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一年級教師心得體會

一年級教師心得體會

一年級教師心得體會

一年級教師心得體會1

  由於沒能找到保持穩定練習的中小學教師進行交流,所以第一個月的與教師交流感悟部落格不知道如何去寫,自己在網上就蒐集了一些有關小學一年級老師的教學感悟進行總結了一下。

  首先小學一年級是學生步入義務教育的第一年,做好基礎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至於一年級數學來說,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就必須採用適當的方法來完成。下面是一些老師總結的一些教學經驗,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下。

  對於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量身定製”是適合低齡兒童的方法,無論在課堂上還是生活中,讓學生對數學充滿足夠的好奇心、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才能讓學生產生濃厚興趣並逐步引導他們學好數學。

  數學被稱為“百科之父”,當孩子會說話時大人們便教孩子數數,從這個現象我們足以看出數學知識的重要性。目前的一年級數學課本從形式上也較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絡緊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更廣泛的發揮空間,應該注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能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學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也要兼顧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

  一、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讓本來枯燥的數學變得更有趣,只有對數學產生興趣,才是學好數學的根本。對於剛升入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大部分已經接受到了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數一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能看到的數,例如數人數、桌子等,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都有哪些數。還讓學生說出那些和自己有關的數字,看誰說得多、說得好,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生永遠在自己的身邊、自己的生活中充滿著數學,增強學數學的興趣。

  二、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是學好數學的保障。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是孩子在玩兒,也能不斷地接受新的知識、新鮮的事物,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兒中獲得知識呢?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我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遊戲、故事。例如,在上《認識鐘錶》一課時,我給孩子拿來鐘錶,以遊戲的形式演示:1號起床的時間是7:00,2號將時針和分針撥到該時位置,讓學生變換著來演示。這樣,學生既能準確認識了時間,又能學會思考,還能親自動手。動起手的孩子們顯得格外積極,也逐步地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三、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途徑。現在的數學教材中有很多的練習題具有不唯一性的特點,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養成多動腦、勤思考的好習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剛開始,當我提到還有不同的答案,誰能回答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此時教室裡鴉雀無聲,我慢慢提示著,鼓勵大家,積極思考的學生立刻舉起手,有的能答對,有的有點偏離,但明顯看出大家都想積極表現自己,都在努力去思考。我認為表揚大家的效果比不上表揚個人的效果好,尤其表揚成績差的學生時,大家的積極性會更高。這樣會使孩子以後敢於發言,敢於提出不同的見解,問題對於不同分析者來說,都會存在不同的結論,培養學生表達自己分析問題結果的能力,當然說錯的教師也要給予糾正。從而讓學生學會以不同的角度觀察問題、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問題、用不同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充分讓學生意識到解決同一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四、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

  讓學生懂得學以致用,都說“知識就是力量”,只有實踐才能發揮知識的作用。許多學生在學校成績優秀,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學生不能獨立地完成。也就是說,學了卻不知道怎樣應用,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絡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每上一節課,教師首先應給學生提出一些實踐性的問題,教師教的過程就是引導的過程,然後讓學生將剛學到的知識利用上。這樣,學生親身體會、練習,能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例如,學習了“位置”這一課,讓學生說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認清前後左右的相對性。認識錢這一方面的知識時,進行遊戲表演,讓學生用自己的零用錢買“本”、或買“筆”等,讓學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剩餘多少,買了多少東西等實踐性的問題。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鍊,把數學真正融入到了他們現實生活之中。

  總之,數學來源於生活,是人們生產實踐經驗的總結,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數學知識是生活實踐中必不可缺少的,是改造自然必要的武器之一,要教育學生學好數學是為了未來更方便的應用,以獲得更好的生活。

  以上就是有經驗的老師有關數學教學方面的一些經驗,與現實聯絡非常緊密,對於教師都可以參考一下。

一年級教師心得體會2

  這幾年的教學管理,使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上都經受了鍛鍊,現就當好班主任所需的條件和班集管理工作談一談自己所受到的啟發。

  1、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一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表現為活潑好動,自覺性很差,凡事總得有老師在旁看著。所以我把工作重點就放在我培養學生良好習慣上,首先是利用品德課學習學校規章制度,提醒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工作。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養成上課專心聽講、下課好好休息、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其次是讓學生養成一些寫作業、讀書的習慣。比如:每天中午給學生布置了一定的作業,讓學生養成先做作業再去玩的習慣。另外我利用班級

  2、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班集體是培養學生個性的沃土,有了這塊沃土,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豔。我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結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和一年級的學生實際,透過每天的品德課不斷地向學生滲透在校的一日常規,讓他們知道哪些事情能做,那些事情不能做,經常給他們講講班級的集體榮譽,比如:讓他們看看流動紅旗,哪個班級最多,我們班做得怎麼樣,哪些地方不足,是誰損害了我們班級的榮譽,我們應該向哪個班級學習等等,使學生形成熱愛班級的感情,而且時刻想為自己的班集體爭光。逐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

  3、培養有管理能力的小幹部。

  部是老師的得力助手,選拔一個有能力的班幹部至關重要。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能力強的也不多,所以我著重培養了班幹3個班幹部:班長、副班長和體育委員。除了班長、副班長和體育委員,我還在每天的值日生中選了一個值日組長,他負責管理當天的衛生打掃以及眼保健操的檢查,這樣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鍛鍊他們的能力。班級管理

  4、平時加強與家長的聯絡。

  一開學我就把家長的手機號寫在花名冊上以便聯絡,也把自己的電話也及時地告訴家長,讓他們有問題隨時可以打電話詢問。當家長打來電話時,我總是耐心地和他們講解,溝通。在平時一旦發現學生在學習上、身體上、思想上有什麼特殊情況,我總是及時、主動地和家長聯絡,向他們瞭解情況,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家長們也都非常信任、理解、支援我的工作,我感到很欣慰。。

  一個多月很快就過去了,班裡的孩子基本上都適應了學校生活,對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也已十分了解,大部分也能夠做到,應該說學生還是比較聽話的。學生們基本上能按時上下課,作業大都能按時完成,個別調皮的慢慢適應了上課的節奏,能跟上班集體的步伐。我會把這樣的狀態保持下去,在工作經驗上會不斷總結,更好的為可愛的孩子們服務,因為他們是祖國的未來!的讀書角,讓他們做完作業一起看看課外書,這樣既保持教室安靜,也可以使學生增加課外識字量,對讀書產生興趣。還有就是讓他們養成晨讀的習慣,我要求學生到了教室以後就拿出語文課本讀書,不可以離開自己的位置,而且每天都有班長和副班長管理。

一年級教師心得體會3

  一年級,是一個啟蒙階段。如果能讓孩子在一開始就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那對學生今後的學習是受益匪淺的。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是,對學習感興趣,但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幾乎沒什麼自制能力。針對這種情況,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呢?我覺得還應該從興趣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1、 故事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年級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所以用故事引入無疑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孩子不由自主地就參與到了學習當中。比如:在教學《幾和第幾》時,我便給孩子講了一個故事:一個人趕了一天的路,又累又餓。他路過一家燒餅店,便走進店中,要了一個燒餅,很快就吃完。又要了一個,也很快吃完了。可是還沒飽,於是他又要了一個。吃完後,他拍拍肚子說:“終於吃飽了。早知道吃第三個就飽了,就直接吃第三個了,何必多花了兩個燒餅的冤枉錢。”他的話音剛落,周圍的人便哈哈大笑起來——孩子們,你們知道周圍的人為什麼笑嗎?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舉起了手,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就這樣,在孩子的濃厚興趣中學會了《幾和第幾》的知識。

  2、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材的編寫不僅體現學科本質特點,更是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低年級的教材,就配有大量的主題情境圖。孩子喜歡看圖,在看圖過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學會了很多知識。除了利用教材中的主題圖,我們還可以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例如在教學《元角分》時,我便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小紅的文具盒壞了。於是放學後去文具店買。文具盒售價六元五角錢,你能告訴小紅該怎樣付錢嗎?孩子們各個躍躍欲試。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又問道:可是小紅帶的是一張面值10元的人民幣,你知道售貨員阿姨該找回多少錢嗎?誰願意幫售貨員阿姨算一算呢?小孩子都是熱心腸,都喜歡幫助別人。在老師這樣的忽悠之下,都在努力解決問題。

  3、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興趣大多表現為直接興趣,要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應大量、合理地選擇感性材料進行直觀教學。具體的事物,鮮明的形象,再加上形式多樣的數學遊戲,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自主學習的意識也就逐漸養成了。例如在教學《找規律》一課時,我們便利用小彩旗,兩種顏色的小燈籠,加上各種圖形,貓和老鼠的圖片等,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自願加入到學習中來。有規律的數學遊戲,更是調動了孩子的學習熱情。在玩中學,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孩子不僅好奇心強,更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喜歡接受挑戰。所以在教學中,經常進行闖關遊戲,知識競賽等活動,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尤其是複習課,各種遊戲活動能將枯燥乏味的課堂變成積極活躍,更適合學生獲取知識。

  4、 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可以說,動畫片是孩子的最愛。動畫片裡的卡通人物,孩子們也是喜歡得不得了。一些知識或問題,從這些卡通人物的嘴裡說出來,孩子記得更紮實,學得更有效。為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經常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教學內容做成幻燈片,或者根據教學內容配上音樂,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孩子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會了知識。

  5、激勵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甘落後是小學生的特點,他們都有展示自我的強烈願望,也有超越別人的潛能。因此,利用好評價機制,也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我會盡量創設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競爭的情境,給他們充分展示才能的機會,學生就會從中得到學習的興趣,自主意識就會進一步增強。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還充分利用個人評比和小組評比,將評比表貼上上牆,課堂上認真聽講的,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的,學習進步的等等,都會得到一顆小星星。可別小瞧這一顆顆小星星,那可是孩子成長的見證。不僅約束了孩子的不良習慣,更是促進了孩子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自主學習的意識不就養成了嗎?

一年級教師心得體會4

  本學期,任教的班級是一年級。由於是學生剛進入小學階段的第一個學期,因此,課堂上除了進行數學知識、方法、技能的教學任務以外,還有培養學生的各種良好學習習慣的訓練。透過一個學期的瞭解,有部分學生由於在幼兒教育中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的甚至沒有受過幼兒教育,因此,在各種學習行為習慣上還有待於更進一步地培養,給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下面就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的一點體會:

  一、教學中的優點:

  1、不但備教材、備教法,而且還備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式及時間安排都做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

  2、增強上課技能,採用“幽默”的課堂教學風格,提高教學教學質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加強直觀教學,充分體現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覺得愉快,培養學生多動口、多動手、多動腦的能力。

  3、認真批改作業,並認真地寫上等級和鼓勵性評語。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講評,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積極進行教學反思,將教學常規中出現的問題積極地進行“校本教研”,透過同伴互助、問題交流會、自學、發言等各種教研活動,不斷地提高個人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挖掘教材不夠深,知識的滲透度不高,學生對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

  2、教學中設計的練習題和題的型別太少。

  3、對學生的學習和作業習慣,要求不夠嚴格。

  4、對後進生的個別輔導不夠。

  5、對學生每節課所學知識點鞏固得不夠及時。

  三、改進措施:

  1、在下個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將更加充分地進行備課工作,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度,將知識進行全面性地滲透,使學生對知識進行牢固地掌握。

  2、每單元系統知識教學任務完成後,將多設計一些練習題,並不斷地變化題目的型別,增強學生理解題目的靈活性。

  3、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書寫規格、整潔度等進行嚴格要求。

  4、利用課餘時間多對後進生進行及時地、有效地個別輔導,幫助後進生進步。

一年級教師心得體會5

  今年暑教會期間,學校組織我們本屆高一年級教師參加了為期兩天的高效課堂培訓會,本次培訓對於我校來說是導學案試行三年一週期的最後一年,雖然我們學習使用導向案有前兩屆總結的經驗可借鑑,相對容易一些,但對於理論的學習和理解,那是需要我們人人過關的。

  華校長在動員會上從推行導學案的必要性、嚴肅性和緊迫性等三個方面進行了動員,並對如何推進導學案做了講解,之後何書記提出了參培的具體要求,教學處王主任、教科研處何主任分別進行了方案解讀與通識培訓,使我們參會教師對導學案有了初步的理解, 知道了學案導學這種授課模式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由“學會”變成“會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大部分教師能夠接受並願認真踐行。

  透過培訓我主要有以下體會:

  一、 “學案導學”是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模式

  具體表現在有效地“設計”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根本保證;有效地“指導”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必要手段;有效地“激勵”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催化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徹底拋棄以往那種“不講不放心;老師在講臺上自我陶醉,學生在下面渾渾噩噩;老師只為自己完成教學任務而不關心學生學的情況”等種種傳統做法,不包辦,不搞一言堂,不要認為課堂上多講幾個題就是課堂容量大了!學習效果就好了。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容量”、不要認為喧囂的課堂氣氛叫“活躍”,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成功的機會。

  二、學案編寫至關重要

  學案的編寫是整個導學過程的最重要的環節,要求老師對教材要有很深層次的理解、對知識點要正確地把握、對學生的“學情”即“認知程度”要有足夠的瞭解,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教師才能進行學案的編寫。在突破某個知識點時,以往“教案”無非就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然後“灌”給學生,而“學案”的不同點就在於: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層次遞進化。

  知識問題化,即把新知識點拆解成學生可以透過思考就能解決的“小”問題,透過學案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閱讀課本,帶著問題去主動思考課本知識,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最大程度的還原科學發展的過程,有利於學生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設計的問題要有啟發性,對教材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有適當的提示,配以一定數量的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問題設計還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從教師設計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三、合作式探究學習能力培養機制的構建與執行

  馬校長做了題為“高中學生合作式探究學習能力培養機制的構建與執行”專題報告,讓我們參會教師體會到與導學案實施相匹配的學生學習方式為在自主學習基礎上的合作式探究學習,對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概念、特點、意義、要素等有了相對全面的瞭解,同時也對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課堂組織實施有了初步的把握。在學生合作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表現為可對學生提供前期援助、認知援助、合作技能援助、合作情感援助等。

  透過培訓學習,我的主要困惑有以下兩方面:

  1、導學案編制雖有共案、復案、續案三次編制,但發給學生使用的只是統一印製的共案,學生層次參差不齊,如何具體進行分層教學實施?

  2、如何處理學生導學案與學生的課輔資料之間的關係?

  希望能夠得到相關專家或同行的指導,並透過自己推行導學案的實踐探索,努力解決以上困惑,力爭達到高效課堂的基本要求——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一年級教師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