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圖形影象/多媒體> 科學計算領域多媒體教學活動反思——貪吃的毛毛蟲

科學計算領域多媒體教學活動反思——貪吃的毛毛蟲

科學(計算)領域多媒體教學活動反思——貪吃的毛毛蟲

  此活動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活動中自始至終以幼兒的興趣為主。從開始選座位(喜歡什麼顏色,就坐到那種顏色跟前的椅子上)到回答問題(誰願意告訴大家)再到動手操作(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記錄表),教師非常尊重幼兒每一次的選擇。透過選擇強調了幼兒的自主性和個體差異性。來激發、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

  活動以一隻毛毛蟲變成美麗的蝴蝶展開,教師能及時捉住深挖教育契機,對幼兒有爭議的問題,鼓勵幼兒探究。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不斷設定問題,來挑戰幼兒觀察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教師設定的問題由淺入深透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給每個幼兒提供交流、發言、參與的平臺。教師的語言交待清晰,親和力強。

  活動時間有點長,活動的難點突破的不明顯。原因一提問:毛毛蟲從星期日小小的卵殼鑽出來,到星期六長成什麼樣?幼兒回答:“變成一隻花蝴蝶。”我的預設答案是毛毛蟲長成又大又胖。我當時再三引導,幼兒的答案始終有點偏離。緊跟著的提問是:“為什麼毛毛蟲從星期日到星期六會長成又大又胖的?”幼兒回答:“吃了許多有營養的東西”。幼兒的回答重點圍繞著吃的什麼東西,而我的提問目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事物之間發生的`變化關係”。我一直在深深的思考這兩處的提問,是否突出問題的中心,語言組織是否精練,誘發式引導是否到位?如何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好的發揮我的語言優式等等。如果把第一個提問改為:毛毛蟲從星期日到星期六經過一星期的時間長成什麼樣?也許更符合幼兒的邏輯思維,更貼近生活,也為我下一步的引導起到鋪墊和梳理的作用,第二個問題丟擲後,幼兒回答偏離中心時,教師應該順著幼兒的問題和興趣點及時引領幼兒的思考方向,如:毛毛蟲在一天裡吃這麼多有營養的食物會長大嗎?為什麼?這樣以來幼兒思考的方向就不會偏離中心。原因二多媒體的效果側重故事的內容,如果把知識點與幼兒學習的特點和規律相結合,就能更好的服務於活動需要。透過以上兩處我深深感悟到一位教師的應變能力、隨機性、觀察力和對教材、幼兒的熟悉程度直接會影響到對這節活動的駕馭能力。

【科學計算領域多媒體教學活動反思——貪吃的毛毛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