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國小語文《桂花雨》評課稿

國小語文《桂花雨》評課稿

小學語文《桂花雨》評課稿

小學語文《桂花雨》評課稿1

  瑤海區教學能手比賽(小語組)第一炮從我師傅的《桂花雨》開始打響。比賽前,師傅嚴重感冒導致的嗓子幾乎失聲曾讓我擔心對於如此重要的比賽,她將如何應付。擔心是多餘的,站在課堂上的師傅依然神采奕奕,聲音洪亮。

  時正值桂子飄香的季節,唐老師特意佈置了一個縈繞著淡淡桂花香味的多媒體教室,在每一個學生面前擺上一小撮桂花,並精心搜尋了許多精美的桂花圖片,讓學生認識瞭解桂花,激發學生喜愛桂花的情感。有了這一系列的鋪墊,學生透過找重點詞句比較容易感受作者“喜愛香味”這一情感。

  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唐老師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去想象作者與母親的對話:假如作者說外地的人好,母親會怎麼說?說外地的水甜,母親會怎麼說?……這樣自然的引導,學生此時的體會已深刻,體會到了作者和母親的那份情。

小學語文《桂花雨》評課稿2

  一、語文的課堂首先要有語文的味道。不管從工具性一頭還是人文性一頭來說,我覺得這是語文課的第一要素。它不該是思想品德課,也不應該只是講故事。那麼如何體現語文味呢,一是語言一頭要有文學性,教師的語言首先要優美起來,跟學生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要引領學生在課堂口語表達上向文學性靠攏。二是要落實對於語言文字的訓練,小學語文的工具性屬性應該要比人文性屬性更強一些,因為這是最基礎的部分,設想錯字別字連篇,課文讀不好,話又不會說的學生怎麼可能深入的理解和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深刻的思想內涵呢,因此人文性必須於工具性為基礎,語文課堂上不能只是一味的理解,還要有提升。

  二、課堂要有一個主題。我始終覺得,不管語文還是其他的課,在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是你這一課用什麼主線來串連,如果把設計精當的環節比如一顆顆珍珠的話,那麼這根主線就是串起這顆顆珍珠的絲線,沒有它,課堂也是沒有了整體感,全文的主題是一種淡淡的思鄉之情,老師應在每一個教學環節注意滲透,幫助學生感悟這種淡淡的哀愁。

  三、語文的課堂要有一個氣場。因為不知如何表達,借用了氣功中的一個詞語,不知是否貼切。記得有次聽課,無錫一位女教師上《白鷺》一課,上的那種美讓人覺得這樣課堂真是一種享受,那才是詩意的語文課堂,這個詩意從何而來,就是教師用語言,音樂,用情感去努力的創設一個課堂氛圍,讓學生沉浸在這樣的氛圍中,體會和感悟,也許這才是語文課堂人文性的最好體現吧。

【國小語文《桂花雨》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