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走進陶行知讀後感

走進陶行知讀後感

走進陶行知讀後感(精選3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走進陶行知讀後感(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進陶行知讀後感1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需要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要常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鬆。”這句話道出了讀書的重要性。讀罷《陶行知教育文集》,掩卷沉思,我覺得獲益匪淺。越是走近陶行知先生,越是感覺到他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與熱愛,越是欽佩他的教育思想的深邃,越是感動於他人格的偉岸。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積極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他對教育事業的熱誠與激—情,帶給了我很深的觸動。

  作為一名教師,沒有對學生的愛、沒有對教育事業的愛是無法教育好學生的。對學生的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祥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規範導之以行,或示範,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步施教無不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教師如果缺少對學生的愛,那麼教學也會缺少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但是,若教師只愛一部分學生,就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這種愛是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不是教師應當具有的真正的愛。所以,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愛。教師愛學生,才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才能教育產生效果。那麼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當怎樣實踐愛的教育呢?

  “在我的教育裡,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麼偉人還大。”陶行知先生認為,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但是,尊重不是放縱,愛裡要有嚴,尊重裡要有教育。當看到學生出現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教師要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讓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正確前進的路。由此我認為,我們現代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不僅成為學生的知識傳授者,更是成為學生心靈的慰藉者,成為學生的“心靈雞湯”。

  當然,教師也會對學生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思想感情而一時不理智地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這時,就需要我們教師要冷靜下來,本著愛學生的心態,想想這些學生或許是一塊特殊的鋼坯,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愛去熔鍊鍛造。教師愛學生,就不能沒有自我剋制,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點,“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裡”,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師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未來。給他們撐起一片藍天時,也給我們的教育工作打開了綠色通道。

  陶行知先生正是懷著對教育事業不懈的執著與滿腔的熱愛,在他從事教育事業的三十多年中不斷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從而形成了一系列生動的教育思想。在陶行知先生的眾多教育思想中,“生活即教育”可以說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

  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教育是力的表現或變化。世界是力創造的,所以解決困難也必須拿力來才行。”“手和腦在一塊兒幹,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這些陶行知親自闡述的教育思想,讀來耐人尋味,讓我明白了教育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需要挖掘的,教學生死的知識,不如讓學生自己從實踐中去領悟……

  不僅如此,陶行知還將“教學做合一”,這可以看作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

  “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的說明,即教育現象的說明,在生活裡,對事說是做,對自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的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真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裡做的,便須在田裡學,在田裡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

  走進陶行知讀後感2

  陶行知,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在上學的時候就認識了,但對於他的教育理念卻不曾瞭解,當拿到《走近陶行知》教育讀本,看到“一個不知陶行知、不學陶行知的人,怎麼可以在中國做教師”這句話的時候,就覺得自己真的要認真的去學習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了。認真拜讀了這本書後,頓覺獲益匪淺,它不僅囊括了生本教育的教與學,還強調了做,與我們的新課程標準不謀而合。陶行知先生不愧為中國現代大教育家,他的學識與為人,隨世推移,其偉大至今與世人共識。

  陶行知認為,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法、學法、做法應當合一,教師既教又學,學生既學又做;教學不只是教人學,而更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

  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師的教應該根據學生的學來定,而學生的學要看這件事該怎麼做,所以一切都歸根於“做”這個字上面。

  例如,在跑步過程中,一年級的小朋友跑步的時候經常不能跑成直線,老師要求他們跑直線,小朋友們就學習怎麼跑成直線,由於他們的年齡較小,小腦發育不完全,對空間的感知能力不強,老師就要教他們沿著地上的直線先走後跑,慢慢的讓他們形成直線跑的空間感覺。所以學生要做到一個怎樣的水平,就要採用相應的方法去學,學還得根據學生自身的具體情況來定,學情不一樣,學的方法也就不一樣,教師教的方法也跟著變化。這也就是教法、學法、做法應當三者合一。所以教師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教會學生的不僅是知識與技能,更為重要的是要在使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學會學習的方法,學會做人做事的方法。

  因此教師的'教學不能忽視學生的學,先生的責任不在教書,也不再教學生,而在於教學生學——教學和一的精髓。

  教學“做”字當頭,沒有學生的參與、行動、思考、探索、創造,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學相長的同時,陶行知還認為,“做”非常的主要,教和學都應落在“做”字上面,沒有做,就沒有實踐,沒有經過實踐而得出的真理不是真正的真理,所以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積極參與、行動,思考,然後探索、創造出來的,才是真理。但教師實施的這個過程才叫做教育。教師用嘴告訴學生,沒有學生自己動手參與而獲得知識的傳統教育,就好比人類吃維生素片代替吃蔬菜,吃各種營養劑代替食物,雖然營養一樣的吸收了,但是人的消化系統卻沒有發揮他應有的功能,久而久之消化器官便會退化。如果學生沒有經過自己實踐探索,直接從教師那裡拿來已成型的知識,他們的大腦沒有思考,就慢慢的會退化,就會變成一個生鏽的轉不動的機器。

  比如學生在學習彎道跑時,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整個身體向內傾斜,左膝稍向外展,左前腳掌外側著地,右腳腳掌內側著地,同時擺臂時,左臂擺動幅度稍小,靠近體側前後擺動;右臂擺動的幅度和力量稍大。學生便只知道模仿這樣的技術動作,如果讓學生先體驗直線跑,然後體驗彎道跑,讓學生自己談談兩種跑的區別,讓學生在思考與探索中自己總結出彎道跑的方法,他們學到就不僅僅是彎道跑的技術動作了,學到更多的是一個思考與分析的方法,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種思維的鍛鍊。

  這就和陶行知先生認為的“教學不能忽視學生的學,先生的責任不在教書,也不再教學生,而在於教學生學”的理念一致了,那我們的教育應建立一種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師生關係,讓學生的學習情感始終處於自由、安全、寬鬆、積極的狀態,使學生的學習思維能進入一個自由馳騁的空間。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教育不能脫離生活,教育要透過生活來進行,無論教育的內容還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據生活的需要,教育與生活要高度一致。想要受什麼教育,就要過什麼生活”。

  那麼在當下的學校中,我們的教育是否脫離了生活,我們是不是透過生活來實施教育的呢?我們在教室裡和學生說,不要亂丟紙屑,垃圾要丟進垃圾桶,見到老師、長輩要禮貌的問好,可出了教室,出了校園,學生還記得不能亂丟垃圾嗎?在校外見到老師還記得要問好嗎?我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校外,一學生和媽媽逛街看到對面的老師迎面走來,瞬間把頭偏向一方裝作沒有看見。

  那我們的這些來自生活的教育,這些超出課堂、學校以外的時間,才是更好的教育時機。

  走進陶行知讀後感3

  說起陶行知,我們一定熟悉不過。他是近代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傳承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作為一名愛看書的學生,為了更好的學習陶行知的各種精神,各種生活方法,我在寒暑假裡認真閱讀了《走進陶行知》這一本書。從中,我受益匪淺。

  最令我深感的是《點石成金》這篇文章。《點石成金》的情節是這樣的:從前有一位很有本領的道人,只要他用手一指,面前的亂石立即會變成黃金。一天,他讓徒弟們坐在他四周,自己用手指點著地下一堆石塊,石塊立刻都變成了黃澄澄、亮閃閃的金塊。徒弟們看了又驚又喜,個個拍手叫好。道人對土地說:“沒人選一塊金子,拿去買點東西吧!”徒弟們紛紛撲到黃金堆裡去翻揀,只有一個徒弟沒有去拿金塊,而是靜靜地站在道人旁邊,兩隻眼睛緊盯著師傅點石成金的手指看,邊看邊思考。道人問他:“你為什麼不去挑選一塊金子呢?”徒弟回答說:“金子雖好,但總會用完的,我看中了師傅那個點石成金的指頭。”看到這裡,我抬頭看著天花板,心裡想到:這世上有多少人被閃閃發光的金子迷惑,而忘記了點石成金的指頭。作為學生,在學校求學,可不能光想要得到現成的知識,這些只是雖好,但僅僅是知識的一部分,隨著年代的發展,這些現成知識會不夠用的,有的會用不上了,有的會顯得陳舊了。我的有些同學拼命把老師和書本上的知識死記硬背,即使能一一背出,但在追求學問的大道上還會碰到許多新事物、新問題,到那時就能責怪老師們沒有教過、書本上沒有見過嗎?死記硬背不思考,是書呆子的學習方法,這些同學,老師“教多少”,他就“記多少”,這是趕不上時代、超不過老師的……

  是啊,我們學習不能像書呆子一樣,所以,我每天寫完作業後,都會拿出在學校借的課外書,或者做一些有用的習題。吃過晚飯後,我就會和鄰居家的同學一起玩數字遊戲,這個遊戲可好玩了,不僅能鍛鍊我們的數學口算,還能放鬆我們的心情呢!

  我們求學必須學會尋找知識的途徑和方法,這就是要拿到開發文化寶庫的金鑰匙,也就是這隻點石成金的指頭。這樣,我們自己就可以一輩子永無境地去探求知識,我們就能超過老師,我們的國家就能一代跟比一代強。

【走進陶行知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