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8課《金與南宋的對峙》教學設計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8課《金與南宋的對峙》教學設計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8課《金與南宋的對峙》教學設計

  20xx年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中要求:“堅持用唯物史觀闡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使學生認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拓展國際視野,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一要求體現了初中歷史教學“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應堅持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為宗旨,積極引導學生對整個人類歷史發展程序進行正確的考察,並幫助他們逐步學會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歷史問題。就歷史學科而言,其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徵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那麼如何透過初中歷史課程的學習,促進學生拓展歷史視野,形成歷史意識,發展歷史思維,提升歷史素養呢?本課中提出以下一些歷史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依據課標教材,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的組織靈魂,人們學習歷史的根本目的是解決現實中的種種問題。課程標準對本課的要求是瞭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滅遼及北宋;知道岳飛抗金的事蹟和南宋偏安。本課上承第6課《遼、西夏與北宋的並立》,主要學習三個子目的內容:女真族的崛起、金滅遼及北宋、南宋的偏安。教材一方面講述了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權,先後滅掉了遼和北宋,並在對南宋的戰爭中擄掠殘殺,遭到了岳飛等南宋軍民的奮起抵抗,最終和南宋達成和議,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另一方面課文貫穿了民族交融這條暗線。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主動學習漢族的政治制度與先進文化,加快了民族交融的程序。這就需要在唯物史觀引領下整體把握這時期的民族關係。

  根據學情以及教學經驗,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學生觀察圖片、地圖,並結合材料和課文內容,瞭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滅遼及北宋,並對北宋亡國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講述岳飛抗金的故事,學習岳飛精忠報國、正氣凜然的`精神;學習相關史實,嘗試對宋金和議進行分析和評價,知道南宋偏安;認識我國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形成。

  二、緊扣教學設計,落實素養培育

  本課匯入部分和課文小結,都採用《遼、北宋、西夏形勢圖》和《金、南宋對峙形勢圖》,既承上,直接點題,又首尾呼應。從遼、西夏與北宋的並立到金與南宋的對峙,既是一個時間概念,又是一個特定的空間概念。這時期各民族的碰撞和交流,形成了民族交融的新高潮,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進一步發展。根據學情,利用形勢圖,直觀引導學生從歷史的時空概念入手效果比較好。

  女真族的崛起是本課的第一子目。在傑出首領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女真族不斷壯大,為擺脫遼的控制和壓迫,起兵抗遼。阿骨打一面與遼作戰,建立“金”政權,一面改革軍政體制,重視農牧業生產,吸收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逐漸具備了滅遼,甚至滅北宋的實力。在這一子目中為了增加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不僅提供了大金得勝陀頌碑圖片,而且選取了《大金得勝陀頌》碑文,形成圖文互證,孤證不立和多重證據的歷史學習方法。對於初一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豐富多彩的影象與相對枯燥的文字之間當然會選擇前者。漫畫、連環畫在學生中的受歡迎程度就很能說明問題。現在的歷史教科書也順應這一趨勢,加入了大量插圖並全綵印刷,大大提高了可讀性。然而,這種對影象資料的偏愛也許會帶來重圖輕文的隱憂。因此,歷史課堂中培養學生圖文互證的意識十分有必要。此外,史料實證注重材料必有出處、材料的科學性、證據意識等。為了求證金太祖改革女真部落軍政體制,發展生產,頒行女真文字,給學生提供了《金史﹒太祖本紀》中有關“猛安謀克”的記載和注重農耕生產的史料,以及女真文墨錠圖。對這些史料的運用,既是探究歷史的重要方法,也是理解歷史和解釋歷史能力的重要表現。

  金滅遼及北宋是本課的第二子目。首先側重於講戰爭的過程。培養學生理解概括講述戰爭過程的能力是戰爭史教學的核心部分,也是學生最不易掌握的內容。因為它不但涉及大量的地名,特別是古代的地名,還有交戰雙方的具體位置以及戰略戰術等,所以必須藉助地圖才能講清戰爭的過程。歷史地圖蘊含著豐富的隱性知識,它是課文內容的必要補充。教學中,藉助於地圖冊中金滅遼及北宋的示意圖,教師示範講解金滅遼的過程,然後再請學生結合課前準備的內容講解金滅北宋的情況。這樣引導學生讀圖識圖,以圖釋文,瞭解金滅遼、滅北宋的史實,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時空觀念,拉近學生與歷史的時空距離,還可以讓學生獲得一種能力,一種穿越歷史場景的能力。其次,提供史料分析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學生透過前面所學,對北宋的政治有一定的瞭解,這樣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能夠對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透過材料解讀與問題探究,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能力。

  南宋的偏安這一子目是本課的難點。教材從南宋建立、岳飛抗金和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三個方面進行了敘述。如何正確看待岳飛抗金,辯證地分析和評價宋金和議等問題是這部分的重難點。為此,課前佈置學生準備岳飛抗金的故事,透過講故事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初步認識岳飛抗金,再提供金軍南下的史料,讓學生思考:人們為什麼尊重和愛戴岳飛?引導學生明白,人民之所以將岳飛視為民族英雄,這是因為他精忠報國的精神深深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抗金斗爭中,他率領的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是當時抗金力量的中堅;岳飛和岳家軍抗擊金軍南下,為南方地區創造了相對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讓南方人民免受戰爭災難,保護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維護了南宋人民的利益。他站在正義的一面,因此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對於宋金和議,補充了相關資料,讓學生對照相關內容一一分析影響。總之,第三子目主要側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家國情懷作為最高層次的核心素養,是歷史課程中歷史價值觀教育的根本歸宿,體現出對歷史課程所承載的培育和涵養正確的歷史價值觀的高度重視和深切期望。透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能夠從歷史的角度認識為國為民的民族英雄,能夠認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發展趨勢,形成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反思課堂實踐,推動教學共生

  歷史素養是透過日常教化和自我積累而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節課下來,切實體會到一是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本課第一子目注重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備課時,教師首先就得翻閱一些史料,如《大金得勝陀頌》碑文和《金史》等,對所教學的內容進行印證。只有具備了豐富的學識,在教學時,我們方能在課堂上左右逢源。二是要引領學生自我積累。鼓勵和指導學生閱讀歷史通俗讀物,瀏覽相關歷史網站,從而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歷史感。三是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歷史知識。利用博物館、歷史遺址、遺蹟等教學資源,組織學生實地參觀,可以拉近歷史與生活、歷史與現實的距離。本課課前調查瞭解到,一部分學生們去過杭州岳飛墓。學習岳飛抗金時,這部分學生不僅學習熱情高漲,而且感受到歷史的“有用”,求知的慾望更濃。四是開放課堂,教學相長。如今的初中學生成長於新世紀,思維活躍,知識面比較廣,可以有序、有效地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合作學習。當然,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接近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有話說,踴躍表達,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因勢利導,從而使歷史課堂成為學生喜愛的課堂。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8課《金與南宋的對峙》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