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與教學模式的整合

資訊科技與教學模式的整合

資訊科技與教學模式的整合

  摘要:最佳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是教師始終追求的目標。現代教學手段的不斷湧現,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和技術基礎,同時也使現代教育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革,資訊科技拓寬了教學手段,豐富了教學內容,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本文就資訊科技與地理教學整合的意義,資訊科技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整合模式作簡單的闡述。關鍵詞:資訊科技 地理教學 整合 網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對未來教育作了如此論述:“未來教育=人腦+電腦+網路”。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已經進入資訊時代,網路技術的崛起,不但給現代教育帶來了極大的衝擊,也給現代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使其產生了一次重大飛躍。如何把網路知識融入現代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充分利用網際網路上的豐富知識,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改革我們的課堂教學,把微機知識教學和學科知識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資訊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發揮資訊科技優勢,探索新型教學模式,已成為廣大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所謂資訊科技與地理教學相整合,就是以地理學科知識的學習為載體,把資訊科技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地理學科中去,使分化了的教學系統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機聯絡並形成整體,形成一種大容量、開放式,充分體現互動、合作、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並適應校園網路發展的新形式①。但整合不等於混合、不等於替代。資訊科技與地理教學的整合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資訊科技要服務於教學,要應用於教學,使之既能增加教學良性效應,提高學習效率,而且能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能力,有助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一、 資訊科技與教學模式的整合

  1、利用資訊科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由於地理時空的廣遠性和地理學科的綜合性,使得中學地理教學某些內容的時空跨度很大。許多地理現象無法或很難看得到,又不宜演示或實驗。如天體運動、大氣運動、洋流、火山地震等。採用傳統教學媒體表現這些地理過程和現象,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憾,還可能導致學生在聽不懂的情況下,思想會遊離於課堂之外,教學效率不高。而計算機卻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可以彌補這一缺憾。教師可利用教學軟體或網路資源,編寫自己的簡報或多媒體,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更直觀形象地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外部特徵,內部構造;化遠為近,突破距離制約;化靜為動,更易於觀察事物的變化;透過圖片、動畫化小為大,利於瞭解微觀事物;也可以觀察遠古地殼運動及生物變化,突破時間制約,觀察動態變化,認識發展規律;觀察整個宇宙及天體的運動,瞭解地理事物宏觀的特徵。如:地球的公轉及其意義一直是地理教學中的難點,以往,教師只用一個地球儀很難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奧妙,而利用多媒體把地球的公轉、自轉、太陽的高度及變化、各地晝夜長短的變化動態的演示出來,變抽象為形象、具體,學生就容易理解,容易掌握,既可增加生動感,又利於知識的獲取,從而突出重點、淡化難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也可以把自己的放在學校的教學資源庫上,以便學生課後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性的鞏固學習。

  2、利用資訊科技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志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切創造發明活動最直接的動力。因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其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網路上的資訊可以說是包羅永珍,在學校地理教學改革實踐中,教師可透過網路選擇或下載與地理科學相關的影象、文字、影片、動畫等多媒體素材,取長補短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完善自己的教案設計,既可以提高學習的興趣,也可以培養學生敏銳觀察、求異思考的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資訊素養。如:旅遊活動部分的教學,我們把一幅幅色彩絢麗、景象逼真的自然風光、旅遊勝地、異國風情、世界奇蹟畫面展示在螢幕上時,學生的注意力便會全部集中於此;他們一邊“欣賞”這些畫面,一邊聆聽老師繪聲繪色的生動講解,心中便充滿了神奇的遐想和喜悅之情,彷彿已置身於祖國瑰麗的山川,徜徉於世界廣袤的大地,增強了他們的求知慾。利用景觀的差異,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和分析,還能使他們獲得理性的判斷和規律性的認識。學生還願意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旅遊中獲得的知識與樂趣,這樣把知識性與趣味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透過突出聲、像、圖等視聽效果,體現出友好的互動方式,增強學生的參與性,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興趣和能力。

  二、 資訊科技與學生自主學習的整合

  構建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透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在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透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幫助學生學會使用電腦並上網操作,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範圍,也提高了資訊檢索技能。

  1、透過網路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隨著現代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課本的知識已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為學生廣開知識渠道,培養學生主動從網際網路中獲取知識的能力,滿足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望;在現代教育網站中,有大量的政治、地理、歷史等網路知識,在實際的地理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有選擇地點選地理網站,從中獲取自己所喜歡而又與地理學習有關的資訊,透過最新的地理新聞、地理新發現、地理新觀點等熱點問題,加深對所學地理知識的理解,同時加大個人的資訊儲存量。比如,關於環境問題的.教學,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網站上收集一些具體的環境問題現象、資料、圖片、影片,鼓勵他們結合自己所學知識,提出自己的見解,解決問題的措施,從而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再如,西部大開發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我們應讓學生經常從網路上調查瞭解西部開發程序,瞭解西部開發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當地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特色,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網路知識豐富而又複雜,在學生提取網路上的知識時,我們要引導學生多問幾個為什麼,怎麼樣,要培養學生的資訊加工能力和資訊分析能力使學生在對大量資訊進行快速提取時,能對資訊進行重新整理、最佳化組合和加工運用,將大量知識進行內化,變成自己的東西。從而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潛力,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透過網路培養學生自我檢測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不同層次的練習,放到學校的網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來檢測自己當天的學習質量,透過網路讓老師檢查驗收,過關後再選擇難度較大的題做,以達到逐步提高的效果,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針對自己問題較大的地方,可把老師放在資源網上的教案或有選擇地鞏固複習。另外對一些學習好的學生,可鼓勵他們從各地理網站的試題庫,選出一些更深層次的適合自己的題去做。這樣,既可以使好中差學生各有所獲,也避免了“吃不飽,消不掉”的弊端,又可以快速、準確的讓學生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查漏補缺。教師的辦公桌上減少了作業積壓現象,也不用再為差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跟不上教學步伐而發愁。透過網路資訊師生還可以及時瞭解地理的教學新動向,跟上改革的步伐。 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學習有了動力,實現了學習的自我反饋,就會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可見,資訊科技與地理教學的整合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資訊資源引入地理教學活動中,合理機動地運用資訊科技,,給學生提供視覺和聽覺感受,豐富學生的想象,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總之,資訊科技與地理教學的整合是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過程,使教學方式變革了,教學視野拓寬了,教學內容豐富了,這種整合作用巨大,意義是深遠,我們應該大力推進這種整合,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地理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在不斷提高本學科專業水平的同時,努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探索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卓有成效地開展現代化的地理教學,迎接新一輪教學改革的挑戰。

【資訊科技與教學模式的整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