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讀後感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讀後感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讀後感(精選9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讀後感 篇1

  五天,從一個繪畫的門外漢到有較高繪畫技巧的人,大多數人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可是,當我讀完《像藝術家一樣思考》這本書以後,我相信了這完全是可以實現的,只要有適當的方法。這一神奇的繪畫教程來自一個美國加州大學的藝術學博士、著名畫家貝蒂的頭腦。帶著在教學中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她經過多年的研究與探索,終於發現了問題的根源。藝術家之所以往往能有驚人的創作,在於他看待事物的方式異於常人。我們總是過於理性的去看待事物,沉溺在其複雜的外部輪廓裡而無法自拔。藝術家的眼睛裡只有空間與線條,在他們看來,世界是簡單的,眼前的事物是簡單的,真正進行創作的時候,一切都被忽略了,除了那些線條。有了這一發現以後,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學好繪畫的關鍵,在於學會觀察。

  而學會觀察的關鍵,在於利用起你的右腦。

  對於右腦的作用,源自於一次偶然的發現。一篇關於羅傑斯貝瑞對人類大腦功能研究的報道給了她靈感。左腦善於理性的觀察事物,而右腦則是形象的和感性的,藝術家觀察事物的時候,為他們工作的正是右腦。

  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的一個繪畫成年班上,貝蒂嶄新的美術教學理論得到了驗證:這個成年班的學生繪畫水平不一,受教於不同的老師,有著不同的的美術背景和不同的繪畫技巧。他們第一天的作品和第五天的作品有著天壤之別,連學員自己都感到驚歎,自己五天後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進步。學員們的作品整體顯示了巨大的提高,並且有的在作品中表現了令人驚歎的繪畫技巧。

  用右腦來觀察事物,是《像藝術家一樣思考》這本書的核心。貝蒂在書中就如何進行科學的操作使學生能夠迅速的進入右腦狀態,像藝術家一樣進行觀察作了詳盡的敘述。其中,畫手紋和倒著畫都是很有效的迅速進入右腦模式的方法。另外,顯像板也是在繪畫初期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幫助你更快的掌握這一技能。

  看完此書以後,我也對照書中所說進行了一些嘗試,更有了自己的感受。畫畫是有方法,有捷徑的,多練未必一定能畫的好,關鍵是要學會如何像藝術家一樣觀察事物、思考事物,尤其是在畫外部輪廓較為複雜的物體時,善於理性分析的左腦會混亂與無助,右腦開始工作:它看到了從上到下的區塊,相互的大小和比例,陰陽相隔的形狀。它沒有去考慮這是什麼物體,是物體的哪個部分,只是忠實地複製了看到的影象,所以,便得到了更好的圖畫!

  其實人類思考的秘密一直就是這樣的簡單,貝蒂成功地透過繪畫技能的訓練,揭示了人類要如何學會轉換思考模式,使得每一個人迅速獲得真實認知世界的方法,而學習美術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重新觀察這個世界重新理解這個世界的過程。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讀後感 篇2

  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在閒暇之時,總要看一些與教學或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書籍,我隨性閱讀了《像藝術家一樣思考》一書,深受啟迪,本書的作者貝蒂·艾德華博士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藝術教授,她最初對於繪畫的貢獻及她的作品受到了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的廣泛讚揚,打破了初學者對於繪畫的畏懼。作者透過建立在科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式,證明繪畫完全是一項可以學習的技能。

  本書雖然是講繪畫入門的內容,但它主要目的在於讓人們能夠自如調節左右腦均衡,簡單來說,就是如何自然地在繪畫中,從左腦過渡到右腦。如果說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有所感覺,那麼看《像藝術家一樣思考》一書,便是更簡捷更直接地把這種感覺闡述明白——它告訴我:那種所謂靈感,很神乎其神的境界,實際上,就是一種左腦過渡到右腦的過程。首先把這種感覺找對,那麼再加上訓練,就可以從根本上學會繪畫:一個人問畫家,你吃西紅柿的時候,是用藝術家的眼光去看它嗎?畫家回答,我吃西紅柿的時候,就和大家一樣,但是我在畫西紅柿的時候,它就是一堆線條和色彩。放在繪畫裡,就是把物體不當作物體本身,失掉它的所有現實生活中的概念,從三維壓平到二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過一塊帶標記的玻璃板,觀察要畫的事物,甚至是把它描下來,那樣,由於左腦形成的視覺概念就會被破壞,然後一直被壓抑的右腦就可以登場發揮作用了。同樣還可以把一張白描像倒過來臨摹,這樣更容易看到線條本身,而不是印象中一個人的頭髮腦袋胳膊肘——也同樣是破壞了左腦的思維方式,於是感覺就會成為右腦的東西。實際上這些感覺所有學過畫畫的人都懂——雖然不會像書裡那樣形容成左右腦區別。日常生活中人專注的時候會忘記了時間,對身邊的一切充耳不聞,按照書中的說法,也是右腦掌控行動的結果,那麼,也就意味著,專注一件事物,是可以用訓練來達到目的的。

  我在美術課堂中,學生在製作或繪畫的同時我也喜歡播放一段舒緩的樂曲,表面上看起來有點在一心二用,其實不然,音樂與美術結合是催發右腦活動的最好方式,而且,音樂本身不會干擾真正進入右腦模式的活動。我認為這樣的過程不僅可以開拓學生思維、開發創造力、而且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因為進入這種所謂的右腦狀態,那麼身邊事物給予的影響就會微乎其微,屬於一種減壓,能發揮得比較好。本書作者成功地以繪畫技巧的訓練,教授轉換思考模式的方法,讓每個人能夠迅速地形成有效的注意力,獲得真實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這更是一種激勵創造力的獨特課程!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讀後感 篇3

  當貝蒂.愛德華還是一名繪畫教師的時候,她經常被一個問題所困擾:雖然她的學生已經將繪畫理論爛熟於胸,但仍然缺乏繪畫的感覺,而對此,她卻無能為力,和她的老師一樣,她只能不斷鼓勵學生們畫下去,“畫的多了,感覺自然能夠找到”。有一天,她心血來潮,讓學生試著倒畫一幅畢加索的名畫,令人吃驚的是,學生們完成的作品遠比正著臨摹的要好,問其原因,學生們答道:“倒著畫時我們不知道自己在畫什麼。”這令貝蒂十分迷惑,她想找出答案。 直到有一天,貝蒂讀到了後來成為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羅傑。斯貝瑞的一篇關於大腦研究的文章。羅傑的研究表明,人腦的兩個半球有不同分工:左腦主管語言,長於邏輯分析和連續性思維;右腦則對形象更為敏感,長於感知和整體性思維。顯然,根據羅傑的理論,繪畫屬於右腦思維,而從小接受的教育,無論語言表達還是數學推理,都令我們的左腦得到了相對深入的開發,右腦思維在不知不覺中弱化了,在下意識中企圖用左腦的思維方式完成右腦思維所擅長的繪畫,正是學生們找不到繪畫感覺的關鍵所在。貝蒂感到茅塞頓開。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作為一本繪畫教程,用了大量的篇幅探討了開發人類右腦的方法。貝蒂相信,思維方式的轉換將使令大多數人望而生畏的繪畫,變得“像騎腳踏車一樣簡單”。為什麼一個人有“閱讀障礙”就會得到格外的治療,而大多數成人都有“繪畫障礙”卻無人在意,貝蒂認為,當大量的教育工作集中於人類的左腦開發時,“繪畫”作為開發右腦的有效形式,並非像有些人所認為的那樣“是有價值但不是最重要的”,美術教育絕不僅僅是一種“附加”的教育。當然,用左腦的訓練方式教授繪畫,同樣是在浪費時間,然而,看看學校裡孩子們交上來的一幅幅幾近雷同的“畫作”,我們便不難體會“左腦教學法”是如何地根深蒂固。

  “當任何人隱藏的藝術天分被啟用以後,無論他從事何種工作,都會變成一個善於創造、孜孜不倦、大膽、自我表現力很強的人。他對別人來說變得更加有趣。他打破常規、顛覆傳統、充滿靈感並尋找更好的理解和溝通的方式。當那些不是藝術家的人們正努力合上書本時,他們卻開啟書本並向大家證明這本書還有更多的頁數等待大家去閱讀。”我感覺羅伯特在《藝術的精神》中寫下的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貝蒂的這本著作。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一書為我打開了一扇門,剩下的,就要看我自己的了。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讀後感 篇4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這本書才讀了幾頁,觀念刺激很大。

  每個成年人都會有一個自己活著的信念。這個信念,即是你對世界,對他人,對自己,對人生的一種看法。這些看法便組建了你的一個內心的自我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你是統治者也是構建者。眾所周知,身體的成長,即是不斷有新的細胞誕生來取代死去的舊細胞。其實,內心的自我世界,也如外在的身體成長一般,也是一個“建設——拆除——重建”過程。而它的速度或週期,取決於你的意識所受到的外界刺激。

  偉大的藝術家之所以偉大,在於他們能透過精美的藝術向世人呈現他們對世界的另一種感悟。透過他們的心靈之眼,你可以看到另外一個世界,從而拓寬你自己的那個狹小的自我世界。這大概也是我常常被那些美妙畫作不由自主地吸引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但凡成名的畫家,除了一點天賦,紮實的功底之外,要不具有“對生活、人生或世界感悟的細膩的心靈之眼”要不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只有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方能成為創作作品。美術界的作品琳琅滿目,層出不窮,不朽的前提一定要“有別於他人有別於先人”。

  對於畫作的欣賞,可以有內容、形式或維度三種方式。無論哪種方式,只要是畫筆調和顏色營造出來的,我都喜歡。最難接受的是透過電腦技術來合成的圖片,在我看來是不能稱之為“畫”的。對於超現實主義的畫,感覺上像是電腦做出來,所以也不是很喜歡。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讀後感 篇5

  久聞《像藝術家一樣思考》這本書的大名,原以為那是像卡耐基成功學一樣的忽悠之書,一直沒提起精神去看。最近又見有人推薦此書,盛讚其在提高觀察力上有獨到之處。正好觀察力不夠是我自覺頗為頭痛的問題,就找來看了。結論是這本書確實給人以啟發。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一書的主要理論基礎如下:

  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腦。左腦分管語言、邏輯之類的事,右腦則分管影象處理之類的東西。一般人都是左腦占主導地位。看東西時,比如看見一個椅子,左腦迅速根據語言符號命名分類系統,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椅子,我們便不會再去細看這個椅子的細節(駱駝: 我覺得這一條對我很適用),因此畫椅子時就畫不好。如果能切換到右腦主導的模式,就能自然地看清各種顏色、線條、大小、相互關係等等,很自然地畫下所見的東西,就能畫得很好。那些畫畫有天賦的人都是不知不覺地掌握了切換到右腦模式的辦法。

  本書的《像藝術家一樣思考》其實表達的就是這個標題的字面意思:像藝術家(畫家)一樣用右腦模式思考。

  此外,作者還指出,很多人覺得畫不好畫是因為自己的手不夠靈巧(駱駝: 這一條對我也適用),其實這是錯誤的。只要你能夠正常地寫字,就說明你的手的協調性已經足夠好了。雖然你不是書法家,但你也有自己獨特的字型。同樣,你的畫也會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最鼓舞人的是,本書告訴我們,文森特·梵高學畫時也是跟我們凡人一樣處於痛苦掙扎之中的。在他學畫的最初幾年,他也畫出過比例錯誤的作品,比如這幅作於1880年的《木匠》。注意,不會畫而犯錯誤與故意採取扭曲變形的手法是不同的……

  書中提出進入右腦的模式的幾個特徵: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對周圍的聲音聽而不聞,大腦很警覺同時又很放鬆,對繪畫充滿信心和興趣,全神貫注。

  書中提供了幾個引導我們進入右腦模式的小練習,主要思路就是,提出一些左腦無法或不願意完成的事,左腦只得退出,讓右腦來接管:

  1,畫題圖那樣的酒杯/人臉圖。

  2,把一副畫顛倒放置,照著它畫。把畫倒過來,即使是很熟悉的東西,我們也很難認出來。因為認不出來,左腦很沮喪,只好讓位給右腦。

  3,畫手掌心的紋路。那些紋路毫無邏輯性可言,左腦實在理不出個頭緒,只好休息去了。

  接下來作者教授了一些小技巧,幫助我們把三維空間的事物對映到二維平面上。簡而言之,就是自制一箇中間是透明玻璃的取景框,透過這個框看世界,也可以把看到的東西描在玻璃上,即把三維事物對映到取景框所在的這個二維平面上,然後再轉移(畫)到紙上。

  我認為其實質跟用相機把這個場景拍下來,再照著相片畫,其實是差不多的……不過用照片總覺得有投機取巧之嫌,而這個取景器嘛,在照相機發明之前,可是被歐洲的畫家普通採用的。

  還有一些技巧,比如某個形狀難畫時,不妨轉而畫它周圍的空白形狀,即露出的背景、空隙,我在《素描的訣竅》一書中也看到過(《素描的訣竅》裡稱之為“圈圍形狀”,《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裡稱之為“陰形”),當時我還特意畫了重點號。然而這次畫酒杯/人臉圖,我才真正體會到這樣做的'作用。大家也不妨自己畫一畫試試:)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這本書的作者開辦了無數期“五天學會畫畫”的課程,舉出了許多學生上課前後畫畫水平驚人對比的例子,很是鼓舞人。

  遺憾的是,我進行了上述幾個小練習,卻始終未能進入作者所說的右腦狀態。我想,原因可能有:

  1,我不是真正的完全一點繪畫基礎都沒有。這個方法也許對於一點都不會畫畫的人更有用。我雖然也不能算是會畫畫,但倒是蠻經常畫畫的……

  2,那天的狀態不太好。

  3,本書這個右腦理論還是太玄。

  我會改天再多試幾次,看看到底是我的問題還是這個理論的問題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讀後感 篇6

  關於這本書,令我感觸最深的部分,是在銀灰底色的紙上畫素描。

  用木炭條在白紙上塗抹,然後用餐巾紙一圈圈擦拭,直到石墨粉均勻遍佈紙面,整張紙呈現淡淡的銀灰底色。

  就算什麼也沒開始畫,這個過程就已經頗有成就感,而且,很有效地,讓躁亂的心漸漸平靜下來。

  不要畫你面前的那把椅子。去看從它的結構中透露出來的空間,用線條勾勒那些空間的形狀。於是,椅子,靠背,座墊,扶手,這些概念就從腦子裡消失了,眼中只有形狀,線條,比例,位置,角度。

  突然從一種失憶的狀態中醒轉過來,椅子的輪廓在空間之中浮現出來了。然後拿起橡皮擦,把空間裡的背景擦掉,在有光的地方輕輕擦一下,有陰影的地方用鉛筆補幾筆。

  我從來沒想到自己也能把椅子畫得如此傳神(至少我自己感覺挺傳神的)。線條落下的方式和想象中完全不同,而且最有趣的部分居然是用橡皮擦完成的。

  每個認為自己沒有美術細胞畫不出素描的人都應該試試這本書。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讀後感 篇7

  看此書時,我莫名的想起高中暑假的一個黃昏。

  那天我洗完澡穿著睡衣坐在地上,長久的凝視著窗外的一片雲。

  我頭腦一片空白的盯著那片雲看了不知多久,突然有了一個神奇的發現。

  我本認為那片雲是綿軟而半透明的白色,其實並不是。

  仔細看才發現它裡面有許多的鉛灰色和鴨青色,還有一些藍、橘與黑,唯獨卻沒有純粹的白,奇怪的是這許多複雜的色彩經過神秘的組合竟然給我的印象是清晰立體的白!

  突然間我似乎懂得了為何我畫一朵雲時,僅僅把它塗成白色會感覺到那麼不真實,就好象一個人有意圖的去表現他的優點時給人的感覺卻是虛偽。因為真正的白色從來都不是完全的白,真正的善也不只是塗抹的善。

  色彩的複雜程度讓我深為迷惑,它的細微程度甚至超越了人性。從此我開始有了一種感覺,在藝術的世界裡一定有條通向靈魂的路徑,一個理解世界的蟲洞,一個發現真理的入口。只是我從來沒想過那個入口是什麼,它在哪裡,被什麼擋住了以至於我視而不見?

  當這本書說出“符號”二字時,我似乎看到了黑暗中一閃而過的火光,我緊緊的揪住這個單字,似乎發現了自己的癥結所在。

  符號,原來我從來沒有生活在真實的世界裡,只是活在一個符號的世界中。

  從我認識這個世界開始,就開始學習各種符號。

  語言是符號,文字是符號,影象是符號,聲音是符號...

  符號幫助我建立經驗,適應這個世界,它讓我方便的理解周圍的一切,使我獲得粗淺的邏輯與判斷力,從而獲取基本的生存能力。它讓我避免思考直接作出判斷,它讓我避免觀察直接給出印象。

  比如當我試圖畫自己的手。我會畫出一個五指型的符號,在我的經驗中它就等於我的手,但手本身卻並非如此。你有沒有仔細的觀察過你的手?它有能夠反射出粉色柔光的指甲,靈活的關節,無數細密的紋路如小徑分叉的花園,彈性的表皮之下還有許多粗細不同的血管在微弱的跳動,不同光線下手有不同色彩,不同動作下手也不同形狀,它絕不只是一個五指形狀的粗陋符號。

  書中有個實驗可以讓我們清楚的檢驗出自己受符號的影響有多嚴重,不妨一試。

  找一張人像的線條素描(推薦畢加索《斯特拉文斯基》),將這幅畫臨摹下來,之後再將整幅畫倒過來臨摹一次,你會發現倒過來的那張比原先的要好很多。這說明了並非是你對線條和輪廓的把握能力不好,而是你的符號系統在固執的提醒你:這是眼睛,這是鼻子,你的邏輯迫使你將看到的一切符號化,而不是按照它真實的樣子去觀察它。但當你把畫倒過來時,你的經驗無法辨認出它是什麼,於是這時直覺接手,你對圖畫的感知瞬間變的準確而清晰。

  可是符號是如此的省力和安全,以至於人類對它產生了根深蒂固的相信和依賴。我在符號中生存,以至於我也活成了一個符號,將一切貼上標籤,歸納整齊,也被他人貼上標籤,粗暴分類。符號的世界建立在模仿之上,是一種對整體強行的切割與拔離,是根據事物的某些特徵就強行將其歸類,並任性的否決它其他特徵的簡化方式。

  一般人安於這種簡化,藝術家卻不然。藝術是什麼?藝術的使命恰恰是要抗拒對生活的簡化,儘可能復原那些被忽視和遺忘的細節,藝術世界的根基是直覺。

  藝術是層層剝離掉符號世界所賦予的意識形態,深入到線條與空間,色彩與空白,光明與黑暗的極其細微之處去感覺。如同嬰兒:所見皆色卻不知何物,所聽皆聲卻不知何意,不去追求什麼勞什子的智慧,不去思考什麼沒出路的真理,那一刻只有你和你的感覺,這就是真理本身。

  因此藝術家不需要任何符號,技巧,邏輯或是經驗,他所做的就是向那個蟲洞的深處行,像逐步脫離地球引力那樣掙脫出符號的世界,漂浮於直覺的太空中。忘的越乾淨,畫的越美好。不思考,不判斷,不去試圖用邏輯解釋或分析,只是服從於感官的衝動,服從於直覺的流動,這一切都不需要定義,不需要名稱和理論,因為藝術的表達不是清晰的,線性的,而只是去跟隨那個模糊、龐大而又完美的整體。

  這個整體就是世界的靈魂,就是神。任何符號都是對它的玷汙和束縛,你只有單純而虔誠的,極盡所能的去接近它,才會感受到它是多麼簡單又多麼神秘,你像一個盲人重見天日,對此你只能驚奇,只能卑微,只能啞口無言。

  去觀察,讓過往在你心中熄滅。

  去感覺,讓經驗在你腦中止息。

  去看見,讓世界在你眼中鮮活如初。

  不知黑白,不辨善惡,不曉美醜。每一個畫面都是一片深海,每一次作畫都是一次潛水,讓你的眼睛帶著你的手去忠實的記錄下每一個線條的流動,每一束光影的明滅,跟隨它們,一直到達這片海洋的幽微深細之處,這就是藝術。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讀後感 篇8

  大約六七年前第一次看這本書時,我被裡面描述的繪畫方式驚喜著了,我原來以為,繪畫是多麼難的事,可是,突然之間,受到這本書的提示,我似乎發現了,會繪畫既不是大腦中的思維差異,也不是手上的技能訓練,只是觀察世界的方式不同。

  比如,我們要臨摹一副人像,這人的樣子,早就在我們心中,它是立體的、有表情的、豐富的,每畫一步我們都在與內心常識鬥爭,這像不像呢?那多艱難啊。而在畫家眼中,它就是線條、陰影。要畫得像,就得把你認識到的事物觀察成為線條、陰影,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道理簡單,方法也容易,你把臨摹的物件倒過來試試?這樣,你看到的就不是往常印象中的人臉,或者人臉不存在了,它就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圖形,忽略了它的比例、它應有的曲線,你再沒有心裡的刻意。

  看來,人一旦被印象、記憶填滿,就會失去一些特別的技能。人之所以不會畫畫,原來是內心不空白。看完這書,我打算換個角度看這個世界,讓這個世界重新變得陌生。可是很快我就打消了這個念頭,當我想畫一個裝滿水的杯子,我沒辦法把它倒過來,當我想畫一棟建築,我還得把自己倒掛起來,畫一隻奔跑的狗,我簡直就要抓狂了。

  我像藝術家一樣思考,但藝術家離我是越來越遠了。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讀後感 篇9

  工具書分三種,一種是你看完之後直拍腦袋,茅塞頓開,太牛了,這點我怎麼就想不到呢;一種是你頻頻微笑,點頭讚許,恩,是這樣哦。人家總結得真好;還有一種就是讓你捶胸頓足,悔不當初,kao,花這個時間看這種爛書還不如回家睡大覺!

  在我看來,像藝術家一樣思考絕對屬於第一種。藝術家和我們普通人的思考方式究竟有什麼不同呢?跟看過此書的朋友交流,得到的答案是卓越的觀察能力。我個人認為觀察能力是技能層面上的,如果一個人初學畫畫,當務之急需要解決的應該是思維層面上的問題。我們先要學會用更有效的思維去看待繪畫這件事,其次才是如何提高觀察能力,如何多加練習,畫好畫。

  在我的理解中,藝術思維的核心應該是“眼見為實”。而要做到真正的“眼見為實”,最大的攔路虎就是經驗。這點從文中那位誤解了老師的意思,先畫了正常畫,繼而又畫了顛倒畫的學生畫作可以得到佐證。顛倒畫和正常畫兩者繪畫水平相差之大,讓繪畫者本人都感到震驚。對於這點,作者的解釋是因為初學者還未建立起整體思維。而我認為建立起整體思維的前提是需要排除經驗的干擾。因為正常畫,我們真正看到的並不是臨摹畫本身,而只是呼叫我們之前的一些繪畫的筆觸習慣,我習慣怎麼畫衣服,怎麼畫眼,怎麼畫手,我眼睛所到之處是一幅充滿細節的畫作,而我腦袋呼叫的確是我之前已知並已經根深蒂固地形成為習慣的結構和概念。顛倒畫恰恰打破了這種習以為常的呼叫方式,它讓你不得不把眼睛真正集中在你所要臨摹的畫作本身,按照畫作上的筆調方式一筆一筆的複製,正因如此,幾乎大家畫出來的效果都挺不錯,有著較高水準。

  當然想要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那就需要大量練習空間、透視和光影等技巧了。在我看來,這部分嚴格說來已經不算普通初學者的繪畫啟蒙範疇,而提升到繪畫愛好者的畫家技能提升之路了。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