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精選23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1

  終於讀完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此書不愧是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品,讀完之後讓人感覺磅礴大氣,酣暢淋漓,就像一曲叩人心扉的命運交響曲,時而輕柔舒緩,如置身於月明風清或鳥語花香的原野,時而激昂震撼,如觀懸崖飛瀑或驚濤拍岸般,有著動人心魄的藝術之美。置身書中我們彷彿走入了顎溫克民族生活居住的大森林,感受著他們為了生存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體會書中人物悲歡離合的無常命運和充滿了愛恨情仇的真摯情感,不由得為一個弱小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的歷經百年滄桑和時代變遷而發出深深地感慨。

  以往讀的書,很多匆匆翻完便束之高閣,此書讀完卻有再翻一遍的慾望,因為只有再次翻閱才更能領會此書的意味與美妙。作品刻畫了一批有血有肉、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展現了顎溫克民族頑強不屈的抗爭精神與生存信念。他們與馴鹿相依為命,信奉薩滿教,逐馴鹿喜食物而搬遷遊獵,在享受大自然恩賜的同時也備嘗艱辛,在嚴寒、猛獸、瘟疫等等的侵害下生存,在日本的侵略乃至種種現代文明的擠壓下求生存。“我嫁了一個男人,我的媒人是飢餓”,這句幽默而沉重的話語反映出了當時的社會背景,沒有食物,隨時可能會被餓死。

  生活原本就很困難,而書中的他們無力反抗,剩下的就只有生存信念,以及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小說通篇充溢著死亡氣息,所以第一人稱的語氣中飽含滄桑和沉痛,因為這個女人經歷了太多親人和族人的死亡。眼看著親人一個個離她而去,悲傷的她依然充滿活力與熱愛,堅強地生存著。倘若不是有著極其堅強的生存信念,一個經歷瞭如此眾多人生打擊和挫折的女人,怎麼可能活到九十多歲?這種強烈的求生意識使我更加堅定了在工作中要堅持、堅定,不到最後一刻不放棄!

  感謝作者奉獻出這麼精美的文字,讓我走進書中體會了一個全新的顎溫克人的世界,對他們民族的命運進行了關注,領會了作者所要表達和彰揚的一些思想。同時發自內心地感覺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正如第七屆茅盾文學獎中授獎辭中所言“小說具有史詩般的品格和文化人類學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風格鮮明、意境深遠、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2

  小說讀罷,放下案頭。讀這個小說用了半個下午加一個晚上,可以說是一氣呵成,好的小說魅力就在此,總讓人迷戀其中,不捨離開。

  因為自己去年也曾去過離額爾古納河不遠的地方,小說中提到過的金河、滿歸我都親自到過,自己在大興安嶺深處了呆了好幾天,雖說現在沒有了原始森林那些粗壯的樹木,甚至小說中提到的各種狍子、鹿甚至水獺都沒有看見過,但是走在大興安嶺林區中間,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帶給人的一種靜謐感。以至於讀了遲子建的小說之後,產生深深的共鳴。

  小說中透過一個年逾古稀的老酋長的女人的口吻,給讀者展現出一個渺小的鄂倫春氏族的集體生存的畫面,雖然“我”的描寫並不是很圓潤,但她卻是在講她百年來的見聞,而這個見聞正是這個以遊獵為主的民族的生存變遷歷史。歷史的真相無法還原,小說也是加入了創作的成分,但是我更加願意相信小說流露出來的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有事實依據的。小說裡的人物儘管受了些現代文明的影響,在原始和現代之間尋找平衡,但是他們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種的狀態。而這種生活狀態下所表達出來的人性,必然是人性中最根本的東西,是沒有經歷過任何現代文明粉飾過的,他們既敢愛敢恨,達西可以拋棄家人跟一個剛剛守寡的歪嘴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伊芙琳可以把自己的嫉妒怨恨不加保留的展現在對手面前;他們也可以在瞭解自己過錯之後而揮刀自宮;妮浩薩滿明知道救人會失去自己的孩子仍然不忘記自己的操守……總之,他們就是把對自己內心最想表達的東西毫無保留的表達出來,而又會在整個大家庭中充當自己的角色,服從組織的安排,他們有著共同的利益追求。就像作為族長的拉吉達讓伊芙琳在平分出來的肉先挑,她挑了兩次之後再也不好意思拿好的了,而每個人的任務分工都很明確,男人們總是願意出去打獵而把獵物等量的分給氏族的每個人。

  小說中描寫的鄂倫春人生活是那麼的和諧,雖然沒有強大的物質生活保證,可是他們卻並不像現代人那樣那麼貪婪,一味的剝奪他人的生存空間。他們會把用不了的東西存在樹上而不帶走,他們燒火用的木材不是筏自新鮮的大樹,而是撿那些已經枯萎落下的枝幹。他們已經達到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多麼的可歌可泣。

  還有一個比較震撼的就是他們可以很從容的面對生死,儘管瘋狂的愛過恨過,可是死對於他們來說感覺很平淡,或許是死亡經常毫無徵兆降臨的緣故吧,“我”的第一任丈夫死了以後,本以為不會再愛了,可是仍然和瓦羅加依偎在了一起,時間是一切解決不了問題的良藥,我們也應該從他們中間學習些什麼?大家總感覺死亡離大家很遙遠,有些人因為害怕死亡而不敢做一些稍微有點危險的事情。生命的本質不應該在此,活到哪裡就到哪裡。而且,生命是寶貴的,人們不應該輕易的放棄自己的生命,更不應該隨意的剝奪他人的生命。

  鄂倫春人會在文明發展的大潮中充當千年一粟的角色,他們的語言會消失,他們的生活方式要不了幾十年就會從地球上消失而僅僅存在於教科書當中,因為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年輕人總是喜歡接收新鮮的事物,而那些儲存了民族文化最真實的老人們則會逝去。遲子建一個時代的作家的作品大部分是描寫了時代烙印留下來的東西,如文革,如開放,而她卻把遊牧名族的活化石遞到世人眼前,她為我們儲存了這最後一點純真,單從這點來說她就很偉大!人性總是相通的,我們沒有必要把很多事情搞得那麼複雜,相互謙讓和諧相處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我們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不要忘記了還有那麼一批人,他們對於這個花花世界並不感冒,他們更熱衷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再苦哪怕再悲,而我們不能稱之愚昧,因為這兩條線永遠是平行的,我們得到的並不是他們所追求的。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3

  這是我用了一天下午的時間讀完的一篇小說,我似乎跌入了一次史詩般的旅程,而且伴著滿腔的熱淚。心底裡的某一處在咆哮著,忍著的嗚咽讓坐在我隔壁的朋友側目。但是我真的是承受不住心底裡的那股激烈的情感的流動,身臨其境般的令我震撼:這是一個90多歲的女人對自己一生所經歷過的事情進行的回顧,重新講述,就好像她的一生活過來了,再一次呈現在我的眼前……女人從出生到長大婚嫁,生孩子,孫子女的誕生成長,百年的滄桑歡愉,裡面夾雜著神秘的力量,嚴寒,艱辛的生活和清澈、深沉的摯愛,無比鮮活勾勒出一幅跨越時空的神秘畫卷,似一曲從額爾古納河右岸飄來的木庫蓮……

  《額爾古納河的右岸》,是遲子建的一部長篇小說。故事作者以一個九旬老人、鄂溫克最後一位酋長的女人的獨有經歷,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家族乃至一個民族的悠久歷史,從中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裡面的嚴寒、猛獸、瘟疫等災難,男人和女人的原始和激烈的愛恨,原始的生活習性,蘊涵著最真摯的人類情感……每一個民族都會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上演著歷史的改變。即使是這支數百年前自貝加爾湖畔遷徙而來,與馴鹿相依為命的鄂溫克人。他們追隨馴鹿喜歡的食物而搬遷、狩獵,在享受著大自然恩賜的同時也備嘗艱辛。除了生活的艱辛,在世界這個大背景下,這個民族也經歷了日寇的鐵蹄和種種現代文明的擠壓,但是他們在命運面前雖是百般的無奈,卻仍殊死抗爭,顯示著一個民族無比堅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生命力。

  有人說這是一部民族的史詩。而在我的眼裡,我沒有看到上升成人類民族的話題。作為一位感情豐富的讀者,我只能說這是一部訴說生命和摯愛的作品。看完了它,我的內心有種很不真實的感覺。不是小說的故事不真實,而是發覺自己身為現代人活得不夠真實。自己誠然擁有了那些鄂溫克人所沒有的物質上的安穩生活,卻發覺自己失去了一些生命所沿襲的熱情,一種對生命的激情,對感情深沉的摯愛。也許在目睹這一艱難而又瀰漫著強烈的愛恨的生活情景後,我似乎該改變一下自己對生活的態度了……這就是為什麼我的淚水不止的緣故吧,因為心靈在顫抖時,靈魂在戰慄時,那一股最真摯的溪流才會從眼裡湧動出來……

  在這一次旅程裡,我看到了許多與現代鋼筋水泥不同的風景,那是來自遙遠時空的桃源:星辰,河流,綠地,山川,月亮,陽光,馴鹿,獸皮,白樺樹,薩滿跳神的舞步,線條簡單的巖畫,誠摯而堅定的眼神……一切是那麼的自然而然,一切又是那麼的直率激烈,連那風聲,都顯得那麼的神聖而直率,裡面蘊涵著對後裔的希冀和對愛人的深愛,沒有太多的情感算計和誘惑陷阱,既溫柔誠摯,又狂風暴雨,這一切的風景是那麼的融洽,像血與肉不可分割一樣,一點都不突兀。

  在這一次旅程裡,我感受到了太多的悲傷和死亡。天災中死去的林克,在冰天雪地裡死去的拉吉達,與熊搏鬥死去的瓦羅加……每個人的命運都在那片原始的山上一點點的上演。不斷有人誕生,不斷有人上演著死亡,重複著悲傷……讓我更加震撼的是他們民族裡的那股神秘的力量,所造成的沉重的悲涼與浩大的痛楚。當妮浩當上了薩滿的時候,為了拯救別人,跳神而引發的那股神秘的力量使她失去了自己的一個個孩子,在拯救別人和失去孩子的選擇中不斷的心痛,最後連自己也因為不想再承受這股傷痛,而用麝香抵制懷孕導致自己不能再生育……為了解救一個生命而另外一個生命就得代替他死亡,在驚訝這股力量強大的同時,也能感到這位母親的無比痛苦,這是怎樣的一種選擇埃身為薩滿的責任,擁有神力救人的天職,身為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摯愛,無法理解當中,又無比的敬佩這樣的一個人。

  在這一次旅程裡,對於愛情的表達依舊是最為動人的畫卷。主人公母親達馬拉與父親林克和伯父尼都之間的愛,激烈中後面有的更多的是無奈;“我”和兩任丈夫拉吉達、瓦羅加的感情,伊萬對娜傑什卡的以及魯尼和妮浩的等等,看著他們從長大到遇到彼此,成婚生孩子,演繹著彼此的命運歷程,有著那些刻骨銘心的愛,也有著刻骨銘心的恨。敢愛敢恨中,看破了多少生命的掙扎與無奈;彼此的生死離別又道盡了多少生命的脆弱,感情所要承受的沉重;生活依舊,族人不斷的隨著環境遷徙;生命誕生的欣喜,生命消逝的悲傷,一切都未曾離開那片遠古的時空……而我似乎也聽到了來自遠古時空的誠摯言語:男人的愛是火焰,你要讓你愛的姑娘永遠不會感受到寒冷,讓他快樂的生活在你的懷抱中!而女人的愛,會讓男人永遠的強壯!

  我曾走過不少地方,看到了許許多多不一樣的風景。因求學從小離家是常事,可以說長這麼大除了學齡前,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外地度過的。親情於我並非是非常濃厚,這與家人眾多有關吧,但內心深處也是無比的渴望,但已經不是為了引起家人關注而任性的年齡了,也只有讓自己儘量不那麼的自私,多為他們著想吧。愛情,現在的我還是交白卷吧。並非是尼姑之心,而是屬於自己緣分未曾降臨,自己是不會為因孤單所造成的“情”而買單的。對於感情方面也許自己就是那種有潔癖的人,心底裡的那個位置就只能夠入住一個能讓他進入的人,摻不得一絲塵埃,容不得一點欺騙、褻瀆。我所要的也不過是一份彼此真誠的喜歡、誠摯的愛,也許別人會說這樣不夠現實,這樣太幼稚!也許每個人對感情的期盼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所能承受的卻不一樣,不是每個人能忍受那種一個人的孤單,不是每個人都認為默默等待是正確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承認這種感情的存在,尤其在現在離婚率60%如此高的境況下,現在也許最缺的就是那種暖入心脾的愛吧。

  看完了《額爾古納河右岸》,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好好的過日子。做好屬於自己的本分,守住自己的天性,不想讓自己那股依然存在的激情消失殆荊無論別人說自己是怎樣的沒心沒肺,但是就是這樣的天性的我才是自己。遙遠的天空裡,飄來的那曲神秘的歌謠,我希望一直能夠震顫著我的心絃,讓我一輩子能為此拘一腔熱淚,澆灌心田。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4

  《額爾古納河右岸》,是遲子建的一部長篇小說,它讓我一直從九月讀到十月,又到十一月。小說精美的語言、曲折的故事讓我愛不釋手。它採用一個九十歲的女人的自述,描寫了二十世紀時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的生存現狀和百年滄桑:這些鄂溫克人與馴鹿相依為命,生活在中俄邊界的額爾古納河右岸。他們隨馴鹿逐食而搬遷、遊獵,記錄了民族中神秘的部落文化和與大自然及其他人群的生命抗爭。在生命的不斷更替中、在時光無盡的流逝裡,小說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一段段感動人心的故事情節。

  這部書記錄了近百年的歷史,是鄂溫克民族歷史的活化石。同時,在作者的描述裡,這部生硬的歷史片又充滿了眾多的摯愛:有父母製造的風聲、有我和兩任丈夫的愛情、有眾多子女們的愛情、有兩個薩滿對部落眾人博愛、有朋友間的厚愛、有……,這些鮮活的生命,讓人不禁沉醉其中。同時,民族部落的特殊性:烏力楞、薩滿、馴鹿、跳神、巖畫、木庫蓮、狩獵、蹲倉、樹葬等等,為讀者這個呈現出一幅幅從未感受過的畫卷。整部作品共分四個部分,清晨、中午、黃昏、半個月亮,以此來寓意生命的意義,“我和雨和雪都是老朋友了”,等等,象徵著對大自然流逝規律的墨守與遵循,作品中眾多生命的生與死,也揭露出事物及自然的更替交換,“唯有自然是永恆”的道理。

  小說裡的主要人物,一是我自己,一個女人生長的歷程。二是我的家族中的角色。三是部落裡有特徵的人物。其中,對於兩個薩滿的描寫,都栩栩如生,給人以血肉痛息之情。同時,隨著外界人群與自然災難的來臨,部落中也發生了更多的故事,湧現出面對生死、面對痛楚、面對有無的抉擇。從清晨到半個月亮,整個鄂溫克民族正由興盛走向消亡,從山林轉向村鎮。而他們,也正在接受著這種生死命運。最讓人可悲的,帶給這種文化消亡的力量,不是自然中的瘟疫、不是自然災害、不是日本人和俄國人,不是國民軍,而是某種要求轉化為文明的力量。

  這種難以抗拒的自然規律,在個體身上表現為:天災中死去的林克,在冰天雪地裡死去的拉吉達,與熊搏鬥死去的瓦羅加……每個人的命運都在那片原始的山林裡一點點的上演。不斷有人誕生,不斷有人上演著死亡,重複著悲傷……,同時,整個部落也在沿續了相同的情形:進化、發展、衰落、消亡。如同小說的四個主題:從早晨到半個月亮。可就在悲傷的同時,勇敢與勤勞的鄂溫克人,又深懷著大愛,在命運面前的殊死抗爭,演繹了一代又一代的愛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獨特民風,一代又一代的生死傳奇,顯示了弱柔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撓的精神。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女人的男人,你一定要去讀這部書,因為它如同一個曼妙的女子在對你輕聲耳語;如果你是一個喜歡男人的女人,這部書不可不讀,因為裡面有個女人在對你講述一個個悲壯、感動的愛情故事。如果你不喜歡什麼男人和女人,那麼你不得不去讀這部書,它將會告訴你,如何去面對世界和生活。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5

  讀了《額爾古納河右岸》感觸良多,讓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同一個烏力楞的人的相親相助,不同烏力楞的人也是攜手互助。

  一個烏力楞代表一族,他們一個族的人雖然住在不同的木力楞(類似帳篷的居住所),但是他們一起打獵一起圍著火堆分享所得食物,高興時,欣然起舞,不管年齡如何,幾乎都是舞蹈高手。開心的、不開心的都不會憋在心裡,圍著火堆,講喜事和心中的不快一掃而光。

  只是後來因為兩家人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他們才開始各自為食,我認為這也是他們失去這種純樸的開端。

  現在的城市人被四副牆阻隔了別人的溫暖,我們幾乎不敢隨意跟陌生人交往,甚至從不跟鄰居打交道。

  很慶幸的是,我從小生活在農村,由於是在鄉鎮,也不至於太落後,我喜歡我們那裡自由的鄉俗。看了《額》之後,我更喜歡我的鄰居們,感謝他們陪我一起成長。

  我們住在固水凝土的堅固房子了,每家都有一道門,但這道門我們幾乎能隨便出入。煮菜做飯的時候,缺三少四,我們總能在鄰居家借到。我們可以端著飯到鄰居家蹭菜,有時候還同用一鍋。小時候,不會做菜,鄰居們就會三五七地圍著我,告訴我他們煮菜的方法經驗,甚至親自下廚煮給我看。一家人有新奇好吃的,左右鄰居也跟著添光嚐鮮。

  一家有困難,一條巷子的人都跟著著急,能幫忙的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作為小孩子,最受不了就是大人們到你家打小報告,說你今天跟誰打架了,又到哪裡爬山下水,跟誰到屋頂上捉迷藏。

  這樣家長即使不在家,也好像長了十八雙眼睛處處盯著你的一舉一動。特別自己擅自攀爬危險地方嬉戲的時候,只要是被大人看見了,不管認不認識,他都一副老氣橫秋的責罵。那時候不懂事,感到不高興,於是玩惡作具報復,大人們笑笑不理,我們也覺無趣,後來就不了了之。現在想想,那些鄰居真可愛,多想回到從前。

  另一個讓我感觸最深的人是主人公的弟婦,妮浩,其中一個悲劇人物。她是他們那個烏力楞的薩滿,有點像我們常說的巫師。每當族中有困難,或者有人生並死去等幾乎都要請她跳神,以求免除禍事或者治玻

  先撇開這些神鬼論,我之所以喜歡妮浩,不是因為她擁有神秘的力量,而是她無私的精神。她一生有好幾個兒女,但是隻有一個害怕死亡而離家出走的女兒活下來。因為她每救一個人,她就會失去一個至親。

  救了別人就會失去一個兒女,每一次她跳神的時候,都在無比的痛苦中掙扎,但每一次她都選擇了救別人。

  當族人勸她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別人的孩子,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她說出了讓我流淚的話:難道自己的孩子有危險就能至於不顧嗎?她指的自己的孩子實質是別人的孩子。後來,她每一次救人都會哭喊一聲,自己的孩子還有救,不能不救。於是她救了別人,她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兒女一個個死去,從樹上摔下來的、胎死腹中的、被野獸咬死的。

  她不敢再懷孕,精神也越來越凋蔽,雖然她終身活在苦海,但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說到這裡,我雖然讚揚妮浩無私的精神,但我不贊同她的做法。我認為,人應該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但是不應該將這種行為建立在別人的生命上。每一個孩子來到世上都有他專屬的生存權利,不因為父母的決定而隨意剝奪他們鮮活的生命。

  雖然帶有神秘色彩,妮浩每救一個人就扼殺自己一個孩子的生命,這種以命易命的奉獻一點幾乎價值都沒有,而且有點可恨,因為她奉獻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且別人的性命,儘管那是她的孩子。

  她用她孩子的性命來填補自己內心的慈悲,儘管得到別人的感激,但也已成了另類的膾子手。

  我認為,一個正真無私奉獻的人,是將自己生命以外的任何人,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去對待。除非是你身邊的人願意,否則你不能以自己的想法而剝奪任何人的權利。否則,在大多數人眼裡你是個英雄,但實際你已深深影響了某些人美滿的一生,那你的無私奉又算什麼呢?

  我們可以為別人犧牲完全屬於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但是絕對不能未經別人同意就犧牲別人的任何東西,儘管那是你的至親。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6

  《額爾古納河右岸》以一位九旬鄂溫克族最後一個酋長的女人口吻,自訴了原始遊牧民族鄂溫克族文明的興衰(馴鹿民族)。

  文中的“我”親眼看到族人和民族文化慢慢消失,就像額爾古納河的河水,流去了就再也尋不回來了。其中,現代城市的程序和漢族文化的侵蝕,也是每個少數民族命運都逃脫不了時代的更替與變遷。

  書中內容時而點到即止,時而事事鉅細,使我不忍卒讀。唯一覺得可惜的是,作者遲子建留給了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在我看來,這是遺憾。不知你是否也會有這樣的感受,當真的熱愛一件事時,願在其中當一個傻瓜,不去冥想,而我就如此,寧願作者給我全部“不勞而獲”的思考。

  鄂溫克族人們生活在森林中,發生的那些或愛或恨,永遠不會被大多數人知道事,似真似假,又有何妨。不禁想著,當放眼宇宙,萬物微小,但願你我都曾愛過腳下這片土地。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7

  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文字清新,如詩如訴。看似平淡的敘述,娓娓中夾雜著摯愛,平靜中潛伏著激情。並無曲折複雜的情節設計,但一個弱小民族的一支小小部落,其百年風雨“未成曲調先有情”。作家筆下的森林、馴鹿、風雪、河流乃至日月星辰,無不充滿靈性,讀之如神遊白山黑水之間而忘一身所在。遊獵在森林中的鄂溫克人,他們簡單卻快樂自足的生活方式、樸素卻濃烈直率的愛恨情仇、原始卻真摯堅定的對生命與自然的敬畏……是如此撼人心魄。每每合上書的時刻,都感覺身邊的一切彷彿那麼不真實。我們的所謂現代文明,或許是技術與物質生產的進步,但誰敢說不是距離我們的內心,距離人性中最初的真實,漸行漸遠呢?

  遲子建是個多產作家,很難說這本書就是她的巔峰之作。但正如作家自己所說,她寫這本書,無法在青島海洋大學的家中進行,而是在故鄉(漠河)的大興安嶺山間小屋裡完成的。面對著山林、月亮,呼吸著額爾古納河谷上吹來的風,作家彷彿獲得了無窮的創作源泉。為寫這本書,她曾經用三個月的時間呆在哈爾濱的圖書館裡閱讀鄂溫克人史料,僅筆記就做了9萬餘字。我說這些,倒不是讚揚作家的勤奮,而是我相信她浸淫在歷史與鄉情中,已在精神中與她創作的人物合為一體,再憑藉如花妙筆,傳遞給我們的必然是觸及心靈深處的悸動。我無意也無法對本書所涉及的“民族史詩”探幽發微,只想在此說明,看慣了現代都市中的繁華表象,《右岸》猶如從山林深處不期而至的清風,拂開一角久蒙的心塵,使我們有機會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態度。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完稿之日,也是作家遲子建深愛的愛人車禍去世三週年之日。寫《右岸》的時候,作家的方桌上擺著一臺電腦,還有她愛人生前最喜愛的一盆花。完稿那天晚上,她“在姐姐和弟弟的陪同下來到十字路口,遙遙地靜穆地祭奠著愛人。被焚燒的紙錢在暗夜中發出跳躍的火光,就像我那一刻顫抖的心”。2002年,遲子建在愛人意外離去後,曾懷著極大哀痛寫就後來多次獲獎的中篇小說《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小說的第一句,女主人公說:“我想把臉上塗上厚厚的泥巴,不讓人看到我的哀傷。”遲子建曾坦言:“這篇小說(《夜晚》)寫了我想寫的,對愛人的哀思也滲透了進去。”我感覺,《右岸》依然滲透著這種“哀思”。經歷過生活的變故與情感的傷痛,遲子建說:故鄉,是上天送給我的愛人。鄉情、愛情、親情,糾變成一種特有的淡淡蒼涼,猶如額爾古納河的晨霧一樣籠罩著《右岸》,塑就了《右岸》渾然一體的悲憫風格。尤其是書中涉及多處生離死別的描述,筆調愈是平淡,愈是透人腑肺,每每令人掩卷,熱淚長流。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8

  有人曾經對我說:“你不是鄂溫克人麼,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呀。”這樣的話我確實也聽過了許許多多遍。不過這句話確實也不假,我的爺爺確實是一個土生土長鄂溫克人,可是足骨老早就病逝了。我對與鄂溫克人的瞭解,也僅僅不過是指導在乾隆時期俄國佔據了額爾古納河的東岸。可是我的家鄉到底是什麼樣的好像並未有人提起。我掛著這麼一個少數民族的稱號,住在了一個漢化的城市中。

  在《額爾古納河右岸》中,記錄了大概從民國到文革時期的一位九十歲的老鄂溫克的老婦人經歷的`風風雨雨。幾位蒙古人,依靠著馴鹿打獵為生。從一個獨特的眼光看待了中國近代史。在中華人民中的一個微不起眼的民族中展現了一種中華人民的鮮有的骨氣與精神。在一個看似野人的生活習慣中有著對於生命的獨特體會。

  對於中國文學來說《額爾古納河右岸》,可以算是一個文學中的純天然。全篇在描寫著那些或愛或恨的人們生活在森林中,那不為多數人知道的地方。躺在“烏力楞”中,透過排煙孔中仰望著漫天的星空,活在“四四方方的天空”中的人們怎麼能體會得到那種悠閒。劃在月光籠罩的湖水上,沉浸在怒吼的風聲中,跳舞在綠油油的草地上。

  最使我震撼的是有許許多多的平凡的人,安詳地死去了被放入白布的口袋中,人到了向陽的山坡上。這一切好像並未想象中的那麼可怕,其中就有這樣一首神歌:“會領取了遠方的人呀,你不要懼怕黑也,這裡有一團火光,為你的行程照亮。魂靈去了遠方的人啊,你不要在惦念你的親人,那裡有星星,銀河,雲朵和月亮,為你的到來而歌唱”。他們的那種對與自然神靈與人類的靈魂的敬畏還是在現代還是鮮有的。

  再開篇中作者寫下了“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看老了。”是呀,在這個斗轉星移世界中,人在隨著時間而變老而大自然卻不會。有人胸懷壯志想起青年時的那天馬行空的幻想,可是有時看起來是那麼可笑。有人說自己創造了偉大的事業與完美的家庭,可是有時看起來自己卻有時那麼的卑微。人性也在這幅畫的社會中漸漸萎縮。

  可以說上篇是一個淳樸的鄂溫克人的生活情景,中篇是與日本民族發生的碰撞,下篇是與漢族發生的碰撞。本來是安定的鄂溫克人,用精神信仰征服了日本人,漢族人用著狂熱的對政府的崇拜破壞了鄂溫克人,在鄂溫克人對於薩滿的那種超自然的力量的崇拜中寄託了百姓對於美好的期望中,可是誰能猜到最後的結局只是選擇留下的是年俞九旬已風燭殘年的女人和智力始終如孩子卻很淳樸的安草兒。一個看似不美滿而且包含無奈的結局,一個曾經完美的文明彷彿在簡簡單單的九十年中衰亡。

  在“貝加爾湖畔”的歌曲中有著這樣的一句“多少年以後,往事隨風走,那紛飛的冰雪留不下溫柔,這一生一世,時間太少。”其實誰知一百年後誰還能想起那不知名的主人公與那曾近五千年的文明。而留下的也只是那片綠油油的草原,與潺潺的額爾古納河。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9

  讀《額爾古納河右岸》,我想,我對平等的認識,已由淺入深。平等是沒有種族界限的,人、草、木、石、獸都有共同的生存權利。平等文明無條件的,它像無聲的細雨,悄然滋潤萬物。

  這本書講的雖是一個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族的生存故事和百年滄桑,但在他們與大自然的對話中,平等卻無處不在,它埋鋪在故事的字裡行間。

  卷首的第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裡獨白:“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給看老了。”已過九旬的鄂溫克族的最後一位酋長的女人,把雨和雪、跳動的火焰當作聽眾,故事從清晨講到了黃昏,她回憶了一生,從女孩到暮年。那句話像清風,吻了我心內的平靜湖面,蕩起陣陣感動的波瀾。在漫長的歲月裡,她和雨雪是相互作用的,她們成了老熟人。這一份跨越種族的平等,也愈鮮明瞭。我忽然想起了現代社會里一直提倡的“人人平等”,理念很好,只是人類中心主義太根深蒂固,當人們提到平等時想到的幾乎都是人類之間的,但其實平等是無關種類界限的,不是嗎?人存在於天地之間,其他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也同在這天地,萬物都平等地存在著的呀。

  鄂溫克族生活在中俄邊界的額爾古納河古岸,他們與馴鹿為伴,享受著大自然恩賜的同時也在艱難地生存,他們要征服自然嗎?不是。樺樹林是他們的皮膚,清溪流是他們的血液,馴鹿是他們的眼睛……大自然承載了他們的全部,他們把全部交付給了大自然。女主人公在小的時候,親眼見證了一頭灰色的馴鹿仔代替病重的姐姐列娜去了一個黑暗的世界。姐姐的“烏麥”找回來了,但那頭原本活蹦亂跳的小鹿卻再沒了生息。母鹿失去孩子的同時也失去了哺乳能力,直到姐姐意外死去,母鹿才重新有了奶和活力。馴鹿失,姐姐得;姐姐失,馴鹿得。人和動物,沒有任何一方是無償的付出和得到,生存權利誰都沒增,誰也都沒減,大家都是平等的。

  火種是鄂溫克族的希望之一,他們不管遷徙去哪都帶著,百年來從未變更。故事的末尾中,鄂溫克族的生活方式和現代文明衝突不斷,生存環境漸劣,族人決定下山定居,卻沒帶走火種。他們說布蘇的房子裡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種了。不願意去定居而留在山上的女主人公獨自坐在火塘前無奈而憂愁:我們的火種是用鐮刀和石頭打出來的,而布蘇的火裡沒有陽光和月光,這樣的火,怎麼能使人的心和研究明亮呢。孫子安草兒往火塘裡添了幾塊柴,她又想起族人燒火從來不燒鮮木,只用樹木裡的枯枝斷木。他們看到漢人門房前後堆著滿滿的劈得整整齊齊的柴時會心疼不已,好像躺在那兒的不是柴,是他們。

  列夫·托爾斯泰曾道“我們平等的相愛,因為我們互相瞭解、相互尊重。”鄂溫克族在百年光陰裡握緊了自然的手,和它一起去感受變化、感受疼痛。平等不再只是“人人平等”,而是“眾生平等”,它們都基於對天地和諧的期望,都是對精神靈魂歸屬的尋求。於是,平等,讓所有的渺小成為不渺小,讓所有的平凡成為不平凡。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10

  橘子洲頭的千年一嘆,塞納河畔的巴黎倩影,泰晤士河的帝國餘輝。河流記錄著時代的軌跡,與人類相守共榮,可謂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他們靜靜地流淌,向人類詮釋著永恆……

  《額爾古納河右岸》記錄著一代代人的冷暖與離合。遲子建把這悲歡離合匯聚在一起,寫成了《額爾古納河右岸》。這篇小說是卷帙浩繁的當代長篇小說文庫中的翹楚文作。文字樸實無華,卻在無聲處勾著心絃,文章娓娓道來,寫出了鄂溫克人的春花秋月,詩酒風雪,寫出了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的獨特魅力。在她的筆下,馴鹿活潑靈動鄂溫克人真誠善良,一草一木都是如此的珊珊可愛。不同於世界本有的駁雜,這片草地上洋溢著熱情,像個孩子,香培玉琢十分可愛,讓人流連忘返,我愛你——鄂溫克的日月星辰。

  “茅草屋頂下住著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黃金下棲息的奴隸”。日光溫和,月華如雪聽著微風在呢喃私語,注視著天邊晚霞下盤旋的飛鳥,透著希愣柱的排煙孔看星空的微光,這是向而未往的生活,也是鄂溫克人的生活。他們從自然中把身上沾染的世俗貪婪之氣,虛榮之氣和浮躁之氣,一點一點地洗刷乾淨。正應了莊子的話:“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便是永恆與自由的境界,我愛你——鄂溫克的天地萬物。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年了,雨雪看我老,我也把它們給看老了”。雨雪帶給老人精神世界的子逸。她和雨雪共同成長,他深愛的這片草地和她的馴鹿。她守著那團火,她相信那樣的火能讓人的心和眼睛明亮,這團伙從未熄滅過像她那顆跳動的心,我深深地愛著你——鄂溫克的人民。

  這本書有悲傷,有歡欣,有死亡的痛苦,也有新生的喜悅,每一個鄂溫克人都有故事,尼都薩馬為了林克,放棄了自己心心念唸的人兒;善良的妮浩和魯尼為了救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伊蓮娜在這片土地間尋找創作的靈感,伊芙琳用甘泉驅散對世俗的倦怠,用花朵的芬芳洗淨身體的汙穢。命運對一些人是嚴酷的,但自然和馴鹿賜予他們擁抱生活的熱忱,讓他們有勇氣走進未知的翠林和未照面的川澤。

  本書末尾,老人聽見了木庫蓮的聲音了,亦遠亦近,亦急亦緩,這是一個美好的結局,在木庫蓮之後,還有你達吉亞娜。達西,他們都回來陪著老人,陪著高山和川澤。

  縱使舉世皆濁,眾生迷醉,還會有這片潔淨的土地,因為時間改變而萬物之美的永恆。我愛這片土地,更愛生活在這裡的人們。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11

  合上書,眼前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坐在額爾古納河畔,述說著一支鄂溫克氏族百年來的歷史。這是一個神奇的民族,他們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以馴鹿為舟,以打獵為生,繁衍不息。而神奇之處,在於他們引起了我對生與死,神與人的思考。

  大自然的生老病死,彷彿一個輪迴。“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正是有了這輪迴,生命才得以繁衍至今。而鄂溫克人生於自然,長於自然,他們的命運似乎也參與到了這自然的輪迴當中。

  作者寫了一支氏族近百年來的歷史,這其中最不乏生命的來與去。主人公經歷了父母、親人、愛人、兒女的離去,對生死也許看得淡了些。就連我這樣的閱讀者,剛開始看到主人公失去父親,或那個與狼搏鬥的老達西死的慘烈,心中還有些痛惜,後來漸漸看到主人公的兒女也離她而去,心中已不再起波瀾。鄂溫克人喜歡風葬,好像這樣死後也能融於自然,繼續過鄂溫克人的生活。

  鄂溫克人信仰薩滿教。書中主要出現了兩位薩滿,他們有同樣神奇的功力。比如神奇的預知能力,每當氏族中有人去世,薩滿總是第一個知道的。還有最著名的祭祀跳神。當氏族中或別的氏族有一些棘手的疾病,就會請薩滿去跳神。薩滿穿上神衣舞蹈,打起神鼓唱起歌,疾病就會離那個人而去。但是神總要帶走一條生命,一條生命留下了,另一條生命就要替他走。尼都薩滿為列娜跳神時,代她走的是一隻馴鹿仔。妮浩就沒這麼幸運了,每當她跳神救回一條命時,就要失去自己的一個孩子。用自己的親骨肉換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這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是多麼痛苦啊,但是妮浩每次都選擇去跳神。薩滿就像是人與神之間的使者,也許在他們眼中,眾生皆是平等的,都是需要拯救的。

  鄂溫克人崇敬火神,無論去哪裡都帶著火種。他們不能往火中吐痰,灑水,不能往裡面扔不乾淨的東西。當鄂溫克人打到熊或堪達罕的時候,薩滿就要祭瑪魯神。還有“白那查”山神,獵人行獵時看見刻有山神的樹,就要給他敬奉煙和酒,還要摘槍卸彈,下跪磕頭祈求山神保佑。從山神旁邊經過,不能大吵大嚷。鄂溫克人崇敬各種各樣的神,但這些神歸根結底是來源於自然,這是對生命的敬畏。正是這信仰才讓鄂溫克人形成了自己的風俗文化。

  命運,在書中是讓人捉摸不透的。比如達西死後,瑪利亞就懷孕了,或者妮浩給自己的孩子取植物的名字,結果他們的生命都像植物一樣脆弱,而且死亡也與相同的植物有關,又或是主人公的愛情,始於熊,終於熊……讀著讀著,會覺得每個人的命運都是安排好了的,他走完了該走的路,就離開了。一個人的故事結束時,總會想如果他的命運不是這樣,故事又該如何發展。但命運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它該如何,就如何。

  跳神救人,一命償一命,這些情節在現代人看來似乎有些迷信,但世界總不是我們想象的樣子,還有許多未知,也不是在等待著人們去探索,而是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被發現,也不被打擾,我們也沒有必要去探究它的真假。就像這世世代代生活在額爾古納河畔的鄂溫克人,奔騰的河水帶走了時間,沖刷了歷史的印記,帶不走的,是堅守。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12

  合上書,充滿堅韌、溫暖和愛的故事如同燃燒的火把,在大自然遼闊的天地間釋放著光和熱,用那無限的能量,給人以安定的勇氣去生活、去奮鬥、去坦然面對這原本平凡的世界。

  靜下心來聆聽茫茫林海中生靈的呼吸,安下心來靜靜體會純白雪原上天空的寧靜,自然與人依舊密不可分。

  讀完《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書時,正是2012年的秋天,人們從田地裡收穫糧食,乾枯的秸稈安靜迴歸大地懷抱的時節。書裡,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匯成豐盈、光亮的額爾古納河,在我的面前靜靜流淌,竟比我眼前這收穫的景色更加生動、飽滿。

  作者採用自述的形式,以簡約溫婉的語言描述了一群生活在額爾古納河右岸的鄂溫克人,用壯闊如史詩般的場景勾畫了一幅少數民族艱難生存又飽含深情的華麗畫卷。作者筆下的鄂溫克人以純樸的感情深沉地熱愛著這片森林、愛人、孩童,以及林中的馴鹿,並且用生命讓這民族的精神如月光般皎潔,如樂章般源遠流長。

  生命的敬畏

  在他們的眼中,馴鹿如同孩子般珍貴。作者用“白色的馴鹿在我眼中就是飄拂在大地上的白色雲朵”來形容馴鹿,甚至說“馴鹿一定是神賜予我們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連一頭馴鹿,都同樣受到尊重,這充分顯示出鄂溫克人對生命的敬畏。對待死去的嬰兒:“我和瓦羅加再一次提起白布口袋,去埋藏魯尼和妮浩的骨肉。在我們眼中,他就像一粒種子一樣,還會發芽,長成參天大樹的。”妮浩在離開母親的風藏之地時說:“她的骨頭有一天會從樹上落下來——落到土裡的骨頭也會發芽的”。也許你會認為這有些荒謬,可恰恰是這種荒謬和固執的舉動,彰顯出他們對生命的虔誠。這種純樸的平等觀念更像是彌足珍貴的火種,從容抵達人們純淨的心靈世界,在這方淨土中蔓延、傳承。每一個生命,之所以能夠繁衍至今,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值得人們去珍視、愛護。哪怕是樹枝上的一枚葉子,也擁有它綠色的閃著明亮光芒的生命。

  生命的奉獻

  妮浩作為薩滿,透過舞蹈的形式為族人溝通天地、達成願望,在挽救其他生命的同時,必須以犧牲自己的孩子為代價。儘管她心傷、淒涼、淚流滿面,但仍堅守原則,遵守她即將成為薩滿時承諾的“用自己的生命和神賦予的能力保護氏族”。妮浩懂得“天要那個孩子去,我把他留下來了,我的孩子就要頂替他去那裡”。為了挽救何寶林得了重病的兒子,兒子果格力從松樹上跌落;為了挽救被熊骨卡住喉嚨的馬糞包,女兒交庫坎託被馬蜂蟄死;為了挽救偷鹿少年的生命,無奈失去肚子裡的孩子;為了祈雨救火,最終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她在不斷的失去中,靈魂高度愈加上升,精神生命漸次充盈。還有很多人物,也為了保護別人而犧牲自己。這種在自身利益的釋然中淨化的純潔靈魂正如林中的白雪,在天地間浩浩蕩蕩、無怨無悔。

  生命的傳承

  小說中,一個個生動的人物陸續走向死亡,新生命不斷降生,蘊含“生生不息”的深刻寓意。在如此原始的生活環境中,自然條件惡劣。“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達為了給大家尋找馴鹿而凍死在馬背上,瓦羅加為了保護放映員被熊揭開了頭蓋骨,齊格達誤入捕獸的陷阱而摔死。太多的死亡,太多的失去,每一次都棰心泣血、悲慟不已,然而更多的,是一個個新生命的降生。作者用“它看上去就像落在大地上的一朵祥雲”來形容白色小鹿的降生,維克特、安草兒的輪廓更是氏族命脈的縮影,彷彿大樹的根系,日益盤結、蓬勃成長,為氏族注入鮮活的血液,讓永恆的精神在動盪中依舊流傳不息。

  生命的堅韌

  令小說如同史詩般壯闊的最重要原因,便是書中人們對待生活和困難的勇往直前。季節變換、野獸襲擊,都是他們面臨生存考驗的艱難時節,可是很少有人因為懼怕生活的艱難而退縮不前,更多的是,迎著風雪挑戰。作者沒有運用過多的筆墨描寫鬥爭場景,可對生命執著追求的信念卻從質樸而無華的語句中暈染開來。讓人們體會到在茫茫雪原和縱橫交錯的林間山路中,追求生命質樸之美的那種滄桑與豪邁。

  生命的迴歸

  書的結尾部分,作者寫到:“月亮升起來了,不過月亮不是圓的,是半輪,它瑩白如玉。它微微彎著身子,就像一隻喝水的小鹿……忽然,那條路的盡頭閃現出一團模糊的灰白的影子。接著,我聽見了隱隱約約的鹿鈴聲,那團灰白的影子離我們的營地越來越近。安草兒驚叫道,‘阿貼,木庫蓮回來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雖然鹿鈴聲聽起來越來越清脆了。我抬頭看了看月亮,覺得它就像朝我們跑來的白色馴鹿;而我再看那隻離我們越來越近的馴鹿時,覺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輪淡白的月亮。我落淚了,因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間了。”文中的“我”對馴鹿抱有特殊的感情,在經歷了一世風風雨雨之後,白色馴鹿在某個夜晚尋“我”而來,體現出“我”對生命本質的探究。究竟是遼遠如明月,還是實在如“我”心中至愛的白色馴鹿;抑或是堅貞純美如月光,還是跳躍活潑如鹿鈴,這些都是耐人尋味的結局。

  也許人就是自然,而自然又賦予人力量。那些過往歷史的塵埃依舊會在陽光下熠熠發光,成為我們心中寬厚的基石,讓我們善待生命、尊重自然、博愛人間。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13

  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記錄了生活在中國東北山區的鄂溫克族人們的歷史變遷和演化。打開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一個民族的歷史。風格不粗糙,充滿了溫暖和同情。讀完這本書後,是我不得不提筆寫下自己的感觸。

  小說講述部落首領最後妻子的故事。從一百年前到現在的社會;從部落的第一個識字的人到第一個大學生;從動盪的晚清到第二十一世紀的安康,從生活在希愣柱到生活在紅色磚白色瓦的村鎮;這些變遷記錄著這個民族的滄桑。

  這是一個與自然和諧的民族。他們與馴鹿一起生活,保持一個遊牧的的習慣,隨著馴鹿遷移或停留。他們以打獵為生,生活在能看到星星的“希楞柱”,這是一個臨時的“家”。他們現在沒有工業文明,生活在原來的方式,與自然和諧相處。

  這是一個充滿著愛和恨的瘋狂的民族。不娶他心愛的女人,被迫從母命嫁給金得,在新婚篝火燃燒正旺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達馬拉與林克和尼都之間的愛,激烈的背後更多的是無奈;伊萬對那傑什卡悠長綿遠的愛,像一股清泉的味道,進入我的身體,洗刷了我的心扉。敢愛敢恨,有多少生命的掙扎是破碎和無奈;彼此的生死離別,說盡了多少生命的脆弱。

  這是一個充滿大愛的民族,他們信奉瑪魯神和薩滿。依賴薩滿跳神來治療疾病,趨避災禍。作為薩滿的妮浩以救人為己命,明知救人要失去自己的孩子,還依然為偷取馴鹿的漢族小夥跳神。他們明知會以危及自己親人的代價去幫助另一個人的時候,仍然戰勝畏懼,勇敢地選擇幫助哪怕是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這是一種蘊含在一個民族內在品質中的善良和勇氣,如金子一般閃閃發光。助人不難,難的是放下自己的得失,只為助人而助人。用真誠的心和行為去尊重另一個生命。那便是完全不同的一種境界了。

  這是一個沒有利益衝突的,透過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實現了和諧社會的民族。他們實行平均主義,食品嚴格分配,多餘的食物或財產儲存由專人保管。男人負責狩獵,女人要負責燻豬肉,用動物毛皮製成衣服。沒有利益衝突,人與人之間保持簡單的感情,互相幫助,團結,共同抵禦自然災害、飢餓和疾病。

  透過鄂溫克族人質樸、高貴的品質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任何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都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都應該團結、互助、自立、自強,更應該有大愛無疆的品質。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這個民族、這個國家更加強大,更加繁榮昌盛。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14

  聽說遲子建這本書是幾年前的事了,但沒有找來看。一直覺得與書相遇是一件與機緣有關的事情。

  有些時候,可能會特地跑到書店尋找,或在圖書館的書架前逡巡,充滿期待的目光掠過或新或舊的書本,像貪戀溫度的手指輕輕的撫觸。但倘使是在某一個不經意的瞬間,心緒被無休無止淅淅瀝瀝的雨攪得紛亂,鬱積了一股莫名的煩悶,回頭的時候,恰好看到朋友手上拿著一本《額爾古納河右岸》。眉眼間頓添了欣喜,抑制著湧上來的小興奮對她說:“看完借我。”這,豈不是更妙!

  遇到一本好書是緣,傾聽一個好作家講一個故事是幸運。和這本書的相遇,便是這樣的一份欣喜,它輕易地驅散了陰雨帶來的不快,使我的心情變得清清爽爽。

  它第一次以長篇小說的形式展示了我國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的滄桑歷史和沿革變遷。為我打開了一幅以一個民族的歷史為背景的斑斕畫卷。畫風並不粗獷,充滿溫情和悲憫的情懷。

  故事久遠但輪廓清晰,緩緩地流淌出來,從一個年屆九旬、這個弱小民族最後一位酋長的女人嘴中。她將她的故事講給雨和火,講給兒孫搬遷時遺漏在營地的東西,講給自己鹿皮口袋裡那些喜歡的物件和一束剛採摘的紫菊花……並不執意念給讀者。斷斷續續的低沉而不沙啞的聲音有節奏地敲擊著空氣,灑落下點點帶著塵埃的星光。讓我的心慢慢融化在他們的故事裡。

  這是一個與馴鹿相依為命的民族。他們在中俄邊境的額爾古納河右岸,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保持著一個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習慣,馴鹿帶領著他們遷徙或者停留。

  他們居住在尖頂有孔可以看見星星的“希楞柱”裡,那是一個遊牧民族拆遷便利的臨時之“家”。不同於我們傳統的紅瓦白牆的磚架建築。它本身由木頭製成,在森林中與樹木和諧的輝映,不顯得突兀。尖頂處的小孔既是火塘排煙的通道,又用於與自然溝通。一個可以看著星星入眠的民族是浪漫的。那種大自然的“赤子”的真純是我們這些被機器和工業文明“餵養”的現代人早已失去了的。

  他們保持著一種原始的情感:熱烈的愛和瘋狂的恨。用不完的“咆哮”的激情。沒有面具,也從不偽裝。因不能迎娶自己心愛的女人,被迫從母命結婚的金得在新婚的篝火燃燒的正旺的時候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用盡自己一切的愛和力量去拯救別人的妮浩,流乾了自己的眼淚;悲哀不幸繼而轉向怨懟仇恨的伊芙琳聲聲咒怨。不管是愛,還是恨。它們都注入鄂溫克人的血液裡,再透過毛孔和呼吸釋放出來。真實,乾淨,讓人動容。或愛,或憐,或怨,或恨。都毫無做作和掩飾。

  他們保持著一種原始的勇氣,在大自然給予的傷害面前從不坐以待斃。他們絕對會奮起反擊,即使死亡也不會認輸。白災(雪災)對他們以之為“親人”的馴鹿有巨大的威脅。男人們從集訓營回來,顧不得洗去滿身的疲憊就去找尋在大雪中走失的馴鹿。嚴寒奪走了女人的第一任丈夫——健壯的拉吉達。

  他們信奉瑪魯神和薩滿。依賴薩滿跳神來治療疾病,趨避災禍。黑夜來臨,薩滿披掛神衣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身子輕盈的舞蹈,舞姿裡飽含著噴薄欲出的激情。他們用自己的神力保佑自己氏族善良的人們和馴鹿。彷彿遵循著某種交換的定律,薩滿救起一個生命,便要失去另一個生命。這生命有時候是某隻有靈性而善良的馴鹿,但通常卻是和薩滿最親近的人。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15

  小的時候看遲子建的《白樺林》,就被遲子建筆下的挺拔入天的白樺林深深的吸引,一位女作家竟然能寫出磅礴的氣勢,對此我深感佩服。之後就一直找遲子建老師的作品來看,《額爾古納河右岸》是我最愛的一部長篇作品。

  整部作品是由鄂溫克族最後酋長的妻子回憶的自述,訴說了這個族最後近百年的原始生活。中俄兩國一額爾古納河為界,這個民族幾百年來生活在額爾古納河的右岸,過著一種遊牧的生活。以馴鹿為生,住著木刻楞房子,用的是樺皮桶,吃的是男人們獵回的動物,“跳大神”的尼都薩滿是她們的精神依託,是十足的原始味道。

  作品充滿著鄂溫克族人對生活的規則、天道的輪迴、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的理解,人對自然的敬畏心、每次去爬山,都會有一個深切的體會,人只是自然的過客,山川河流才是主人。文章把人的愛寫的非常美好,其中一個族人不顧他人的不滿,依然和一個俄國女人生活在一起。而安草兒是一個相對來說智力不太好的孩子,但卻是主人公最愛的一個孩子,也是陪著她的守著原始生活的最後一個人。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有了非常多的闡述,人和自然的依伴的關係,馴鹿死後會把馴鹿安葬在山的向陽面,這是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關係的寫照,也是鄂溫克族人對自然的敬畏。他們在享受自然的饋贈的同時又感恩著自然的饋贈,以山林為生的鄂溫克人,在吃山雞前會為山雞做祭禮。鄂溫克族人的愛和恨都是深沉的,每一份都是帶著血淚的,深入骨髓的。

  文字非常美又不失大氣,很多描述時間的詞都用了自然的事物來表達,“從月亮東昇一直吃到月亮西沉”、“他們黃昏出去,早晨歸來”。開頭的時候寫到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雨雪看老了。這是真正的與自然融於一體了。兩者是相互依伴的關係。文中的很多句子會給人一種非常美的感受,又充滿著人生哲學,比如:“沒有路的時候,我們會迷路;有路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以為我們不知道該到哪裡去。故事總有結束的時候,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尾聲的。”“清晨的露珠溼眼睛,正午的陽穀曬脊樑,黃昏的鹿鈴最清涼,夜晚的小鳥要歸林。”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大多數族人都搬去林外去生活的時候,文章的主人公說,“我不願意睡在看不見星星的屋子裡,如果午夜夢醒時我望見的是漆黑的屋頂,我的眼睛會瞎的;聽不見那流水一樣的鹿鈴聲我的耳朵會聾的”。

  讀了這本書並沒有使我明白什麼樣的道理,但是卻讓我有了一塊心冷淨化的地方,留給我的就是我心中一塊祥和寧靜的土地。好的作品就是會為你開啟一個新世界,讓你有一種新的向上的心境。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16

  讀了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這一版,純藍的封。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盡傾江海里,贈飲天下人”——這是記憶中遲子建的源頭。高中,課外書成了違禁品,班主任只允許大家在晚飯與晚自習間的空隙看閒書。貌似在《讀者》上看到了這首續寫的詩,將其謄於摘抄本,每次語文早讀時都拿出來看看。班主任每次說我大大咧咧的時候,我就會想到“他”。是的,之前一直以為她是男生,這個看似矛盾的句子無疑折射出我那時對男女的刻板印象。如果知道他是女生,或許會更欣慰,或許會覺得自己的自覺性反叛有了陪伴。

  “追憶是老年人才做的事情”。回到這本書來。

  一個平鋪直敘的故事。想象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永遠留在大山,在一個冬季的火堆邊,她盯著竄動的火光,開始講述一生的故事。這份想象裡的平淡,與書中相似。故事裡的死亡、每一次死亡,都被敘述得平淡無奇,哪怕是親兄弟之間的誤殺,也好似水往下流一樣,從作者筆下自然地淌出。一生都隨著鹿群不斷遷徙的民族,一生都與山林相伴的人,想必不會覺得死亡是一件醜陋的事吧?沒有棺材,沒有墳墓,更沒有墓碑,死去的愛人就葬在風中。小學時在qq空間看過風葬的照片。照片裡的男人留著長髮,披著獸皮,禿鷲在鏡頭的深處。心想風葬實在太可怕也太殘忍。

  其實哪有。風葬遠不是對死者的褻瀆。

  “瑪利亞不用抬頭,就能看見太陽和月亮,小灰鼠會抱著松塔,跳到她身上和她玩耍,你說她是在風中還是在土中?”

  被吃掉(指在你沒有呼吸之後)也沒有那麼壞。逝去的愛人以另一種方式陪伴自己。這種陪伴,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後者多一點:純粹的、物理意義上的陪伴。逝者的肉體會進入食物鏈的另一層,剩下的殘渣會被分解,一部分飄入風中,一部分滲入土壤,養育又一輪的四季。無論以哪種方式,死者的身體最終都會分解為最簡的元素,真真正正地又回到宇宙中,透過愛人的一呼一吸與愛人再次融為一體。

  親人死後,穿好壽衣,被規整地放入定製的棺材。棺材必須結實,下葬前要釘牢。棺材之外,是石砌的墓。一層又一層,想用這規規矩矩來表示敬意,延緩屍體腐爛,也方便後人前來祭拜。躺在墓中的外公,也許現今都還沒有重新進入生物圈的迴圈中,唯物主義的我,想念你的時候怕是不能看著星星了。

  又要草草結束了,現在學校已經開始安靜,黑夜中物體的輪廓開始模糊。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17

  大興安嶺那片廣袤的原始森林裡的鄂溫克族人,才是最懂這個地方的。作為一個從小生活在大興安嶺的女作家,她是多麼的熱愛這片白山黑水和這片古老的原始森林。飽含深情的描述在書寫著這片神奇的地方和神秘的古老民族中發生的事。

  一如既往的遲子建式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沒有華麗詞藻的堆砌,簡單的文字,組合起來形成一種神奇的效果,這就是大道至簡,大巧若拙吧。對細節細緻的描寫,讀著讀著彷彿置身於森林中,河流旁……,好像作者描寫的就是我身邊的事,跟著他們一起打獵,一起馴鹿,一起遷移,一起看著薩滿跳神,一起聽那風聲,那雷聲,那雨雪閃電,那潺潺的流水聲,那原始大自然的各種聲音。有時候一段一段的文字忍不住就讀出聲來,好像渺小的我站在廣袤的天地間,與自然融為一體。

  河流,山川,馴鹿,堪達罕,烏力楞,希楞柱,靠老寶,日月,星光,一個個意象結合起來是那麼的美妙,如一個個跳躍的音符,演奏出一曲和諧的樂章。風葬,把死去的孩子扔到向陽的山坡,

  弟弟林克和哥哥尼都薩滿同時喜歡上了達瑪拉,為了爭奪她,相約射箭比賽,最後林克娶了達瑪拉,也許是哥哥射箭的最後一刻讓著弟弟,也許是宿命讓他射偏了,可他的內心依舊深愛著她,在弟弟死後他為她用藍的白的羽毛做了一件裙子,她也非常喜歡,由於部族的禁忌,最終沒有在一起,令人唏噓。

  清晨和正午雖然也描寫了一些人的死亡,但節奏是明快的,輕鬆的,從黃昏開始漸漸令人壓抑,死亡的氣息愈發濃烈,妮浩每每跳神救一個人性命時,必將帶走一個自己的孩子。一命換一命的宿命,籠罩著這個堅韌的氏族。

  清晨,正午,黃昏,半個月亮,一天時間裡,這個民族最後一個酋長的老婆用它九十歲的蒼老聲音講述了這個民族的百年命運從開始到被現代文明歸化,對應這她從小時候到結婚生子到老年的這一輩子,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寓意也很更加深刻。

  “如果把我們生活著的額爾古納河右岸比喻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的話,那麼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巨人身上縱橫交織的血管,而它的骨骼,就是由眾多的山巒構成的。那些山屬於大興安嶺山脈。”

  讀完最後一行文字,心中充滿了蒼涼的無力感,從原始的自由自在的捕獵遷移生活到定居,自由自在在林間跳躍奔跑的鹿被圈起來,最終森林被伐木工人的一個菸頭毀滅,這個古老的鄂溫克族的起起伏伏正如原始森林一般由寧靜安逸變得吵吵鬧鬧。

  原住居民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該何去何從,在保護和發展間如何平衡,如何保護這些原始民族的文化習俗和生活習慣這是目前世界各國都面臨的思考和問題。有時間多去這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吧,看看說不定哪一天,他們就會永遠的湮沒在歷史的塵埃裡了!就像遲子建說的那樣,“我願意用我的手去觸控生活,用我的腳,腳踏實地把我作品涉及到的地方,能走到的儘量走到,像寫《額爾古納河右岸》等等,我都是要去實地看一下。這時你再駕馭題材的時候,這種不適感會消失,會越來越跟它水乳交融。”

  總之,這是一段美好的閱讀體驗,乾淨的文字,如汩汩的清泉,緩緩流入心中。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18

  現代的文明與古老的文明不斷衝擊著,許多古老文明也因此逐漸消失。或許他們是落後,是野蠻的,可那其中的美卻值得我們仔細體會。

  《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書反映了鄂溫克人一百年的風雨生活,激盪人心。帶著固有觀念的我總以為這些逐水草而居、菇毛飲血的原始狩獵部落,只會打獵、喝酒、吃肉,圍著篝火跳舞。沒想到,他們的愛那麼純粹、那麼單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簡單至極,簡單地生活,安靜地老去。他們的美,像清風明月、石上清泉,透明不帶有一點雜質,美得讓人心動。

  書中的愛情也給了我震撼與感動。書中林克與其兄尼都薩滿為爭奪達瑪拉而進行的射箭比賽,將原始愛情的純潔表達得淋漓盡致。伊萬的那句想走的人是追不回來的,將對娜傑什卡的濃情蜜意無奈地化為一種大無私的愛情,還有瓦羅加為保護放映員與馬糞包而遭熊擊致死。這些或堅貞,或感動,或無奈,或幸福,或驚天動地,或默默無聞的愛情,將鄂溫克人的百年滄桑展現在我們面前,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對待愛情的偉大藍本。這些無比純粹的愛情,正是我們缺少的,也是我們所需要的。因為純粹,所以美得動人,美得讓人心醉。

  這裡的人們生於自然而死於自然,就連他們的死亡也變得極其富有詩意。我出生在寒冬,我的姐姐死於風寒,我的父親林克死於雷電,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達在風雪中永遠地睡眠,侄女在鮮紅色百合花前閉上了雙眼,侄子在榛果樹上像鳥兒一樣落下,外孫女伊蓮娜像魚兒一樣順著貝爾茨河漂向遠方它整個故事中,幾乎所有的誕生或是拯救,都會伴隨著生命的逝去。這或許就是人與自然最美的生存狀態吧。薩滿妮浩的那幾個孩子,以及故事中我的姐姐列娜,都在不同意義上詮釋了最原始的生態平衡或是能量守恆的含義,亦即任何一件事的得到或是達到,都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有時甚至是生命。每一個生命都有它出現的意義,即便意外逝去,也有可能是在完成某種使命。那麼,它的逝去也就變得賦有深奧的意義,某種程度上甚至有了些許詩意。因此,每一個生命都是值得被尊敬的。

  鄂溫克族人有很多的神,比如火神、樹神、風神等等,彷彿自然界中的種種都是他們的神。因此,他們懂得感恩,感恩從自然界的這些神靈中獲取的食物、果實等日常所需。正是源於對自然的這種敬畏感,鄂溫克族人從不對任何大山裡森林中的物種趕盡殺絕。在他們心中,人和自然本身就是一體的。這也許就是鄂溫克人對自然的一種美好想象。生於自然,依賴自然,敬畏自然,最後死於自然,應該是鄂溫克民族最生動的寫照。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向他們學習,與自然和諧相處,尊敬自然,愛護自然。如此,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希望這個文明的故事,能夠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傳頌。總有一天,我們的文明能夠真正領會到它們的美,領略來自古老文明的山水光色和人情冷暖。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19

  這部作品似一曲古老的民族讚歌,似一曲哀傷的歷史晚唱,它是一幅少數民族的蒼涼歷史畫卷,讓我深深眷戀,以至於一遍又一遍的欣賞。

  這是一個年歲九旬的鄂溫克族最後一個酋長的女人的自述,敘述她近百年的人生經歷,向我們傳遞和敘述了一個家族乃至一個民族的悠久歷史和人脈傳承,折射出鄂溫克族近百年的發展歷程。這個民族是數百年前自貝加爾湖畔遷徙而至,在中俄邊界的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森林中生活,族人信奉薩滿,因馴鹿覓食而搬遷、遊獵。

  在作品裡,綠地,河流,山川,星辰,月亮,陽光,馴鹿,獸皮,白樺樹,薩滿跳神的舞步,線條簡單的巖畫,流水般的馬蹄聲,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而然,甚至於相愛男女所製造出的風聲,既溫柔深摯,又似狂風暴雨,它的發生迴旋,沒有絲毫的躲藏和掩飾。

  是的,自然是賦予了鄂溫克人一切,然而,它也會不時殘酷地收回它的恩惠。

  在作品裡,有太多的死亡。每一個鮮活生命的消亡,都會讓人有深深的痛楚。是的,生命太渺小,似眨眼就沒了,可這裡的死亡讓人心生恐懼。然而,當你看到那些很小就死去的孩子或者馴鹿仔,被裝在白口袋裡,扔在向陽的山坡上,痛楚就會轉化成溫暖。心中不由得希望:死亡真的是生命的延續和昇華。看,他們一邊是枕著泥土的芳香,一邊是沐著和暖的陽光,所以他們的親人,自然的接受著生死命運。在這個世界上,最詩意最動人的,也總是那些最樸實最簡單的活法。

  自然給予了他們恩惠,帶給他們物質和心靈的寬慰,也不忘帶給他們無情。儘管這樣,鄂溫克人並不願意離開森林,他們能夠和嚴寒、猛獸、瘟疫… …抗爭而使種族延續和生存。可是現代文明的“侵襲”,使那積澱著無窮的森林寶藏以及深厚綿長的民族文化和情感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傷的通透。鄂溫克人在自然的恩惠與折磨下生存,在享受自然恩賜的同時也艱辛備嘗,人口銳減。然而,使他們更無能為力的是:他們遭遇了種種現代文明的擠壓。但頑強不屈的他們也必須和現實抗爭來求繁衍,求生存。他們有大愛,有大痛,有在命運面前的殊死抗爭,但,最終的他們,在所謂先進文明的“侵襲”下,不得不在遊牧與定居之間遊蕩,眼睜睜看著整個民族日漸衰落而萬般無奈。

  當然,作品中的愛情表達仍是最打動人內心的,即使是刻骨的仇恨,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的刻毒,也永遠因著刻骨的愛,或因著得不到的刻骨的愛。

  在作品中,深刻表現出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神之間的殊不可言的關係。鄂溫克人信奉薩滿,薩滿確實具有神力,能呼風喚雨,救人性命。可是,薩滿也為身上的神力,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讓人懼怕和悲痛的是,薩滿妮浩為拯救生命而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幾個孩子一個個離開… …

  最終的鄂溫克族剩下了“我”和安草兒,幾經風雨的頑強民族終於衰落的不堪入目… …

  這是“我”和鄂溫克人的坦誠對話,一代又一代的愛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獨特民風,一代又一代的生死傳奇,顯示了弱小民族的生命力極其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更彰顯了現代性所遮蔽的人類理想精神的存在。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20

  這個學期第一本看完的書是《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書的作者是遲子建。

  內容主要是描述了關於鄂溫克人的家族的故事,好像描寫這種一個家族,一個區域的這樣的小說比較容易獲獎來著,就像《塵埃落定》一樣,它是描寫了土司的這樣的一個故事,寫得也是非常好。它是以一個女人的口吻來向我們娓娓道來了他們所居住的地方所經歷的故事。他們居住在額爾古納河的右岸,他們的那種房子叫做“希楞柱”,並且馴鹿在他們那裡是十分神聖的動物。

  首先,我覺得他們與大自然的相處是十分和諧的,作為遊牧民族,他們喜歡生活在大森林裡,男人們出去捕獵,女人們則處理捕回來的獵物,所以在故事的最後,漢人要他們下山去住到他們所建造的房子裡時,他們很多都是不太願意的。並且馴鹿只有在山上才能生活,馴鹿很挑剔,要吃山上的蘑菇啥的,還愛吃鹽。在鄂溫克人眼裡,馴鹿是十分高貴的,什麼豬羊什麼,和馴鹿比起來,那都是低賤的。他們在形容豬時,說它是連屎都要吃的傢伙。他們有自己的信仰,信奉瑪魯神和薩滿,瑪魯神也就是所謂的神鹿,人們常常會去祭拜它。

  薩滿,是書中最為神奇的人物了。當一個人有一些非常奇異的行為之時,就預示著他要成為薩滿了。在書中有兩位薩滿,分別是尼都薩滿和妮浩薩滿。薩滿是充滿神力的,他們可以透過跳神來救人生命,驅災避禍等等。但薩滿往往也是挺悲劇的。特別是妮浩薩滿,我覺得她是書中最悲劇的人物了。薩滿每救一個生命,就要失去令一個生命,這就彷彿是一種生命的平衡,一種大自然的平衡,凡有所得,必有所失。妮浩和魯尼生了很多孩子,但是每次都有人求助於她,希望她跳神幫忙解救,妮浩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救起了他們就意味著犧牲了自己的孩子,但每次妮浩都是答應了救助,雖然每次都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全書下來妮浩死了好多個孩子,有一個甚至還腹死胎中了。她的一個女兒貝爾曼因此而害怕她跳神而逃走了。所以,薩滿給別人自己的仁慈,帶給自己的卻是殘忍,也帶給了我們人性的善良。有次馬糞包吃飯時喉嚨卡了一根熊骨,請求妮浩跳神救他,馬糞包一開始其實挺讓我討厭的,因為自己的墮落而去嘲笑欺侮別人,所以別人都很討厭他。但妮浩這時還是救了他,當然了,代價就是自己的一個孩子。

  血性,這也是我從書中所能體會到的,特別是馬糞包,在被妮浩救了之後,他痛改前非,為了以示決心,他自宮了。好吧,確實很有血性,很勇敢。金得,因為母親伊芙琳的逼迫,要娶自己不愛的女子,所以就在新婚之夜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的愛恨情愁沒有一絲絲掩飾,就那樣真實強烈的展示在了我們的眼前。

  小說最後隨著伐木的增多,族裡的人們只能按照以多勝少的投票被迫下山,總而言之,就是這樣的一個鄂溫克人的變遷史,書中這種自然的生活方式描寫的很好,溫和細膩。就像百度百科所說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充盈著豐厚的生態意蘊: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敬畏,對生靈的關愛與體貼,對人的自然天性的禮讚與頌揚,對人類所面臨的生態困境的憂慮與不安,對宇宙生態平衡秩序和諧的祈盼與暢想。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21

  小說讀罷,放下案頭。讀這個小說用了半個下午加一個晚上,可以說是一氣呵成,好的小說魅力就在此,總讓人迷戀其中,不捨離開。

  因為自己去年也曾去過離額爾古納河不遠的地方,小說中提到過的金河、滿歸我都親自到過,自己在大興安嶺深處了呆了好幾天,雖說現在沒有了原始森林那些粗壯的樹木,甚至小說中提到的各種狍子、鹿甚至水獺都沒有看見過,但是走在大興安嶺林區中間,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帶給人的一種靜謐感。以至於讀了遲子建的小說之後,產生深深的共鳴。

  小說中透過一個年逾古稀的老酋長的女人的口吻,給讀者展現出一個渺小的鄂倫春氏族的集體生存的畫面,雖然“我”的描寫並不是很圓潤,但她卻是在講她百年來的見聞,而這個見聞正是這個以遊獵為主的民族的生存變遷歷史。歷史的真相無法還原,小說也是加入了創作的成分,但是我更加願意相信小說流露出來的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有事實依據的。小說裡的人物儘管受了些現代文明的影響,在原始和現代之間尋找平衡,但是他們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種的狀態。而這種生活狀態下所表達出來的人性,必然是人性中最根本的東西,是沒有經歷過任何現代文明粉飾過的,他們既敢愛敢恨,達西可以拋棄家人跟一個剛剛守寡的歪嘴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伊芙琳可以把自己的嫉妒怨恨不加保留的展現在對手面前;他們也可以在瞭解自己過錯之後而自宮;妮浩薩滿明知道救人會失去自己的孩子仍然不忘記自己的操守……總之,他們就是把對自己內心最想表達的東西毫無保留的表達出來,而又會在整個大家庭中充當自己的角色,服從組織的安排,他們有著共同的利益追求。就像作為族長的拉吉達讓伊芙琳在平分出來的肉先挑,她挑了兩次之後再也不好意思拿好的了,而每個人的任務分工都很明確,男人們總是願意出去打獵而把獵物等量的分給氏族裡的每一個人。

  小說中描寫的鄂倫春人生活是那麼的和諧,雖然沒有強大的物質生活保證,可是他們卻並不像現代人那樣那麼貪婪,一味的剝奪他人的生存空間。他們會把用不了的東西存在樹上而不帶走,他們燒火用的木材不是筏自新鮮的大樹,而是撿那些已經枯萎落下的枝幹。他們已經達到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多麼的可歌可泣。

  還有一個比較震撼的就是他們可以很從容的面對生死,儘管瘋狂的愛過恨過,可是死對於他們來說感覺很平淡,或許是死亡經常毫無徵兆降臨的緣故吧,“我”的第一任丈夫死了以後,本以為不會再愛了,可是仍然和瓦羅加依偎在了一起,時間是一切解決不了問題的良藥,我們也應該從他們中間學習些什麼?大家總感覺死亡離大家很遙遠,有些人因為害怕死亡而不敢做一些稍微有點危險的事情。生命的本質不應該在此,活到哪裡就到哪裡。而且,生命是寶貴的,人們不應該輕易的放棄自己的生命,更不應該隨意的剝奪他人的生命。

  鄂倫春人會在文明發展的大潮中充當千年一粟的角色,他們的語言會消失,他們的生活方式要不了幾十年就會從地球上消失而僅僅存在於教科書當中,因為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年輕人總是喜歡接收新鮮的事物,而那些儲存了民族文化最真實的老人們則會逝去。遲子建一個時代的作家的作品大部分是描寫了時代烙印留下來的東西,如文革,如開放,而她卻把遊牧名族的活化石遞到世人眼前,她為我們儲存了這最後一點純真,單從這點來說她就很偉大!人性總是相通的,我們沒有必要把很多事情搞得那麼複雜,相互謙讓和諧相處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我們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不要忘記了還有那麼一批人,他們對於這個花花世界並不感冒,他們更熱衷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再苦哪怕再悲,而我們不能稱之愚昧,因為這兩條線永遠是平行的,我們得到的並不是他們所追求的。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22

  在中俄邊境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居住著一支弱小民族——鄂溫克民族,數百年前,他們自貝加爾湖畔遷徙至我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帶。

  第七屆矛盾文學獎《額爾古納河右岸》,以一位年屆九旬,鄂溫克民族最後一個酋長女人的自述,向讀者展示了鄂溫克人百年生存現狀及滄桑歷史程序。作品分“清晨”“正午”“黃昏”“半個月亮”四部分,結構安排巧妙,敘述沉靜婉約,文字靈動優美,其風格鮮明,意境深遠,與其說它是一壁詭秘絢麗的神奇巖畫,不如說是一卷血跡斑斑的民族史詩。

  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白樺林、馴鹿、希楞柱等,構成鄂溫克人生活的物質組成。他們崇尚瑪魯神,信奉薩滿教,珍愛火種,定期從安達(商人)手中用鹿茸、皮張等換來子彈、火柴、食鹽、糧食等生活所需。他們在像傘一樣的希楞柱裡製造“風聲”,繁衍後代。他們以放養馴鹿為生、過著遊牧遊獵的生活。他們接受大自然的饋贈,也不斷遭受嚴寒、猛獸、疾病的侵害。作品再現這個弱小民族經歷了日寇鐵蹄、文革陰影后,在現代文明擠壓下走向衰落的生死傳奇,為讀者開啟一條揭秘通道,使讀者近距離觀望到它短暫若流星飛逝的光華和亮度,其頑強堅守、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堅守信仰、愛憎分明等民族特徵,挺立起的民族精神與氣度,璀璨耀眼,流芳後世。

  作品刻畫了一批有血有肉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精明善獵的父親林克,能幹善舞的母親達瑪拉,隱忍孤獨的伯父尼都薩滿,刁蠻任性的姑姑依芙琳,軟弱膽小的姑父坤德,勇敢健壯的弟弟魯尼,善良博愛的弟媳妮浩,自私固執的拉吉米,美麗不幸的馬伊堪等,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以四組家庭的生活記錄為主線,透過家庭成員之間、族人之間的矛盾糾葛及情愛故事,使人物形象的刻畫,更加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林克和尼都薩滿兩兄弟都深愛著達瑪拉,尼都選擇退讓做了薩滿,林克去世後,終身未娶的尼都薩滿與單身的達瑪拉互有好感,兩人卻無法突破氏族傳統習俗的桎梏,相繼在孤獨寡歡中死去,讓人唏噓感慨。姑姑依芙琳,經常用尖酸刻薄的語言侮辱折磨“不中意”的丈夫坤德,又包辦兒子婚姻,迫使唯一的兒子金得上吊自殺,即便再次懷孕,故意從高坡上滾下而流產,可悲可嘆,冥頑不化。聽聞日本人要進山,要清理藍眼睛的俄國人,伊萬的妻子娜傑什卡帶領兒女逃亡蘇聯,伊萬從沒一句抱怨,積極加入抗日洪流。被狼咬殘的瘸腿老達西強訓獵鷹復仇,執著又慘烈……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使作品立體豐滿,情節跌宕,耐人尋味。

  作品中的“我”回憶了一個個悽美動人的故事,折射出鄂溫克民族追求真善美的精神風貌。有了天災人禍如馴鹿難產、小孩生病、大人遭難等,唯一解決的辦法是薩滿跳神施法救助。薩滿妮浩每救一人,會失去一個自己的孩子。六個兒女,相繼摔死、野蜂蟄死、水淹死或胎死腹中,僅剩一兒一女。明知救助等同於災禍轉移,卻無法阻擋她救人的腳步。薩滿妮浩的博愛胸懷與犧牲的精神讓人為之震撼。相貌醜陋的馬糞包,撥弄是非,製造矛盾,無端嘲弄戰爭中失去生育功能的拉吉米,引起大家的極端反感。面對熊骨卡住咽喉奄奄一息眾人唾棄的馬糞包,妮浩依然無法做到見死不救,且失去一個女兒。

  馬糞包愧疚萬分,自閹,與族人和好,最終實現善的迴歸。老年妮浩在伐木工人煙頭引起山林火災,艱難跳神祈雨成功後,永遠走了。她堅守並履行了自己的承諾“一定要用自己的生命和神賦予的能力保護自己的氏族,讓我們的氏族人口興旺、馴鹿成群、狩獵年年豐收”。作品充滿極濃的詭異色彩,近乎聊齋。如伊萬的葬禮上莫明其妙地出現了兩個穿白衣服的乾女兒為他送葬,據依芙琳所言是他當年所救的狐仙的化身。薩滿能夠未卜先知。作品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成功塑造薩滿的大愛形象。妮浩是部落的天使,神靈的化身,似菩薩再世,書寫了蕩氣迴腸、普渡眾生的大愛情懷。在不斷救助、失去、回報的因果輪迴中,她播下一粒粒善良的種子,讓愛開花結果,以聖潔的光聚集並衍生善良友愛團結的淳樸民風。

  小說通篇充溢死亡氣息,不幸接二連三發生,鄂溫克人的“冷處理”表現出頑強不屈的抗爭精神和極其堅強的生存信念。“我”的故事具有代表性。父母“一個歸於雷電,一個歸於舞蹈”,第一任丈夫拉吉達是在一次尋找馴鹿的途中活活凍死在馬背上,第二任丈夫酋長瓦羅加,死於黑熊的魔掌。二兒子安道爾多年後被大兒子維克特誤以為野鹿而錯殺。維克特因自責抑鬱酗酒過度而死亡。親人一個個離她而去,悲傷、無助的她依然充滿活力與熱愛,堅強地生存著。即便族人下山定居白牆紅頂的房子,即便僅有愚智的孫子安草兒陪她留在山上,九十歲的老人,也會圍著火塘,給“雨和雪兩位老熟人”講述家族故事。崢嶸歲月,鍛造寵辱不驚;悲痛面前,磨礪生存韌性。她活透了!日本人進駐山林後,迫使男人們集訓的同時,強取豪奪致使食物極端匱乏,女人和孩子遭受飢餓的折磨;暴雪壓山,馴鹿凍死;黃病氾濫……他們無力反抗,依靠本能的生存信念以及堅韌的生命力,挺過苦難。這個民族在風雨雪霜的常態磨礪下,在生死離別的痛苦浸泡中,活出超然、無畏的姿態。

  鄂溫克人相信“萬物有靈”,在他們眼裡,自然界的山、水、日、月、風、雨、動物都具有生命的靈性,火神、河神、雷電神、山神、樹神等不可任意褻瀆。“在我眼中,額爾古納爾河右岸的每一座山,都是閃爍在大地上的一顆星星。這些星星在春夏季節是綠色的,秋天是金黃色的,而到了冬天則是銀白色的。我愛它們,它們跟人一樣,也有自己的性格和體態。有的山矮小而圓潤,像是一個個倒扣著的瓦盆,有的山挺拔而清秀地連綿在一起,看上去就象馴鹿伸出的美麗犄角。山上的樹,在我眼中就是一團連著一團的血肉。”這些生動貼切的比喻,將熱愛自然的情感真誠流露。

  他們認為火神不能被熄滅,搬遷時在祖先神“瑪魯神”之後由馴鹿馱著,平時還不能往火裡吐痰、灑水、扔不乾淨的東西。對動物也有敬畏之心,如吃熊肉時要學烏鴉叫和唱讚美的歌謠,不能亂扔骨頭等。書中有兩起因違犯禁忌褻瀆神靈而遭到懲罰的事件,一起是馬糞包吃熊肉時的肆意行為而使骨頭卡住了喉嚨,一起是偷馴鹿的少年吃飽後往大樹身上撒尿觸犯樹神而險些喪命。表現了他們對賴以生存的大自然,充滿了敬畏與感激。金得上吊選擇一棵枯死的樹,因為他知道,按習俗這棵樹將與他一起火葬。這種自覺自律的情感,力透紙背。他們逐綠放養馴鹿,每次搬遷時都把垃圾深埋清理得乾乾淨淨。他們從不砍伐正在生長的樹木,看到山外人員大批砍伐拉運樹木時感到氣憤。當滿載原木的長條卡車轟隆駛過,情緒失控的馬糞包,舉起槍,對著運材車的輪胎一頓掃射,遭暴打而喪命。以血肉之軀捍衛生存家園,鄂溫克男人的勇敢和對自然的摯愛表現淋漓!在現代文明的腳步不斷逼近、家園被破壞、資源被掠奪的情況下,大部分族人不得不懷著戀戀不捨的心情“下山”,而“我”則是一直堅守山上,守護獨有的精神家園,憂傷而平靜地生活著。鄂溫克民族在對待自然環境的關係上,不是肆意的掠奪和破壞,而是一種平等維護、和諧互存的觀念。

  現代文明打破原有的平靜生活秩序,人們住進固定住所,看不到日月聽不到風聲;圈養的馴鹿吃不上鮮苔而日漸消瘦甚至病死;森林因砍伐過度越來越稀疏,動物數量劇減,山風越來越大;“我”的外孫女伊蓮娜離不開給予她畫作靈感的山林,也迷戀繁華的城市,這位往返山林與城市間的成功者,最終在貝爾茨河裡結束自己的生命;另一外孫女索瑪墮落放蕩多次流產成無人娶的“破爛”;曾孫沙合力不愛學習經常酗酒鬧事甚至賣黑材而被關進監獄;馬伊堪的私生子西班製作樺皮工藝品兜售為生;曾經的自然天成、淳樸溫馨、靜謐和諧被衝擊得七零八落,進軍“文明”的團隊並未得到文明的禮遇,一個弱小民族重新洗牌後愈加衰落蕭條,它瀕臨滅絕的處境令人擔憂。當古書記上山做“我”下山的思想工作,有一段理論:他說我們和馴鹿下山,也是對森林的一種保護,馴鹿遊走時會破壞植被,使生態失去平衡,再說現在對動物實施保護,不能再打獵了。我很想對他說,我們和我們的馴鹿,從來都是親吻森林的。我們與數以萬計的伐木人比起來,就是輕輕掠過水麵的幾隻蜻蜓。如果森林之河遭受了汙染,怎麼可能是幾隻蜻蜓掠過的緣故呢……這段文字丟擲核心問題:現代文明與生態平衡的平衡點到底在哪裡?濫砍亂伐、過度索取的苦果讓這個無辜民族買單公平嗎?閉塞與文明的接軌絕不是朝令夕改的快捷便餐!捆綁情感取向無異於火中取栗!這是抗議,是吶喊,也是警鳴。小說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組鄂溫克民族的百年畫像,沉悶憂傷的走勢,揭示民族致命傷痛背後欲說還休的癥結!

  額爾古納河啊,

  你流到銀河去吧。

  乾旱的人間……

  妮浩生命中的最後一支神歌,流淌著他們的淚……這人世間深重的悽風苦雨!

  若干年後甚至更遠,他們如晴空飛過的鳥,沒有任何痕跡。但著名女作家遲子建傾心著寫的這部力作會帶著一個民族不朽的迴音走入人類發展長河,重溫人類程序史中的某種悲哀,或許某種血淋淋的震撼在足夠自省下不再踏入重蹈覆轍的怪圈。

  我合上書,依稀看見日月照耀的“鄂溫克小道”——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路,散佈著鄂溫克人的足跡和馴鹿梅花圖案;一團腥紅滴血的落日,在蒼茫波瀾的額爾古納河上,下沉……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 篇23

  “我這一生見過河流太多太多了。它們有的狹長,有的寬闊;有的彎曲,有的平直;有的水流急促,有的則風平浪靜。它們的名字,基本是我們命名的,比如得爾布林河、敖魯古雅河、比斯吹雅河、貝爾茨河以及伊敏河、塔里亞河等。而這些河流,大都是額爾古納河的支流,或者是支流的支流。”

  以上的這段文字是出自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毫無疑問,在中國當代文壇上,像遲子建那樣能把如同史詩般的長篇小說寫得如此大氣磅礴的作家是不多的。從《偽滿洲國》到《白雪烏鴉》,從《額爾古納河右岸》到前年出版的《群山之巔》,她完成的每一部長篇小說,故事情節都是壯闊感人的,就像是她的故鄉——東北,同樣的淳厚中帶有溫柔。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飄著雪的,正因她字字珠璣地將她的悠長而婉轉的鄉愁寫於其中。

  這個發生在一脈青山、萬頃碧水之間的故事,幾乎讓我不忍細讀。浩瀚的大興安嶺和堅忍的古老民族相互依偎,將生命的韌性描摹得淋漓盡致。“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看老了”。這句簡潔的語言,就像是一聲從遠處傳來的卻又依稀聽得見的嘆息,為全書奠定了基調。小說是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寫的,“我”是部落的最後一任酋長的女人,已經年過半百了,在看老了雨雪後,仍然深情地選擇走向人間草木、水火山川,訴說著這些明媚而憂傷的往事。這個故事,是屬於大自然的。

  在這個特定民族的特有視角下展開的故事中,萬事萬物都是有著靈性的。山川、河流、樹木、繁星、月亮、雨雪……都像故事中的人一樣,有著靈魂,有著喜怒哀樂的。它們有了人性,人性中也有了它們的影子,單純到讓人沒有理由厭惡。這是當代社會所缺失的,也是讓我唏噓動容的。

  “我已經說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會死亡。人們出生是大同小異的,死亡卻是各有各的走法”。生老病死、聚散離別是文學或說是人生繞不開的話題,而作者,彷彿是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故事的人,她的筆下的生與死,都在平淡中帶著傳奇,從生活走進故事,又能從故事中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且在生活中也找到藍本。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這群人,世世代代在“風聲”中降生,又埋葬在風中。就像他們來自大自然一樣,又迴歸於大自然。這是一個民族的歸宿,也是一個時代的歸宿。

  故事中對鄂溫克人乃至北方民族的薩滿文化有著詳細而又引而不發的闡釋。有人在看完這本書後,評論說這樣的情節太過傳奇,根本不可能真正存在。而在我看來,恰好相反,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元素存在,才能將這個古老民族的信仰得以展現出來。一個有信仰的民族,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一個有所敬畏的時代,才是有“人的氣息”的時代。我們不妨把這個蒼老的故事與當今時代作對比,這故事中的某些至關重要的東西,不正是當下所缺少的嗎?

  “山火熄滅了,妮浩走了。她這一生,主持了很多葬禮,但她卻不能為自己送別了”。故事中最讓人動容的,應該就是妮浩了。因為小說中的所有的愛恨都是原始而野蠻的,原始地深愛,原始地淺恨,所以我們在書中看到了妮浩一次又一次地犧牲自己的孩子來挽救別人性命。或許在她的眼裡,她首先應該是一名救死扶生的薩滿,其次才是別人的妻子、母親。然而,這樣的主次關係卻不代表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在她的心裡比她的身份不重要。相反的是,正是因為我們看到她一次次的近乎愚蠢的選擇,才將整個故事中人性的至善至純高度昇華。

  什麼是活著?認認真真地讀過這本書的人應該能有所體會。那些生老病死、愛恨離別,那些在生活的背後苦苦掙扎的喘息聲,那些面對著苦難露出淡淡而明媚的笑和淚,就是對“活著”的最好詮釋。

  額爾古納河,這是一條時代的河流。尤其是在它的右岸,記錄了一個民族在不同時代的鄉愁。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