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國學> 《國學舉要道卷》讀後感

《國學舉要道卷》讀後感

《國學舉要道卷》讀後感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總有人說道家無為的思想消極,曾幾何時,我也有此觀點。然而隨著年歲日長,卻迷上了這種“道法自然”之感。雖說“人法地”卻沒有誰可以憑藉自身慾念得到一切美好。

  人生在世不過一場虛空大夢,韶華白首不過轉瞬,唯有天道迴圈,周而復返。當初老子羽化,有人僅在他的靈堂乾嚎三聲,卻道出:“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時間不因我們的執念或走或行,我們在成長,身邊的人也在老去,每個人都有終結之刻,傷心固然,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們且行,且負著逝者的`心願走向更遠處,此是無為,卻又為人而生。

  生命之火不熄,生命卻依存在自然中。壹其性,養其氣含其德,以通手物之所造。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無隙,故物莫之能傷也。

  日復一日,我能看見的總是迷霧重重,少時的藍天早已不見,從一千零一個明星黯淡的夜晚醒來,我能感到“道”的低吟。那是一種苦難,道常無名,樸雖小,我卻當它是天地自然。“人定勝天”一語不假,勝了“道”卻也失了美好。人對物質的慾念籠罩在每一寸土地上,我亦有欲,我卻願無為。

  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嘗先人,而嘗隨人。

  我深信著這“人愛我,我必愛之”的自然本性。我妄測這幾年蜀中多震,莫不是皆出於三峽落成,滅種絕族,水屯地陷?

  學習中,我也始信“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今時許還是無所為,然“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盡吾力,行是無為而目的在全有,無為而無不為,或許漫漫人生路,我的“道”也可有成。

  論道,我淺悟無為。

  追尋“道法自然”,“無為”是途徑,其表現從積極有為的逆向入手,遵循柔弱順從,處後謙下的“因循”原則,即是“弱者道之用”。但這決非真正的退卻,而是以屈求伸,以柔克剛。我欲無求,爾後則可“死生驚懼不入手其胸”,如此,終有一天,無論攀頂,抑或墜落,我終將“清靜無為”,與未來美好一同存在。

【《國學舉要道卷》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