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電影> 電影《大路朝天》觀後感

電影《大路朝天》觀後感

電影《大路朝天》觀後感(精選3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影《大路朝天》觀後感(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影《大路朝天》觀後感1

  說到路,不禁想起上世紀五十年代著名詩人邵燕祥刊發在人民日報的一首名詩:《中國的公路呼喚著汽車》,那是說隨著新中國建國,國家費盡心血修了公路,可因為汽車工業上不去,空蕩蕩的公路沒有汽車,百廢待興的國家沒有能力造更多汽車。到了八十年代前後就不一樣了,中國汽車工業快速發展,汽車多了,路不適應跑不起來了。詩人邵燕祥又在人民日報發表了一首詩:《中國的汽車呼喚著高速公路》。有了車,沒有高速路,汽車跑不動。

  兩首詩,記述的是中國交通和汽車工業的歷史。當汽車在中國已經普及時,對高速公路的期待成了那個時代的中國夢。路,成為中國發展的關鍵。日前,由峨眉電影製片廠創作推出的電影《大路朝天》,是專門講述築路架橋故事的作品,一經播出,立即為大眾擊掌叫好。認為這是一部寫普通人的現實主義力作。作品從一個側面映照的其實就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築路史。可以說,這是一部關於中國老百姓與中國交通的史詩作品。在當下數以百千計的現實題材作品中,我認為,這部作品別具一格,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今天,如果有人問你,四十年以來,最能代表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標誌是什麼?可能誰都能說出十種八種來,甚至幾十種上百種,比如大飛機、大軍艦、大望遠鏡、大計算機、大航母等等,等等,還有數不清的高樓大廈,還有數不清的日新月異的城鎮。不過要我說,最讓我們中國人引為自豪和驕傲的還是路,還是那些數不清的如蛛網般的遍佈中國大地的高速路、高鐵路,還有與路相關的那些為世界震撼的橋樑。要致富,須修路,路是經濟發展的命脈。路就像一根根血管一樣,為中國建設輸送著無盡的能量,將整個國家連線成一個血脈暢通的有機整體,讓一個本來塊大體弱的東方巨人變成了彪悍強大威力無比的挺立於世界的現代人。正是有了現代化的交通,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我們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處處變成了迷人的風景。如今世界最高的橋、最長的橋、最大的橋、最好的路、最寬的路、最長的路、質量最好的路,都在中國,而且這都是這40年我們的建設成就。今天,我國高速公路總長度已經超過13萬公里,我們的高鐵長度全世界第一。這的確是世界奇蹟。

  《大路朝天》在題材眾多的電影作品中,這是這些年第一部以修路為題材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編導別出蹊徑,它沒有寫那些宏觀的大場景,不是宏大敘事,而是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敘述了一群普通築路人的人生命運,沿著他們的人生軌跡,寫了他們把青春和熱血獻給中國西部築路事業的平凡故事。而正是在這樣的平凡敘事中,寫出了中國築路人的高尚品格和無私情懷。有人說這是一部具有敘事詩一樣品格的優秀作品,因為透過作品,我們可以感悟編導詩一樣的情懷。觀眾透過這樣一部作品,不僅可以看到中國西部高山峻嶺間蜿蜒曲折的高速路的雄偉壯美,更可以看到中國築路人不怕犧牲、戰天鬥地的英雄氣概和豪邁品格。

  電影《大路朝天》觀後感2

  談到《大路朝天》,我們就不能不談當下的創作,一提深入生活,一提現實題材,有人便認為這是一種出力不討好的題材,寫了沒有人願意拍,拍了沒有臺願意播,播了沒有收視率。這就造成了相當一個時期缺大作力作的根本原因。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使一些人為自己不願意沒能力創作好作品打掩護的託詞。癥結在哪裡?就在於被市場綁架的文藝領域,誰都不願意去認真紮實地深入生活。歷史證明,真正那些散發著生活的泥土芳香、帶著濃郁的生活氣息的作品,都是普通老百姓真正喜愛的作品,也是當下我們這個社會特別需要的好作品,這也是來源於生活第一線的創作。這些作品遠與那些靠小鮮肉的臉蛋、靠編導躲在閣樓裡胡編濫造的偽現實主義作品,不知高尚多少倍。如果說《大路朝天》有什麼經驗值得總結的話,那最根本最重要的經驗就是編導堅持從生活的渦旋中去尋找最美麗的浪花,去發現生活的真諦,去挖掘生活的真善美。

  《大路朝天》我們之所以說它是一部真正的現實主義力作,正是因為它是真正的一部源於生活的創作,作品中的人物,如唐真紅、盧橋亮、江雪花等等,一個個都栩栩如生,每個人都帶著極強的生活質感。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充滿濃濃的生活氣息。人物好像就是從築路工地剛剛走來。至於那些一波三折的情節故事,如果不是從生活中來,沒有現實生活的直接體驗,是不可能有那樣真切的體驗的。我認為,《大路朝天》的編導值得稱道的是,為了這樣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他們攀高原、住山洞、進工棚、涉激流,甚至登上高山峻嶺間高達數百米的懸空高架,去取景攝像和體驗生活。在滾石飛舞、泥沙橫流的危險場景,編導們同一線工人一樣,扛著攝像機奮戰在第一線。這種精神常常為一線工人深深感動。在大渡河上,他們曾經歷過史上罕見的八九級暴風,在離河面數百米高的空中,他們為了體驗生活和拍攝最佳效果,堅持和一線工人一樣一次次走“貓道”。那些貓道,懸於空間雲霧中,人一站上去就渾身打晃,可以說膽顫心驚。但是為了表現築路人的真實生活,編導演職人員堅持到這最危險的地方。在工人閒暇擺龍門陣時,他們置身其中,與工人交朋友,收集素材。可以說,這樣一部片子,編導們是學習工人不懼生死的精神的結晶,沒有這種精神,就不可能有電影史上一部風格獨具的好作品。沒有這種精神,影片中許多催人淚下的場景是不可能捕捉到的。作品中許多震撼人心的畫面都是編導們冒著生死的危險在險山峻嶺間完成的。我認為,當下中國電影恰恰需要這樣對生活的執著的精神。電影《大路朝天》為中國文藝創作提供瞭如何看待生活如何表現生活一個非常成功的範本和經驗。

  電影《大路朝天》觀後感3

  很震撼,最大的感觸就是,人要有信念有理想要有吃苦精神,然而現在大學生比較缺少這種精神,我記著最後有一句,路橋工人把建好的橋樑留在身後然後投身下一項路橋建設,感觸還挺深的,就感覺因為有信念他們才會克服重重困難,所以信念對一個人來說還,很重要的,希望以後能多有又紅又專的電影呈現,為大學生更好的引領方向。

  影片無論是從劇情還是攝製,都很到位,優秀二字當之無愧。影片透過對一個個故事的串聯,三代路橋人以及新生代新力量的努力,詮釋了匠人精神。對接,傳承,中華民族的魂氣一脈相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無論是從物質條件還是精神層面都得到了質的`改善。看到片中的宏偉的大橋,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非常震撼人心的一部電影,讓我瞭解了中國造橋人的歷史和艱辛。也讓我看到了老一輩人的一絲不苟,認真的精神。最有價值的部分是故事的切入角度:如果不是紀委查案,觀眾沒法知道,一個跨越50年的苦澀愛情故事,一家橋三代對路橋事業的奉獻故事,一個大學畢業生可以帶狗上班的修路經歷。大橋當道,改革開放四十年,超級工程確實震撼人心,致富修路不止一句口號,更是傳承,真正的路橋片,常常感慨現在的路越修越漂亮,背後付出的力量很重要,自有回報,鮮活真實的形象很可愛,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藍天白雲,一條條蜿蜒的公路盤旋而上,綿延不斷,彷彿直插雲霄。燈火通明,一座座立交橋猶如城市美麗的絲帶,盤枝錯節,在熠熠星光下,流動的車行中彰顯著耀眼的光華。壯美的路橋巍然聳立,聯通兩岸;傲立的群山放蕩著激情,胸懷中擁抱著從腹地伸出的坦途四通八達……當下,愚公移山早已不再是夢想和神話,在建設者們的智慧與勞作中,開山入海,路無所不在……橋一代橋二代的薪火相傳鑄就了中國修路架橋的輝煌。傳承,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瑰寶。

  影片比想象的要好看的多,“真正的工人”是偉大的,他們是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做工的人,而不只是喊口號,而是用心做工的人。影片中的橋一代、橋二代、橋三代,一輩子都在奉獻,奉獻國家和人民,交出的每一份成果都對得起良心,是應該被社會尊重的,他們是真正的“大國工匠”,對於他們,甚是感激與欽佩,他們值得被歷史銘記。其實除了影片中展示的鋪路建橋,還有很多行業,都有我們真正的工人在工作著。

  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夢想,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

  做工人不朽精神的傳承者,做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做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電影《大路朝天》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