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圓錐的體積的微課設計

圓錐的體積的微課設計

圓錐的體積的微課設計

  設計意圖: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了解了圓錐的特徵,掌握了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重視類比,轉化思想的滲透,旨在讓學生理解掌握求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

  我的設計是“顛倒課堂”的一次嘗試,旨在讓學生晚上在家觀看教學影片,進行深層次的掌握學習,一次學不會,還可以反覆學習,直到學會為止。這是與傳統的“白天在課室聽老師講課,晚上回家做作業”的方式正好相反的課堂模式。

  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求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和推導過程,會運用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

  2、會應用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並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並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圓錐體積計算方法和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1、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如何計算圓錐的體積。

  2、以舊引新:我們知道,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字母公式:V=Sh。如何計算圓錐的體積呢?圓柱的底面是圓的,圓錐的底面也是圓的,圓錐的體積與圓柱的體積有沒有關係呢?

  二、實驗操作:

  1、請看接下來的2個實驗:

  2、實驗準備:2組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容器;水與沙子。

  3、播放影片:

  實驗一:我們將圓錐容器裝滿水,再往圓柱容器裡面倒(倒3次),3次正好裝滿。

  實驗二:我們將圓柱容器裝滿沙,再往圓錐容器裡面倒(倒3次),3次正好裝滿。

  4、透過實驗你們發現了什麼?

  三、公式推導:

  1、透過兩次的實驗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圓柱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3倍;也就是說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 。

  2、寫成公式:圓錐的體積=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 ;因為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所以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 ;寫成字母公式:V= Sh。因此,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圓錐的底面積與高。

  3、如果知道圓錐的底面半徑r與高h,圓錐的體積公式還可以怎樣表示呢?因為底面圓的面積s=πr2,所以圓錐的體積V= πr2h。

  4、在應用圓錐體積公式時不要忘記乘 !

  四、知識應用

  1、接下來我們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題:工地上有一堆沙子,近似於一個圓錐體,沙堆底面直徑4m,高1.2m。這堆沙子大約有多少立方米?(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2、分析題意:要求這堆沙子大約有多少立方米,就是求圓錐體沙堆的體積。根據公式我們需要知道沙堆的底面積與高。根據底面直徑4m,可以先求出沙堆的底面積,再用底面積乘高求出沙堆的體積。

  3、列式解答。(分步與綜合)

  五、知識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圓錐的體積計算:V= Sh= πr2h。

  在應用圓錐體積公式時我們要記住乘 ,還要留意單位名稱是否統一!

  六、結束。

  【課堂教學設想】

  1、學生看完影片對於實驗成功的必要條件“等底等高”、“每次倒滿”等有了一定的認識,且會躍躍欲試,為課堂的實驗操作做了鋪墊。

  2、課堂上組織學生分小組實驗:

  圓柱與圓錐等底不等高時,實驗結果會怎樣?

  圓柱與圓錐等高不等底時,實驗結果會怎樣?

  “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 ”這一關係存在的條件是什麼?

  圓錐與圓柱體積相等時,如果高相等,底面積有什麼關係?如果底面積相等,高有什麼關係?

  3、課堂檢測,促進知識內化。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目標定位為學生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錐的體積,所以設計時力求每個環節都為教學目標服務。

  課前觀看影片。首先回憶圓柱體積公式,透過圓柱與圓錐的底面都是圓的,讓學生猜測圓柱與圓錐體積之間的關係,然後透過兩次的實驗驗證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實現了一個“做數學”的過程。透過課外的影片學習,能加深學生對圖形特徵以及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絡的認識,進一步領會轉化的數學思想。

  課內透過小組實驗操作進一步驗證“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 ”這一關係存在的必要條件是等底等高,從而推匯出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V= Sh= πr2h,從而培養了學生構建知識系統的能力和知識遷移及綜合整理的能力。課堂上不再重複學習微課程中的知識,把時間花在完成練習上,透過不同的練習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對暴露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圓錐的體積的微課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