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贛州市高一7月夏令營考試歷史試卷

贛州市高一7月夏令營考試歷史試卷

贛州市高一7月夏令營考試歷史試卷

  一、選擇題

  1、中國民間及官方均有“長兄如父冶”“小兒不及長孫冶”的說法。這些說法體現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級秩序

  C、貴族世襲

  D、宗法觀念

  2、周人經過克殷之戰和周公三年東征,消滅了許多地方勢力,造成了廣大地區的權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國”。這說明分封制()

  A、以政治權力重構為前提

  B、從西周時期開始實行

  C、確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則

  D、穩定西周的統治範圍

  3、中國衣冠服飾制度夏商時期已見端倪,到周代漸趨完善併成為“昭名分,辨等威”的丁具;戰國時期則出現了“七國異族,諸侯製法,各殊習俗”的現象。這表明先秦時期()

  A、服飾多元成為主流

  B、等級政治走向消亡

  C、思想領域百家爭鳴

  D、宗法禮制逐漸崩潰

  4、樊樹志在《國史十六講》中說:“政治與血緣的結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實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給諸侯叫做‘建國’,諸侯授土授民給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對於士、庶民而言,就有‘國’與‘家’的對立,他們把自己的宗族稱為‘家’,只知效忠於‘家’,而不知效忠於‘國’。”表明()

  A、分封制隱含著國家分裂割據的因素

  B、宗法制與分封制是互為表裡的關係

  C、宗法制是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歷史上的作用是弊大於利

  5、逸禮《王度記》曰:“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這種駕車出行規定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A、西周社會呈現等級森嚴的特徵

  B、西周社會腐敗現象十分嚴重

  C、西周社會君主專制的現象突出

  D、駕車出行是當時的重要活動

  6、學者王亞楠指出,“因為有了這一項根本決定,任何貴族就沒有‘食土子民’的權能.經濟政治大權集中於一身,他就有無上的富、無上的貴、無上的尊嚴,‘朕即國家’”.材料中的“根本決定”應是()

  A、設立皇帝稱號

  B、規定王位世襲

  C、分封子弟為王

  D、推行郡縣制度

  7、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評價秦始皇廢封建、行郡縣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縣制為“公天下”之開端,主要體現在()

  A、百姓不是封君的屬民

  B、更有利於加強皇帝集權

  C、中央到地方制度統一

  D、依據才幹政績任免官吏

  8、秦朝中央官職設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廟禮儀;郎中令,掌宮殿警衛;衛尉,掌宮門警衛;太儀,掌御用車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及皇帝的生活供應。由此可見,秦朝中央官制的特點()

  A、分工明確,彼此牽制

  B、服務皇室,家國同治

  C、垂直管理、分層管理

  D、官員眾多,權力分化

  9、元朝人胡三省說:“秦置御史,掌討奸猾,治大獄,御史大夫統之。”他認為御史大夫的重要職責是()

  A、執掌奏章,下達詔令

  B、統領百官,處理政事

  C、監察官員,審理大案

  D、草擬詔書,審議執行

  二、連線題

  (一)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於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於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魯。

  ——《史記·周本紀》

  材料二三年,(周)幽王嬖愛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廢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為後。後幽王得褒姒,愛之,欲廢申後,並去太子宜臼,以褒姒為後,以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讀史記(當時各國記載的歷史皆稱史記)曰:“周亡矣。”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物件主要有哪幾類?

  (2)材料二中為什麼“周太史”發出“周亡矣”的感嘆?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二中所反映的制度有什麼作用?

  (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政制)達臻“文明”一途,實應歸功於西周的創制......西周政治裡顯然有濃厚的貴族色彩,而“共主”名義下的地方分權體制……與秦以後一統的君主“獨制”格局涇渭分明。

  ——王家範《中國歷史通論》

  材料二、(秦)郡縣官吏統統由享受俸祿的職業官僚擔任,任免權集中於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軍事,郡監御史掌監察。……郡縣官必須服從朝廷的統一調動,官員調任官職,不得攜帶舊部屬吏。每年正月“大課”,中央考課郡守,郡守考課縣令長。

  ——李治安主編《唐宋元明清中央與地方關係研究》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

  (2)據材料二,概括秦朝郡縣制度的主要內容。簡述郡縣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義。

【贛州市高一7月夏令營考試歷史試卷】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