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高二歷史屆選修一課時提升:第9單元第4課戊戌政變

高二歷史屆選修一課時提升:第9單元第4課戊戌政變

高二歷史人教版2015屆選修一課時提升:第9單元第4課戊戌政變

  一、單選題

  英、日等國都曾暗示願意幫助中國變法的主要原因是

  A.幫助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B.推翻清王朝的統治

  C.推翻慈禧太后的統治

  D.與他國爭奪在華的利益

  為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慈禧太后採取的破壞新政的措施不包括

  A.解除了支援新政的翁同龢的軍機大臣職務

  B.任命她的親信榮祿為直隸總督

  C.將人事任免和軍權牢牢控制在手中

  D.指使袁世凱出賣維新派

  光緒帝為了貫徹新政,在人事上進行的重大舉措是

  A.頒佈變法法令

  B.遊說外國人支援

  C.給袁世凱加官晉爵,委以重任

  D.將禮部兩尚書、四侍郎全部革職,任命譚嗣同等為“軍機四卿”

  《光緒朝東華錄》載清末頒佈的一份懿旨稱:“嗣後鄉試會試及歲考科考等,悉照舊制,仍以四書文試帖經文策問等項分別考試。經濟特科,易滋流弊,並著即行停罷。”與這一懿旨的頒佈有直接關係的歷史事件是

  A.百日維新

  B.戊戌政變

  C.清末新政

  D.預備立憲

  戊戌變法後,大部分新政措施被推翻、廢止,重行禁止士民上書,大權被慈禧太后所掌握,皇帝徒有虛名,改革之事,遂成泡影。當時被保留下來的是

  A.改革科舉制,廢除八股取士

  B.允許官民上書言事

  C.精簡機構,裁減冗員

  D.設立京師大學堂

  我們之所以稱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為它

  A.主張實行資本主義的君主立憲制度

  B.主張愛國救亡,激發了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

  C.提倡新學,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

  D.頒佈了《定國是詔》,實行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改革

  日本福澤諭吉的《文明論概略》就社會轉型的問題說:“汲取歐洲文明,必須先其難者而後其易者,首先變革人心,然後改變政令,最後達到有形的物質。按照這個順序做,雖然有困難,但是沒有真正的障礙,可以順利達到目的。倘若次序顛倒,看似容易,實則不通。”與此相比,中國的近代化程序

  A.正好相反 B.完全相同

  C.部分相似 D.三者同步

  著名史學家戴逸根據戊戌變法的歷史影響指出:“人們久處在封建閉塞的發黴氣氛中,忽然從那裡吹過來一股新鮮的氣息,麻木不仁的頭腦開始清醒過來了,僵硬的四肢逐漸動彈起來了。”這是強調了戊戌變法的.意義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實現富國強兵

  C.引領思想啟蒙

  D.建立民主政治

  戊戍變法期間,光緒帝共計釋出變法詔令184條,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對此,時任海關總稅務司的赫德指出:“他們把足夠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可見變法失敗的原因是()

  A.變法過程過分急於求成B.變法內容涉及領域過寬

  C.變法沒有推動社會進步D.變法主持屬於封建皇帝

  戊戌變法運動的失敗證明了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但它給後來的奮鬥者提供的最重要的歷史經驗是()

  A.可以走日本明治維新之路

  B.可以走俄國農奴制改革之路

  C.丟掉改良幻想,運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

  D.可以走法、美革命之路

  二、非選擇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御史楊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摺,稱:“風聞東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將專政柄。”維新派人士譚嗣同深夜密訪袁世凱,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徹底交權。

  9月19日(八月初四)慈禧太后自頤和園回宮。

  9月20日(八月初五)光緒帝先召見袁世凱(袁於當晚回到天津);後接見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宣佈“臨朝聽政”。當晚,袁世凱從楊崇伊處獲悉太后重新訓政,為保全自己,和盤托出維新派的密謀。致使事態擴大,導致後來大批維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殺。

  材料二關於戊戌變法的研究,所依據的材料主要是運動過後不久出現的梁啟超的《戊戌政變記》和康有為後來的陳述如《康南海自編年譜》。由於作者就是當事者,所以很難作為信史。但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強化了康梁系話語,而來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釋幾乎一直沒有看到。

  ——《回顧戊戌、重溫歷史》

  請回答:

  (1)從材料一看,你認為引發戊戌政變發生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戊戌政變發生的原因?

  (2)關於袁世凱告密與戊戌政變的關係,過去認為袁世凱告密直接導致政變發生,是促發政變的決定性因素。請依據材料一判斷,這一觀點是否成立?袁世凱告密與戊戌政變的程序有何關係?

  (3)據材料二,說明文中提到的兩部文獻在研究戊戌變法運動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認為史學研究應注意什麼?

  【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緒帝名義在西安釋出變法詔諭:“我中國之弱,在於習氣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傑之士少……誤國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學西法者,語言文字、製造機械而已,此西藝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學,學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強耶?”“著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國大臣、各省督撫,各就現在情形,參酌中西政要,舉凡朝章國故、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政財政,當因當革,當省當並,或取諸人,或求諸己,如何而國勢始興,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備始修,各舉所知,各抒所見”。以奕劻、李鴻章、榮祿等人為督辦政務大臣,以劉坤一、張之洞為參預政務大臣,共同負責主持新政工作。在隨後五年左右的時間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稱“清末新政”。

  ——據《清德宗實錄》等

  (1)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末新政與戊戌變法的共同之處。

  (2)戊戌變法與清末新政兩次改革的結果差異很大,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並指出清末新政的實質。

【高二歷史屆選修一課時提升:第9單元第4課戊戌政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