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愛情天地> 《戀愛的犀牛》讀後感

《戀愛的犀牛》讀後感

《戀愛的犀牛》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戀愛的犀牛》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輕的犀牛飼養員馬路愛上了他的女鄰居,帶著影印機味道和檸檬清香的女孩——明明,但是明明不愛他。如同馬路的朋友們所說的那樣,馬路是“過分誇大了一個女人和另一個女人之間的差別”,但馬路堅信,明明是他“溫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帶著太陽光氣息的襯衫,日復一日的夢想”,他為了明明做了一個人能做的一切,然而他的愛情在明明的面前不值一提,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更加絕望的境地。明明要遠赴他鄉了,絕望中的馬路綁架了明明並且殺死了鍾愛的黑犀牛,將它的心作為自己愛情的禮物奉獻在明明面前。

  前幾天看了久聞大名的話劇《戀愛的犀牛》,很感人,哭了幾次,唉……

  我想應該是有一種精神在裡面的,總有人被那種東西打中,我說不清楚那是什麼,它就像一團火,我不能用理智去看待它評論它分析它,它是年輕時所有的火焰,是荷爾蒙在巔峰狀態的爆發,帶著強烈的性的意味。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荷爾蒙高漲的要炸開一樣,他想獻身,想愛一個人或做一個工作,然而就是在這種最熱烈的時候卻沒有出口,不能抒發,不能像煙花一樣綻放。他和世界不能融合,自己那麼有力卻得不到呼應,找不到可以獻身的東西,所以迷茫又不肯屈服……這是年輕的'必然的過程,編劇如是說。愛情是作者寫作的一個出口,她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愛的人,對待愛人的方式就是他對待世界的方式,每個人都在尋找與世界的介面。其實“愛是自己的東西,沒有什麼人真正值得傾其所有去愛。但有了愛,可以幫助你戰勝生命中的種種虛妄”。人要連愛都沒愛過。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作者寫下杜拉斯的話:“愛情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慾望,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我想這應該也是每個人內心的夢想。

  正像插曲中唱到的“這是一個物質過剩的時代”。在這個物質,感情、知識、資訊充斥我們生活的時代,一切事物都像我們生命中的過客。在忙忙碌碌之中我們很難再去真正擁有什麼,抓住什麼,堅持什麼,“空虛鬱悶”成了處於忙碌中人們心情的代名詞。《戀愛的犀牛》以一種先鋒的姿態,反傳統的表達方式,反對著現代社會這種情感的不沉積與浮躁。在男主角馬路的聲嘶力竭的吶喊中我們可以清晰的感覺到那兩個字——堅持。

  《戀愛的犀牛》是柔弱的:對於所愛的人,我們總是把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微小的細節,作為快樂享受的憑藉:“他房間剛換的燈泡,他剛吃完的橙子留在手指上的清香,他忘了刮的鬍子刺疼了你的臉,這一切作用下神經末梢麻酥酥的感覺就是我們所說的愛情。”馬路愛上了明明但是明明不愛馬路,明明愛著另一個人但是那個人也不愛明明,那就是,愛情上的失落與放棄,這也許是許多人心中的傷疤,會疼痛一生的根源。

  看了這部中國話劇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10大經典話劇之一,感覺到實為經典,等於接受一次愛情的洗禮。我們津津樂道的愛情,我們努力追尋的愛情,我們幻想愛情,我們憧憬愛情,可是我們並不關注愛情本身是什麼。我們所說的愛情與喜劇、體育和音樂沒有不同,只是用來裝點美麗的人生。很多時候,愛情只是一種剩餘的情感。而我們那多愁善感的心靈呢?正如米蘭·昆德拉所說:“多愁善感的心靈正在走向枯竭。”

  我愛你,永遠的年輕!

【《戀愛的犀牛》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