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語言《別說我小》課後反思

語言《別說我小》課後反思

語言《別說我小》課後反思

  在《我長大了》這一主題開展中,我們將《別說我小》作為了第一課。這首兒歌通俗易懂,琅琅上口,非常適合剛升入中班幼兒,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長大了,有很多的本領,願意大膽地表達出來,也因此萌發了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有著以下幾點感悟:

  一、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話題,易於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中班開學已有一段時間,孩子們經過一年的小班生活後,有了一定的幼兒園生活經驗,所以對於新環境他們能夠很快適應。我們也驚喜地發現,很多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活動中,我首先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用了提問的方式匯入,“暑假裡我們休息了兩個月,你們在家肯定幫爸爸媽媽做了很多的事情,誰願意來跟我們大家說說你會做哪些事?”這種貼近幼兒生活的話題一下子激發了大家的熱情,“我會幫媽媽拿碗”、“我會幫爸爸擦桌子”……由此為幼兒創造了一個輕鬆的氛圍,讓幼兒自由說說,滿足了孩子們我要說,我想說的慾望,為兒歌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同時也讓幼兒切實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二、多形式的組織策略能讓幼兒更加投入課堂。

  活動中,我藉助生動的相關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掌握兒歌的內容,同時,我也透過不同的組織形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他說得和兒歌裡一模一樣,你們能說得像他一樣好聽嗎?”、“大家都很認真,到底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誰學得更快呢?我們來比賽吧!”“你能不能加上動作來表演表演呢?”……簡單的句式、短短的兒歌,其實不難掌握,可是有的孩子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單一的集體朗誦也很容易讓幼兒乏味。這時,採取不同的策略,可以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學習中,利用不同的互動形式提高了幼兒的朗誦興趣,讓更多的孩子投入到了兒歌的學習中。

  三、幼兒的長期發展需要情感的提升。

  在仿編環節中,很多孩子都說到了“我會掃地、拖地、洗碗……”雖然,這些都可以編在兒歌裡,孩子們的語言表達並沒有錯。可是,這些都是孩子們真正做到了嗎?他們的`能力能夠達到嗎?因此,在仿編的同時,我更加關注了對孩子的情感提升:“其實,我們小朋友們都很能幹,老師希望你們在家能夠真正去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你們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拿碗筷,擦桌子,甚至是爸爸回家後幫他拿拖鞋,媽媽幹完活後幫她捶捶背……更加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你才是真的長大了。”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話,我相信多少會在孩子的心田裡留下一些印象。而這些能力的培養,需要家園共同關注,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來激發幼兒在家和幼兒園裡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並主動幫助別人的慾望。

  四、幼兒的學習習慣需要引起重視。

  面對這樣一批剛剛從小班升上來的孩子,上課時,我常常會有些難以適應。有些孩子總是遊離在課堂之外,有些孩子根本坐不住幾分鐘,有些孩子不喜歡舉手而是在下面插嘴,更多的孩子回答問題只是簡單的幾個字……而這一切,都時刻讓我感受到幼兒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性。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學會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並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更多的是需要每一節課中老師有意識地引導,這也需要我在以後的課堂中逐步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用更合適的方法逐步去改善這一現象。

  當然,本次活動中我也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如:對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握不夠,對幼兒回答的預設太高,回應不夠靈活;在仿編時定位過於狹窄,其實,只要是孩子自己能夠做的事情都可以編進兒歌,而並不僅僅侷限於能夠幫助爸爸媽媽做的事情,由此限制了孩子的思維,造成了仿編時的亮點不突出。

【語言《別說我小》課後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