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服裝/紡織/皮革> 中國紡織業的現狀

中國紡織業的現狀

中國紡織業的現狀

  編者按:好馬配好鞍,要織出高檔紡織品,就得依靠高階紡織機械,可我國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基礎零部件的研發滯後成了制約產業升級的短板。

  北京白領景小姐前不久去日本度假,把札幌大丸百貨博柏利店裡的襪子一掃而空。“30雙襪子都被我包圓了。一雙摺合人民幣才20元,顏色特別雅緻,穿起來也服帖,日本製造的襪子比國內名牌好看好穿多了。”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製造國與出口國,纖維加工量佔全球的半壁江山。然而, “衣被天下”的中國紡織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尷尬:一些國人跑到國外“搶襪子”。

  究竟是心態問題,還是“中國製造”真的技不如人?為什麼紡織大國還有那麼多產品想不出也做不了?

  價格有點高、潮品難買到、新品造不了、質量待提高,國貨面臨四大疑問

  旅日多年的宋女士,每個月都會接待幾批中國遊客,而“買上幾十雙絲襪回國”幾乎是女士們的必選專案。“中國遊客將絲襪貨架買空是常事。”宋女士感慨,不僅是絲襪,功能型內衣、超輕薄羽絨服等紡織品,也受到中國遊客的歡迎。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襪子製造國和出口國,每秒有900多雙襪子問世,美國40%、日本80%的進口襪子都是中國製造。為啥中國人要捨近求遠去日本搶購絲襪?

  ——國貨價格有點高。

  以日本厚木超薄隱形絲襪為例,日本採購只要二三十元,國內卻賣到上百元。再如優衣庫的基礎款彩色短褲,本是中國製造,可日本售價僅是中國的一半,英國售價也比中國便宜兩成。

  ——潮流新品難買到。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到國外採購國內買不到或難以買到的功能性服裝紡織品。例如,早在六七年前就風靡發達國家的具有燃脂瘦腿、加熱禦寒、超薄隱形、魚嘴鞋專配等功能性絲襪,國內品牌企業只是近兩年才開始研發。“發熱冬襪、自烘乾運動服、超輕薄防風衣,這些東西都是老百姓想要的,國內企業為什麼就不能原創?我也願意支援國貨,但前提是咱們得有貨,感覺國貨總是晚那麼幾步。”景小姐感慨。

  ——高新產品造不了。

  中國是世界上生產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化纖製造基地,但是部分高新纖維的研發製造能力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比較大。頗受市場歡迎的速幹、高彈、超輕、自發熱等功能性服裝的面料,基本都是國外化纖巨頭研發,並藉助國際品牌推向市場。像風靡全球的萊卡是美國杜邦上世紀50年代推向市場的專利纖維,莫代爾則是奧地利藍精公司上世紀80年代就研製成功的“鎮店之寶”。

  ——質量有待再提高。

  在記者採訪的海淘消費者中,多數人認為中國紡織服裝在價格與款式上有較強競爭力,但質量穩定性有待提高。“低價產品不能是一次性產品,不是說一些國貨不好,而是其質量時好時壞。比如國產品牌絲襪,同一色號同一款式,這次買的能穿一夏,下次買的穿兩天就起球、跳絲了,讓人心有餘悸。”擁有4年海淘經歷的楊小姐說。

【中國紡織業的現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