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考試> -學年高二開學考試語文試卷

-學年高二開學考試語文試卷

2017-2018學年高二開學考試語文試卷

2017-2018學年高二開學考試語文試卷1

  一、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在我國古代文獻記載的遠古神話中,被民族尊為祖先的創世英雄大都為龍種或具有龍性。我們的祖先總是在重大事項和關鍵時刻得到龍的指引、幫助或保護。龍因其具有神奇的力量和仁厚的品德而受到人們的崇拜,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族徽,從而也必然成為民族的標識。考古發現,從大約八千年前到如今,神態各異的龍的形象以擺塑、雕刻、繪畫等多種形式大量留存於墓葬、器皿或建築之上。

  作為一種被崇拜的圖騰,除具有圖騰的一般特徵外,龍還具有其自身的特點。這種特點主要表現在龍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實現了三個飛躍:

  一是從原型動物向虛擬神物的飛躍。世界上其他民族歷史上的圖騰一般是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實物,雖然這些實物在繪畫、雕刻中也有某種誇張,但終究沒有脫離動植物的原型。而龍是以動物的面貌出現的虛擬神物,並不存在於自然中,而只存在幹人們的想象中。它是取多種動物的肢體、器官,透過“模糊集合”的方式創造出來的。龍的形象創造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的發展過程,專家把這個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以某種動物原型如蛇、鱷為主體,透過置換其他動物肢體、器官組合而成。這個階段龍的形象較多地保留了某種動物的原型,和我們今天看到的龍尚有很大差別,所以專家稱之為“原龍紋”。第二個階段,龍的形象組合日益複雜化,逐步擺脫了動物原型的束縛,從而由“原龍紋”轉化為“龍紋”。專家認為這種轉化發生在商代,它的突出標誌是龍開始有了角。有了角之後,龍就徹底擺脫動物原型而成為一種與自然中任何動物都不同的神獸。此後,人們用相同的手法,把各種動物的肢體和器官加到龍身上。到了秦漢時期,龍的形象基本定型,即長角、尖耳、獸足、蛇身。

  二是從氏族圖騰向民族圖騰的飛躍。圖騰崇拜伴隨氏族社會的興起而產生,也隨著氏族社會的解體而衰落,進入階級社會逐漸為宗教崇拜所代替。僅能留存下某些痕跡。龍圖騰的產生據神話傳說可推到伏羲,據考古至少也在黃帝時代。我們可以認為龍最早起源於某個氏族,也可以認為龍一出現就是作為多種單一氏族圖騰的替代物而為整個部落聯盟共同信仰。但是至少在黃帝族創造的“仰韻文化”時期,龍的崇拜已經普遍地存在著,而黃帝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無爭議的祖先。黃帝以後,經堯、舜,到夏朝的建立,統一的中華民族最終形成,龍作為民族圖磨的地位也得到最終確立。

  三是從圖騰崇拜向宗教信仰的飛躍。龍作為一種古老的圖騰之所以被帶進階級社會並伴隨歷史發展流傳至今,這並不是圖騰崇拜向宗教崇拜這一歷史過程中的例外,相反,龍圖騰在圖騰崇拜趨於衰落的時代反而獲得繼續存在和發展的權利,是因為人們在保留龍的圖騰形式的同時,給它賦予了神的內涵。由於古代社會中人們生存有賴於農業生產,農神成了歷史上最早為社會普遍接受的統一宗教神靈。

  中國龍同國外圖騰一樣,在氏族圖騰崇拜中就是主水的神物,所謂“龍馬馱圖出於河”。到了階級社會,龍更是被描繪成主山川河流、能興雲降雨的水神,而水是農業生產的第一位的決定因素。從那時起直到今天,龍王廟都是人們祭祀求雨的地方。由於龍圖騰具有了上述許多氏族圖騰所不具備的特點,這個古老的圖騰才在其他氏族圖騰衰落、消亡的歷史階段,被我們民族的祖先攜帶著邁進了階級社會的門檻,成長為被人們頂禮膜拜的神明,從而在我們民族的精神生活中佔據著重要地位,與我們相伴走到了今天。

  (節選自閻世斌《從龍文化看民族精神》,有刪節)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它總是能在重大事項和關鍵時刻指引、幫助或保護我們的祖先

  B.相對於其他民族圖騰為自然界中實有的的動物而言,龍是虛擬的,存在於人的主觀想象中。

  C.我們現在看到的龍的形象,實際上是人們融合了多種動物的肢體或器官模糊組合而成的。

  D.龍圖騰產生於黃帝時期或者更早時期,但它作為民族圖騰是在統一的中華民族形成之後。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碗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自然段透過舉例論證的方法,證明龍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族徽並且歷史悠久。

  B.作者採用比較論證的萬法,說明了龍圖騰與其他民族歷史上的圖騰存在著顯著差異

  C.文章將龍的形象創造過程分為兩個階段,並強調從第二階段開始龍由實體走向虛擬。

  D.在論述龍圖騰自身的發展時,作者將其概括為“三個飛躍”,層次分明,邏輯清晰。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黃帝乘龍昇天““神龍助禹治水”等傳說,都印證了我們的祖先與龍有著緊密的聯絡。

  B.古代人們依賴於農業,龍就被賦予水神的內涵,說明圖騰崇拜與人們的生產方式關係密切。

  C.其他氏族圖騰不具備龍的內通,難以被人們所頂禮膜拜,最終只能走向衰落,甚至消亡。

  D.龍圖騰的形成,體現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藝術想象力與創造智慧:形式完美,內涵豐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請在你的時光裡等我

  鄭傳敏

  妞兒第一次見若蘭時只是閉著眼咧著嘴哭,哭得臉兒皺成了核桃。若蘭用一根手指伸向那揮舞著的小雞爪,妞兒緊緊抓住,竟止住了哭聲。那時若蘭47歲,妞兒出生一小時。

  妞兒滿月時,小臉兒慢慢地鼓起來,撐開了核桃皮,成了粉嫩粉嫩的小人兒一個。若蘭扒在搖籃邊,看不夠那小模樣。看不夠的還有遠在百里之外的三娘娘。三娘娘四個兒子,做夢都在想閨女。於是,三娘娘硬是死纏硬磨要把妞兒抱回家。妞兒的父親有些心動:五個兒子,三個女兒就夠他操心的了,這第九個整日哇哇哭的小肉團兒讓他心煩。但若蘭不鬆口,若蘭不鬆口誰也抱不走妞兒。

  照說妞兒應該感謝若蘭,可妞兒連若蘭的模樣都不記得了。會跳繩的妞兒怎麼也想不起若蘭年輕時的樣子,就一邊跳繩一邊喊:“若蘭若蘭……,你年輕時啥樣子……”“就這樣子啊!”妞兒仔細瞅瞅埋頭梆梆梆剁豬菜的若蘭:瘦長臉,齊耳短髮,灰褂子。妞兒覺得若蘭好像一直就是這個樣子,好像又不是。玩一會兒,不由得又喊:“若蘭若蘭——,你年輕時啥樣子——”“就這樣子啊!”妞兒7歲,若蘭54歲。

  可是,妞兒知道大姐年輕時的樣子。30歲的大姐領走了10歲的妞兒,讓妞兒和自己的三個孩子一起上學。百里外的小鎮,有許多有趣事兒,妞兒和三個一挨肩的外甥外甥女沉浸其中。晚上,四個孩子一張床,妞兒比外甥大10個月,不會客氣。“媽——,小姨踢我!”外甥哭叫。“姐——,他掐我!”妞兒告狀。房間裡每晚都要鬧騰好久。

  這樣有趣而喧騰的日子過得飛快,一年一晃而過。妞兒回到家,感覺若蘭有些怪:那痴痴的目光讓妞兒分外的不自在。哥哥姐姐告訴妞兒,若蘭想妞兒想得走不動路,見到與妞兒同齡的小孩就掉眼淚,還大病了一場。妞兒很是奇怪:若蘭怎麼了妞兒不是好好的嗎

  妞兒上初中了。漸漸覺出了自己的吃虧,心裡不平衡起來,找若蘭理論:“不行!你多照顧了大姐姐20年。你不能偏心,你照顧大姐姐多少年,也要照顧我多少年。你不準死咧!”這樣的賬時常算,若蘭時常應:“好好好!”

  若蘭信守承諾,一直照顧著妞兒,但卻漸漸地老了,妞兒便不喜歡和若蘭一起逛街了。她們一起的時候妞兒三步兩步就竄出去老遠,回頭耐著性子等若蘭,等急了就扯著嗓子喊:“若蘭,快點啊——”若蘭急急地趕到,笑喘著分辯:“你看,我趕得上妞兒呢!”妞兒數落:“你和大姐她們一起時多有勁!臨到我,連路都走不動了,偏心!”

  若蘭確實偏心,偏心妞兒。姐姐們相繼出嫁了,五個哥哥無視妞兒的高中生身份,照樣拿妞兒當小玩意兒,沒事就逗著玩兒,比賽誰最先能把妞兒氣哭。比賽的時間常常在吃飯時間,全家齊集一堂,正是比試本領的好時機。五哥開頭,四哥接下句,三哥拓展,二哥挖掘。常常是大哥還沒來得及總結,妞兒就轉身進了屋,眼淚一掉,飯就不會吃了。誰讓妞兒是個認真的人呢!若蘭總把哥哥們罵得狗血噴頭,又拿出好吃的哄妞兒。

  誰讓妞兒是個較真的人呢!

  初二時一群女孩兒送別一位好友,難捨情誼,定下五年之約的鴻鵠盟。五年後,讀大二的妞兒千里迢迢地趕回家。得知原委,全家齊聲制止,說根本不會有人記得什麼“鴻鵠盟”,只有像妞兒這麼幼稚的人才會當真。妞兒不信,依約趕赴那片青山碧水旁的秀竹林。她在竹林邊那個古樸的石滾上坐等了整整一天,不見一個人影。妞兒想了一天的心事,流了許多淚,發了許多恨:“這次我回家,要有誰敢笑話我一句,我就一輩子一輩子不再回家。”硬著頭皮回到家,哥哥們竟然出奇地體貼,全然沒有往日的尖酸刻薄。妞兒鬆下一口氣。

  這口氣直到妞兒結婚後,才知道是若蘭幫她松下的。

  若蘭一直是偏心的,偏心妞兒。在妞兒生下自己的女兒朵朵時,豁然明確了這點。小時候一些不甚清晰的瑣碎的細節,便溫暖地浮上心頭。若蘭放牛時帶回來的一枝山紅豆,割稻回家掏出的一把野山楂……鮮紅地在眼前閃耀。這年妞兒23歲,若蘭70歲。

  妞兒還清晰地記得帶著5歲的朵朵去看若蘭,若蘭摸出一個又紅又大的蘋果。朵朵嚷著要,若蘭拿出一個小的遞給朵朵:“小人兒吃小的,大人吃大的。”把大紅蘋果塞給妞兒,生怕朵朵來搶似的。若蘭、妞兒、朵朵去逛街,妞兒攙著若蘭慢慢地走,朵朵蹦跳著在前面催:“姥姥——,走快點——”這年妞兒28歲,若蘭75歲。

  一日,妞兒從夢中哭醒,丈夫撫慰了很久,妞兒才忍住悲痛,說出一句話:“我夢見若蘭不在了。”小時候一直和若蘭斤斤計較:不準老,不準死。可若蘭還是越來越老了,妞兒從不敢去想沒有了若蘭她該怎麼辦。寫這篇文章時,妞兒37歲,若蘭84歲。

  妞兒就是我,若蘭是我的母親。

  母親!請在你的時光裡等我啊!今生不離不棄。

  (節選自《雪蓮》20xx年第1期)

  1.下列對本文內容和藝術特色的欣賞,最恰當的一項是

  A.本文敘述了一個親情綿綿的故事,以外貌、語言和心理描寫為主,展現了眾多人物形象,給讀者帶來了美好而感傷的情愫。

  B.已是八個孩子母親的若蘭在47歲時生下了妞兒,這最小的女兒險些被送人,對妞兒的歉疚使得若蘭對妞兒格外嬌慣,甚至常常沒有原則。

  C.妞兒知道大姐年輕時的樣子,不知道若蘭年輕時的樣子,巨大的年齡差距造成了很深的代溝,使妞兒始終沒能認真思考過若蘭的母愛。

  D.本文采用了以小見大的方法描寫妞兒,如妞兒在大二時千里迢迢趕回家鄉,趕赴與好友的“鴻鵠盟”,表現了妞兒單純執著的性格特點。

  2.文中兩次寫到“逛街”,情形有一些不同,但其包含的情感內涵卻又有相同之處。請簡要分析。

  3.小說的題目“請在你的時光裡等我”含義豐富,請結合本文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材料一: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傳承農耕文化起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經過評審正式透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二十四節氣歌”在有文化的老一輩人那裡可能是爛熟於心,在不少年輕人或小孩子那裡,可能卻相當陌生。事實上,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二十四節氣,是我們的先祖根據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補充曆法,用來反映季節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它是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是中華農耕文化的重要遺產。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是傳承保護中華農耕文化的重要一步。

  材料二:

  讓二十四節氣迴歸日常生活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它對當代生活究竟價值何在人們對此卻有不同的聲音。

  二十四節氣形成於黃河流域,透過觀察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而制定。作為農耕社會的生產生活指南,二十四節氣為全國各地所採用,成為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然而,也有不少人從生活中發現,中國幅員遼闊。如果在遠離中原的嶺南地區,完全按照二十四節氣所言指導農事,可能會出現“冬行夏令”的尷尬。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二十四節氣的地域性雖然確實存在,但它總結了太陽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變化規律,這對於農耕生產依舊擁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據瞭解,各地的人們也會根據身邊自然的具體變化,生產出符合當地氣候條件的二十四節氣表述,由此誕生了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豐富的本地化知識。

  另一方面,隨著氣候條件的改變與現代化農業技術的發展,二十四節氣的農事指導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雖然歷史上會出現一些極端氣候,但直到現在,全國農業生產仍然在二十四節氣的框架內運作。”江蘇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所長王才林解釋道。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曉峰認為,儘管氣候條件不斷變遷,二十四節氣對於城市人來說也不再具備生產方面的指導意義,“但它既喚起我們的回憶,並且時刻提醒我們大自然是按照自身的節奏在迴圈變化。”他表示,二十四節氣能夠提醒人類尊重自然和親近自然。

  材料三: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的文化意義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對氣候、天氣的預測與利用的水平越來越高,二十四節氣對於農事的指導功能確實有所減弱,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儘管時間已經過去了數千年,但是二十四節氣在延續過程中所產生的“誤差”很小,現在的農田作物耕種基本上沒有脫離原來的節氣規律。在中國許多農村地區,二十四節氣仍舊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指導廣大農民安排農事活動的重要依據。

  二十四節氣的影響顯然已不僅僅限於農事耕作,它已經全面滲透進我們的生活。比如很多地方的百姓會按照“小雪醃菜,大雪醃肉”的說法來準備自己的生活物資,清明吃青團、立秋吃西瓜的風俗也依舊流行。尤其是到了冬至時節,到底是應該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南北方的網友幾乎每年都要為此“論戰”一次,彼此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好不熱鬧。而正是在這樣的“論戰”中,傳統文化反而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繼承、傳播和弘揚,同時也增強了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網友對這種“論戰”的參與熱情,也正是二十四節氣在現代社會中仍具深遠影響力的證明。

  二十四節氣充分體現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與我們現在所提倡的綠色發展理念不謀而合,具有極大的文化價值和意義。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 )

  A.二十四節氣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是根據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反映了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

  B.二十四節氣形成於黃河流域,但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如果完全按照二十四節氣所言指導農事,不一定適應當地氣候特徵。

  C.隨著氣候條件的改變和現代農業技術的運用,專家對二十四節氣指導農事的作用認識不一,有的認為二十四節氣已不再具有生產方面的指導意義。

  D.現代科技的發展,使二十四節氣對農業的指導功能有所削弱;但它已全面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在現代社會仍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2.下列對材料的概括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A.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標誌著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B.用來反映季節變化,指導農事活動的二十四節氣歌在中國老一輩人那裡可能是爛熟於心,年輕人和小孩可能不知道。

  C.二十四節氣是我們的先祖用來反映季節變化,指導農業活動的補充曆法,它影響著千家萬戶的生活。

  D.材料三有多處引用了民諺和民俗事例,其作用是反映了二十四節氣與生活的關聯。增強文章的趣味性。

  E.二十四節氣充分體現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是世界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在今天人類的農業生產仍在二十四節氣的框架內運作。

  3.作為農耕文化符號和二十四節氣,在現代生活中有何價值和意義請結合材料分析。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

  孫登字子高,權長子也。魏黃初二年,以權為吳王,拜登東中郎將,封萬戶侯,登辭疾不受。是歲,立登為太子,選置師傅,銓簡秀士,以為賓友,於是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等以選入,侍講詩書,出從騎射。登待接寮屬,略用布衣之禮,與恪等或同輿而載,或共帳而寐。黃龍元年,權稱尊號,立為皇太子。

  登或射獵,當由徑道,常遠避良田,不踐苗稼,至所頓息,又擇空閒之地,其不欲煩民如此。嘗乘馬出,有彈丸過,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彈佩丸,鹹以為是,辭對不服,從者欲捶之,登不聽,使求過丸,比之非類,乃見釋。又失盛水金馬盂,覺得其主,左右所為,不忍致罰,呼責數之,長遣歸家,敕親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賤,徐夫人少有母養之恩,後徐氏以妒廢處吳,而步夫人最寵。步氏有賜,登不敢辭,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賜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將拜太子,辭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後。”權曰:“卿母安在?”對曰:“在吳。”權默然。

  年三十三卒。臨終,上疏曰:“竊聞郡縣頗有荒殘,民物凋弊,奸亂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聞為政聽民,律令與時推移,誠宜與將相大臣詳擇時宜,博採眾議,寬刑輕賦,均息力役,以順民望。陸遜忠勤於時,出身憂國,謇謇在公,有匪躬之節。諸葛瑾、步騭忠於為國,通達治體。可令陳上便宜,蠲除苛煩,愛養士馬,撫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內,遠者歸復,近者盡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願陛下留意聽採,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既絕而後書聞,權益以摧感,言則隕涕。諡登曰宣太子。

  (節選自《三國志·孫登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初/登所生庶賤/徐夫人少有母養之恩/後徐氏以妒廢處是/而步夫人最寵/步氏有賜/登不敢辭/拜受而已/

  B.初/登所生庶賤徐夫人/少有母養之/恩後徐氏以妒/廢處吳而步夫人/最寵步氏/有賜登不敢辭/拜受而已/

  C.初登所生/庶賤徐夫人少/有母養之恩/後徐氏以妒廢/處吳而步夫人最寵/步氏有賜登/不敢辭拜受而已/

  D.初登所生底賤/徐夫人少/有母養之恩後/徐氏以妒廢/處吳/而步夫人最寵/步氏有賜登/不敢辭拜受而已/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侯”是古代的一種爵位,古代通常有五種爵位,依次為公、侯、伯、子、男“萬戶侯”,指食邑萬戶以上,後泛指高爵顯位,如“糞土當年萬戶侯”.

  B.“諡”,古代君主、諸侯、大臣、著名文士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生前行跡,給予褒貶善惡的稱號。分為官諡和私諡,如陶淵明私諡“靖節”。

  C.“疏”,又稱奏議,是封建社會歷代臣僚向帝王進言使用文書的統稱。臣僚上“疏”可以報告工作、議禮論學、陳政要、言兵事、進諫等。

  D.“黃龍元年”,是以東吳君主孫權的年號紀年的。因都是一個皇帝一個年號,所以也常常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如“崇禎”皇帝,“康熙”皇帝。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孫登體恤百姓,寬以待人。他出外狩獵時,常繞遠路避開良田,不踐踏百姓的莊稼。休息時,也是選擇空閒之處。對於犯了錯誤的人,不忍處罰,還不許身邊的人再提此事。

  B.孫登人品出眾,才幹超人。孫登是孫權的長子,一直受到良好的教育。孫權讚賞他的人品和能力,授予他東中郎將,賜封萬戶候,冊立為太子,追諡宜太子。

  C.孫登關心國事,憂國憂民。他臨終上疏頗有見地,提出國家的政令應與時俱進博採眾議;認為有些地方應該寬緩刑法,減輕賦稅,調整或停止一些勞役,順應民心。

  D.孫登孝順養母,有感恩之心。徐氏對孫登有養育之恩,雖遭廢,但徐氏派人送來的衣服,孫登必定沐浴後才穿上。父親要立他為太子,他則堅決要求先立養母為皇后。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從者欲捶之,登不聽,使求過丸,比之非類,乃見釋。

  (2)既絕而後書聞,權益以摧感,言則隕涕。

  三、詩歌鑑賞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贈孟浩然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悶十二首·其六

  杜甫

  復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

  即今耆舊無新語,漫釣槎頭縮頸鯿。

  注:①中聖:古時嗜酒的人把清酒叫做聖人,濁酒做賢人。中聖即喝醉了。②耆舊:年高而有聲望的人。

  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李詩首聯即點題,“吾愛”二字,親切摯懇,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愛”字是貨串全詩的抒情線索。

  B.孟浩然的《夜歸鹿門收》中“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兩句,堪稱李詩“白首臥松雲”一句的生動註解。

  C.從體裁來看,兩首詩分別是律詩和絕句:從情感來看,兩首詩都表達詩人對孟浩然的仰慕和思念之情。

  D.兩位偉大詩人不約而同都用了“清”字來概括孟浩然詩歌“清新白然”的風格,真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E.兩首詩都給予了孟浩然以高度評價,代詩仙和一代詩聖都為孟浩然作詩,可見作為與王維齊名的盛唐詩人,孟浩然實至名歸。

  2.孟浩然是一個怎樣的人 根據以上兩首詩簡要分析。

  四、情景默寫

  補寫巾下列句了中的空缺部分。

  (1)韓愈在《師說》中列舉郯子、萇弘等人從師學習的申例,得出了“______,______”的結論。

  (2)《阿房宮賦》結尾“______”一句,告誡後人若只“哀”前人卻不引以為戒,必將重蹈歷史覆轍。

  (3)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中“______,______”兩句,以醉開頭,以夢啟下,描寫了一幅詞人志未酬、借酒消愁的畫面。

  五、選擇題

  下列各項中加點成語的運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 )

  ①校園運動會,場上的運動健兒們奮力拼搏,場外的拉拉隊也熱情參與,吶喊聲、助威聲、歡笑聲,此起彼伏,整個操場沸反盈天。

  ②朋友圈流傳的一篇文章指出,長久暴露在節能燈下,皮膚會出現嚴重受損現象,中國照明學會專家直言這種說法是不經之談。

  ③桑迪亞哥在與鯊魚的搏鬥中被弄得遍體鱗傷,但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人可以被消滅,可你就是打不敗他”這一道理。

  ④用詞得體是一個人具有文化修養的標誌,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為附庸風雅,經常亂用誤用敬辭謙語,讓人貽笑大方。

  ⑤她的時間觀念不強,做事拖拖拉拉,這次出差,臨近出發,她卻還在家裡七手八腳地收拾行李,差點耽誤了整個行程。

  ⑥如今一些年青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追捧“懶癌”等不良思想,對一個崇尚勤勞的民族來說,這樣的苗頭不可等閒視之。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態勢良好,但要真正邁進新能源汽車時代,我們仍面臨“充電樁遠不能滿足未來需求”“城鄉分佈不均”等諸多問題。

  B.專家指出,對感冒需辯證看待,切忌不要濫用抗生素,感冒多是病毒感染,一般七天自愈,細菌感染才需用抗生素,濫用可能引發耐藥性。

  C.不久前,雪龍號科考船載著中國科考隊赴南極考察,此次考察主要圍繞建立我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為中心開展工作,計劃用五個半月時間完成。

  D.在20xx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公佈了全球首款人車A1互動系統,該系統可具備人車對話、疲勞監測、AR導航,讓出行變得更加簡單安全。

  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

  A.劉教授,您的專著我已收到並惠存,初讀後感覺對我論文寫作啟發很大,非常感謝。

  B.這家咖啡廳咖啡味道醇厚,服務也很周到,所以店裡總是坐滿客人,我也經常光顧。

  C.畢業之後,我們]有十多年沒見了,明天一定專程到府上拜訪,看望你的家父、家母。

  D.李老師,感謝您多年來對我的關心,這次外出我帶了一點特產給您嚐鮮,還請笑納。

  六、語言應用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今天為什麼還要讀中國古代經典?①______。如果你不想完全拋棄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那麼閱讀自己民族的文化經典吧,因為這是承繼傳統的一種必要方式。不僅如此就個人而言,閱讀經典是接受文化濡染的`過程,可以改變人的氣質。②______,會表現出與一般人截然不同的精神氣質。很多人都發生氣質的變化,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就會隨之發生變化。所以③______,在個人,可以改變氣質;對社會而言,可以轉變風氣

  下面文段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照①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二胎政策的出臺,即可迅速緩解中國適齡勞動力人口急降及老齡化問題。以前的獨生子女政策,雖然對緩解人口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帶來了不少社會問題。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解決了孩子成長中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這個問題一旦解決,也就隨之解決了一系列社會問題。

  ①二胎政策的出臺,不一定能迅速緩解中國適齡勞動力人口急降及老齡化問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星巴克作為休閒的社交場所,採取橫向排隊模式,這樣能使顧客看到被此的表情,產生親近感,避免焦躁,進而營造出輕鬆、舒適的氛圍。

  麥當勞作為快餐業,採取縱向排隊模式,讓顧客之間是背與面的接觸,這不僅會讓顧客產生焦躁感,也會讓顧客提前做好消費決策,進而營造快節奏、高效率的氛圍。

  讀了這則材料,你有怎樣的思考請選好角度,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要求: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017-2018學年高二開學考試語文試卷2

  一、現代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道”是老子哲學的中心現念,他的整個哲學系統都是由他所預設的“道”而開展的。《老子》書上所有的“道”字,符號形式雖然是同一的,但在不同章句中卻具有不同的義涵。有些地方,“道”是指形而上的實存者;有些地方“道”是指一種規律;有些地方,“道”是指人生一種準則、指標或典範。

  老子說,有一個渾然一體的東西,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叫它“道”。為什麼不知道它名字,勉強叫它“道”呢?因為我們既聽不見它的聲音,又看不見它的形體。換句詁說,它是一個有具體形象的東西。“名”是隨著“形”而來的,既然“道”沒有確定的形體,當然就“不可名”了。

  “道”之“不可名”,乃是由於它的無形。為什麼老子要設定“道”是無形的呢?因為如果“道”是有形的,那必定就是存在於特殊時空中的具體事物了,存在於特殊時空中的具體事物是會生滅變化的。然而在老子看來,“道”卻是永久存在的東西,所以他要肯定“道”是無形的。為什麼老子又要反覆宣告“道”是“不可名”的呢?因為有了名,就會把它限定住了,而“道”是無限性的。通常我們用名來指稱某一事物,某一事物被命名以後,就不能再稱為其他東西了。例如我們用“菊花”這個字來稱呼“菊花”這個東西,既經命名之後,就不再稱它為“茶花”或“薔薇”了。由於“道”的不可限定性,所以無法用語言文字來指稱它。《老子》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實常在的“道”是不可言說的,無法用概念來表達的。現在勉強用“道”字來稱呼它,只是為了方便起見。

  “道”雖沒有固定的形體,雖然超越了我們感覺知覺作用的範圍,但它並非空無所有;“其中有象”“其中有物”,都說明了“道”是一個實有的存在體。老子又告訴我們,這個實有的存在體,在這宇宙間是唯一的、絕對的,它本身是永久長存的,不會隨著外物的變化而消失,也不會隨我外在的力量而改變,所以說它“獨立而不改”。有些人把老子的“道”和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底斯的“存有”相比附,這是似是而非的。因為巴門尼底斯所說的“存有”,固然是指唯一的、絕對的、永存的,同時又認為它是不變不動的。但老子的“道”卻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在不斷地運動著的,所以說它“周行而不殆”。“道”乃是一個變體,是一個動體,它本身是不斷地在變動著的,整個宇宙萬物都隨著“道”而永遠在“變”在“動”。“道”的變動,由是產生了天地萬物。

  (摘編自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老子》書上的“道”字雖然符號形式相同,但它作為老子哲學核心觀念的載體,在書中具有不同的涵義。

  B、“道”作為形而上學的實存著,既無固定的形體,也無適且的稱謂,我們無法用感覺知覺去直接接觸到它。

  C、老子設定“道”是無形的,是因為他認為“道”是“不可名”的,如果“道”有了名,它就會被限定住了。

  D、在老子看來,“道”是不會隨著外物的變化而消失,也不會隨著外在的力量而改變的永久常存的實有存在體。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先總說老子“道”的三個義涵,然後較深入地分析了它的第一個義涵。

  B、文章中“道”的命名問題,巧妙引出“道”是永久存在的無形之物這一特徵。

  C、文章第三段引用《老子》裡的話,意在說明“常道”“常名”不可言表的特性。

  D、文章第四段比較“道”與“存有”的異同,是為了證明“道”的變動產生天地萬物的觀點。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用“道”這個字來指稱具有無限件的“道”,只是一種勉強的命名方式,更恰當的名稱還有待人們去發明。

  B、通常情況下,客觀存在的亊物如果不被命為某個名稱,那麼它就不會被該名稱限定住而存在其他命名的可能性。

  C、如果認同並堅持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底斯的“存有”觀念,就可能造成用孤立、靜止、片而的觀點看問題。

  D、“道”這個不斷變動的實存體,在天地萬物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而且萬物還是由它所創生的。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剃刀俠

  木樺

  清朝嘉慶年間,北京正陽門(俗稱前門)外,已是相當繁華的集貿市場。幾十丈高的城門樓子,威嚴如皇帝老子,注視著熙來攘往的人流。

  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華熱鬧之時。

  一匹棗紅大馬,上騎一員佩刀武官,後跟幾個步行兵卒,像一股浪頭把人流衝得七零八落。

  門樓下老攤販認得,這是乾清門藍翎侍衛。這些藍翎寵兒每隔幾日便會出宮耀武揚威找便宜。

  這位藍翎爺果然在一處最繁華的地方下馬了。

  小兵卒趕快接過馬韁跟在後頭,那藍翎爺就搖著馬鞭四處轉悠。他盯上幾個剃頭挑子,就踅過來,在一個空位前站住。

  顯然這小子是要剃頭或刮臉修鬍子。當然一概是白活兒。

  一個年輕的剃頭師傅趕緊躬身讓位。那藍翎爺也不搭話,將馬鞭丟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

  誰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這藍翎爺體肥身重,木椅“咔嚓”一聲就散了架。這傢伙一個四仰八叉摔在地上。

  這還了得!藍翎爺火從天降,怒從膽生,抓起地上的馬鞭,劈頭蓋腦就向小師傅猛抽起來,直抽得小師傅滿臉淌血,爹一聲媽一聲叫著,他才給兩個小卒扶到另一個剃頭挑兒前。

  那挑子一頭火正旺,銅盆裡的淨水正冒熱氣。

  挑兒前一個年過半百的瘦老頭兒正在刀蕩子上“哧哧”蕩刀。

  小卒就把藍翎爺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師傅抓緊幹活兒。

  到底是老馬識途。瘦老頭兒就小心翼翼,輕手輕腳給藍翎爺盤起辮子剃起來。那半寸寬極好鋼口的紅木短把兒剃刀,被蕩得吹毛立斷,直把藍翎爺辮子周邊颳得油光鋥亮,蒼蠅落上都得打滑。

  藍翎爺給颳得懶洋洋,就有睡意,就有小卒子過來用背託著頭。老人就把刀板兒在睡臉上游動。

  那剃刀在陽光下熠熠閃亮,那藍翎爺就“呼嚕呼嚕”睡。

  臉刮完,瘦老頭兒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頭熱銅盆裡蘸個熱毛巾,用手邊試涼熱邊把毛巾蒙到藍翎爺臉上。這是最後一道工序。熱巾上臉,藍翎爺就醒了。按規矩老師傅掀起毛巾蓋住眼睛,輕鬆地在下巴和脖子處又刮幾刀,這才把熱毛巾在胖臉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圍的大毛巾,把藍翎爺頭一扶,小卒子就順勢把藍翎爺扶起來。

  瘦老頭兒畢恭畢敬把手一張,說,爺您走好!那藍翎爺就給小卒向棗紅馬扶去。

  幾個小卒把藍翎爺扶上馬。一個小卒問:爺,咱還去哪兒?

  藍翎爺不出聲,小卒子就再問。還是不出聲。

  另一個小卒子就驚恐地說,別問了,你看咱爺脖子咋出血了?幾個人就驚懼去扶藍翎爺。哪來得及,人從馬上跌下來,頭咕嚕咕嚕滾落一邊,腔子裡的血殺豬般噴射出來。

  “殺人啦!”

  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忽然寂靜了下來。霎時間,這就圍滿了大半圈的集市人,竊竊私語著……是剃刀俠……

  人群裡一句話提醒小卒子們,就都抽刀去奔那老剃頭匠。

  哪裡還尋得人影。有人說,見了,從城門樓子頂尖兒,跳上大柵巷子房上,走了。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A.小說中除了刻畫“剃刀俠”“藍翎爺”,還描寫了“一個年輕的剃頭師傅”,是為了襯托“剃刀俠”的處變不驚,並使“雁翎爺”暴虐成性、欺行霸市、耀武揚威的形象更加凸顯。

  B.“門樓下老攤販認得,這是乾清門藍翎侍衛,這些藍翎寵兒每隔幾日便會出宮耀武揚威找便宜。”說明門樓下老攤販曾被這些藍翎侍衛欺負。

  C.小說只對剃刀俠經行了側面描寫,一個久在江湖,武藝高強的俠客形象就躍然紙上。

  D.小說沒有直接寫藍翎爺與剃刀俠相遇,而是先由一個年輕的剃頭師傅過渡進而來到剃刀俠身邊,由剃刀俠給他剃頭,引出剃刀俠的打抱不平,這樣設計情節更真實、耐讀。

  E.小說透過講述剃刀俠在不知不覺中殺死了藍翎爺的故事,表現了剃刀俠高超的武藝,以及表達了對我國民間奇人的敬佩之情的主題。

  2.小說開頭描寫的環境有什麼特點?有什麼作用?

  3.小說中藍翎爺和剃刀俠的形象形成多方面的對比,請簡要分析。

  4.小說寫了剃刀俠殺藍翎爺的故事,請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蘊。

  二、文言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小題。

  吳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累官光祿卿,以禮部侍郎致仕。育少奇穎博學,舉進士,試禮部第一,中甲科。除大理評事,遷寺丞。歷知臨安、諸暨、襄城三縣。慶曆五年,拜右諫議大夫、樞密副使。居數月,改參知政事。山東盜起,帝遣中使按視,還奏:“盜不足慮。兗州杜衍、鄆州富弼,山東人尊愛之,此可憂也。”帝欲徙二人於淮南,育曰:“盜誠無足慮者,小人乘時以傾大臣,禍幾不可御矣。”事遂寢。向綬知永靜軍,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發其陰事,因構獄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經死。

  綬宰相子,大臣有營助,欲傅輕法。育曰:“不殺綬,無以示天下。”卒減死一等,流南方。育在政府遇事敢言與宰相賈昌朝數爭議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論辨不已乃請曰臣所辨者職也顧力不勝願罷臣職帝語大臣曰:“吳育剛正可用,第嫉惡太過耳。”一日,侍讀禁中,帝因語及“臣下譭譽,多出愛憎,卿所當慎也”。育曰:“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聖主之行,如日月之明。進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曉其惡,則陰邪不能構害,公正可以自立,百王之要道也。”帝數欲大用,為諫官劉元瑜誣奏育在河南嘗貸民出息錢。久之,除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判延州。

  夏人既稱臣,而並邊種落數侵耕為患。龐籍守幷州,欲築堡備之。育謂:“要契未明而亟城,則羌人必爭,爭而受患者必麟府也。”既而夏人果犯河外,陷驍將郭恩,而太原將佐皆得罪去。育性明果,所至作條教,簡疏易行而不可犯。遇事不妄發,發即人不能撓。辨論明白,使人聽之不疑。初尹開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與仲淹忤。既而仲淹安撫河東,有奏請,多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晚年在西臺,與宋庠相唱酬,追裴、白遺事至數百篇。體素羸,少時力學,得心疾,後得古方,和丹砂餌之,大醉,一夕而愈。後數發,每發數十日乃已。已而卒,年五十五。贈吏部尚書,諡正肅。

  (節選自《宋史·列傳五十》,有刪改)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事遂寢;寢:平息

  B、陷驍將郭恩;陷:陷害

  C、因事與仲淹忤;忤:牴觸

  D、和丹砂餌之;餌:服食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育在政府遇事/敢言與宰相賈昌朝/數爭議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論辨/不已乃請曰/臣所辨者/職也/顧力不勝/願罷臣職/

  B、育在政府遇事/敢言與宰相賈昌朝/數爭議/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論辨不已/乃請曰/臣所辨者/職也/顧力不勝/願罷臣職/

  C、育在政府/遇事敢言/與宰相賈昌朝數爭議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論辨不已/乃請曰/臣所辨者/職也/顧力不勝/願罷臣職/

  D、育在政府/遇事敢言/與宰相賈昌朝數爭議/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論辨/不已乃請曰/臣所辨者/職也/顧力不勝/願罷臣職/

  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進士”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透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宋朝時“甲科”是進士分檔的概念,一檔為甲科,二檔為乙科。

  B、“除”“遷”是古代官職變動的常用詞語。“除”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遷”指調動改派官職,“右遷”表示升職,“左遷”表示降職。

  C、“慶曆”是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帝王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一般由眾大臣擬定,每位皇帝使用一個年號,新皇帝登基常常改變年號。

  D、“山東”在秦漢時期一般指崤山以東地區,宋朝時太行山以東的黃河流域廣大地區也被稱作山東,二者都與現在山東省的地理範圍不同。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向綬以很嚴重的罪名陷害他人,導致他人自殺身亡,因為他是宰相的兒子,大臣們想輕判,吳育卻認為應該判死罪,最終向綬被判流放南方。

  B、皇帝多次想重用吳育,但諫官劉元瑜誣陷吳育,說他在河南時曾經向民間放貸並以此收取利息,這導致吳育被髮配到延州。

  C、吳育聰穎果斷,所到之處制定的措施簡單易行而不可冒犯。他遇事不隨意做決定,一旦做出決定就沒人能夠阻止他執行。

  D、本文以具體事例和人物語言,體現出吳育直言敢諫、剛直不阿、忠心為國的可貴品格,他的諡號“正肅”是對其品格的最好概括。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何真,字邦佐,東莞人。少英偉,好書劍。元至正初,為河源縣務副使,轉淡水場管勾,棄官歸。元末盜起,真聚眾保鄉里。十四年,縣人王成、陳仲玉作亂,真赴告元帥府。帥受賂,反捕真。逃居坭岡,舉兵攻成,不克。久之,惠州人王仲剛與叛將黃常據惠。真擊走常,殺仲剛。以功授惠陽路同知、廣東都元帥,守惠州。海寇邵宗愚陷廣州。真以兵破走之,復其城。擢廣東分省參政,尋擢右丞。贛州熊天瑞引舟師數萬欲圖真,真迎之胥江。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檣,擊走之。廣人賴以完。先是真再攻成,誅仲玉而成卒固守。二十六年,復圍成,募擒成者,予鈔十千。成奴縛成以出。真予之鈔。緣海叛者皆降。

  時中原大亂,嶺表隔絕,有勸真效尉佗故事者,不聽。屢遣使由海道貢方物於朝。累進資德大夫、行省左丞。洪武元年,太祖命廖永忠為徵南將軍,帥舟師取廣東。永忠至福州,以書諭真,遂航海趨潮州。師既至,真遣都事劉克佐詣軍門上印章,籍所部郡縣戶口兵糧,奉表以降。永忠聞於朝,賜詔褒真曰:“朕惟古之豪傑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竇融李勣之屬擁兵據險角立群雄間非真主不屈此漢唐名臣於今未見。爾真連數郡之眾,乃不煩一兵,保境來歸,雖竇、李奚讓焉。”永忠抵東莞,真帥官屬迎勞,遂奉詔入朝。擢江西行省參知政事,且諭之曰:“天下分爭,所謂豪傑有三:易亂為治者,上也;保民達變,知所歸者,次也;負固偷安,身死不悔,斯其下矣。卿輸誠納土,不逆顏行,可謂識時務者。”真頓首謝。在官頗著聲望,尤喜儒術,讀書綴文。已,轉山東參政。四年命還廣東,收集舊卒。事竣,仍蒞山東。九年致仕。

  (選自《明史·何真傳》,有刪改)

  【注】尉佗,公元前218年,奉秦始皇命令徵嶺南,略定南越。秦亡後,漢高祖封其為南越王。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朕惟古之豪傑/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竇融/李勣之屬/擁兵據險/角立群雄間/非真主不屈此漢唐/名臣於今未見

  B、朕惟古之豪傑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竇融李勣之屬擁兵/據險角立群雄間/非真主不屈此漢唐/名臣於今未見

  C、朕惟古之豪傑/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竇融李勣之屬/擁兵據險/角立群雄間/非真主不屈此/漢唐名臣於今未見

  D、朕惟古之豪傑/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竇融李勣之屬擁兵/據險角立群雄間/非真主不屈此漢唐/名臣於今未見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準確的一項是()

  A、字,是古人在成年後舉行冠禮時取的,供平輩或晚輩可以稱呼的新名。一般來說名與字之間是有關聯的,如諸葛亮,字孔明,“亮”和“孔明”是同義的。

  B、右丞,官名,為尚書令及僕射的屬官。自漢至金有尚書左丞、尚書右丞。尚書左丞佐尚書令,總領綱紀;右丞佐僕射,掌錢穀等事。

  C、頓首,指磕頭。古代的一種交際禮儀,是平輩之間的拜禮。因為頭觸地時間很短,只是略作停頓,所以叫頓首。

  D、致仕,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有時也指獲取官職,古人還常用致事、致政等名稱,指官員就職上任。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何真從小喜歡讀書,又善擊劍,有正義感。元末盜賊蜂起,他因此棄官返鄉,組織地方武裝,保衛鄉里。

  B、何真有智謀,善作戰,屢立戰功。他擊敗黃常,收復惠州;擊敗海寇邵宗愚,收復廣州;擊敗熊天瑞,保全了廣州。

  C、何真忠於朝廷。元朝末年,中原大亂,他雖用兵嶺南,依然不辭路遠,屢次進貢於朝廷,官至資德大夫、行省左丞。

  D、何真識大局,不愚忠。他深知元朝大勢已去,為讓他治下的廣東免於戰亂,百姓得以安定的生活,主動歸順明太祖。

  4.把下面的句子以及課文中學過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

  (2)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3)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三、詩歌鑑賞

  閱讀下面的詞,完成下列小題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唐]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1.對本詞的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一二句借遊人總述,稱誇讚江南好,進而勸告客居、隱居的人在此久居直到年老。

  B、景點的選擇,極富江南水鄉特點,既有景,又有遊人的感受。

  C、“壚邊人似月”一句用的是借代,寫賣酒少女的美麗動人,以此寫出江南的景人皆美。

  D、全詞描摹江南水鄉是風光宜人的勝地,抒發自己客居於此的得意之情。

  E、一般寫遊子,都寫思鄉斷腸,這首詞卻反其意而用之,獨具新意。如果不到年老就回到家鄉,會無限遺憾,以此表達詞人願久居江南的心願。

  2.作者為了表現江南的美,採取了哪些藝術手法?

  四、句子默寫

  補寫出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

  (1)鳳兮鳳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

  (2)過也,_________;更也,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4)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選擇題

  1、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①改革開放的成果越來越令人矚目,許多來中國的人都有感於三十幾年來中國發生的石破天驚的變化。

  ②評點批註是我國文學鑑賞和批評的重要形式和傳統。它直入文字,少有迂迴,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詞斷句,是閱讀者自身感受的筆錄,體現著閱讀者別樣的眼光和情懷。

  ③一些古代文人,當理想在現實中得不到實現時,就會選擇隱居,避開人群,開始在大自然中求田問舍,尋求心靈上的寄託。

  ④木心研究者隴菲先生認為,《木心談木心》涉及謀篇佈局、遣詞造句、焊接文白、應對採訪等諸多方面,細心教學生如何寫作,可謂金針度人。

  ⑤老去,尤其是孤獨地老去,實在是人生中最最殘酷的事情。縱使富可敵國,奴僕環侍,也只能落得個孤苦伶燈、芳華凋零的結局,真可謂生榮死哀。

  ⑥美國試圖透過解決流動性危機來解決支付性危機無異於抱薪救火,借更多的債來解決債務危機,這種求助力度越大,危機擴散幅度就越深,持續時間也越長。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④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工信部官網稱,隨著全球5G試驗與商用步伐的加快,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將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探索5G試驗的國際合作。

  B、在網路社交中,一個笑中帶淚的表情符,表意既是清晰的又是曖昧的,因為在不同語境中,它能被解讀成苦笑、笑哭了或者是無可奈何等等都可以。

  C、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20xx年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教育部結合“雙一流”建設實際,經廣泛徵求意見.確定總的工作原則是穩中求進繼承創新、改革發展。

  D、特洛伊安斯卡亞及其研究小組利用機器學習建立了一份基因相互作用圖,將已經為人熟知的少數自閉症風險基因的相互作用跟數千個其他未知基因的相互作用進行對比,尋找其中的類似之處。

  3、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

  A、十幾年前寫給舊友的信還壓在箱底,可惜當時山水阻隔,無法送達,朋友至今也不能領會我的雅意,令人唏噓惑嘆。

  B、令嬡知書達理,聰明穎悟,好學上進,理在又秉承父志,走上了研究金文的道路,實在是令人羨慕,可喜可賀!

  C、筆者僅是談一談自己的淺知拙見,當然,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需要我解答的,我也會傾其所有,不吝賜教的。

  D、聽說那位同學家庭困難,卻積極樂現,刻苦學習,成績優異,大家都表示願意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鼎力相助。

  六、語言應用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人們在世上經營,都想尋找理想的合作伙伴。然而,①____,先哲就有“六不合作”的選擇標準。所謂“六不合作”即不與私慾太重的人合作,不與沒有使命感的人合作,不與沒有人情味的人合作,不與負能量的人合作,不與沒有人生原則的人合作,不與無感恩之心的人合作。②____,真正辨別起來就困難了,③____,才能達到識人識面又識心的效果。

  仿照示例,感受和理解下面兩個面面形象的內在涵義,請為它們分別設汁面外音一要求中心明確,至少運用一種修辭下法。

  示例:

  畫面:一個女孩在“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錢箱前駐足,把自己手中的硬幣放了進去。

  畫外音: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我心懷感恩,傳遞愛心。

  畫面一:一個行動緩慢的老人脫下帽子,向停車禮讓他的司機深深鞠躬致謝。

  畫外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畫面二:四川九寨溝地震中,前方落石滾滾,一個身著迷彩服計程車兵與人們逆向奔跑,跑向救災前線。

  畫外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為了慶祝女兒的降生,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將99%股份(450億美元)捐給慈善機構,他在給女兒的信中稱這筆捐款是為了“與全球慈善家一道發展人類潛能,促進下一代所有孩子的平等權益,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這樣做,不僅僅是因為愛你,更因為我們對於下一代的孩子們有著道義上的責任。”對馬克?扎克伯格的做法,有人點贊,認為馬克?扎克伯格的做法超越了個人之愛,是大愛,是留給女兒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有人拍磚,認為馬克?扎克伯格太苛刻,很不盡人情,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

  你對馬克?扎克伯格以這種方式來慶祝女兒的降生有何聯想與感悟?請你權衡、思考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2017-2018學年高二開學考試語文試卷3

  一、選擇題

  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革滅殆盡(dài)暴霜露(bào)

  B.思厥先祖父(jué)勝負之數(shù)

  C.弊在賂秦(lù)為國者(wèi)

  D.不得下嚥(yàn)洎牧以讒誅(zì)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橫線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六國互喪互:互動。蓋失強援蓋:因為。

  B.思厥先祖父先:對已去世尊長的敬稱。暴秦之慾無厭厭:討厭。

  C.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判:分出,分清。終繼五國遷滅遷:改變。

  D.後秦擊趙者再再:兩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與今義相同的一組是()

  ①蓋失強援,不能獨完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③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④可謂智力孤危⑤然後得一夕安寢⑥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⑦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

  B.③④⑤

  C.①⑤⑦

  D.④⑥⑧

  從詞類活用的角度,選出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

  A.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C.不能容於遠近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選出加點詞的意義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

  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②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③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

  ④城之破也,婦孺不存⑤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下列句中“於”的用法與“其勢弱於秦”中“於”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齊人勿附於秦

  B.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於是

  D.師不必賢於弟子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完全不正確的一項是()

  ①破滅之道也(規律)②率賂秦耶(全都)③固不在戰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們的)⑤諸侯之所亡(滅亡)⑥以有尺寸之地(才,從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2.下列四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賂秦而力虧而秦兵又至矣

  B.破滅之道也暴秦之慾無厭

  C.不賂者以賂者喪秦以攻取之外

  D.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則秦之所大欲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判:決定

  B.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速:招

  C.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向:以前

  D.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當:當……時候

  4.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暴秦之慾無厭杳不知其所之也

  B.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舉匏尊以相屬

  C.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D.趙嘗五戰於秦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5.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引用古人的話,以“抱薪救火”為例證,說明以地事秦必然導致滅亡的嚴重後果。

  B.選文以齊、燕、趙三國滅亡的程序,具體論證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的道理。

  C.這兩段文字型現了蘇洵文風特點:行文縱橫恣肆,氣勢逼人;語言樸素簡勁,富有表現力。

  D.兩段文字均採用對比論證及事實論證的方法,論證文章中心論點,發人深思,令人警醒。

  6.第二段文字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①比喻論證②對比論證③類比論證④引用論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2)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8.“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個論斷是以怎樣的方式提出的?從哪幾句話可以看出作者寫此文的本意?

  9.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賂秦之害闡述清楚,為什麼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結?

  三、選擇題

  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與例句“倉皇東出”中加點字活用現象不相同的一項是()

  A.一夫夜呼,亂者四應

  B.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C.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D.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選出沒有名詞用作動詞的一項()

  A.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

  B.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C.函梁君臣之首

  D.序八州而朝同列

  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

  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D.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補得不對的一項是……()

  A.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於)廟。

  B.請其矢,盛(之)以錦囊,負(箭)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於廟)。

  C.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其)函梁君臣之首。

  D.而身死國滅,(其)為天下笑。

  四、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組組:絲帶、絲繩,這裡泛指繩索。

  B.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壯:雄壯。

  C.抑本其成敗之跡抑:或者。

  D.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身:身體。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

  A.函梁君臣之首

  B.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C.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D.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名曰《指南錄》

  3.下列句子中句式結構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

  A.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B.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

  C.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4.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組——當他用繩子把燕王父子捆綁起來。

  B.一夫夜呼,亂者四應——一個人夜裡呼喊作亂,亂了的人便從四面八方群起響應。

  C.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以至於彼此對天發誓,痛哭流涕,沾溼了衣襟。

  D.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憂慮辛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逸舒適可以使自己毀滅。

  5.對“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一句的理解,下列最準確的一項是()

  A.強調得天下困難和失天下容易。

  B.強調“得”“失”都是由人事決定的。

  C.否定“得”“失”的難易都是由人事決定的。

  D.否定得天下困難,承認失天下容易。

  6.下列各句對文段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項是

  A.作者以“嗚呼”起筆,發出了對伶官誤國的感慨。接著語用反問,提出中心論點: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這一嘆一問,為全文定下了嘆惋的基調。

  B.第二段以“三矢”貫穿文意。先寫莊宗受命,再寫莊宗覆命,著力描寫了莊宗“請矢”的恭謹態度,從中看出他是矢志復仇的,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C.第三段對比莊宗極盛、極衰的兩種情形,得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結論。這就透過對“盛衰之理”的議論,揭示了所謂“人事”的基本內涵。

  D.文末緊承上文進一步議論,得出“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的歷史教訓,諷諫北宋統治者,要借鑑歷史,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因而意味深長。

  六國論(節選)

  蘇轍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於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於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六國論(節選)

  李楨

  以餘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以罪秦也。當是時,東諸侯六國也,未有能愈於秦也;其溺於攻伐,習於虞詐,強食而弱肉者,視秦無異也。兵連禍結,曾無虛歲。向使有擅(據有)形便(地理形勢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增一秦也,惟其終不克為秦所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竊怪天下之諸侯(私下)

  B.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過失)

  C.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排斥,抵禦)

  D.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困窘)

  2.下列句中加粗的虛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B.彼秦者將何為哉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

  C.未可專以罪秦也不賂者以賂者喪

  D.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子孫視之不甚惜

  3.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蘇轍和李楨認為六國滅亡原因的一項是()

  A.①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②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以罪秦也。

  B.①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②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C.①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②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D.①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②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增一秦也。

  4.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蘇轍認為“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的條件是“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

  B.李楨認為六國在“溺於攻伐,習於虞詐,強食而弱肉”等方面與秦國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C.蘇轍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在於不知佐韓、魏以擯秦,“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

  D.李楨認為六國滅亡是由於未佔據有利地勢,又未得天助,否則,其中的任何一個國家也可以像秦國一樣一統天下。

  5.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

  (2)彼秦者將何為哉?

  (3)惟其終不克為秦所為。

  (4)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五、選擇題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內容,最恰當的一組是()

  時常想起魯迅,想起胡適,想起錢穆——一個已經逝去的鐵三角。他們與時代一同呼吸,以獨立的姿態成為30年代中國知識界的柱樑。如今,他們正凝視著這個輕佻的當下,沉默不語,我們是喋喋不休地重複梁實秋的雅舍、、,還是老老實實地告訴我們的學生,我們曾經有過、與錢穆的嚴謹學業?

  A.周作人的平和林語堂的幽默魯迅的思想深邃胡適的人格獨立

  B.周作人的苦茶林語堂的菜譜魯迅的深邃思想胡適的獨立人格

  C.林語堂的幽默周作人的平和胡適的深邃思想魯迅的獨立人格

  D.林語堂的菜譜周作人的苦茶胡適的思想深邃魯迅的人格獨立

  下列說法,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項是

  國內的書店為何無法在專業閱讀與公共閱讀之間作出區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專業研究者往往不重視公共文化的培育,更不願投入到公共寫作中去,而政府與社會對於公共文化從業者的壓制與吝嗇,也使得公共文化雪上加霜,反倒成為一種奢侈消費。要麼去聽於丹,要麼只能硬著頭皮去讀章太炎的國學。顯然,這是一種深刻的公共智識危機,它不僅限制了國人的閱讀樂趣,而且加劇了知識鴻溝,它讓專業研究者越來越遠離公共的知識需求市場,並且多少還有一些帶著孤傲的自鳴得意;另一方面,“無良書商”攢集著各種不可靠的雞湯知識讀本,獲取豐厚的利潤。

  A.要消除知識鴻溝必須充分重視公共文化的培育。

  B.當前圖書市場出版物品種單一限制了國人的閱讀樂趣。

  C.專業研究者應擔負為公眾提供適合的公共閱讀產品的責任。

  D.“無良書商”追求豐厚的利潤使公眾的閱讀成為奢侈消費。

  六、詩歌鑑賞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小題。

  好事近·悼春

  李清照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後,正傷春時節。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①暗明滅。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鴂②。

  【注】①缸:燈。②鴂:鵜鴂。說法不一,一指杜鵑,一指伯勞。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詞人由風住即斷定“簾外”定然是落花遍地,紅白堆積,表現了詞人的敏感。

  B.李清照對“落花”給予極大的關注,在其潛意識中,多少帶有以之自況的成分。首二句雖為狀物,但樂觀之情已隱然可感。

  C.“長記海棠開後”二句,詞人的回憶閘門被開啟,但對往事的具體內容卻避而不談,只是說此時海棠花落之時,亦是自己傷春時節。

  D.詞人在諸多花卉中,對海棠情有獨鍾,這或許是因為海棠有“花中神仙”之美稱,以及如霞似雪般的穠麗妖嬈,尤其是其高中優雅之美,與詞人個性頗為近似。

  E.“魂夢不堪幽怨”句,寫詞人白日借酒澆愁,夜晚則惜花傷時。夢中的情景已使夢魂幽怨哀愁,醒後“啼鴂”聲更增添了悲愴的情感。

  2.本詞的下闋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分析。

  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①覓酒

  吳文英②

  山遠翠眉長。高處淒涼。菊花清瘦杜秋娘。淨洗綠杯牽露井,聊薦幽香。

  烏帽壓美霜。風力偏狂。一年佳節過西廂。秋色雁聲愁幾許,都在斜陽。

  【注】①吳見山:吳文英的詞友,二人常有唱酬相和之作。②吳文英:宋代詞人,號夢窗,一生未第,遊幕終生。

  1.下列對這首詞的分析與鑑賞,正確的兩項是()

  A.“山遠翠眉長。高處淒涼”兩句,是寫女子眉如遠山長,她登上高處,心中感到悽悽涼涼,無心賞景遠望。

  B.“烏帽壓吳霜。風力偏狂”兩句,是說山風很大,詞人只能用帽子來抵禦“吳霜”的寒冷,由此可見詞人已年老力衰。

  C.“一年佳節過西廂”一句,直敘去吳見山家飲酒,重陽佳節在老朋友家的西用房中度過了。“佳節”指的是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秋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D.“秋色”“雁聲”和“斜陽”都是寫景,詞人對景思親,感慨自己已入暮年卻仍羈旅在外,流露出詞人的哀愁、鬱悶。

  E.本詞表現出詞人的多種感情,既有對時光飛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羈旅在外的哀愁,還藉助重陽節這一主題寄託了思親懷鄉的苦悶。

  2.這首詞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任選其中兩種簡要分析。

  七、語言應用

  閱讀《邊城》中的一段文字,用“戍軍政府”的口吻寫一條簡明的通知。

  賽船過後,城中的戍軍長官,為了與民同樂,增加這個節日的愉快起見,便派兵士把三十隻綠頭長頸大雄鴨,頸脖上縛了紅布條子,放入河中,盡善於泅水的軍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趕鴨子。不拘誰把鴨子捉到,誰就成為這鴨子的主人。

  八、材料作文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不久前,一段名為“環衛工背大學生蹚水”的影片在網上熱傳。6月14日貴州部分地區降暴雨,六盤水師範學院低窪地帶形成積水。15日上午,校方安排8名清潔工用長凳在主教學樓前搭起了“水中橋”,並在水中來回揹著學生過“河”。

  8月25日,一道“最美人牆”也同樣引起了公眾關注。當日,成都突降暴雨,當地某所職校的教師為了不讓沒帶傘的學生們冒雨趕回宿舍,一個挨著一個地為學生撐起雨傘,上百名教師從教學樓一直連到宿舍樓門口,以“人牆”的形式為學生們搭起了一條風雨廊橋。

  此舉引發公眾熱議,有媒體對此作出了極為正面的評價,表示“感人”並“點贊”,認為這是對學生的盡心愛護,令人動容。但也有人質疑,這到底是愛護還是過度保護?

  對此你有什麼思考?寫一篇文章,發表你的看法。

  要求:①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題目自擬。②不得抄襲,不得套作。③書寫規範,正確使用標點符號。④不少於800字。

2017-2018學年高二開學考試語文試卷4

  一、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我的昂貴的腿

  [德]海因裡希·伯爾

  這下子我就業在望了。他們寄了一張明信片給我,叫我到局裡去一趟,我便遵命前往。局裡的人既親切又和氣。他們拿出我的檔案卡片,說了一聲:“呣。”我也回了聲:“呣。”

  “哪一條腿?”有一個官員問道。

  “右腿。”

  “整條腿?”

  “整條。”

  “呣,”他又哼了一聲,開始查閱各種各樣的單子。我總算可以坐下來了。

  他終於翻出一張單子,看來正是他所要找的。他說:“我看這裡有適合您乾的事,一件美差。您可以坐著幹。到共和廣場上一個公共廁所裡去擦皮鞋。您看怎麼樣啊?”

  “我不會擦皮鞋,我一向因為皮鞋擦不亮,引得大家側目相看。”

  “您可以學嘛,”他說。“什麼事情都可以學會的。天下事難不倒德國人。您只要同意,可以免費上一期學習班。”

  “呣,”我哼了一聲。

  “那麼同意了?”

  “不,”我說,“我不幹。我要求提高我的撫卹金。”

  “您瘋啦,”他回答時語氣既親切又溫和。

  “我沒瘋,誰也賠不起我的腿,我連多賣些煙都不行,他們現在製造了種種麻煩。”

  那個人把身子往後仰,一直靠到椅子背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親愛的朋友啊,”他感慨地說,“您這條腿可真叫貴得要命。我知道您今年二十九歲,身體很好,除了這條腿以外沒有一點毛病。您可以活到七十歲。請您算一算,每月七十馬克撫卹金,一年十二個月,那就是四十一乘十二乘七十。您算一下,不計利息就要多少錢。您不要以為只有您丟掉了一條腿,看來能夠長壽的也不僅僅是您一個。現在您還要提高撫卹金吶!對不起,您真是瘋了。”

  “先生,”我說,我也照樣往椅子背上一靠,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我看您大大低估了我的腿的代價。我的腿要昂貴得多,這是一條非常昂貴的腿。還得說一下,我不僅身體健康,而且很遺憾,頭腦也很健全。請您注意。”

  “我的時間很緊。”

  “請您注意!”我說。“我丟了這條腿,救了好些人的命,他們至今還在領取優厚的退休金。

  “當時情況是這樣的:我單槍匹馬埋伏在前沿某個地方,奉命注意敵人何時來到,這樣就可以讓別人及時溜掉。後面司令部已經在打點東西,他們既不願意跑得太早,也不願意溜得太晚。原先我們是兩個人在前沿,但是那一個被敵人打死了,他不必再花費你們的錢。他雖然已經結婚成家,但是您別怕,他的妻子身體健康,可以幹活。那個人的性命可真便宜。他當兵才四個星期,所以只花了你們一張通知陣亡的明信片和一點點口糧的錢。他在那個時候算得上是個勇敢計程車兵,他至少是真正給敵人打死的。後來就只剩我一個人在那裡,並且害怕起來,天很冷,我也想溜之大吉,嘿,我正要溜的時候,突然……。

  “我的時間很緊,”那個人說著,開始找他的鉛筆。

  “不,請您聽下去,”我說,“現在剛剛講到有意思的地方。正當我要溜的時候,我的腿出了問題。我只得躺在那裡。我想,既然溜不掉了,就把情況向後面報告吧。我報告了敵人的動靜,他們就全都逃跑了,規規矩矩地一級跟著一級;先是師部,然後是團部,再後是營部,依此類推,始終規規矩矩地一級跟著一級溜走,只有一件混帳事,那就是他們忘了把我帶走,您懂嗎?他們跑得太倉皇。真是件混帳事情,要不是我丟了這條腿,他們全都沒命了,將軍、上校、少校,一級一級數下去,全都得完蛋,那您就不必給他們退休金了。好,您算算看,我的腿值多少錢。那位將軍才五十二歲,上校四十八歲,少校五十歲,他們個個沒有一點毛病,身體健康,頭腦健全。他們那種軍事生活使得他們至少可以象興登堡一樣活到八十歲。您計算一下:一百六十馬克乘十二乘三十,完全可以估計他們平均還要活三十年,您看對嗎?所以,我的腿成了一條貴得嚇人的腿,成了一條我所能想象的最最昂貴的腿,您看是不是?”

  “您真瘋啦。”那個人說。

  “沒有,”我回答說,“我沒有瘋。對不起,我身體健康,頭腦健全,遺憾的是,我在這條腿出毛病前兩分鐘沒被打死。那樣的話,就可以節省好多錢啦。”

  “您到底接受這項差使不?”那個人問道。

  “不,”我說完就走了。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A.小說透過“我”描寫了以“我”為代表的一批人戰後遭遇的種種不如意,鞭笞了社會的不公現象。

  B.安置局工作人員詳細地為“我”算接受擦皮鞋工作後能夠得到的鉅額好處,是想以利誘惑我接受這個安排,當然也是真心地替我解決實際困難。

  C.小說中“我”給安置局工作人員算了一筆帳,是想得到“一百六十馬克乘十二乘三十”的報酬。

  D.當時社會上那些生活優越的人們思想醜陋,作風官僚,根本不知道那些戰爭中犧牲的、傷殘的人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E.人物少、語言幹練,但小說情節過於簡單,僅靠傷殘軍人與安置局工作人員的對話來展開。

  2.小說中的“我”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作者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刻畫這個人物?請簡要分析。

  3.小說多次提到局裡官員“您瘋啦”、“您真瘋啦”這樣的話語,這樣寫有哪些作用?請概括說明。

  4.小說的題目是“我的昂貴的腿”,但主要內容是圍繞是否接受廁所旁擦皮鞋的差事而展開的,如果以“差事”為題,你認為是否合適?請談談你的觀點和具體理由。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韓晉卿,字伯修,密州安丘人。為童子時,日誦書數千言。長以《五經》中第,歷肥鄉嘉興主簿、安肅軍司法參軍、平城令、大理詳斷、審刑詳議官,通判應天府,知同州、壽州,奏課第一,擢刑部郎中。

  元祐初知明州兩浙轉運使差役法復行諸道處畫多倉卒失敘獨晉卿視民所宜而不戾法指。入為大理少卿,遷卿。

  晉卿自仁宗朝已典訟臬,時朝廷有疑議,輒下公卿雜議。開封民爭鶉殺人,王安石以為盜拒捕鬥而死,殺之無罪,晉卿曰:“是鬥殺也。”登州婦人謀殺夫,郡守許遵執為按問,安石復主之,晉卿曰:“當死。”事久不決,爭論盈庭,終持之不肯變,用是知名。

  元豐置大理獄,多內庭所付,晉卿持平考核,無所上下。神宗稱其才,每讞獄雖明,若事連貴要、屢鞠弗成者,必以委之。嘗被詔按治寧州獄,循故事當入對,晉卿曰:“奉使有指,三尺法具在,豈應刺候主意,輕重其心乎?”受命即行。

  諸州請讞大辟,執政惡其多,將劾不應讞者。晉卿曰:“聽斷求所以生之,仁恩之至也。苟讞而獲譴,後不來矣。”議者又欲引唐日覆奏,令天下庶戮悉奏決。晉卿言:“可疑可矜者許上請,祖宗之制也。四海萬里,必須系以聽朝命,恐自今庾死者多於伏辜者矣。”朝廷皆行其說,故士大夫間推其忠厚,不以法家名之。卒於官。

  (選自《宋史韓晉卿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元祐初/知明州兩浙轉運使/差役法復行諸道處/畫多倉卒失敘獨晉卿/視民所宜而不戾法指

  B.元祐初/知明州兩浙轉運使/差役法復行/諸道處畫多倉卒失敘/獨晉卿視民所宜而不戾法指

  C.元祐初/知明州/兩浙轉運使差役法復行諸道處/畫多倉卒失敘獨晉卿/視民所宜而不戾法指

  D.元祐初/知明州/兩浙轉運使差役法復行/諸道處畫多倉卒失敘/獨晉卿視民所宜而不戾法指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又稱“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在本名以外還起了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字。

  B.童子,指童子科考試。童子科是古代選拔人才的制度,漢代已有,始以薦舉為主,後增加考試,只有透過考試的書生才稱童生。

  C.五經,儒家五部典籍的合稱。《詩》溫柔寬厚,《書》疏通知遠,《易》潔靜精微,《禮》恭儉莊敬,《春秋》屬詞比事。

  D.刑部,又稱“秋官、憲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獄訟等事務。其最高長官是刑部尚書。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晉卿堅持法度,不畏強權。在“開封民爭鶉殺人”事件中忤觸宋神宗寵臣王安石,有主見,並向大理寺卿進言,堅持認定此案為“鬥”。

  B.韓晉卿審案公允,才幹卓越。許多朝廷的疑難案件他都會參與討論,後因為與王安石爭論“登州府殺夫案”這個案子,更是在士大夫中知名。

  C.韓晉卿持法有度,堅持原則。有一次皇帝安排他到外地去辦案,習慣上這種案件在出差前要到宮中請示,他打破舊例立即動身。

  D.韓晉卿法度謹嚴,不乏憐憫之心。他長期任法官,執法守正,為人忠厚,認為對死刑審批權應慎重。士大夫們很尊重他,“不以法家名之”。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登州婦人謀殺夫,郡守許遵執為按問,安石復主之。

  (2)奉使有指,三尺法具在,豈應刺候主意,輕重其心乎?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赤壁歌送別

  李白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

  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餘跡。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

  注:①鯨鯢:大魚名,比喻吞食小國的不義之人。 ②唐突:觸犯。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首句寫出了赤壁之戰前緊張的氛圍,“二龍爭戰”指曹操和孫劉聯軍隔江對峙,勝負存亡,即將一戰而定。

  B.次句緊承首句,直接寫出赤壁之戰的結果,曹操大軍樓船一掃而空。“掃”“空”極寫周瑜軍隊勢如破竹的戰力。

  C.第三句直接描寫赤壁戰場上大火的慘烈,又是對第二句戰爭結局的原因的解釋,“張”“照”表現了曹操軍隊的氣勢。

  D.第四句看似平淡,但飽含著作者對儒將周瑜的讚美,表現了周瑜在赤壁下泰然從容、指揮若定、氣定神閒的風度。

  E.最後兩句中,作者希望朋友多寫書信,報告平安的訊息,同時也想以赤壁大戰的景象激勵自己,堅定濟世救民之志。

  2.本詩主要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三、詩歌鑑賞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虞美人》中面對永不停止消逝的時光面前感慨無限,同時放筆呼號,發出一聲深沉的浩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宮賦》的結尾處感嘆道,如果六國愛護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國,緊接著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誰得而族滅也?”

  (3)莊子在《逍遙遊》中指出,對待“譽”和“非”,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樣才能達到“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的境界。

  四、情景默寫

  下列各句中加橫線成語的使用,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①小劇場正上演崑曲《遊園驚夢》,雲臺上那青衣眼神流轉,碎步生蓮,才一開腔便先聲奪人,樓上樓下的看客皆轟然叫好。

  ②饒宗頤,這位被稱為當代“最後的通儒”的國學大師,與季羨林先生並稱“北季南饒”,他擁有百科全書式的深厚學養,令後輩學者難以望其項背。

  ③自安倍上臺以來,日本經濟就一直處於懸崖的邊緣,目前已是如履薄冰,尤其是今年6月23日的英國脫歐事件,更是給了日本經濟當頭一棒。

  ④兩人的矛盾本來可以透過友好協商解決,他卻鋌而走險,實施打擊報復行為,最終害人害己,鋃鐺入獄。

  ⑤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一系列支援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在大眾創業蔚然成風的今天,為農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⑥馮友蘭教授回憶說,蔡元培校長給他留下的最深刻記憶就是他灑脫豁達的胸襟,光風霽月的氣象,這種人格魅力最令人慨嘆不已。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五、選擇題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城鎮化自從採取了逐步擴充套件的方式,城中村作為城鎮化發展的前沿地區,需要從基層社群的土壤中由下而上地建設。

  B.傳承千年的日曆在當今網際網路消費的新浪潮之下,經過重新策劃包裝,又意外獲得了新生,掀起了年末的一波“文化買買買”風尚。

  C.鑑於這所學校積極探索全民閱讀新思路的做法初見成效,有人建議在全國中小學推廣該校的“學生家庭書房”。

  D.時至今日,耕讀傳家仍讓人回味和嚮往,這可能是因為人們意識到,在工業文明到來後,生命的異化太嚴重。

  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

  A.真是好久不見了,你看咱們大學畢業別時你送我的禮物,我一直都精心地惠存著。

  B.由於路上堵車非常嚴重,我趕到約定地點的時候,對方早已恭候多時了。

  C.前幾日你託人送來的小說初稿,我已經看了,對其中不妥當的幾處,我斗膽加以斧正。

  D.這麼珍貴的書您都能毫不猶豫地借給我,太感謝了,我會盡快璧還,請您放心。

  下面文段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考①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

  “機遇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這就是說,只要有準備只要努力了,就能夠抓住機遇。如果自己不準備,沒有能力爭取,機遇不會自己來,等待只能是一敗塗地。相反,只要自己有實力,機會必然會到來的,這只是一個時間間題而已。即使沒有伯樂,千里馬還是千里馬。

  ①準備了努力了,未必就能抓住機遇。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其他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西南聯合大學,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1938年4月,正式命名,1946年停辦。8年之中,共有3000多名學生畢業,其中2人獲得諾貝爾獎,8人成為兩彈一星元勳、100人成為兩院院士……成才率之高,讓人驚歎。

  有人總結了聯大的精神:家國情懷、社會承擔、學術抱負、遠大志向、樂觀心態,堅毅性格。

  在西南聯大80週年校慶之際,你所在的班級將以“發揚西南聯大精神,做新時代中學生”為主題召開討論會,請你寫篇發言稿。要求:選擇上面兩三個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學年高二開學考試語文試卷】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