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創業> 創業預科生實地操練在蘇州

創業預科生實地操練在蘇州

創業預科生實地操練在蘇州

  把創業教育的課堂搬到創業前沿,聘請創業先行者授課,探討商海問題不再是抽象的探討而是針對性地"解剖麻雀",提交的商業方案不是簡單的對策分析而是系統的專案論證……在蘇州獨墅湖高教區東南大學蘇州研究院,一屆以"創業·生活·夢想"為主題的創業訓練冬令營,挑戰著常規化的創業教育模式。日前,由東南大學校團委主辦的該校首屆"創業訓練冬令營"開營。

  "作為全國著名的風險投資中心,蘇州自主創業的企業特別多。"活動發起者之一、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胡漢輝說。據介紹,早在2006年,蘇州就出臺了相關政策,定下了自主創新10大關鍵領域和現代服務業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的基調,鼓勵技術入股、專利入股,允許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兼職,鼓勵和資助國(境)內外組織和個人設立研發機構,鼓勵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博士後工作站等研發機構。

  從東南大學脫穎而出的124名"創業預科生",在為期一週的時間裡,透過創業課程培訓、青年創業者沙龍、創業投資商講座、實地調研、制訂專案計劃書及公開答辯、成果展示等模組,培養了創業意識,提高了創業技能。

  向校友創業者淘金

  "到什麼時候才算準備好了?""2008年遭遇金融海嘯時,您的公司是如何規避風險、整合資源,實現利潤增長的?"……在青年創業者沙龍上,同學們就創業中遇到的問題和細節密集發問,被問的是出身東南大學的兩名青年創業者。

  2009年畢業於電子工程專業的易揚波,攻讀博士期間,就憑藉高階前沿技術和累積的客戶資源,在蘇州工業園區優惠的政策吸引下來到高教區創業。在與團隊成員經歷了無數個"光著膀子"揮汗如雨的日子後,2008年公司吸引風投融資3000萬元。如今,他經營的積體電路設計公司已成為國內唯一給長虹集團製作PDP驅動晶片的企業。談及成功的.訣竅,易揚波幾次告訴同學們:"成功沒有標準答案,你要有獨到的專長,有總攬大局的視野,善於發現機會以及付出艱辛的努力,才有成功的可能。"

  吳曉明走上創業路緣於"善於發現自己所長,長時期地培養一種技能,不放棄任何機會"。在微軟舉辦的認證培訓選拔考試中,吳曉明發現自己"邏輯思維能力"突出,同時對計算機軟體很感興趣,於是本來讀土木工程的他,於2006年"半路出家"考取了東大軟體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我雖不是英語專業,但是口語交流和文字表達還是跟得上老外的節奏,在網站我結識了很多外國人,甚至可以用英語跟他們開玩笑。"吳曉明因此結識了很多國外客戶。2009年取得學位後,他在園區創辦了一家軟體科技公司。當年10月,公司就與德國一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合作金額達100萬元,11月其申報的專案成功獲批科技部50萬元立項。吳曉明告訴大家,對於需要較高技術支撐的行業,沒有較高的學歷基礎最好不要涉及,"我本科時的一些同學,也有從事計算機行業創業的,但沒有技術支撐,都沒有做久"。

  據胡教授介紹,邀請這些在蘇州當地成功創業的校友與同學們分享創業經驗,是想讓同學們瞭解師兄師姐們的創業歷程,總結經驗,用創業的態度對待人生和事業。

  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團隊

  在教室內、在會場外、在參觀的途中,記者還看到,總有學生聚在一起討論彼此的專案,進行"戰略部署"。

  東大團委副書記譚逸斌介紹,參加冬令營的124名同學都是"有備而來",有的想參加明年的"挑戰杯",有的已有自己註冊的創業專案,有的打算將來創業,幾乎每個人都是帶著專案來的。這些同學被分成4個大組,每個大組策劃一個專案,同時每組下又分設5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同學來自多個專業和年級,每個小組都搭配有理工、經濟或人文學科的同學。

  "5個小組的同學同做一個專案,每人都不知道他人的方案,這意味著一個專案將有5種創意,以利於學生之間的思維形成交流和碰撞。"胡教授說。

  由於每個人的專業背景不同,就決定了在團隊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有人開始思考自己在團隊中的"核心價值"。2007級會計專業的魏莎現在"滿腦子想的是怎樣為企業賺錢、怎樣為員工謀福利","團隊中理工科同學考慮的是技術,我考慮的是成本。參觀創意園時,園區對的相關行業有‘兩免三減半’政策,其實這個政策我之前知道,但現在我考慮的是,在哪裡創業、做哪些行業能享受到這些優惠政策,能讓公司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這也是我區別於以技術研發見長的理工科同學在團隊中的價值。來之前我想的是爭取進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但現在我覺得不一定非要進‘四大’,和幾個同學一起創業,我來做CFO也不錯"。

  2008級物理化學專業的研究生竺春燕是團隊中的大姐,評價團隊中6個師弟師妹時,她語帶賞識:"他們很有創意,也很有活力,比如說有人會想到把所有人的名字拆開組成團隊標語。將來參加工作,我們也會跟不同資歷、不同性格、不同專業特長的人打交道,現在就算演練了。"

  透過商業策劃解讀成功密碼

  胡教授把此次冬令營活動的模式總結為"一講二看三練"。"講"是指創業導師、青年創業者和創業投資商講創業知識和規律,"看"和"練"則是指利用兩天的實地調研,參觀材料、電子資訊、機械、生物醫藥行業的4家企業,於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答問題,做出商業規劃。

  "處於初創期的企業,怎樣擴大知名度?如何推銷產品、網羅人才、規避市場風險?"學生們參觀完蘇州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後,創業者夏強向學生提問。這些問題將成為部分學生的思考題,他們需要就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或企業家的疑難提交自己的商業策劃書,同時也間接給企業以智力支援。2007級交通運輸專業的劉偉所在的團隊剛好分到夏強所在的生物科技公司。根據夏強的問題,他們確立了制訂產品發展戰略、產品生產管理、市場分析、市場營銷、企業管理、財務報表、風險管理7項分工。

  由於"知識儲備不夠",劉偉團隊在計劃書裡給了風險投資商87%的控股權,結果他們沒有衝出小組賽。但失利的劉偉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他很快就總結出創業要經歷的階段和決定成敗的因素。"一個企業的成長大約要經歷三個階段,初創期要能夠形成比較成熟的產品,並迅速進入市場;發展期要解決瓶頸問題;成熟期的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避免被市場淘汰,所以不同時期企業商業策劃的重點是各有側重的。"

  劉偉說,透過撰寫商業策劃書,他認為團隊精神、團隊分工、工作作風對企業的發展也很重要,"雖然說創業需要創新,但畢竟還要腳踏實地才能真正落實起來。"

  身兼答辯評委的夏強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創業不能僅靠激情和夢想,還要透過具體而微的市場戰略,制定長短期的目標規劃,培養所有人對團隊的歸屬感才能走得更長遠。

【創業預科生實地操練在蘇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