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文化生活》聽課反思

《文化生活》聽課反思

《文化生活》聽課反思範文

  今天應邀赴安吉高階中學參加第四節教研節活動,上午聽了兩節課——史老師在高三上《經濟生活》練習講評課;孫老師在高二年段上《文化生活》第二單元中《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的新授課,第四堂課我為大家展示了一堂高三複習《關注五中全會,理解政黨制度》。下午,老師們一起進行了熱烈的交流研討。

  其實,我們每次聽課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運用自己的經驗、標準、乃至於教育教學觀對所聽的課加以對照、比較、分析。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如果我來上這堂課,會怎麼處理?我會不會比這個老師上得更好?”今天聽孫老師上《文化生活》的課,還是很有體會,也引發了我的一些反思。很多老師的問題,是很容易把《文化生活》課上成“文化知識”課,把《生活與哲學》課上成“哲學知識”課,用祝老師的說法,就是缺少那麼一點味道,這果然和應試教育體制下不可分割,但是也和我們自己根深蒂固的觀念和僵化的思維定勢有關,我們平時總是侷限在“一畝三分地”之內,就會埋頭種地,已不習慣於抬頭仰望,就像井底之蛙那樣,總以為自己看到的那片天空就是全部的世界。教師能否從狹隘的經驗世界中跳出來,能否以審視的、反思的眼光發現自己的問題,改進自己的教學,既很必要,也很重要。

  就今天的這堂《文化生活》新授課而言,個人以為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問題,具體來說:

  1.在教學佈局上,要處理好虛與實的關係,應體現“虛實相生”的原則。

  一堂課的教學設計,就像一副書法作品一樣,一定要考慮好佈局,書法是注重“留白”的藝術,如果一張宣紙上,佈滿了線條和墨跡,那就只能是垃圾了。一堂好的課,教師在事先設計的時候,會考慮留有很多空白,意在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有生長的時間和空間。為此,教師在選擇素材時,應精煉而不要貪多,在問題設計候,要注意適切有效,而不是步步緊逼;在教學互動時,要適當地少講,多注意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這堂《文化生活》課中的素材,老師使用的材料是相當豐富的,但是也因為過於豐富,反而削弱了教學的效果,這正如經濟學中的“邊際效用遞減”現象一樣,學生開始的時候很有新鮮的感覺,到後來可能就有些“胃脹”了。

  2.在教學的節奏上,應懂得“一張一弛”之道。

  教學就像放風箏,既要學會怎麼放,也要懂得如何收,放得開,收得攏,風箏才能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進一步而言,一個高明的教師也像優秀的樂手一樣,一定是個節奏的出色掌控者,並透過這種節奏來推進教學的程序,抑揚頓挫、高低起伏、曲徑通幽、柳暗花明。教師對於教學節奏的掌控,即體現在整個教學過程的推進,各個環節的過渡、銜接以及相互呼應,比如教學開始的時候,節奏要慢一些,到了中間環節,應該有一到兩處比較容易帶動教學氛圍的地方,最後的結尾,即可以是戛然而止,也可以是餘音嫋嫋,回味不絕。從小處而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語言的表達,身體姿態的展示上,都要適當地考慮“張弛有度”。

  3.在教學的境界上,要追求情理交融。

  教學是需要講究境界的,雖然不一定是“夢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也不一定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但是一堂好課,一定會讓聽者有感動,也會讓自己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情感體驗。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當然是需要說理的,無論大道理還是小道理,無論是形而下的經驗常識,還是形而上的抽象之道、或者理念,都需要透過我們的教學去詮釋、傳遞、並使之能夠接近、抵達一個個年輕生命的內在世界裡。

  為此,我們的教學,在說理的`過程中,一定要帶有情緒的溫度,情感的張力,一定要引入某種情景,創設某種學習的情境。從教師的角度而言,我以為有兩點是值得反思的,第一,任何一個在教學中需要是落實的“理”,一定要帶有教師自己的思考力度、以及情感溫度,並且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這種力度與溫度;第二,是要努力營造一種學習情境,並使學生能夠進入到情境之中,成為學習活動的參與者,成為主體,而不是旁觀者,換一句話說,在教學中引用的任何情景素材,都不應使我們的學生“置身事外”,而應該使其身臨其境,為此,教師需要在學生的身後,有自己的目光,或者溫暖的手,輕輕地推一把,把學生帶入或推入學習的情境之中。這樣的教學,才是有生命的臨場感。

【《文化生活》聽課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