面前撒嬌的小不點兒,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小世界,讓身為父親的我,多多少少有適應不了這麼快的轉變,但是《父母課堂》正是一個化解矛盾的緩衝帶,讓我意識到成長不單單是女兒自己的事,作為家長在為人父母這條路上也要不斷成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往往父母真的把自己擺到了老師的這個角色,以類似命令的方式告訴孩子這樣做不行,那樣做不可以的時候,往往會引起孩子的牴觸情緒,因為父母堅信自己是對的,這一切都是為孩子好,沒有深入的瞭解孩子的想法。以前我也有這樣的想法,但是讀了這期《父母課堂》中《別把傳授變成了命令》之後,我感受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並不是肆意對孩子下任何自己認為對的命令與要求,而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實際行動去證明,往往比用言語去宣告來的更有說服力,同樣,孩子透過自己領悟懂得的,也遠比父母的苦口婆心要深刻的多。

  家裡的家務活大部分都是孩子媽媽乾的,我與孩子逐漸變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啥活都不想幹了!看到這一些,我逐漸在下班後幫孩子媽媽刷碗了,打掃廚房了,不知不覺中,孩子也就逐漸參與進來了,收拾傢俬,拖地刷杯;孩子也意識到,家是我們大家的,家務活要分擔,要有責任感,可以把勞動當成一種樂趣,從中得到快樂,給家一份美麗,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正是《父母課堂》所講的引領的作用。

  正如文章所述,孩子小的時候,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需要教練式的父母,手把手的教,但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需要朋友式的父母,給予她尊重與傾聽,在孩子想和父母分享的時候,父母因為工作忙而忽略,時間久了,孩子就不會跟父母溝通了,小小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也許是日後要用大大的耐心也彌補不了的。

  感謝《父母課堂》能讓我及時反思,作為庇護女兒的大樹,這就是我的養分。沒有孩子生來就懂事,也沒有父母天生就會教育,孩子在她成長的道路上磕磕絆絆,父母在陪伴的道路上摸摸索索,然而,這就是生活,不會一帆風順,但五味具雜也不乏樂趣。

  父母課堂讀後感3

  《父母課堂》是一本及時的書,幫我解決了很多教子過程中的問題。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是教師出身,讀過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書,也經常涉獵育兒書籍,所以自認為對於孩子的教育能夠應對自如。其實,我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如隨著女兒青春期的到來,她會提出很多奇怪的問題,而且總是問個不停。又如:在這個網路社會中,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網路。再如:對孩子要求總是很嚴格,喜歡訓孩子,因此與女兒經常會起衝突。如此種種,我想找到一個老師來請教,正好女兒拿回了《父母必讀》。

  這本由國家關工委領匯出任主編的雜誌,欄目周全,分類詳細,並且針對性強。

  首先,它的開卷很像《讀者》。以一篇具有哲理思考的短文來開卷是再恰當不過的了。開啟最近一期的開卷,是畢淑敏的《孝心無價》。曾經在哪裡讀過這篇文章,但是這一次讀感覺特別強烈。它根於人的親情和倫理道義,述說為人子應該做的。對父母的孝心是無條件的和必須的,不允許有任何的理由。這樣的文章對於父母和子女的教育都是很到位的。

  刊物的每個欄目都能介紹優良的教子經驗,從心理學、教育學以及很細微處,告訴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的事情。我最近特別關注“親子加油站”中的“走進青春期”,很多困惑在這裡得到了答案。我可以冷靜理智的對待孩子的青春期,並且引領女兒順利走入青春期,與她共同經歷特殊時期的一些問題。

  《父母課堂》教我智慧地幫助女兒處理新鮮事兒、麻煩事。如女兒回來告訴我說:有男生跟她開玩笑說男生女生如何如何,甚至有男生口吐穢語,讓女兒很生氣。我沒有把這件事當做一個道德問題看待,以青春期問題看待更有道理。於是我先安撫女兒,不要理這些男生,這是青春期現象,他們想要明白一些成長期的問題,或者對性別問題懷有興趣,所以才那樣說的。幸好女兒是一個大度的孩子,經常與男生玩耍,有些男孩性格。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與班主任老師溝通一下。班主任老師也覺得奇怪,說真沒發現這些男生會這樣,希望以後保持聯絡。老師也及時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告訴那個男同學要正確對待男女同學之間的說話方式。終於,我們的努力得到了效果。

  《父母課堂》是每個家長的良師益友,希望家長朋友們一定好好閱讀,我覺得每一篇都是真金美玉,值得學習和借鑑。

  另外,我特別喜歡封二的“藝術殿堂”欄目,它刊登的都是著名的經典畫作,很具有審美情趣。“家庭心理健康測試”我也很愛做,結果發現我還是個比較稱職的家長,心裡高興極了。

  不過呢,也有地方需要商榷,比如上期的封面上,所登照片有欠恰當。媽媽與女兒的耳朵戴了耳釘和耳環。按照校規,學生不允許打耳孔的。恐怕這是編者的一個失誤吧。因為小學生一般心都比較仔細,善於發現,正確的引導他們吧,是開啟他們成功殿堂的大門!

  父母課堂讀後感4

  兒子上小學了,在老師的推薦下我們訂閱了《父母課堂》。自從收到第一本開始,書裡的內容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們。

  “關注”及時準確地根據社會熱點進行評論,引人深思;“名人家教”、“教子隨筆”為我們帶來了成功的經驗,受益匪淺;“家校頻道”指導家長如何做好與學校老師的溝通,家校配合瞭解孩子;“海外視窗”、“美文共賞”更是開闊了眼界,取長補短;“父母忌語”、“孩子心聲”讓父母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愛護孩子;“教子良方”和“專家講堂”,使得家長學習了理論知識又能結和其他家長的實踐經驗,正確教育和引導自己的孩子。

  《家長課堂》的兩期連載文章“弱在哪裡補哪裡”,對我的觸動很大。文章中的父親將女兒從幼兒到成人,從調皮淘氣的小丫頭到15歲獨立出國留學的優秀少年的成長曆程展現在讀者的面前。透過文章的字字句句,列舉的點點滴滴事例,無一處不包含著一個父親對女兒的關愛,對孩子成長的良苦用心。讀完文章讓我在對女孩的優異成績由衷讚歎之餘,更多的是對那個父親的敬佩和自愧不如。兒子剛上一年級,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和這個女孩當初一樣,開始我急燥心煩,看過文章後也能靜下心來想想如何幫兒子適應學習和學校生活。

  兒子的口算剛開始的時候也有點跟不上,按老師的要求回家後每天必做口算練習,並且記錄時間,我還隨機根據一些生活中的場景和兒子練習口算。比如要吃飯了,我問他一共幾個人吃飯,需要幾雙筷子,他回答後,我只給他一部分,然後問他夠不夠,還差幾雙,回答正確我會親親他的小臉,兒子也很高興地去擺筷子了。還有語文拼音和英語,我們也會進行隨時的口頭練習和交流。比起文章中的父親,我的付出和用心還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能象那個父親一樣堅持不懈,對於兒子的學習和今後的成長也會有所幫助。

  文章“找準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也給我了一些啟發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文章中說,每個孩子都有不同於別人的地方,根據孩子的特點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照文章中的提示,我也分析了下兒子的情況,首先他是比較容易受外部環境影響的孩子,因此他在學習的時候就儘量給他安靜的環境;另外兒子比較喜歡唱歌,並且都是他自己邊聽邊學的,幾遍就學會了,感覺他屬於聽覺偏好。因此我就利用他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時間(單程20分鐘),在車裡放英語、古詩或故事的錄音,他很喜歡聽。剛剛過去的寒假裡我們常聽《三十六計的故事》,每個故事至少七八分鐘,現在兒子已經可以繪聲繪色地模仿講出好幾個小故事呢。

  《父母課堂》帶給我的感悟還有很多很多,也有更多教子方面的知識需要去學習,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讓《父母課堂》陪伴著我和兒子一起成長。

  父母課堂讀後感5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是家長不斷成長的過程。今年春季的一天,孩子從學校又帶回了一本《父母課堂》,這套期刊雜誌已經伴隨我們家庭五年的時光了。現在不僅是我們父母的學習工具書,也是孩子喜歡翻閱和分享的雜誌。

  開卷有益。這一期的一篇文章《不以愛的名義為她安排》讓我讀後感觸很深。文章篇幅不長,卻透過精煉簡短的生活小例項闡述觀點,解決一個讓無數家長困惑的問題——為什麼我現在孩子學習資源這麼好,而學習動力卻不強呢?

  文章中的女孩在新學期伊始,與媽媽一同買學習文具,但媽媽先後兩次提醒孩子是否需要購買教輔書,並在期間以說教的形式告訴孩子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可是孩子每次都給了媽媽一個很肯定的回答:“不需要”。在面對媽媽說教的時候,孩子及時制止了媽媽,並點出了文中的一個細節,這位媽媽曾經的理想是當一名英語教師,生活中一直為大學時光沒有充分利用好時間和資源而後悔。這個細節告訴了我們媽媽在很多時候會不經意間把自己未了的心願強加於孩子的未來,而這些都是以愛的名義。

  這種生活場景也許在很多家庭中出現。暑假放假後的前幾天,也有一位家長同我交流,談到孩子的學習動力問題。回想我們家庭的教育,雖然有很多問題也在生活的磨合中伴隨孩子的成長得到經驗,但這一方面我們卻受益於《父母課堂》的理念。對待孩子成長問題,我們一直堅持三個“不”理念:從不勉強孩子做自己沒有興趣的事情,從不為孩子做主報任何課外輔導課程,從不把父母的未盡的心願強加於孩子身上實現。

  孩子成長的家庭雖算不得上富裕家庭,但衣食無憂,基本教育保障還是可以提供給孩子,只要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只要孩子願意深入學習,基本都能滿足孩子。我們是這樣對待的孩子學習上的問題的:嚴把入口,關注過程,淡化結果。

  所謂嚴把入口,就是慎重對待孩子的興趣學習,在孩子做出選擇前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考慮和體驗感受,是否學習由孩子自己做決定。這樣既避免了孩子因認知有限盲目決定,也能夠讓孩子自己承擔興趣學習過程中面臨的一切困難。就拿鋼琴學習這件事來說,往往導致許多家庭硝煙瀰漫、戰火四起。孩子是幼兒園大班的一天告訴我想學鋼琴,我們幫助孩子認識了鋼琴,帶孩子去聽音樂會,將學習鋼琴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提前告訴孩子,並沒有著急為她購買鋼琴。在孩子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有一家琴行,每天放學,孩子會拉上家中老人到琴行看老師教學生彈琴,就這樣過了一年,孩子上小學了,這種對鋼琴學習的.興趣隨之增長,我們帶孩子在琴行學習了幾節課,孩子喜歡又珍惜這種體驗。在徵求孩子意見的基礎上,並確定孩子堅持學習的決心後,我們為孩子購買了一架鋼琴。所以,許多課程都是孩子自己的再三要求,我們會讓孩子慎重考慮後作出選擇,因而學習的動力是孩子自身的內驅力,而不是家長的需求。

  其次就是關注過程。孩子在小學五年的時間裡,涉獵了許許多多她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有些是與學習有關的課程,如奧數、約讀書房等。有些是與體育藝術有關的課程,如橄欖球、帆船、尤克里裡、油畫國畫等。我們給予了孩子足夠的體驗空間,很多事情她瞭解了其中的樂趣後,當確定要深入學習之後,我們就要與孩子一起關注過程,這種過程體驗往往比興趣體驗要重要得多,因為過程體驗是形成孩子性格特質的重要環節,也同時考驗著孩子與家長的意志力。還是以鋼琴學習為例,孩子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與許多家庭一樣,起初由興趣轉為天長日久的重複和練習後,也會遇到困難和坎坷,也會因一個曲子有難度就是過不了關而氣餒甚至發脾氣,但每次孩子都因是自己的決定而堅定自己的選擇,沒有退縮。對待課外輔導課我們也是堅持這一態度,所以當孩子遇到學習困難時,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對問題的解決上,而不是輕易說放棄。

  最後就是淡化結果。這是從《父母課堂》中學到的觀點。開篇提到的文章最後,作者回想著因強迫給孩子報了舞蹈課,得到的是孩子常常悶悶不樂,而孩子感興趣的繪畫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績,她的心“慢慢歸於平靜”,“牽著女兒的手轉身離開”。這樣的結尾給我們的啟示是教育的結果就是要順其自然。到目前為止孩子小學期間的任何學習,我和孩子爸爸更加關注孩子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態度,督促其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對於結果往往不是太計較,這樣包容的心態會讓孩子更能放開手腳享受學習的樂趣和過程的快樂,不會太在意得失,儘管有些時候她的成績並不如“人家的孩子”,但這些資訊對於孩子來說只是參考,不是壓力。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她自己成長的軌跡。

  感謝《父母課堂》的多年的陪伴和指導,不僅教會我們如何去愛孩子,更讓我們收穫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成就了好的家風。

  父母課堂讀後感6

  從孩子出生直到上學,每個家長作為初學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是摸索著前進的。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樣,也有“望子成龍”的“理想”,但是怎樣教育卻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是棘手。好在《父母課堂》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猶如一縷春風吹開了我一向以來在教育孩子方面迷茫和困惑。

  《父母課堂》告訴我:“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她以循循善誘的語言告訴我們,作為父母要和孩子一齊成長。字裡行間洋溢著指路明燈似的愛。從那時起,我便愛上了她。

  《父母課堂》告訴我:兒童心靈的啟蒙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即是如此。在家庭中,母親的主角是至關重要的,從孩子出生以後甚至於在母親的身體裡孕育開始,母親就會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粒粒語言的種子。當種子在孩子的心中紮根時,親子之間建立起的親密關係是無法切斷的父母課堂。所以讓語言,個性是帶有感情的溫暖的、生動的的語言,深植於孩子的心中,會促進孩子心智的健全發展,而不是機械的語言。直到此刻我都十分慶幸,如果我當時發了火,如果沒有《父母課堂》,我的孩子會不會是這天這樣的優秀……

  我把《父母課堂》當作我的社會大學,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的指路明燈,她給所有的父母以啟迪,燭照我們模糊的認識,使我受益匪淺。

  父母課堂讀後感7

  首先感謝學校、老師給予我這次機會在此發揮及探討!

  讀了《父母課堂》中楊瀾《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這篇論文中我深有感悟!文中說到:“無論常年在外忙碌的父母,還是能夠多花時間陪孩子的母親,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你是一個充分享受人生的人!”作為一名母親,應該過非常充實和快樂的生活,讓孩子知道:人生就要這樣才能體會到生活中的價值和快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是否健康與父母有直接,較大的關係。在此我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以後我會像文中的母親學習,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孩子正常健康的發育,長大是我們每個做父母的目標和嚮往。就讓我們以最熱情飽滿的心態去學習改變自己和孩子,讓他們成才。在此感謝《父母課堂》這本書給予我如何教子的經驗與啟發,我會和孩子與這本書一起成長!謝謝。

  父母課堂讀後感8

  書,是那寒冷冬日裡的一縷溫暖的陽光;書,是那炎熱夏日裡的一縷涼爽的清風。

  非常幸運讀到《父母課堂》。我一直認為,每個孩子來到我們身邊,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最好禮物。但為人父母本能的愛很難有統一的標準。與孩子一起生活,將他們養育成人,是一個極富挑戰性、極易讓人筋疲力盡的過程,僅僅有愛心是遠遠不夠的,對於每一個孩子所有的母親都是好母親,但與孩子共同成長則更需要智慧和耐力,並且需要具有陽光和開放的心態。

  首先透過書中無數家長讓我看到優秀的孩子之所以讓老師省心,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在細節注重對孩子優良品格的培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注重孩子的情商教育和素質教育,最終讓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變得並非對立與矛盾。這一點,很值得廣大教師與家長研讀與思索。

  其次學習到在父母的言傳身教和默默的陪伴下,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會延續和拓展,會伴隨孩子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最終走向社會,會終身受益。從孩子無意識地學、去做,到孩子有意識地去學、去做,這就是孩子自我成長的標誌。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樂之者,教育不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為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

  最後啟迪我們和廣大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是你的私有財產,他不屬於你,不屬於我,他終究屬於這個國家,這個社會。不要因為虛榮心而一味地在孩子成績方面與別人攀比,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全面地成長。家長們不應該急功近利,要用教育的眼光和心理看待學校與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孩子各方面的基礎都打紮實了,讓他把閱讀、樂學、熱愛集體、與人為善等好的習慣自然形成。我們常常學的:學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老師,超越老師;對於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學習父母,超越父母!在功利社會,應試教育的夾縫中,我們不要聯手”折磨“我們的孩子,而應該積極和老師們一起,用心陪伴孩子,啟迪孩子低頭奮鬥的智慧,培養孩子抬頭看天的情懷,塑造孩子陽光開放的心態!

  書,是那寒冷冬日裡的一縷溫暖的陽光;書,是那炎熱夏日裡的一縷涼爽的清風;書,是那醇美的香茗,令人回味無窮;書,是那神聖的階梯,引領人們攀登上至高無上的寶座。我喜愛讀書,我願伴著我喜愛的書成長!

  記得書中有一篇文章叫做《漂亮是活出來的》,這篇文章很切合實際。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示也很大,從中我明白了:無論什麼時候,淵博的知識,良好的修養,博大的胸懷和一顆充滿愛的心,都可以讓一個人活得足夠漂亮!這本《父母課堂》不僅讓我學到很多知識,很多道理,而且我的父母也深深地愛上了這本書,他們也深深地被吸引了。每天晚上我和父母都會抽出一些時間一起坐在床上閱讀這本書。那幸福的氣氛圍繞著我們!這本書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知識力量,更給我們帶來了幸福,帶來了一家人的和諧!

  書,是陽光,溫暖著我;書,是清風,涼爽著我;書,是香茗,是那麼醇美;書,是階梯,是那麼神聖!我愛閱讀!我愛書!我愛《父母課堂》!

  父母課堂讀後感9

  兒子拿回來的《父母課堂》我堅持每期都看。從剛開始的興趣逐漸變成了依靠。因為在那裡面我總能找到教育兒子的方法,還有許多能讓我和兒子共同討論的話題。

  在今年第三期中有一篇文章讓我反思了許久,題目叫做《讓孩子明白錢的好處》。文章中講了培養孩子理財潛力的重要性,教我們要告訴孩子錢是怎樣來的,要向孩子傳達勞動創造財富的道理,讓孩子明白亂花錢的可怕後果。並用名人當範例,形象描繪了花錢應像炒菜放鹽一樣恰到好處:鹽少了,菜淡而無味;鹽多了,苦鹹難嚥。

  看完文章我深思了許久,對照文章我跟兒子探討分析了他的現狀,得到了相同的答案:兒子的“財商”並不是很高,優點跟缺點並存。不亂花錢、懂得存錢是兒子的優點。但是不明白節約,不會花錢就是他欠缺的。找到了缺點,我跟兒子開始了要做“理財小高手”的歷程。雖然不是件簡單的是,但我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從文章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小學生的家長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購物要求,很容易使他們的心理發育受影響。而若家長不肯消費,孩子就會出現叛逆情緒。因此,應對一群沒有正確消費觀,心智也未完全成熟的“小皇帝”,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心,與他們鬥智鬥勇。要培養孩子的職責感,使孩子懂得節儉是美德。務必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對於每一分錢都不能任意揮霍。引導孩子們與家長換位思考,體會家長的艱辛。哪怕只是很少的幾元甚至幾分錢,也要讓它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開卷有益,開啟《父母課堂》你會發現它會讓我們許多迷茫的父母找到了方向,我會堅持讀下去的!

  父母課堂讀後感10

  讀完《父母課堂》我受益匪淺。覺得自己很多時候的教育方式都有些問題。看完關於那篇關於過度輔導的文章,我頗有感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頭地本事天下父母共同的期盼,但現實生活中事與願違的例子枚不勝舉,怎樣才能愛得得法,愛的恰到好處是我在一直深思的問題。對於鄧家軒我應該怎樣好好的引導他我也一直在吸取別人的教育經驗,但並是把別人的方法強加到我的孩子身上。我認為應該因材施教,對於鄧家軒這種個性獨特,表現力強的孩子我應該用獨特的方法去引導他。

  記得我看過一篇關於養魚的故事,養在魚缸中的金魚,三寸來長,不管養多長時間始終不見長。然而,將這種金魚放到水池中,兩個月的時間金魚可以長到一尺。對孩子的教育也一樣,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而父母的保護就像魚缸一樣,孩子在父母的保護就像魚缸一樣,孩子在父母的魚缸中永遠難以長成大魚,要想讓孩子健康強壯成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而不讓他們拘泥於一個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魚缸。隨著社會的進步,知識的日益增加,我們對孩子應該剋制自己的想法和衝動,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有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對於孩子不應該採取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應該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培養孩子對於世界的好奇心,讓孩子仔細觀察生活,用興趣作為他學習的老師。我的孩子遇見問題總愛問為什麼?我認為這是好的,就應該鼓勵孩子多發現問題,多問問題。這樣孩子在未來人生道路上就能夠不斷對工作有新創見和新靈感。

  最後我想說我的體會就是對孩子要寬容。寬容是一種強於懲戒的力量,就像書裡說的,孩子我在等你犯錯,7、8歲的孩子怎麼可能不犯錯呢?關鍵取決於面對孩子犯錯時,我們該怎樣。你會發現教育孩子時那些一味批評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終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會越來越聽不進他們的話,每個孩子都可能犯錯,父母要容忍自己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的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體諒孩子的同時,從自身入手做好修養工作,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自己的行為可能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很多事情孩子是從父母那裡學來的。這點我想我可能過去做的不是很好,鄧家軒犯錯是我總會和他生氣,沒有用很好的態度來處理他犯的錯。我以後應該用寬容的態度對待他。

  《父母課堂》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透過它我看到了我自己身上有很多對孩子教育方式的問題。以後我應該好好學習一下怎樣做好家長,以教育好我的孩子。

  很慶幸有《家長課堂》這樣一個平臺,為我們這些家有兒女初成長的菜鳥家長們帶來大量的科學分析和實際案例,為我們細緻的梳理瞭如何正確的去根據兒童身體心智發育的特點來培養和引導孩子能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並非常有針對性的為我們分析了孩子們平時一些我們非常不解和非常苦惱的一些個現象和習慣。透過從《家長課堂》上學到的溝通方法和激勵技巧,加以對孩子實施,發現孩子真的很高興也很開心的發生了我所期望的轉變。雖然現在小孩才有那麼一點點轉變和進步,但給我帶來的卻是極大的鼓舞和信心,我相信在《家長課堂》的陪伴下,我一定會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長,去共同迎接人生旅途中不斷遇到的挑戰,也一起去享受這人生中最幸福的成就。

【父母課堂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