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陽關雪讀後感

陽關雪讀後感

陽關雪讀後感(通用9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陽關雪讀後感(通用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陽關雪讀後感1

  寂靜的夜裡,萬物都睡去了,告別了白日的喧鬧與繁華,心歸於平靜,手裡是一本餘秋雨文集,讀著陽關雪,我被深深打動。

  我不曾到過陽關,只是在十五歲那年,離家出走,攜著少年的憂傷和孤獨,奔赴敦煌,在漫天飛舞的風沙裡,感受了幾許流浪的疲憊與悲涼,我不曾體會它背後深遠的歷史文化底蘊。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小時候,從課本上讀這首詩只覺得陽關很遠,腦海裡出現的是肆虐的風沙,和將要遠去的朋友,牽著馬離去的孤獨的背影,離別的不忍,只好勸朋友再喝一杯酒,陽關迢迢再無故人。

  今夜,讀餘秋雨先生的陽關雪,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孤獨的行者在漫天飛雪的茫茫大漠裡艱難行進奔赴陽關,在他身上揹負的是一箇中華兒女厚重的歷史文化情感。放眼望去,層疊的樹影,樹下流水不斷,不遠的山峰上呈現荒落的土墩一座,必定是陽關了!

  自古屯紮兵馬之處,必是具備此條件的,這是一個俯瞰四野的制高點,走進,視野裡坍塌的烽火臺分明就是先前的土墩而已!在千年之後的寒風裡佝僂著身子,悲壯地見證著當年歷史古戰場的慘烈。餘秋雨先生所觀看的正是這樣一個偉大神聖的廢墟,蘊藏著千年的歷史文化。

  是一個懷著悲哀無言的陽關,一個響亮著戰爭號叫和將士吶喊的歷史呼聲的陽關。這兒是軍事聖地,這兒是浴血沙場,這兒是揮別一個個流落官,一個個文人的流放地。這兒有著無數個墳堆,這兒有著無數不屈的靈魂,卻在淒冷的風中孤獨地哀吟,歷史留給了他們的是什麼?是淡漠,是無情,是遺忘!那麼多人,就這樣被一頁頁地翻過?

  陽關雪讀後感2

  天氣乍暖初寒,這西北小城的風瑟瑟地吹著,到了耳邊總覺得有人在唸著什麼。起初模模糊糊,後來愈加清晰,約摸著是“雪”字了。可這西北小城的冬雪又著實沒什麼看頭,路人的匆匆腳印瓷實了雪地,髒了那份江南水鄉嚮往已久的潔白。我搖搖頭,試圖抹去雜亂無章的雪,可那念頭卻揮之不去。

  後來,在慵懶的午後,隨手翻開蒙了一層薄薄的灰塵的書,竟不由地笑出了聲,評讀錢塘蘇小小,竟有人有這樣精闢的論述“與這種暗淡無光相對照,野潑潑的,另一種人格結構也調皮地擠在西湖岸邊湊熱鬧。首屈一指者,當然是名妓蘇小小。”(《西湖夢》)一瞧作者,竟是餘秋雨先生,先生果真是極有趣的人。

  更加急不可耐地往下讀,卻再也笑不出聲。原來那耳邊日日縈繞的雪竟是這般,這般蕭瑟。這才是雪,是陽關的雪,西北的雪,是大漠孤煙才有的浩蕩,是江南兩岸領略不到的風光。一道陽關,兩丘雪,三聲胡笳,四面沙。先生說:“任何站立在這兒的人,都會感覺到自己是站在大海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凍浪。”我在暖暖的陽光下竟再也找不到那種散漫,莫名地感到一種寒,亦或是由寒而得,更深刻地澎湃,這才是我大漠的雪,這才是我西北的雪。

  再讀《陽關雪》,更是不敢笑了,唯恐得罪了自己心裡的那種蕩氣迴腸的澎湃。秋雨先生是奔著王維的《渭城曲》,去尋陽關,我卻是奔著他的《陽關雪》,在心裡搭建起了那些土墩,那些石城,那些令人魂牽夢繞的雪,還有那大漠沉默,西風聲起的肅殺。雙手合實書頁,竟徵了一下,耳邊傳來揚揚灑灑的雪花,而比朔方更朔方的大漠上,胡笳和羌笛哀哀怨怨地慢慢飄來,似有似無,奪人心魂,先生說:“既然一個名族都不忍聽聞,它們也就消失在朔風之中。”可是先生啊,當年的那個民族遊走於荒原,而慰以寂寞的,怕也只有這悲愴的樂聲。漸漸掩蓋在大雪中的,只是這個民族日益強盛後對大漠的笑靨如花的心,這是一個民族的錯誤。

  我聽見天空的嘆息,飛鳥的軌跡,垂下的眼瞼遮住所有陽關雪的悲壯。先生啊,令人驚駭的地上的凸凹是遠年的墳堆,你說,被大雪籠罩的黑色的古戰場上,會不會有一個兵敗將軍早已料到千年後的一個墳頭會埋葬著一個民族一部分坍塌的精神的疆域。許多許多年後,會不會有一個少年坐在陽光下感到一種寒意,發出一陣惋惜,原來陽關也曾孕育著華夏的文明,一聲駝鈴響起絲綢之路的行者奢侈的夢,一位美人眺望西漢王朝的方向輕柔的紗,一個牧羊人痴念去國還鄉的愁緒滾燙的淚。華夏仍在,春天依舊,可如今只有一個文人,一場雪還惦記著那個“勸君更進一杯酒”的陽關。

  如多把陽關比作漂泊的詩人,日後的我們是不是隻能在他的開始寫下零星的幾個數字,而卒年上只能畫一個大大的問號,構成陽關一生的坎坷。

  陽關雪讀後感3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唐代詩人王維寫的《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之所以被人們廣為傳誦,正是這道陽關,隔離了友誼,分別了親人,而常被寄託無盡的思念、眷依。

  陽關在古人筆墨下無限溫柔寧靜、深入人心,卻從未發現是暗藏如此波濤洶湧,當作者餘秋雨懷著崇敬與好奇的心靈去探索歷史深深埋藏的那一頁,不會想到恬潤的陽光雪竟如此的寒風凜冽,古戰場上毫無一點綠色的印跡,不見一絲生命的劃痕,冬雪裹著黃沙,勁風埋藏了生靈,那些蒼白的屍骸遺骨驚駭地祼露在永遠陰沉的天地之中,隨煙塵翻滾在荒漠,人們似乎早已遺忘了這裡,好似憑空出現的土墩、沙地鐫刻了它的過往,石碑上的“陽關古址”是它唯一的身份。

  的確,中世紀有這麼一族人,他們早已恬然隨和,他們沒有深極人心的嘆息,沒有無奈尖銳的憤恨,他們有的只是寧靜、無懈可擊的微笑,他們的心底,自信的力量感染他們豁達,塑就寬容的心胸,那樣的微笑,值得21世紀的.我們細細體會,不再埋怨,不作痴想,學會堅強。

  誰說文人都尖銳地看待社會?我不同意,他們與眾不同但不代表他們小家子氣,他們看透了人生只是用另一種角度說明命運綿長悠遠,而不被理解,只不過現實給文人留下的道路太窄、太可悲,“羌笛”消散,“春風”不再,只留下幾塊碑來為世人想象曾經的刀光劍影。

  陽關雪讀後感4

  我從沒有去過陽關,對此也瞭解很少。讀完《陽關雪》後,便找來幾組圖瀏覽一下,不禁生出幾分感傷。“所謂古址,已經沒有什麼故跡,只有近處的烽火臺還在,這就是剛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

  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見一層層泥沙,一層層葦草,葦草飄揚出來,在千年之後的寒風中抖動。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積著雪,層層疊疊,直伸際。任何站立在這兒的人,都會感覺到自己是站在大海邊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凍浪。”面對如此的景緻,誰都要感嘆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滄桑。

  西漢時,陽關曾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許多王朝都把這裡作為軍事重鎮,嚴加把守。可陽關如今早已不如往日,僅僅是在一座紅色的堆滿沙石的山峰上,殘留有被稱為“陽關耳目”的烽墩。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在友人臨別時所作的這首《渭城曲》,用餘秋雨的話說,是“纏綿淡雅”的。絲毫感覺不到陽關如今的淒冷之景,只是別時應有的微微的憂傷。

  陽關不反覆它過去的金色的絢爛,只剩下悽悽的一片荒原。想起樓蘭古城的悲哀,曾經繁華的美在不經意間卻毀於一旦,也許正應了一位作家的那句話:繁華不過是一掬細沙。昔日的景象已不能再見,只由人們去想象,勾勒心中的圖畫。

  歷史是深邃而蒼涼的,面對窗外陽光映照的花園中嬉笑的人們,我想,現在珍貴的事物,千百年後,也會隨歲月的輪迴而被漸漸淡忘吧。

  陽關雪讀後感5

  今天又一次捧過《餘秋雨文集》,說真的,我不太喜歡他,覺得他有些鄙俗,但現再在再拿來看,心中竟不免有些敬畏之情,那大概是兩年前,第一次拿到同學影印的《文化苦旅》,我第一次知道有一位叫餘秋雨的作家,名字是這樣的詩意,大概是我拿錯了吧,第一篇便是《陽關雪》,現在拿到閒閱,不免竟有些焦渴。

  從這篇文章裡,看不到繁華的影子的,有的只是塞外大漠,荒涼,悽清,雪還在下著,我竟也無意之間傳出一股子涼意,餘先生追隨著王維的足跡,追尋陽光,我亦追隨其腳步,走進向一片理想中的樂土,烈風吹過沙漠,天穹依舊是那樣的令人振憾,遠處似乎相接,卻又若隱若離,渾然天成,孤獨久了,遠處升起向縷炊煙,心中竟不免喜悅,我竟也物喜己悲,反倒有些涼了。

  讀過這篇文章,我想每個人都會有些不同的感受吧,真正的陽光,不在甘肅,也不在《謂城曲》中,而在每一個華夏人心中,這是個永恆的座標,從千年前壯士灑血的奮戰場,再到文人墨客留戀的地方,更多的只是悲冷,黃沙萬里,胸懷壯志,被戌千里,大概只是這大漠才是文人的真正樂土吧!而他們又再抱怨什麼?

  “王維實在太溫厚”我倒十分贊同餘先生這句話了,也難怪,在如此渾雄萬里,凌厲風行的陽關大漠裡,他的詩,如同他的人,如此溫順,讓人實在看不出作者是何用意,有的,只是一句輕描淡寫,少的竟有些厭惡,但誰又能瞭解作者那時的心境呢?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杯酒,不管換作誰,一定會毫不推託,一飲而盡的。

  文章內在,這是作家的主旨,這也靈魂所在,否則是不可求的,我讀出的是一種對文人的悲衷,長安的宮殿,只為其開了一個小門,允許他以悲微的身份進入,中國的文人,多半不會灑淚悲嘆,執執的勸阻的,一切還是那樣平靜,因為那隻屬於庸人,他們沒有把固執的笑輸進歷史的靈魂裡,他們任由自己,沒有羈絆與束縛,有的只是嘆息。

  “陽關的風雪,竟越見淒涼”。

  陽關最終接受了一切人,雖已坍馳,但他坍馳在偉大靈魂的骨子裡,雖終成廢墟,身後沙墳,身前寒峰,卻依舊壯美,的卻,陰晴圓缺又怎不愁人呢?

  這裡是不能沒有胡羌與簫聲的,即使土墩,也受不了這麼多嘆息的吹拂,羌聲總能使人平橫,與這個自然渾然天成,西北浩蕩千里,卻容不下這樣多的文人,而他們也終於消失在邊地朔風之中……

  苦難中的高貴,這是對文人的最高讚歎,不過我似乎覺得海子的話更合適。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至此,心中終得一絲慰籍,但陽關依舊悲涼,不免黯然神傷,終停筆。

  陽關雪讀後感6

  匆匆地讀過一遍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裡不免有些沉重。這書裡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讀過《道士塔》,喚起自己對王道士的憤怒,更喚起自己對舊中國愚昧、落後的恨。讀過《陽關雪》,想起“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美妙詩句;讀過《江南小鎮》,江南水鄉的柔美,如周莊、烏鎮,縈繞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太多太多值得我們去琢磨的文章,對於我來說,與其去批判不如去欣賞,我想欣賞餘秋雨先生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留給我們讀者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下面我想就其中幾篇文章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道士塔》是本書的第一篇文章,卻讓人內心不免有些糾結和沉重。像文中寫到的那樣:“我見過他的照片,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見的一箇中國平民……他從國外冒險家手裡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嘆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①讀完這段文字,尚還激不起我內心的憤慨和痛恨之情,然而平實的文字中間卻讓我讀出滿滿的無奈與遺憾。這是一個歷史悲劇,一段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揪心,讓人不禁為那個時代,更為我們的民族,發出一①選自《文化苦旅》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之《道士塔》第1——2頁

  聲聲無能為力的嘆息。王圓籙,是道士,也是落後的農民階級。因為無知,他自作聰明地將窟中的珍貴壁畫粉刷,代之以靈官塑像;因為無知,他將窟中無價的國寶向西方冒險家們換回歷歷可數的銀元;因為無知,祖國的瑰寶就這樣被不等價地交換掉,進而逐漸流失!“我不禁又嘆息了,要是車隊果真被我攔下來了,然後怎麼辦呢?……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說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裡!”② 或許有人說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不免有些浮誇,然而他的感慨正吐露了他面對這段不能挽回的歷史的悔恨與痛心!他感嘆,即使能也將攔住馬車或許也難以儲存,與其這樣不如存放於英國博物館之中!這是多麼悲哀又卻是那段血淋淋的屈辱史的寫照啊!歷史沒有假設,我們能做的是謹記,謹記歷史的痛;是擔當,擔當起歷史的責任!

  “我好恨!”這是《道士塔》給我最大的觸動。我原本以為《文化苦旅》全是這樣沉重的筆調。忽然之間,《江南小鎮》映入我眼簾。這篇散文應該算是全書中篇幅較長的了。由於此前同閨蜜遊過杭州,看過烏鎮,而如今自己留在南京,我對江南或許是不一樣的吧。“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美的石橋…老人滿臉寧靜地坐在那裡看著過往船隻。”像是一幅緩緩攤開的唯美的畫卷,刻畫著生活的每一處細節,散發著一股濃郁的愜意的氣息。這都是都市喧囂所尋覓不到的安逸。看到餘秋雨先生筆下的烏鎮回憶起自己去烏鎮的經歷,對烏鎮的懷念,來自長長的青石板路,來自民宿客棧老闆的熱情招待。

  陽關雪讀後感7

  那麼多人,就這樣被一頁頁地翻過?那麼深奧的文化,就這麼被深深地掩埋?餘秋雨先生不禁慨嘆大詩人王維的唐人風範,在這悽慘之地,竟纏綿淡雅地表達自己的內心境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在歷史“吹拂”下,終成廢墟,終成荒原,無人與他做伴,惟獨那幾個土墩。“回去罷,時間已經不早。怕還要下雪。”餘秋雨先生無奈地嘆息。陽關不再是陽關,大雪不再是大雪,那是中華之文化及已被淡忘的掩埋。中華文化,中華廢墟,正如陽關。曾經壯美,曾經輝煌,卻又倒在歷史長河的大雪中。阿房宮被毀了;圓明園被一把火燒了;莫高窟裡的“東西”被運走了一車又一車……換來的是惡魔鐵蹄,是戰火,是絕望。還好,中國從一斷斷苦難歲月中走了出來,但是誰記得我們曾有多少畫,比蒙娜莉莎早不知多少年的絢爛;我們曾有多少書,流傳千古卻又毀於苦難的哲思;我們曾有多少樓,留下亙古墨客鴻篇鉅製的史詩;我們曾有多少人,鞠躬盡瘁又揮墨灑血的美麗;我們曾有多少事;震撼天地感動乾坤的華夏!誰知道中華文化廢墟還長眠著,它在等待我們把大雪抹去……“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時,“勸”的不再是“君”,是淡忘中華文化的人。“盡”的不是“一杯酒”,是對中華文化的愛與悲憐,“無”的不再是“故人”,而是這千年文明。文化不僅是簡單的文化,而是向世人宣告中國是什麼的標誌。

  文化的陽關寂寞著。勁颳著刺骨的北風,飛揚著漫天的狂沙,飄搖著枯澀的蘆葦,還有那幾個土堆孤寂地哀吟。餘秋雨先生漫步長嘆,繼續著苦旅文化的悲程。陽關大雪又呼嘯而立,文化的哭泣開始縈耳。這是誰在哭泣?也許是文化廢墟,也許是感受文化廢墟的人,更也許是感受文化廢墟後,又來悲憐文化的人。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文化,留存於世的不要只是靜靜的兵馬俑,蜿蜒的長城與幾個石窟,它應該是不計其數,可千萬不要被大雪所掩埋呀!我們的中華文化,快醒一醒吧……

  陽關雪讀後感8

  看到題目,我不禁吃了一驚。陽關應該是偌大世界上的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它既不像莫高窟那樣富有,也不像白帝城那樣世故,更不像黃鶴樓那樣華美。它陽關,有自己的特點,它生活在沙場之上,必然會有許多英勇將士之墓,它給人一種肅穆,使人對他肅然起敬。

  但就是這樣一個令人肅穆的地方,卻被餘秋雨先生描寫的淋漓盡致,我又一次被餘秋雨先生那強大的語言文字力量所震撼了。

  連一個老者都知道:路又遠,沒什麼好看的,而且又下著雪,別去受這苦了!那些文人墨客,為什麼一定要去尋陽關呢?我想一定是和餘秋雨先生一樣衝著王維的《渭城曲》去的。這裡沒有高樓大廈遮天蔽日,所以天才可以完完整整的緊扎扎的把大地罩個嚴實,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說:“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自行走,侏儒也變成巨人。在這樣的天地中獨自行走,巨人也變成了侏儒。”這幾句話,看似矛盾,實不矛盾。真是精妙絕倫呀!

  在古戰場的墳堆中,在中華歷史的荒原中前行彷彿見到了: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彷彿又見到了:中原慈母的白髮,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圓睜的怒目,獵獵於溯風中的軍旗。隨著一陣煙塵,又一陣煙塵遠遠散去。每一個英勇將士的腦海中只有四個字那就是:前進,攻擊!但他們又很想在最後一刻,給熟悉的土地投注一個目光。於是,他們扭曲的倒下化作了沙堆一座。

  終於到了陽關,所謂的陽關,沒有什麼古蹟了,只有近處的烽火臺還清晰可見。餘先生說的沒錯:“任何站在這裡的人都會感到自己站在大海邊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凍浪。”雖然我沒有在陽關,但我已經感受到了寒風凜冽、刺骨。

  但在這種地方王維還是可以寫出《渭城曲》這精妙絕倫的詩句。可能沒有幾位文人墨客能比得上的,連餘先生都自愧不如了。

  陽關坍馳了,坍馳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誰也不能想象,一千多年前,這裡曾檢驗過人生的壯美,藝術的弘廣。

  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陽關,保重!

  陽關雪讀後感9

  天晴,風停,陽光普照。王維《渭城曲》透射著唐人豪邁的風範。沒有灑酒長嘆,沒有戀戀不捨,平靜而充滿自信。

  然而在餘秋雨的筆下,陽關的風雪越見悽迷。那是邊關月下的霜華,那是胡羌蕭笛的韻樂。

  山高而皇帝遠,長安的宮殿裡永遠望不及陽關雪裡孤單的背影。謫官逐臣的懊喪與哀怨化濃了這土墩,化深了這陽關雪。文人,是有的,溫醇的詩永不褪色,永不漫漶。

  土墩坍了大半,只見層層泥沙,層層葦草,除了文人墨跡,繚繞著的是二十五史沉澱下的軍號。遠古戰場的硝煙遠走了,化成遠方的山脊沒有蹤跡,直伸邊際。

  在這天地中行走,侏儒成了巨人,巨人也變成侏儒。秋雨描述,令我無限地聯想,始終無法看清歷史的面孔。

  墳堆裡,掩埋著無名的將士,然而他們還算幸運,畢竟這裡並不會被歷史洪流所湮沒。這裡並不單純,它的篇章還算光彩。

  遠樹,流水,沙堆,這裡便是陽關。如此地荒涼而無奈。

  詩人地心在焦渴,秋雨在焦渴,我的心在焦渴。我不忍聽聞將士們心頭的哀音,不忍瞭望明珠玉盤;我怕觸及嫦娥內心冰峰千年的尋覓,更怕回望黃昏下的青冢。

  回來吧!陽關的雪無盡,秋雨的旅程無盡,我的心無盡。“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你是否知道,陽關的雪,為誰飄揚!

【陽關雪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