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中國文化經典與當代教育》讀書心得

《中國文化經典與當代教育》讀書心得

《中國文化經典與當代教育》讀書心得

  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有教無類”的教育物件。

  子曰:“有教無類。”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私人辦學的教育家。在教育物件上,孔子奉行“有教無類”的原則,打破了官府對教育事業的壟斷,擴大了受教育物件的範圍,讓那些有意向學習又有物質保證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見面禮的人,他都收做了學生,這是孔子“有教無類”原則的一個具體體現。

  基於“有教無類”的原則,孔子招收學生,有八個不分:一是不分貴賤;二是不分貧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國籍;八是不分美醜。這“八不分”說明孔子對各種型別的學生都是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孔子對教育物件“有教無類”的思想,適應當時新興地主階級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為一種獨立的活動,順應了時代潮流,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

  2“德才並重”的教育內容。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孔子指出,要學好修身治國的學問,必須先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他在教學中採取品德修養與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並重的原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項內容教育學生:禮樂和文獻、人、忠、信。孔子又指出,一個人只講究品德修養而不喜歡學習禮儀,就是叫狂過正,只有將這兩種並重才能成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注重傳播古代文化遺產,加強教材建設。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編著成教學用書,被後世奉為儒家經典。他向學生講授“六經”,傳授“六藝”,教育學生怎麼做人,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3“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也。”孔子指出,在教學上要根據不同學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難度不同的教學內容。這充分體現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則。人的才智高下有別,如何才能更好地揚長避短,完善學生的德業修養,以更好地達到教育目的,根據這一原則,孔子深入瞭解弟子們的不同的興趣、智力和能力,掌握每個人的特點,施以不同的教育。

  孔子的教育思想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啟示

  1 建立新型、平等的師生關係

  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為當代教師如何處理好自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提供了借鑑。孔子的這句話告訴我們,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而沒有出身貧富、貴賤之分,其實質就說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那麼對於一個學校、一個班級來說,如何實現教育平等的關鍵因素在於教師,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思考如何才能使班級的每一個同學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是素質教育能否踐行的.關鍵一步。

  2 在師生相互學習的和諧氛圍中,實現教育的濟世功能。

  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因此,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的發展培養大批優秀的人才。否則,教育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創新型的課堂教學,不僅有利於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而且還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和富有個性地發展。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實現教育的濟世功能。

  透過學習孔子的教育思想,我們可以從中找到很多與小學語文教師想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鑑和採納的地方,所以說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對我們這個時代的教育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最後感謝各位老師的傾聽,我的分享到此結束,謝謝!

【《中國文化經典與當代教育》讀書心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