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讀楊絳之我們仨有感

讀楊絳之我們仨有感

讀楊絳之我們仨有感

  讀楊絳之《我們仨》有感

  楊絳在人生遲暮時寫的書--《我們仨》,沒有半點的文飾和賣弄,只是在聽一位老人娓娓道來她的故事他們的故事,讀來讓人有溫馨的感動………

  她看著女兒錢瑗和錢鍾書相續的離開人世,只能一個人思念他們仨……

  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一直是讓我豔羨的,他們兩可謂是典型的“書呆子”“書痴”,所以也許月老早就為他們牽了線才讓他們在清華相遇,後來兩人出國留學,國內發生戰亂後回國,抗戰,解放戰爭,三年自然災害,文革,改革開放……他們就這樣相孺以沫的,當然後來還有他們的女兒一道走完了一生……

  他們從來都是與世無爭,與人無求,不事權貴的,他們只求能有一份自在的閒適和從容,他們也許物質貧困,卻是知識的富有者,精神上的貴族,在他們,知識全不是為了賣弄。“我們要江青給的房子?”,錢鍾書這老頭用如此輕蔑的語氣如是說。而在如今這樣一個被金錢灼燒的社會,在車水馬龍,夜夜笙歌下,這種愛情,這種做學問的態度,這種處事的姿態已經不復存在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可悲呢?我時常在想我們所心心念念追逐的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還是我們只是愛上了理想的贗品而已?這個世界上獨立的人多,自由的人少,而自由亦不靠索取得來,像他們那樣活出真性情實屬罕見了。我們往往只是做著這肉身的奴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是失了自己。梭羅在讀完哈佛後放棄了平常人走的`路,他獨自去了瓦爾登湖畔生活,他感受到一個人若心境知足,他便宛若置身天堂。確實,世俗人眼中的成功也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我們無需奉為定律,如若能獲得真正的快樂而去做一件事,像他們仨,即使世人笑我痴,而又何樂而不為呢?

  “陪他走的愈遠,愈怕從此不見”,他們的女兒錢瑗與世長辭後,楊絳的這種擔憂就愈加強烈了,然而老病相催,歲月總是不饒人的,錢鍾書第二年也走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他們從此失散了,她清醒的認識到以前他們寄居的寓所只是古驛道上的客棧而已,而家在哪裡?她還在繼續尋覓

  也許我們都在尋覓………

【讀楊絳之我們仨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