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七顆鑽石》教學心得體會

《七顆鑽石》教學心得體會

《七顆鑽石》教學心得體會

  《七顆鑽石》是人教版課標本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是19世紀俄國文學巨匠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篇童話故事。課文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和清晰有序的脈絡,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小姑娘在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之時,為她生病的母親找水,而當得到水的時候卻幾次讓水,使得水罐一次又一次發生神奇變化的故事。在這課時,我在想:學習這篇文章應該給學生留下什麼?我想學語文應該從簡,在簡簡單單地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讀:讀正確、讀流利、有感情地讀;讓學生學語言,並從中感受到文章中所蘊含的道理或情感即可。那如何才能讓學生更容易地學懂這篇文章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抓住以下幾點。

  一、巧設情境,誘發學生情感。

  三年級的學生雖對童話有著濃厚的興趣,但他們對知識的把握仍需要老師的正確指引。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的注意,誘發積極情感,首先必須要創設具有吸引性的情景讓學生自己置身於故事中。我在教學《七顆鑽石》時,是這樣創設的:首先出示了四個詞語“旱災、乾涸、乾枯、焦渴”,讓學生認讀並注意其中的關聯。當學生有一定的感知後,我順勢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文字,並讓學生把這四個詞語填入合適的位置,這樣學生既能準確辨析這四個詞語的用法,又巧妙地將學生引入課文。接著我又利用淒涼的音樂為背景,挑選了一些具有視覺震撼力的反映旱災的'圖片,並把圖片與文字融為一體,引導學生有感情的地朗誦這部分,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認識到水的重要性,認識到水就是生存的希望,有了水萬物才能繼續生存下去,沒有了水,等待人和萬物就只有死亡。使學生身臨其境,誘發學生的情感。

  二、研讀語段,感受愛的力量。

  語文課本,首先應是讀本,應透過不同形式的反覆閱讀,讓學生始終保持讀的熱情和渴望。在讀通,讀懂的基礎上,使學生對讀本有整體的感知,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這篇課文的體裁是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閱讀經驗,再加上課文中的主人公小姑娘又和孩子們年齡相仿。因此,學生對貼近他們生活的文字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從反覆的閱讀中,他們對這一同齡人的特點也會有一個粗略的感受,但這樣感受到的小姑娘的愛心,還停留在比較膚淺的層面上。要使學生對愛感悟更深刻,更高效,更有價值,必須從研讀語段入手。在此,我首先以讀為基本手段,讓學生採用不同形式的朗讀,從讀中去感受愛心,從讀中去尋找神奇、令自己感動的原因,然後,讓學生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展示自己的感悟過程。其次,我以引導學生想象為支點,抓住文中的可發揮空間,讓學生想象小姑娘會到哪兒去找水?在找水時會發生什麼情況?媽媽在把水遞給小姑娘喝時在想些什麼?以及小姑娘把水讓給過路人是內心的想法。讓學生在想象中走近角色的內心世界,從而去感悟一份份沉甸甸的愛。這樣,學生的思維、情感在適時的教學點撥中逐漸清晰,更加豐富了。

  三、圍繞內容,精心設計課件。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一些語句需要學生找讀。比如,讓學生找出最讓感到神奇的地方——即水罐所發生的一次一次奇異的變化,指匯入情入境地朗讀。在學生彙報交流的時候,大螢幕上總會適時出現相關句子,並根據學生回答的發生這些奇蹟的原因也會即刻連結到相關的句子,從而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進行語言訓練和朗讀訓練。學生找得準,讀得精彩,課件反饋及時。在製作課件時,我力求實用,從幻燈片模板的選擇到音樂的插入,包括每一個圖片、每一個字詞的動畫設計,都體現了“服務於課堂教學”這一理念,沒有一個字是多餘的,沒有一個聲音是雜亂的,幻燈設計既緊扣教學內容又不擾亂學生的注意力,使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和課堂教學相輔相成,融為一體。圍繞教學內容,精心地設計製作多媒體課件,這也是我在上課時做得很好的一個環節,雖然在製作過程中是麻煩了點兒,但是使用時卻是那樣的得心應手,最重要的是能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這也是值得的。

  四、妙設問題,花時少收效大。

  問題瑣碎,繁複、膚淺是課堂教學費時低效甚至無效的主要原因,備課時,我的方向很明確,就是首先找到教學的重點,然後以重點為目標去尋求解決重點的捷徑。這條捷徑就應該是設計有思考價值的關鍵問題,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粗。

  在研讀教材、教參以及相關資料後,我把目光鎖定在“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這個教學重點上。要解決這個重點我可以怎麼做呢?經閱讀發現,水罐的變化貫穿了全文,是課文的一條明線,學生只要認真閱讀文字,要解決“課文出現了哪些神奇的景象?”也就是水罐發生過哪些變化,是不難的。這問題雖淺,但它有效地引領學生認認真真地走進課文的整體閱讀中去。接下來,要體會水罐的變化是愛心的力量使然,卻是有點困難的,因為文章沒有提到“愛心”二字。但恰恰是因為課文沒有提到,給我們製造了逐漸深入的探索空間,於是就有了讓學生再次回到文中去閱讀,尋求“這些神奇的景象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的第二個問題了。在“當時情景”與“變化的景象”都在學生的閱讀探究一一獲得後,一條清晰、分明的線索便出現在學生的眼前。再往下的學習,學生便集中精力去進行有思考價值的深入體會和感受了。學生在老師設計的舉一反三的思維訓練中,從中體會到小姑娘孝順母親,憐愛小動物,(母親)關愛女兒,(小姑娘)同情路人,最終發現支撐母女倆這一切行為的根源就是“愛心”,至此,主題的揭示水到渠成,花時少,收效大,學生對文章表達的情感感受深刻。

【《七顆鑽石》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