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求職> 求職指導:“富二代”就業

求職指導:“富二代”就業

求職指導:“富二代”就業

  他們是民營企業家的第二代,他們的就業之路與我們並不一樣

  近期,社會對於“富二代”的關注驟然升溫。既有公眾對於富家子弟飆車肇事的譴責,也有江蘇政府部門對於1000名民營企業家後備人才的培養計劃,據悉,江蘇已經將民營企業家接班人培訓作為地方黨建的重要工作。而“富二代”的就業和生活到底如何呢?職場專家表示,由於企業家充足的財力和廣泛的人脈,“富二代”基本不存在就業問題,一方面,他們即使不就業也沒有生存壓力,另一方面,他們就業也可以獲得比普通人更多的機會。

  對比長三角對“富二代”問題的討論,珠三角的“富二代”問題是否不那麼緊迫呢?廣東號角顧問公司的首席顧問曾文介紹,珠三角的民營企業規模一般比長三角小,更關鍵的是珠三角的企業主不習慣僱用職業經理人,所以,珠三角企業家在培養接班人的迫切程度和重要程度上比長三角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富二代”的就業問題基本可以等同於是企業家鍛鍊接班人。

  據瞭解,民營企業家在安排子女就業方面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種是父親仍然是公司的管理者,兒女擔任總裁助理,緩慢過渡,逐步成為公司的管理者;第二種是兒女創業,父親注資;或是父親守住大的市場,將新興市場交給兒女打理;第三種是父親任董事長處於半退休狀態,兒女任總經理全盤打理生意,由於子女“新政”比較猛烈,公司下屬容易出現反彈;第四種是子女自主創業,放棄繼承家族產業。

  當總裁助理容易上手

  現在大多數企業家都傾向於把子女先安排在總裁助理的職位上。潮汕企業家就是典型代表。

  潮汕企業家子女比較多,比如某大型日化企業的董事長有7個子女,分別是6個女兒和1個小兒子,這些孩子全部送到了澳大利亞留學。他認為這7個孩子中總能有一兩個能繼承他的產業,尤其是對小兒子賦予了非常大的期望。小兒子還沒有大學畢業,現在先由大女兒和二女兒擔任總裁助理。

  兩個女兒的辦公室就安排在董事長辦公室的兩邊。董事長的日程和郵件都由兩個兒女安排和處理。董事長在出席董事會和約見大客戶的時候,總是會帶上兩個女兒助理。在他看來,讓女兒直接打理公司事務還為時尚早,但要及早讓女兒介入公司事務,掌控公司的權力和機密。而總裁助理這個職位非常合適,沒有級別,但是卻有實權。

  浙江企業家就和潮汕企業家有很大的不同,他們一般只有一兩個子女,有的甚至是獨生子。雖然這些企業家下了心思培養子女,但是如果子女不想繼承家族生意,他們也不會強求。

  比如,某知名果汁企業考慮將企業賣給可口可樂就是子女不願意做家族企業接班人的`結果,最近某知名抽油煙機企業也遇到了類似的危機。

  父親守成,兒子拓土

  與大部分企業家將孩子安排在成熟的公司業務上不同,有一部分企業家自己守住已經在走下坡路的舊業務,將新興市場交給子女打理,希望子女能“二次創業”,給家族生意帶來新的希望。

  小何今年26歲,他的家族在佛山擁有陶瓷和外貿生意。2001年時父親把他送到南非去留學,唸的工商管理,2005年學成回國,繼承了家裡的陶瓷生意。何家開辦陶瓷生意相當早,上世紀80年代初期就開廠了,屬於鎮上先富的一部分人。到上世紀90年代,村裡參股,一家廠發展成2家。在2004年左右,何家出錢贖回了外面的所有股權,陶瓷廠徹底變成了家族生意。而小何繼承了比較小的那一家,出任總經理,有二三十個工人,2個技術員。2008年下半年,陶瓷銷路不順,較小的那家廠倒閉了。

  於是,老何決定大陶瓷廠繼續由小何的姑媽打理,老何還有一個進出口的合夥生意,他派小何接手這個生意去南非開闢原料市場。

  老何盤算家裡的陶瓷廠長遠來說是夕陽產業,與佛山節能減排的目標不符合,讓兒子在家族公司待著對長遠發展不利;他讓兒子去南非讀工商管理就是計劃好了要讓兒子去南非通商的,充分利用好他在那裡的人脈關係,去開拓新的生意。小何也非常認同父親的安排,他在南非負責採購木頭,運回國內的木材加工廠加工,另外,小何預備下一階段把南非的鐵礦石進口回國。

  直接繼承生意卻難服眾

  文新輝是溫州製鞋老闆文寶華的兒子。2003年文新輝從英國學成歸來,按父親的培養計劃,他先被安排到鞋廠實習半年,然後到家族的一間製鞋公司當總經理。

  於是,文寶華被員工稱為“文董”,而文新輝成了“文總”。

  一下到車間,年輕的文總對鬆散的生產流程完全看不慣,“如果重新設計流程,提高效率,產能在現有水平上至少可以是現在的3倍。”他決定整肅公司紀律。但是,小文總不久卻發現,制訂的新政策制度根本推行不下去。老員工們當面從不和他衝撞,一轉身就陽奉陰違,有些人照舊遲到早退。

  為了推行改革,小文總招聘了一批應屆畢業生作為自己的嫡系團隊來平衡“元老”勢力,這些畢業生最後還是被“元老”排擠走了。文新輝再次成為了光桿司令,“元老”的評價是:小文總灌了一肚子洋墨水,只會紙上談兵。

  經過一次長談,文董覺得兒子不適合再在公司待下去,就讓文新輝去上海創業,待他幹出一些成果後給他注資,算是探索公司為了的新業務。文新輝在上海成立了一個小公司,職員全是自己招聘的,年輕人的價值觀比較相似,文新輝覺得自己打造的團隊更容易管理。

  創業失敗了可以從頭再來

  對於小潘之類的“富二代”來說,父親的財富就像是一份最安穩的社會保障,他們可以輕鬆地放棄掉以前的“沉澱成本”,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時,他們也更自信,更能經受失敗的打擊,反正創業失敗了也不會一無所有。

  小潘的就業聽起來有些傳奇。他的父親在順德經營一家大型的家電企業,他的大學專業是父親選的,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學,他畢業後按照自己的意願在證券公司工作過2年;後來,他覺得自己在服裝設計方面有很大的天賦,就辭掉證券公司的工作,到廣州上了2年服裝設計學校。上完服裝設計學校,小潘開了一家服裝店,經營了1年倒閉了。後來,他又到深圳開了2年IT公司,覺得利潤太低,就回家了。

  現在,小潘處於半就業、半休息的狀態。他上午起床後鍛鍊身體,直到吃完午飯後才會到父親的公司去工作,下午只工作2個半小時,4點半就約朋友去打籃球或是健身。小潘說:“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嘗試闖一闖;相比我的同齡人,我不會像他們那麼功利地對待生活。我所做的不一定是所學的,我可以輕鬆地從頭再來。”

【求職指導:“富二代”就業】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