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哲學> 亨利希·伯爾《懶惰哲學趣話》讀後感

亨利希·伯爾《懶惰哲學趣話》讀後感

亨利希·伯爾《懶惰哲學趣話》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亨利希·伯爾《懶惰哲學趣話》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亨利希·伯爾,德國作家,作為一位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高超寫作技巧的作家,伯爾拓展了世界對時代的視野,對復甦現代德國文學作出了貢獻。1972年,他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本文中的漁夫和遊客對於幸福的定義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界定和判斷標準,但令人感到非常意外的是他們最終所要追求的效果其實是完全相同的,即“悠然自得地坐在港口打盹兒”,可謂是戲劇性的殊途同歸。

  遊客的邏輯是“只要好好幹一陣,有朝一日就可以不用再幹活了”,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設想,認為物質上的富足能夠帶來精神上的幸福感,透過不斷努力工作而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最終則逍遙地還休,安逸地享受陽光和沙灘而漁夫的邏輯則是每天只維持基本的需求,不奢求太多的物質成就,在這種安貧樂道中享受輕鬆愜意的時光。從結果來說兩者所追求的生活是一致的,那就是閒逸灑脫的輕鬆生活,但各自的`過程則截然不同。從表面來看這兩種生活所謂的幸福非常相似,但是從本質上說又完全不同,就在這種矛盾的統一體中,生成了作者想要表現的價值觀念,也就是懶惰哲學的思考。

  雖然在文中作者並沒有直接表達出這兩種思想他更贊同哪一個,但是文章最後結尾處卻留給讀者一點線索和啟示,那就是“對於這位衣衫寒傖的漁夫的同情,此刻在他心裡已經煙消雲散,剩下的只是一絲羨慕”,如此來看作者的傾向就不難琢磨了。

【亨利希·伯爾《懶惰哲學趣話》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