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科普知識> 在教學中提高學生誦讀技巧

在教學中提高學生誦讀技巧

在教學中提高學生誦讀技巧

  1、培養濃厚興趣,激發求知慾

  古詩文誦讀教學最突出的一點,是透過誦讀來讀出作品所傳達的情,所闡述的理。這裡,因為誦讀作品本身內容的博大精深,表現風格的多姿多彩,表現手法的精妙絕倫,吟誦品味之中,學生自然會被作者所抒發的真情、所揭示的哲理深深觸動,自然會被作品高超的藝術手法而驚歎折服,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的強烈興趣,體會到語文學習原來是如此的奇妙而精彩。如《琵琶行》、《歸去來兮辭》、《遊褒禪山記》的誦讀教學,學生無不為誦讀所營造的意境、傳達的情感哲理所震撼,無不為誦讀教學那課堂上自己有創造性誦讀表演而喜悅,無不為課堂上可以自由地暢所欲言發表見解進行賞析爭論而驚歎,學生髮現原來語文課竟是如此迷人、如此美妙,誦讀教學引入的竟是如此奇妙的一個天地,由此產生高漲的熱情與濃厚的興趣,引發迫切學習的強烈願望,激發學生更旺盛的求知慾,在課堂上進行探究學習。

  2、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正因為古詩文教學要透過誦讀來傳達作品的精神,而作品所表達的主題、思想、情感等因誦讀者的生活閱歷、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相異會有不同理解,而且許多作品本身存在理解的多義性,這些都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進行創造性地誦讀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這裡,學生的求知慾被激發,他們可以依據誦讀教學所提供的作品作藍本,進行創造性的發揮。作品基調的把握、情感的控制、聲音高低快慢輕重的處理,靈活地加以運用,展示出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創作品。像《歸去來兮辭》、《兵車行》、《蜀道難》等的誦讀由於學生的富有個性特色的演繹而顯得精彩紛呈。這個過程是學生的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生又充分調動起了自身的文化、生活、思想素養進行盡情的演繹,更富其創造性。而這積極參與的創造性的'二度創作,又正是文學作品所夢寐以求的實現讀者參與感知的最高境界,而誦讀教學在學生積極性創造性得以發揮的同時實現了這個目標。

  3、激發學生潛能,開發學生智力

  誦讀教學在對學生進行情感的激盪之後,一個重要的環節,還在於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鑑賞評析,進行理性的思考。在這個環節,誦讀教學採用積極開放的形式,以民主的方法,讓學生暢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進行質疑解疑。在這樣的課堂上,由於寬鬆的環境和放鬆的心境,加上教師的不斷鼓勵,師生間平等對話,學生願意發表見解和主張、敢於發表見解和主張,學生潛在的能力就得到施展,才能得以發揮。《琵琶行》鑑賞時,學生對詩中小到詞語、大到景物描寫及人物形象等理解的或不理解的問題紛紛拿來進行交流,同意的、不同意的競相發言,在你來我往的爭論中,問題一一得以化解。學生因爭辯思維變得活躍、變得條理清晰,因爭辯而變得善於以理服人,因爭辯而變得多思勤思、考慮全面不偏頗,因爭辯而變得敏感靈活,從而使思維得以鍛鍊,口頭表達能力得以提高,智慧也得以開發。

  4、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學生健全人格

  誦讀教學所吟誦的千古美文是我國古代最優秀最傑出的文化,吟誦鑑賞之中,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優秀的品質時時激盪著學生、滋養著學生的心靈,陶冶著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的精神得以淨化,道德得以規範,品質得以高尚。與此同時,誦讀教學又以學生自己的理解而創造性地演繹作品抒寫的豐富複雜的情懷,學生在與作品作者同悲歡共喜樂中,這些千古不朽之作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情操。

  而誦讀演繹之後對作品的的鑑賞,一方面鑑賞評判本身,要介入學生對作品真善美、假惡醜的判斷,由此不斷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學生在明辨是非曲直中身心得以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誦讀教學所營造的既讓學生民主地大膽地發表見解,又互助合作地互相探索的做法,也使學生有主見、不隨波逐流,又能團結協作的人格的形成有了可能。

【在教學中提高學生誦讀技巧】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