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繪畫/書法>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8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1

  買蔣勳的《漢字書法之美》,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碰到了好久沒有看到的同學,他是語文專業的博士生,現在也很我一樣做初中語文教師,一有機會,我就向他諮詢又讀了什麼書,他向我推薦了《漢字書法之美》。

  我馬上在噹噹網下了訂單,並且給他回覆說:“向我這樣臭字,很需要看這樣的書。”我的同學發過一句話:“距離生活還是很遠,不過你讀後一定會愛上漢字的。”

  真的是這樣,一邊讀完說實在的我還不能一一細數在動物骨骸、金屬、石頭、竹簡、紙帛上被記錄下來,在各個朝代以或沉重樸厚,或飛揚婉轉,或森嚴宏大,或肆意狂放的書寫線條。

  不過僅看那些圖片,都讓人流連忘返,僅是撫摸那書的質感,都讓人回味。

  在這一個月的零散閱讀裡它給我觸動人心的美麗與驚喜。

  蔣勳說:書法是呼吸,是養生,是身體的運動,是性情的表達,是做人處事的學習,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是生活現實裡的記憶,是還原到初寫自己名字時的認真……

  作者以他獨特的美學情懷,述說動人的漢字書法故事。文字編織成畫面,我們走進了那古老卻又現代的漢字時間光廊,東方書寫的敬意與喜悅,就在你我的指間心中!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2

  兩週前花一個下午讀了蔣勳的《漢字書法之美》,中午趁午休搜了搜書評,看到江弱水的《撕扇記二:美言還是不信的蔣勳》有點意思。

  我對蔣勳其人不熟,初讀《漢字書法之美》的時候覺得文筆大抵就是“主觀浪漫主義”吧。江弱水引用張大春的《書法之美是知識,不是呻吟》也是蠻有趣。不過我已把此書定位為主觀的文化隨筆而非嚴肅作品後也不怎麼排斥。

  有了對於這本書的總體定位後,讀起來就很順利。在煽情的文字下看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看甲骨差點遺失,看《祭侄文稿》哭安史之亂什麼的……反正就是發散發散思維,自我昇華一下。

  本書細節處的問題江弱水那篇文擇了好多,雖然也看到有人罵江弱水酸腐炒作,但是我還是贊同嚴謹對待細節。不過把《漢字書法之美》當做別人主觀的文化隨筆,外加自己的歷史常識還在,其實這些細節也不是太困擾。

  說個總體印象,《漢字書法之美》一書文字浪漫煽情,歷史細節有含糊處,漢字演化部分不夠嚴謹,書法賞析有認字錯誤並且偏作者主觀,後附雲門舞集和書法教育的部分寫得空泛主觀。

  作為文化小品可讀,淺顯瞭解漢字書法可讀,假日消磨時間自我昇華可讀,不必認真當做學術著作來讀。

  看完本書我還是有個人收穫的。作為一個膚淺觀眾,我一直喜歡端方小楷,對行書與草書不太會欣賞。本書對於我的益處是稍微提升了一點對行書的理解和欣賞力。

  還有年底雲門舞集有一場在廈門的演出,我會考慮去看看。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3

  作為一名小學書法老師,為了讓中規中矩的書法課生動有趣、為了讓深奧的書法知識淺顯易懂,我發現了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書法文化之書——《漢字書法之美》。這本書是著名美學家、文學家、畫家蔣勳的大作,分別從漢字演變、書法美學、感知教育、漢字與現代四個章節介紹漢字書法之美。透過閱讀這本書,讓我對漢字文化又有了新的認識。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一件黑陶尊,器表上的一個符號,上端一個圓,下端一片曲線,最下端一座五峰尖山,這就是目前發現最古老的文字出現了。結繩、倉頡、毛筆、石鼓等等像放電影一樣在眼前一幕一幕閃過。

  而書法美學又讓我對書法的五種書體的歷史有了新的心得體會:波磔與飛簷的隸書線條、碑帖的厚重與飄逸、行草到狂草的平正與險絕、宋代書法的意境與個性、元明書法的形式與表現及清代書法的古樸與拙趣。

  又讓我對衛夫人的《筆陣圖》細細感知。“高峰墜石”的點是形狀,是體積,是重量,也是速度;“千里陣雲”的橫是水與墨在紙上的互動律動;“萬歲枯藤”的豎是一切看似枯老卻毫不妥協的堅強生命。

  以小見大,讓人看出漢字書法之奇,不僅在指腕之間,甚至是呼吸,是養生,是身體的運動,是性情的表達,是做人處事的學習,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最終乃臻而為是我與自己相處最真實的一種儀式,一如瑜珈、太極、舞蹈,乃至慢跑,由靜轉動,動中見靜,成就了一種肢體韻律之美。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4

  水墨在宣紙上隨筆峰渲染開一絲一絲的纖維,而書香氣息也透過呼吸沁人心脾,深厚的文化底蘊暈開了一條又一條的血脈,時時觸碰著我們的心房。當我們在書寫時,無時無刻不在汲取漢字背後的文化和歷史,這也是一種“漢字書法之美”吧!

  漢字書法可謂動靜相容,張弛有度:當毛筆在紙上起伏,留下行雲流水般飄逸靈動的漢字時,我們的心中卻如止水一般平靜、專注、感悟著這最古老的符號之意。只有心靜了,我們才有機會“與自己相處”,不受外界的紛擾,好比一隻仙鶴,只有它落在地面時你才能安靜的與它相處。靜心到了一定的程度,便邁向了另一種境界——淨心。

  水的清,是一種淨;紙的柔,是一種淨;硯的端正,更是一種淨。試想,當你沉浸於水、墨、紙、硯的淨中時,你的心又怎能不淨呢?

  《漢字書法之美》需要用心去讀;漢字書法之美,需要用心去悟。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5

  現在的社會進步如此之快,網路交流如此發達,還需要練習寫字、練習書法嗎?大家日常交流也不靠書信往來,都是用手機、iPad或者電腦,透過微信、微博什麼的來進行,很少動筆。甚至,大部分人連讀書也比較少,更多的是聽書,或者看微信短文,時間這麼寶貴,怎麼可能還有大段的時間來練習書法?現在學書法還有意義嗎!

  看了蔣勳老師的《漢字書法之美》,以上的疑問或許還沒有完全消除,但是我卻像掀起大戲臺上幕簾的孩子,不經意間看到了後臺裡中國傳統書法文化,精深博大!

  個人覺得中國書法,即使在現代社會還是非常有用的。

  第一,書法能提高我們對中國文化的審美能力。從元朝開始,延續到明清,中國的詩書畫,就基本上合三為一。書法由原來的交流工具,變成了藝術表達。比如顏真卿寫的《祭侄子文》,是對自己年輕的侄子在戰亂中被殺的哀悼,這篇悼文是其在最悲痛時的情緒表達,甚至還保留了塗改的墨跡。這樣的書法看上去混亂,實則因為寄託了作者濃烈的情緒,因而顯得更加能夠打動人心。當相隔千年時光的人們被書法中蘊含的感情聯絡在了一起,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美。

  還有,中國的建築和書法是互相融合的。西方的建築,不會在門頭掛個“盧浮宮”幾個大字。但中國的有名的建築,會先寫上“故宮”、“天下雄關”,然後還有無數牌匾對聯等你去欣賞。再有,西方的建築,追求向上帝的無限接近,追求垂直線的上升,比如歐洲的哥特式建築。而中國的農耕社會,重視土地,追求對土地的無盡佔有,於是建築傾向於水平方向的拉伸。這樣的建築美學,對應於書法是漢代隸書的波磔,左撇曰波,右捺曰磔,正像是屋簷飛張翹起。

  中國繪畫經常化竹子,畫中的葉子,其實就是抽象化的書法筆法,如撇似捺。畫上提首詩,書法邊上配點畫,甚至在畫面上印章成堆,收藏者於空白處簽名,一幅字最後變成書法、繪畫、詩詞、印章等中國傳統美學的綜合體。

  第二,書法與生命相通,書法是修行。

  高明的書法家能透過書法,來獲得對世界的感知。比如衛夫人在教王羲之《筆陣圖》時,她用把“點”字註解為“高峰墜石”。高山上石頭的墜落,有形狀、有重量、有速度、有氣勢,一個點可以體驗到牛頓的萬有引力,一個字能體悟一段人生也就絕非虛言了。《筆陣圖》裡,把橫叫“千里陣雲”,從中學習開闊的胸懷,把豎叫“萬歲枯藤”,讓我們知道強韌的堅持……

  我們訓練自己正襟危坐,訓練自己握筆的姿勢,訓練自己遮蔽寫字時心裡的慌亂。這種對肌肉的控制,訓練出一個人精神的專注,這其實就是修行。

  第三,書法之美,蘊含人生哲理。

  練字的字帖上,方塊漢字的背後總是隱藏著一個九宮格,我們寫字總是隱隱被這個格子所限制。在學習寫字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學習,如何在人與人相擁擠的社會里遵守規矩。

  寫字時我們緩緩呼吸,仔細地一筆一劃,就宛如我們認真地做人。從一點開始起步,於橫中把握平衡,於豎中堅定初心,於轉折處停頓,於撇捺處左右逢源、披荊斬棘。一件事接著一件事,慢慢而仔細地完成一生。

  漢字是人類文明唯一的,傳承超過五千年的,非拼音的文字,它還可以在現代網路時代方便使用。它不同於拼音文字,不同於聽覺思維,它是一種視覺思維。書讀此處,終於能夠體會到蔣勳老師所說“書法不是技巧,書法是審美”,於是心生喜悅,美繞指尖。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6

  這不是一本論述漢字之美的學術集,也不是毛筆書法教科書。隨意翻書頁,心中有喜悅,普藍色的字偏安於一側,另一邊配圖、配帖,大多時候只是空著,這樣的“留白”顯得妥妥當當,讓人有“隨心不逾規”的安寧。

  我第一次讀蔣勳的書,封底上印著一段話:“漢字書寫,對於我,像一種修行。我希望能像古代洞窟裡抄寫經文的人,把一部《法華經》一字一字寫好,像最初寫自己的名字一樣慎重端正。我不斷迴響起父親握著我的手書寫的歲月,那些簡單的“上”、“大”、“人”,也是我的手被父親的手握著,一起完成的最美麗的書法。”這大概是練字兒童的共同記憶——小時候家中的縫紉機鋪上毛毯就是書桌,母親為我疊好黃色毛邊紙,我則拖拖拉拉地調墨水,翻開字帖,端坐練字。

  最怕“懸針豎”,收筆時總是太粗,這時母親便起身握著我拿筆的手,輕輕抬起,要我記得運筆時的力度,對於拿筆不穩的小朋友,又有什麼“力度”可言呢?但是小朋友覺得那些字“美”,繁體字比簡體字“美”,毛筆字比印刷字“美”,洗筆時墨汁在水中如絲般徐徐散開“好美”。

  “漢字基本功能在傳達和溝通,實用在先,審美在後”,不過蔣勳從漢隸的蠶頭燕尾說起到走向民間的清代書法,每一章每一頁告訴讀者在實用之外,如何審美;審美之時,又不可不體會書法家的性情。我自幼習顏體,卻從來沒有認真讀過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蔣勳對此的評價是“楷、行、草互動錯雜,變化萬千、虛如青煙、實如巨山、動靜之間、神奇莫測、如同一首完美的交響曲”,他認為“面對第一手書法家書寫的墨跡真本,才可能領略書法隨情緒流轉的絕美經驗。”此話不虛,《祭侄文稿》整篇用力用墨跌宕起伏、變化多端,將情緒時而平復時而憂傷,時而感慨時而壓抑表達得淋漓盡致。

  讀完《祭侄文稿》的賞析,一時間悲喜交欣,喜的是有緣讀到書家真跡所蘊含的蓬勃情感,悲的是筆墨所呈現的故事著實讓人傷感。可見,內容固然重要,形式亦“茲事體大”,倘若干筆飛白、灰煙輕飛般的“嗚呼哀哉”成了A4白紙上列印的華文行楷,我們還能體會年輕生命魂魄逝去的哀慟麼?

  所以,我一直留戀用筆書寫的感覺。給心愛的人寫一封情書,字淺情深,不需要華麗語言和美麗詞藻,一筆一劃記錄著書寫時的忐忑與期待,甜蜜與憂傷。兒時羨慕可以習《曹全碑》的女孩,而我卻只能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臨摹《顏勤禮碑》、《自身告書》、《麻姑仙壇記》。如今,明白了“寫字與做人處事連在一起”,不安分的孩童應該多習厚重博大的顏體,含蓄靦腆的孩子需要“鋒芒畢露”的“瘦金體”。在書法練習中,我們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書法的美,一直是與生命相同的。透過書法,完成了感知世界的一切現象的能力,這才是書法美學的意義。”“撇”好似風中竹葉,“走之”如海浪湧來,“點”是懸崖落石,“橫”像遠方的地平線……“審美必須是跟自己生命息息相關的活動,失去了迴歸自身的感受,藝術和美都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家中還掛著十幾歲時的習作——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陶弘景答謝中書)。我們執毛筆蘸墨汁寫古詩裝裱,古人呢?魏晉文人的“帖”,是日常的書信,是簡單的問候——“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這是王羲之的《奉橘帖》,贈送三百個橘子時附帶的便條。蔣勳說:“成為名帖,是因為書法。小小紙片上蓋滿大大小小帝王收藏印記,容易讓人忽略了文字簡單到一清如水,敘述的事情也簡單到一清如水,似乎偷偷暗笑,不知道為什麼知識分子都有那麼多悲憤抱怨痛苦,濃眉深鎖,嘴角向下。

  帖把天下興亡的重責大任,四兩撥千斤地輕輕轉回到生活現實裡微不足道的小事。……帖有一點調皮,有一點小小得意,有一點百無聊賴的茫然或虛無,不想長篇大論議論是非,只是想回來做真實的自己。帖要逃逸,要飛揚,要從虛假概念的世俗禮教裡解放自己。”我讀到這段話,則想起母親清晨在膝上型電腦上的一張留言:“女兒:媽媽去山上鍛鍊,早飯已買,麵包在飯桌上。”最美的字,最熟悉的字,最溫暖的關愛——書寫,果然與生活相通,因此,也最值得敬重。

  如今,很少提筆練字,偶爾在奶奶所念的經文上寫祈福的話,諸如“供奉三官大帝保佑……”之類。民間敬重漢字,寫過字的紙都要在“惜字亭”中焚燒——聽上去,像個古老的傳說。我常常想“見字如面”這麼美好的詞在往後的歲月裡會不會消逝?網際網路時代,快捷的電腦打字取代書寫,“無紙化”浪潮之後,再有靈性的水墨漢字也要嘆息。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7

  “漢字書法的練習,大概在許多華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我小時候印象中的書法就是寫毛筆字了。看到老師拿著大大的毛筆,大手一揮,幾個像模像樣的毛筆字就出現在白紙上,煞是羨慕,但是到底怎樣寫,怎樣讀帖卻是雲裡霧裡。老師多是臨時代課的,對毛筆字的要求不嚴格,我們有毛筆的就用毛筆寫,沒有毛筆的就找一個小棒,沾著前後位同學的墨汁,在本子上信馬由韁,對於寫“上”“人”自覺得很好寫,橫平豎直就可以,對於筆鋒、運筆、收筆等書法術語全然沒有概念,那時毛筆是一角、兩角錢買來的,墨汁也是最廉價的帶著臭味久無人問津的,所以寫完毛筆字後,教室裡洋溢著難聞的氣味,我們的手上、臉上、衣服上沾滿了,黑黑的臭墨汁,看著自己寫的歪七斜八的字傻樂,只是好玩,倒沒有太大的興趣。

  現在每當走過學校的書法室,聞到那飄散過來的淡淡的墨香,看著那些中規中距或站或坐的小學生,跟著書法老師有模有樣的臨帖習子,揮毫潑墨的寫出大幅的作品,心中的羨慕之情無法言表。

  直到後來上了師範學校,才知道書法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瞭解了一些書法家,更深刻的體會到描摹臨寫在書法中的重要。才真正的體會到“一直有一個紅線框成的界線存在,垂直與水平紅線平均分割的九宮格,紅色細線圍成的字的輪廓。”紅色像一種“界限”,我手中毛筆的黑墨不能隨性逾越紅線輪廓的範圍,九宮格使我學習“界限”、“紀律”、“規矩”。

  那時我才開始真正的寫毛筆字,每天基本功練習都會按老師的.要求認真讀帖,用心臨摹,享受著墨香,享受著漢字的美,享受著寫字帶來的寧靜致遠。“童年的書寫,是最早對‘規矩’的學習。‘規’是曲線,‘矩’是直線;‘規’是圓,‘矩’是方。學習直線的耿直,也學習曲線的婉轉;學習‘方’的端正,也學習‘圓’的包容。”學生在我們這樣一個充滿墨香的學校中學習、生活,一定的寫好人生每一筆,真切體會寫好一個真正的“大”“人”的益處。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8

  再次翻開這本書,已是兩年後的今天了。這是兩年前,我在參與我校的一個關於省級寫字課題時學校給每位課題組的成員購買的這本書籍。樸素的頁面,文中的插圖,一切是那樣的熟悉,其中還有自已當時閱讀時留下的痕跡,不同的符號,三角,波浪線,紅筆、記憶著閱讀時的感受與理解。說實話,我對這本書的作者蔣勳先生知之甚少,也可以說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第一次讀他的書,但是,就是這樣平生閱讀的第一本關於漢字的書籍,卻讓我對這位陌生的作者產生了由衷的敬意。

  這本書的內容分為四部分:漢字演變、書法美學、感知教育、漢字與現代。其中的第一部分正和自己正在參與的漢字書法之美所做的課題息息相關。不是為了課題而讀,而是覺得這本書真的很好,看似一本學術專著,但卻可以給我們一線老師帶來真切的啟示。

  最讓自己喜歡的是這段文字:我喜歡看商代的甲骨,在一片斑駁的牛骨或龜甲上凝視著那一匹“馬”有身體、頭、眼睛、腿、鬃毛、像畫、又不像畫。那絞成兩股的線是“絲”,那被封閉在四根線條中的人是“囚”。我想象著,用這樣生命遺留下來的骨骸上深深的刻痕來卜祀一切未知的民族,何以傳承瞭如此久遠的記憶。

  這段文字給我們形象地闡述了甲骨文的內涵:刻在龜的腹甲或牛的肩胛骨上,或者一塊鹿的頭額骨,像文字又像影象的符號,就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遙遠記憶。這文字,就是祖先智慧的象徵,也是我國古老悠久歷史的見證。正是這些影象文字,引領我們進入初民天地初開,萬物顯形、充滿無限創造可能的影象世界。

  每次讀到這些文字,我總是有一種穿越歷史的感覺,這些心情,一如那些遠古的初民,對這些線條與圖畫融合的古文字,是那樣的熟悉與陌生。在這些已經斑駁的文化之中,凝注著怎樣的滄桑?經過漫長的歲月,顏色白了,沒有留一點血肉的痕跡,像是沒有記憶的過去,像洪荒以來不曾改變的月光,像頑強不肯消失的存在,在亙古沉默的歷史之前,努力著要吶喊出一點打破僵局的聲音,這大約近十五萬片,可以整理出的近五千多個單字似乎在努力地擁擠著說:“我在這裡,我在這裡。”等待著,等待了近五千年的歷史,等待著我們跨越五千年的光陰走進它們,聆聽著歷史的訴說。這些線條的背後,是厚重的民族文化的見證。每當看到了這些“日”、“月”、“水”、“火”、“土”、“井”、“田”甚至“車”時,我多會由衷的一笑,原來,21世紀的我們與數千年前的古人如此靠近,近的足以看見他們的面龐,足以聆聽他們的聲音,近的足以走進他們的生活。

  這些內容,也讓我由衷的感到欣慰的是,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被自己遺忘的東西,能借著這本書,藉著這些寶貴的資源,讓它走進自己的課堂,和學生一起分享這份我們的祖先遺留下來的文化寶藏。

  就這樣一路讀著,一路用著、一路教著,這注定是我,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前行的方向。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