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農/林/牧/漁> 農村初中班主任進行心理教育的途徑

農村初中班主任進行心理教育的途徑

農村初中班主任進行心理教育的途徑

  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農村子弟成才的首要因素。本課題組成員在農村初中經過近一年的蒐集調查訪問觀察實踐,認為可以透過社會、家庭、教師、學生四方面的途徑對學生施加影響,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樣四管齊下,多法並舉,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立體式教育,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目前,國家的“兩免一補”政策已廣惠農村學子,經濟問題(上不起學)已不是制約農村子弟上學成才的關鍵。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農村子弟成才的首要因素。現時農村初中學生普遍存在著自卑自私、任性孤僻、自制力差、焦慮暴躁、逆反厭學、冷漠麻木、貪圖享受、拉幫結派、口是心非、早戀成風等心理問題。加強農村地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徑與方法的研究顯得尤為急迫和重要。本課題組成員在農村初中經過近一年的蒐集調查訪問觀察實踐,特作本課題研究結題論文。

  一.社會途徑

  在社會這一大環境中,教師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班主任是個級別最低的主任。但他們承載的期望和責任絕對超值。他們承載的是社會的明天。在當今這個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歸根結底是人的精神、人的心靈的問題。怎麼解決?靠法律嗎?筆者認為法律解決不了,軍隊也解決不了,還是要靠教育,靠千百萬教師,靠成千上萬個班主任。

  班主任,尤其是農村初中班主任,責無旁貸。因為初中階段是學生髮展成長最急劇、最不穩定、最叛逆時期。農村初中班主任一定要依託學校,竭力透過社會途徑對正處於生理心理驟變期的學生施加積極的影響,讓學生能正確認識社會,明辨是非,健康成長。

  1.警示法:班主任透過學校邀請派出所、司法所等有關部門人員到校給學生做法制報告,有條件時也可到“少管所”去聽現身說法,透過這種方法讓學生獲得知識、受到震撼,起到警示作用,從而明辨是非,驅除金錢至上、好逸惡勞的不良心理。

  2.薰染法:班主任透過學校邀請退伍老軍人、社會成功人士到學校演講,憶苦思甜,說成功路,行報國志,讓學生受到薰染,懂得守紀明責,感恩回報,不再處處以自我為中心。

  3.監察法:班主任透過學校聘請各村熱心教育的開明人士作學校“監察員”,對遍佈在各村角落裡的遊戲廳、黑網咖進出學生嚴密監管,一經發現批評教育或通知家長、學校,齊抓共管。這樣形成合力才不至於讓學校的正面教育前功盡棄,毀於一旦。

  4.實踐法:現在學生大多嬌生慣養,雖身在農村卻未下過地,更未體驗過勞動的苦樂。班主任要組織學生深入農村實際,觀察訪問工廠村企,讓學生親身參與家務農活,體會勞動的甘苦,認識到勞才有獲,勞者才能生存,勞動是人的本分。重要的是增強學生的生活本領和生存能力。

  以上是班主任透過社會途徑上對學生心理施加積極影響的做法。

  二.家庭途徑

  農村初中班主任要深入學生家庭,家校同心,共同積極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先成人,後成才”,這個道理人人都懂。“成人”,這一環節可以說主要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和諧、美滿的家庭能造就學生健康的心理。而生活的實際遠非如此,經濟大潮洶湧澎湃,不要說小小少年,成年的大人又有幾多能禁得住誘惑,抗得住打擊?尤其對於相對貧困的農村人而言,人們更是把發家致富當作第一要務,再冠以“一切為了孩子”的高調,於是乎,“留守兒童”日趨普遍,父母離異司空見慣,問題少年越來越多……家長們還堅信:只要我掙錢供你,你一門心思給“我”搞好學習就行!所以,只要學生成績搞不好,輕則厲聲呵斥,重者拳腳相加,動輒就以“別給我上了”威脅。再加上有的家長吃喝吸賭、出爾反爾、謾罵成性,學生簡直就是在煉獄中煎熬!不要說心理了,身體能健康成長就不錯了。

  當前,國家把“三農”問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為“三農”興才能國昌盛。我們農村初中班主任更要義無反顧地肩負起這一使命。每位學生都有個性的'差異、心理的差異,這源於每個家庭的差異。班主任一定要深入學生家庭,詳加考察,多做工作,透過與家長溝通,以達到如下目標:

  1.讓家長明白家庭教育的重點:品德教育,習慣培養,成人為本。

  2.家庭教育的三大任務:

  (1)培養孩子良好的做事學習習慣,保障孩子成才。犧牲高分,也要養成良好習慣,這是孩子成才的有力保障。

  (2)營造和諧理想的家庭環境,促進孩子成才。寬容孩子成長中的失敗,允許孩子犯錯誤,把孩子當作孩子;把自己當做孩子的朋友、智囊、助推器,而不是孩子的主宰、主人、代行器。

  (3)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成才。天生我人必有才,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方法得當,每個孩子都可以成才,都可以優秀。方法不當,再多再濃的愛也無濟於事,甚至成為孩子成長的毒藥。

  家長是孩子最可依靠、依賴的人,透過家長參與維護學生心理健康,是最樸實、最有效的途徑。在實踐中可採用以下方法:

  1.家校互訪法:老師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家訪,電話通訊宜常聯絡,家長也要趁適當時機或定期到學校詢問,與老師交流。此法意在加強家校溝通,及時瞭解學生動態及容易出現的問題,並結合老師適時解決。

  2.交朋友法:班主任要主動和家長交朋友,家長要積極和學生交朋友,彼此都成了朋友,學生不會再怕老師告狀,回家捱整,家長不會再忌諱老師居高臨下,橫加指責。這樣一來,教師、家長、學生三位一體,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成為一個戰壕裡的戰友,心理健康教育會更有益。

  3.傾心傾聽法:面對子女(學生)時,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對待子女(學生);要側耳傾聽,傾心相聽,多包容。尤其是無關原則的問題,要隨聲附和。傾心傾聽是與學生交朋友的第一步。

  三.教師途徑

  (一)班主任牽頭

  班主任在農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著最重要的核心作用,這是因為;

  1.一個初中生三年學習中最直接的管理者、責任者是他的班主任。

  2.一個班的班風、學風的形成取決於班主任的管理。

  3.在目前條件下,接觸學生、瞭解學生、指導學生最多的教師是班主任。

  說一句毫不誇張的話,農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影響的不僅僅是學生,而是農村教育的成敗,“三農”未來發展的興衰。這不是筆者的發明,世人皆知,“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據筆者和課題組成員經驗,認為農村初中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採取以下方法:

  1.心理診斷法:在教育實踐中,班主任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要想真正全面、深入地瞭解一個學生,僅憑經驗和表面印象是遠遠不夠的。對學生及時進行心理診斷,是瞭解學生的一種有效手段。心理診斷是對學生的需要狀況、學習條件或缺陷的科學描述或分類,從而搞清楚他們所出現問題的性質和原因,確定教育的目標和方向。

  2.心理輔導法:心理輔導活動就是以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為目的,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專門活動。班主任可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和心理輔導活動結合在一起,也可以與班會或其他班級集體活動或團體活動結合在一起。有條件的話,更應該透過專門的心理輔導活動課進行。

  3.心理諮詢法:心理諮詢不同於一般的政治思想教育。學校政治思想教育多從政治理論、倫理道德、法律規範的角度,在他律的基礎上,著眼於學生社會行為規範的養成。(班主任)一般採用宣傳、說教、批評、表揚、提供榜樣、紀律約束等方式。心理輔導諮詢是從社會學、心理學、心理衛生學、醫學的角度,以人為本探討人的內心世界。通常採用交友、親情、傾聽、接納、參與、鼓勵、輔導、訓練等方式,注重在自律的基礎上,強調人的潛能開發和個性完美,助人自助自強。

  4.閱讀沐浴法:閱讀名人傳記、名著佳作,讓學生在榜樣的薰陶下,感知更廣闊崇高的人生,讓心靈得到沐浴,使心靈更強健。班主任培養起學生讀書的習慣,相當於在每個學生心中安下了成長的助推器

  5.悄悄話信箱:有些學生內向,不敢諮詢或主動找老師幫助,班主任就以這種暗中往來的方式去開啟幫助他們開啟封閉的心房。班主任可以接受學生的悄悄話、便條、信箋,班主任更宜主動給學生寫便條、便箋,噓寒問暖。大愛可無疆,能融化心靈的冰牆;大愛無痕,可潤物細無聲。

  (二)科任教師協同

  常言說:“人心齊,泰山移”、“醜不醜,一合手”,只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沒有什麼幹不成的事。班主任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每一位任課教師,學校的每一位領導、職工都是同盟軍,班主任一定要凝聚起心理健康教育的向心力。

  1.協調法:班主任不可能每一堂課都與學生打交道,更不能時時處處與學生在一起。要經常與各位老師聯絡,一切為了學生,從學生出發,齊抓共管,發現問題,及早預防、解決。

  2.攻心法: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老師,每一位老師也都有自己喜歡的學生,針對科任教師優勢,利用這一優勢資源,透過科任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動,一定會有良好的效果。

  3.激趣法:興趣是人健康成長的永久動力。科任教師發揮專業特長和人格魅力,八仙過海,各盡其能(顯神通),培養學生的良好興趣,對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4.導師制:根據學生的情況,為每個人建立一份檔案,分門別類地承包給每一位科任教師,由他們負責所承包學生的學習、思想等方面的工作。承包的責任人實質上就成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導師。形成制度,學生定將受益終生。

  四.學生途徑

  陶行知老先生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葉聖陶老先生也說:“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讓每一個學生擁有心理健康自我調節的能力,才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終極目標。雖然學生有其侷限性,不過當今時代的學生畢竟思維活躍,知識面寬,獨立性強。班主任應充分調動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完善和調整心態,讓大家教育大家,讓學生幫助學生,這樣心理健康教育會更有效果。常見的方法有:

  1.自助法:班主任、語文教師可以日記、週記、月記形式定期讓學生自己給自己寫信。既可以完成自我反省,也可以實現自我教育,自我調整,當然也方便老師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著自己長大。

  2.表演法:當班主任發現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有某種不良的傾向時,因勢取材,編一個情景劇,讓學生合作表演,在表演中完成角色互換,明辨是非,心理成長。這種方法為學生喜聞樂見。

  3.互助法:我們都有這樣一種經驗,學生叛逆家長,叛逆老師,但他們不叛逆同齡人(朋友),他們之間往往心貼心,無話不談。班主任要做好媒介,指導、組織學生互助,這樣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效的。

  4.瀉壓法:實踐表明,學生的心理問題都是來自於生活中的煩惱、壓力。當我們現時現地運用的一切干預措施一時不能湊效,班主任還應該教給學生正確的排洩方法。

  (1)吼叫法:找一無人處,讓自己放肆的吼、叫、罵、哭一場。

  (2)野蠻體魄法:狂跑、狂跳、狂踢(球)。(注意安全第一)

  (3)暫時放下法:矇頭大睡,痛飲美食,看驚悚小說,武俠小說等。

  (4)長友傾訴法:找你親近的信任的家長、老師、朋友傾訴。

  (5)自我傾訴法:寫日記或對著某種自己喜愛的物品(狗、豬、花、樹等)傾訴。

  教育的本質是使人幸福,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的人格。這是二十一世教育的追求,也是我們研究這一課題進行實踐探索的追求。這一追求實現的那一天,必定是農村孩子的大幸,“三農”之大幸,國家之大幸。

【農村初中班主任進行心理教育的途徑】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