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科技> 簡論老子的科技思想及其對科學技術產生的影響

簡論老子的科技思想及其對科學技術產生的影響

簡論老子的科技思想及其對科學技術產生的影響

  老子,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說的創始人。姓李名耳,生於公元前571年,楚國苦縣(現在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在周王朝擔任守藏室史官。[1]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他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作為中華文明的智慧源頭之一,對整個中國文化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說:“老子的思想雖然有政治的集權主義,宗教的神秘主義……卻蘊涵著豐富的科學思想,因此道家在中國科學史上非常重要。”[2]即使在科技突飛猛進發展的今天,老子的科技思想依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老子科技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

  老子所處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動亂不息、本文由收集整理戰亂不止的歷史大變革時期。同時社會生產力發展迅速,中國社會在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不能不說是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的產物。

  第一,在經濟方面,井田制崩潰。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經濟的迅速發展,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社會的進步刺激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冶金、農業和各種手工業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階段。

  第二,在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大變革時代,各種力量在爭衡、較量,對社會變革的現實發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時弊的各種方案,就必然會出現觀點各異的現象;加上新的統治階級還未有絕對的權威,人們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條框的束縛和制約,儘可以暢所欲言。W

  第三,在思想文化上,私學的興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識淵博和閱歷豐富的文士,同時也為學術繁榮提供了輿論陣地。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形成的道家學派,具有學者和工匠兩種知識傳統,使得他們有條件對當時的手工業所積累的經驗知識進行理論上的思考和總結,形成自己的科技思想。

  二老子科技思想的主要內涵

  (一)老子的.科學思想

  1道法自然

  老子認為,人和自然是有機的整體,人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應效法天地之道,按天地本來的狀態生存。只有尊重自然,認識自然,不違背自然規律做事,才是明智的行為。老子的這些思想,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可持續發展思想。老子“道法自然”的生態和諧思想顯得尤為可貴,為人類如何對待自然界提供了一種借鑑的思路。而老子這種順應自然的思想在當今的科學發展也是有著深刻意義的。

  2適度原則

  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有其一定的度,量變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變。因此我們做事情一定要把握在正確的範圍內,掌握適度原則。《老子》第四十四章說:“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意思是知道滿足者不會有恥辱,知道適可而止者不會導致失敗,這才是長治久安之道。《老子》第二十七章:“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這也是提醒人們愛惜資源,物盡其用。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要適時而止,才不至困危,而對可再生資源,一定要做到使其再生,這樣才可以長久。老子的這些思想,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可持續發展思想。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開始對大自然進行無止境的索取,終導致一些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老子提出的“知足”、“適度”的思想對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有相當程度的現實意義。

  (二)老子的技術思想

  老子的技術思想是緊密圍繞社會歷史的考察和政治理論的闡述形成的。《老子》第五十七章曰:“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人間的利器越多,國家就越陷於混亂;人們的技巧越多,邪惡的事情就會連連發生。技術用於製造兵器,帶來的後果更是嚴重。老子在在肯定技術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手段同時也十分透徹地指出了技術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及矛盾。

  1無為的方法論

  無為,作為老子提出的一種方法論,對於我們今天思考應該如何面對自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無為”要求人們順應自然,自覺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不要憑藉自身的喜好而隨意行事,更不可胡作妄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如果說“自然”是老子追求的道和天地人發展的最佳狀態,那麼“無為”則是人們在對待萬物時,透過悟道而實現這種自然狀態的不二法則。老子的“無為”其實仍是一種有為,但這種有為絕不是強行作為,肆意妄為,而是在作為時,摸清事物自身的內在本性,順應事物生滅的變化規律,扶助事物自然發展。

  道家反對科學技術的“有為”,倡導“無為”,對“道”即客觀規律尊崇。在“有為”與“無為”的辨證之中,老子指出了“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為無為而無不治”,“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裡就很容易看出,他本人還是希望透過“無為”而最後有所“為”的。而這種“為”要以“無為”為前提,也就是人的行動一定要尊重客觀規律,同時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才會實現所要達到的目的。這對“人與自然和諧”意識起到了無形的推動。

  2和諧的自然觀

  “老子認為,天地自然界的萬物都是道之所‘生’,所生之物都是按照自然的秩序運動變化的。”李約瑟曾說過“老子的基本立場和態度是,人要遵循自然法則而善待萬物,生養萬物,尊重萬物,使萬物各得其所,各遂其生。”[3]應該說,可持續發展理論要求我們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要加強環境治理保護,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等,這就是對老子的和諧思想的繼承創新。我們在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程序中,就是要切實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一致,要維護生態的穩定與和諧,以保證自

  然、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老子的自然觀是中國古代科技思想寶庫重要的理論源頭,他認為人類應當平等地尊重所有生物,反對強行干預和破壞自然的思想,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社會協同一致。這種科學技術觀,有助於人們樹立生態消費觀;有利於我們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有助於落實可持續發展觀。人類只有認識到大自然的豐富內涵,尊重大自然的價值,與大自然融通為一,才能在情感和理智上接近它,培養一種忘我精神,從而有效地限制人類對大自然的盲目進攻及其導致的生態危機。”[4]

  三老子科技思想的當代啟示

  近年來,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加速了自然資源的耗竭。現代技術的發展給人們造成一種誤解,以為人類無所不能,以為擁有高新技術就可以為所欲為,結果造成道德淪喪、環境惡化、戰亂不斷等一系列世界性問題。我們顯然應從老子的科學技術思想中獲得啟發和借鑑。

  人類要科學地認識世界,科學地改造世界,科學地認識人類自身,不破壞大自然的大法則,不挑戰大自然的大法則的權威,遵循自然的規律,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我們應該越來越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倡導使用科技的同時要尊重自然的客觀規律,不過分地掠奪大自然帶給我們的資源,開發與保護並舉,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理念,踐行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堅持適度的原則。這才是解決危機的有效途徑。

  人文主義物理學家卡普拉指出:“在諸偉大傳統中,據我看來,道家提供了最深刻並且最完善的生態智慧,它強調在自然的迴圈過程中,個人和社會的一切現象和潛在兩者的基本一致。”“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宣告獲得了新的威脅性的意義,如果我們把天地都看作包括第二自然界在內的自然界,並把“萬物”看作包括人本身在內的話。”[5]堅持樹立正確的可持續發展觀,對我們的社會發展時具有著重要的意義的。反省當今人類所面臨的自然環境不斷惡化、生態危機日益加劇的局面,一個十分明顯的原因就是人們不能夠把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與保護環境結合起來。面對諸如此類種種問題,老子科學技術思想顯得尤為可貴,為人類如何對待自然界提供了一種可借鑑的思路。

  1在遵循自然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的迴圈利用率

  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依賴於環境與資源的基礎支撐。因此,越是要發展科技,我們就越應該意識到資源的重要。我們應該依靠科技的力量研發更為合理的資源利用迴圈系統,做到最大程度上的杜絕浪費。不但要提高某一個環節的資源利用效率,而且要多次重複地在不同領域利用該資源。真正地使資源做到物盡其用,提高使用價值,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2加大科技研發力度,開展新能源的研發

  一方面我們需要加大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我們還應該去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去尋求更為環保、經濟的新能源,並使其可以投放到生產生活中,以保護不可再生資源的稀缺性。以技術創新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綜合國力,促進可持續發展。避免過去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走一條以科技為支撐的新型經濟發展之路。努力做到經濟發展與保護自然資源並行不悖,以促進人、自然、社會三者的可持續發展。

【簡論老子的科技思想及其對科學技術產生的影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