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業/專業/職能> 高校新聞專業外國文學課程改革

高校新聞專業外國文學課程改革

高校新聞專業外國文學課程改革

  論文摘要:作為新聞專業下的外國文學課程教學,應該充分考慮到新聞學專業的專業特點。論文分析了我國高校新聞專業外國文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在此基礎上,給出了我國高校新聞專業外國文學課程改革的思路。即注重培養學生的評判能力,注重塑造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以及外國文學課程的大學科化四個方面。

  論文關鍵詞:新聞專業;外國文學課程;教學改革

  我國大多數的高等院校的新聞專業都會開設外國文學課程,而且很多高校是將其作為新聞專業的一項基礎課程,追根溯源,與我國高校中的新聞專業大多是從文學院(系)中分出來的不無關係,所以在課程的設定上許多課程與文學系有很多關係。這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一方面則是由於新聞專業的大學生應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以及較為開闊的思路和視野,外國文學課的開設對於提高新聞專業學生的文化素養,鍛鍊其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拓寬其知識視野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國當前高校新聞專業的外國文學課程教育並不都是盡如人意,其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教學者和研究者認真思考並研究,以期找到一條適合高校新聞專業外國文學課程教學的大路。

  一、解讀我國高校新聞專業的外國文學課程

  近些年來,我國新聞教育專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各所院校不論大小不提高低都在省力新聞方便的學院,開設新聞相關的專業。而這些新近成立的新聞專業大多是其實是在原有的中文專業的基礎上設立的,新聞專業的教師也是多由中文專業的教師兼任,新聞專業課程的設定上更是“中文”味兒十足,大有“新瓶裝舊酒”的意思,這些新聞專業的大學生更多的接受的是文學的理念與思維方式,並不具備一名真正的新聞專業的大學生所應具備的專業素養。外國文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思想體系並不能沿襲中文的固有模式,而應在新聞學專業的前提下,思考如何進行外國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

  二、我國高校新聞專業外國文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高校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我國外國文學課程的教學工作取得的很大的成績,對於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還是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就像上文所指出的,外國文學的課程體系設定、教學內容選擇以及教學方法的使用等方面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這些方面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傳統的教育模式對外國文學教學的影響沒有消除,還仍是進行思想闡釋的'方法;外國文學課程教學內容選取問題仍未解決,如何選取教學內容才是最優選擇並未達成共識;教學方法仍是傳統、單一的你講我聽,你寫我記。最重要的一點是,沒有把外國文學課程的講授與新聞學專業有機聯絡到一起。沒有意識到是新聞學專業下的外國文學課程,不是其他什麼專業的外國文學課程。所以面對這些問題,如何盡心改革,如何最佳化外國文學課程工作,是每一位新聞專業中教授外國文學課程的教師必須要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在認真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改革。發揮外國文學課程在新聞專業應有的作用。

  三、我國新聞專業外國文學課程改革思路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評判力,強調外國文學教學的實踐性

  多數高校的新聞專業中,外國文學課程的開設都是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新聞學和文學美學的專業理論基礎之上再行安排教學,此時的新聞學專業學生有了一定的專業基礎,但是還不具備較為成熟深刻的洞察力和評判力,他們需要更多的實踐將從書本上學到的文學鑑賞評判方法新聞報道方法在實際中去應用。外國文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這個既是優點又存在不足的特點,其優點自不用多說,學生應掌握一定的文學評論的相關理論和方法,不足在於紙上得來終覺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根據這一特點,在講授外國文學課程時,可以拿出部分作品讓學生提前進行自我閱讀,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在課堂上表述對於作品的觀點看法,剖析作品中的深刻道理,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作者和作品。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給予適時的點播,讓學生從被動聽課轉化為主動說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相探討不僅會加深學生對於外國文學作品的理解,而且對於學生所學的新聞評論方法和理論掌握程度的一個檢驗,透過這種親身實踐,也使學生懂得了如何運用新聞學相關方法去鑑賞文學作品評判文學現象。

  (二)外國文學課程教學應注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的塑造

  新聞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要從事與新聞相關的工作,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被人們稱之為“無冕之王”,這個群體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深入各種環境獲取最真實的資料,可以說他們是最瞭解事件真相的人。也可以說,新聞工作者,要憑著良心工作。所以要從事這份工作的新聞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具備紮實的專業功底,更重要的是要對社會有一份責任感,對待事物有一份正義感。這通常也被人們稱為人道精神。外國文學很重要的內涵就在於其中蘊含的人道精神。新聞學專業的大學生從其年齡來看,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從其專業而言,選擇了這個專業,也就選擇了一種正義、真實,選擇了人道主義關懷。結合這兩點,對於身處新聞專業下的外國文學課程,必須把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弘揚人道主義精神作為自己的重要使命。

  (三)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作為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應給予肯定,除了使用這種最基本的方法之外,高校外國文學課程教師應採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對外國文學課程的興趣。比如可以鼓勵學生透過話劇的形式展示他們對於某一部文學作品的理解,成立外國文學討論小組等。對於那些對於本課程有濃厚的學習興趣的學生,應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論指導,將相關的作品推薦給他們,並幫助他們深入探討作品中的問題,在這方面教師的水平對學生的指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關係著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四)外國文學課程教學大學科化

  文學作品的創作並不是閉門造成的過程,外國文學課程教授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外國優秀文學作品,作家創造一部能夠經得住時間考研的作品,在其作品中一定有著深刻的時代印記,反映當時社會的人情冷暖,世俗風貌,科技發展等等等等。換言之,外國文學作為一門課程,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歷史、哲學、宗教以及自然科學等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所謂的外國文學課程大學科化,就是指不侷限於這門課程這個小圈子中,豐富這門課程的內容,增加這門課程的知識含量,這樣,新聞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外國文學課程這一門專業時,同時還增加了相應的其他學科的知識,無形之中就在提高著新聞學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穿插其他相關知識的同時,要讓學生認識到可以從這些方面分析一部文學作品,如果沒有相應的知識儲備,這種分析評論也就蒼白無力。這也從另一方面指出了很重要的一點,作為新聞專業的學生,要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要不斷學習,不斷從不從地方學習比別人更多的東西。

  總之,本文所論及的外國文學課程教學改革是在新聞專業視野下的外國文學教學改革,筆者所給出的這些思考都是在充分考慮新聞專業對於學生知識結構、文化素養以及道德素質等綜合素養的基礎上給出的見解。外國文學課程為新聞專業的學生提供了開拓視野的素材,其中蘊含的人道精神是新聞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職業素質。此外,作為教授該課程的教師所具備的知識深度和廣度也有很高的要求,這是在學術上指引學生的根本前提。

【高校新聞專業外國文學課程改革】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