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行業> 翻譯行業日進斗金

翻譯行業日進斗金

翻譯行業日進斗金

  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經貿、文化、教育交往近年越來越頻繁,每天都有很多各種的國際會議在中國召開或有中國代表團參加,翻譯市場也隨之火爆起來。在北京,翻譯行業被稱為日進斗金的“金飯碗”,在人才市場需求方面市場缺位比較大。翻譯人才中從事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的口譯人才更是供不應求,需求量非常大。

  高層次的翻譯人才需求加大

  據《京華時報》報道,業內從業人員王先生說,近年來高層次的翻譯人才需求加大,相應的高階翻譯人才相對比較難找,尤其是交傳和口傳人才需求日益凸顯。根據非官方的從業人員統計,全國同聲傳譯的從業人員數目不超過500人,北京的同傳從業人數佔到三分之一的比重。

  而中國只有北京、上海和廣州這三個城市有一定數量的同傳,其他城市則非常稀缺。而從翻譯領域來看,目前化工、汽車、石油、醫療行業的口譯人才十分搶手。

  專業口譯是最高階的口譯,包括法庭口譯和會議口譯。法庭口譯,隨著國際訴訟、仲裁事務日益增多,對法庭口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凸顯。法庭口譯譯員的工作環境比較特殊,對法律知識也有較高要求。會議口譯,包括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兩種口譯技能。從行業特點來講,交傳和同傳的區別比較大。交替傳譯方式廣泛應用於各種談判、會談、交談時的現場翻譯,各種場合的演講、講話或參觀訪問時的介紹等即席翻譯。而在國際研討會、國際大會、國際組織的年會等各種會議上通常採用同聲傳譯。

  進行交替傳譯時,講話者每講幾句話或一段話就會停下來,讓譯員進行翻譯。在外事和商務活動中,這種翻譯方式主要用在中外領導人、中外商務代表進行會見、會晤、會談、對話、磋商、談判、交涉及參觀訪問等場合。現場翻譯時間緊,不給翻譯斟酌的時間,這就要求翻譯反應快、語言水平高、語言轉換能力強。同聲傳譯是指舉行國際會議時,在發言人講話的同時,由譯員進行傳譯。發言人不間斷地講話,譯員邊聽邊譯。由於會議口譯對於翻譯人才的素質要求非常高,因此真正優秀的交傳和同傳人才一直是行業內的“香餑餑”。

  行業背景很重要

  在很多人眼中,翻譯行業是日進斗金的行業。根據瞭解,在企業從事行政助理兼翻譯的人員月薪可以達到6000~8000元,大使館的翻譯人員月薪在8000~1萬元,做到非常專業的會議口譯,收入可以達到2000元/日,可以達到頂級的同聲傳譯收入在5000元/日,有的甚至達到1萬元/日。每年4、5、6、9、10月份是會議的旺季,從事同聲傳譯的工作人員每個月要進行10~15次的會議翻譯,淡季會議翻譯的數量則在5次左右。

  不過,“金飯碗”不是人人都捧得。從事20多年翻譯工作,北京新東方翻譯專案組負責人楊軍對此體會深刻,“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口譯,最為重要的不是語言水平而是行業背景。口譯在中間傳話,如果不具備對會談領域專業知識、行業背景的瞭解,是無法做到精確有效。在精通原語和譯語的基礎上,譯者常常要具備一個或多個領域的知識,如航空學、化學、人工智慧、力學、會計學、國際法、醫學或農學。其次才是雙語的熟練,溝通能力極為重要,從職業感覺來講,翻譯需要自律,應該給人一種信賴感而非模式。收入也要經過競爭,百裡挑一才能達到。”

  從事多年同聲傳譯的王先生說,“一個會議,通常要有兩三個同傳,15-20分鐘輪換一次。翻譯過程當中,精神要高度集中,勞動強度非常大。翻譯到位的前提是會議前要對背景有大概的瞭解,翻譯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學習。”有多年同傳經歷的姜浩說:“作為同傳,每天都要學習,每個會議都是一個行業領域的商榷,與會人員都是專家、精英,提前需要有大量的專業知識儲備,提前的工作量比較大。”

  在翻譯領域,口碑極為重要。對於一個想在此領域長期發展的從業人員來講,口碑就是EVERYTHING.即便是“身經百戰”的'翻譯,每次進行現場口譯的時候也有如履薄冰之感,對於從業人員的挑戰非常大。同時,合理的知識結構和廣泛的知識面也是一個翻譯所需要具備的,加之行業領域的細分和會議內容外延的擴大,翻譯人員還必須有良好的學習能力。

  翻譯在職培訓呈現空白

  目前市場上的口譯人才很多畢業於國內外語院校,雖然外語專業人數眾多,但只有特別優秀的畢業生可以直接做口譯。有趣的現象是,市場上不少口譯並非來自名校,有的甚至不是外語專業,而是自學成才。對英文專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來說,成為口譯的捷徑是考入商務部、外交部等國家部委的外事部門,或直接進入外企、國企的國際合作渠道,經過短期培訓後,從事交傳和同傳的工作。

  有一些培訓機構,主要針對學生,教給學生一些翻譯的入門法、提供一些行業領域翻譯的方法和素材,可以幫助學生省去很多時間去整理這些領域的翻譯技巧。而目前翻譯領域的在職培訓仍然呈現空白局面。在細分的行業領域和日新月異的科技面前,在職的翻譯人員十分需要不斷充電,需要專家“打包”整理行業翻譯資訊,研究口譯的發展方向和動態,及時進行知識和技能更新換代。

  翻譯行業日進斗金 交傳和同傳人才需求凸顯

  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經貿、文化、教育交往近年越來越頻繁,每天都有很多各種的國際會議在中國召開或有中國代表團參加,翻譯市場也隨之火爆起來。在北京,翻譯行業被稱為日進斗金的“金飯碗”,在人才市場需求方面市場缺位比較大。翻譯人才中從事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的口譯人才更是供不應求,需求量非常大。

  高層次的翻譯人才需求加大

  據《京華時報》報道,業內從業人員王先生說,近年來高層次的翻譯人才需求加大,相應的高階翻譯人才相對比較難找,尤其是交傳和口傳人才需求日益凸顯。根據非官方的從業人員統計,全國同聲傳譯的從業人員數目不超過500人,北京的同傳從業人數佔到三分之一的比重。

  而中國只有北京、上海和廣州這三個城市有一定數量的同傳,其他城市則非常稀缺。而從翻譯領域來看,目前化工、汽車、石油、醫療行業的口譯人才十分搶手。

  專業口譯是最高階的口譯,包括法庭口譯和會議口譯。法庭口譯,隨著國際訴訟、仲裁事務日益增多,對法庭口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凸顯。法庭口譯譯員的工作環境比較特殊,對法律知識也有較高要求。會議口譯,包括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兩種口譯技能。從行業特點來講,交傳和同傳的區別比較大。交替傳譯方式廣泛應用於各種談判、會談、交談時的現場翻譯,各種場合的演講、講話或參觀訪問時的介紹等即席翻譯。而在國際研討會、國際大會、國際組織的年會等各種會議上通常採用同聲傳譯。

  進行交替傳譯時,講話者每講幾句話或一段話就會停下來,讓譯員進行翻譯。在外事和商務活動中,這種翻譯方式主要用在中外領導人、中外商務代表進行會見、會晤、會談、對話、磋商、談判、交涉及參觀訪問等場合。現場翻譯時間緊,不給翻譯斟酌的時間,這就要求翻譯反應快、語言水平高、語言轉換能力強。同聲傳譯是指舉行國際會議時,在發言人講話的同時,由譯員進行傳譯。發言人不間斷地講話,譯員邊聽邊譯。由於會議口譯對於翻譯人才的素質要求非常高,因此真正優秀的交傳和同傳人才一直是行業內的“香餑餑”。

  行業背景很重要

  在很多人眼中,翻譯行業是日進斗金的行業。根據瞭解,在企業從事行政助理兼翻譯的人員月薪可以達到6000~8000元,大使館的翻譯人員月薪在8000~1萬元,做到非常專業的會議口譯,收入可以達到2000元/日,可以達到頂級的同聲傳譯收入在5000元/日,有的甚至達到1萬元/日。每年4、5、6、9、10月份是會議的旺季,從事同聲傳譯的工作人員每個月要進行10~15次的會議翻譯,淡季會議翻譯的數量則在5次左右。

  不過,“金飯碗”不是人人都捧得。從事20多年翻譯工作,北京新東方翻譯專案組負責人楊軍對此體會深刻,“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口譯,最為重要的不是語言水平而是行業背景。口譯在中間傳話,如果不具備對會談領域專業知識、行業背景的瞭解,是無法做到精確有效。在精通原語和譯語的基礎上,譯者常常要具備一個或多個領域的知識,如航空學、化學、人工智慧、力學、會計學、國際法、醫學或農學。其次才是雙語的熟練,溝通能力極為重要,從職業感覺來講,翻譯需要自律,應該給人一種信賴感而非模式。收入也要經過競爭,百裡挑一才能達到。”

  從事多年同聲傳譯的王先生說,“一個會議,通常要有兩三個同傳,15-20分鐘輪換一次。翻譯過程當中,精神要高度集中,勞動強度非常大。翻譯到位的前提是會議前要對背景有大概的瞭解,翻譯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學習。”有多年同傳經歷的姜浩說:“作為同傳,每天都要學習,每個會議都是一個行業領域的商榷,與會人員都是專家、精英,提前需要有大量的專業知識儲備,提前的工作量比較大。”

  在翻譯領域,口碑極為重要。對於一個想在此領域長期發展的從業人員來講,口碑就是EVERYTHING.即便是“身經百戰”的翻譯,每次進行現場口譯的時候也有如履薄冰之感,對於從業人員的挑戰非常大。同時,合理的知識結構和廣泛的知識面也是一個翻譯所需要具備的,加之行業領域的細分和會議內容外延的擴大,翻譯人員還必須有良好的學習能力。

【翻譯行業日進斗金】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