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教師聽評課4個維度20個觀視角68個觀察點

教師聽評課4個維度20個觀視角68個觀察點

教師聽評課4個維度20個觀視角68個觀察點

  4個維度

  維度一:學生學習。觀察視角:準備/傾聽/互動/自主/達成

  維度二:教師教學。觀察視角:環節/呈示/對話/指導/機智

  維度三:課程性質。觀察視角:目標/內容/實施/評價/資源

  維度四:課堂文化。觀察視角:思考/民主/創新/關愛/特質

  20個視角、68個觀察點

  維度一:學生學習

  觀察視角:準備/傾聽/互動/自主/達成

  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了什麼?是怎樣準備的?

  2、準備得怎麼樣?有多少學生作了準備?

  3、不同學生的準備習慣怎麼樣?

  傾聽

  4、有多少學生能傾聽老師的講課?能傾聽多少時間?

  5、有多少學生能傾聽同學的發言?

  6、傾聽時,學生有哪些輔助行為(記筆記/查閱/回應)?有多少人?

  互動

  7、有哪些互動行為?學生的互動能為目標達成提供幫助嗎?

  8、參與提問/回答的人數、時間、物件、過程、質量如何?

  9、參與小組討論的人數、時間、物件、過程、質量如何?

  10、參與課堂活動(個人/小組)的人數、時間、物件、過程、質量如何?

  11、學生的互動習慣怎麼樣?出現了怎樣的情感行為?

  自主

  12、學生可以自主學習的時間有多少?有多少人參與?學困生的參與情況怎樣?

  13、學生自主學習形式(探究/記筆記/閱讀/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序嗎?學生有無自主探究活動?學優生、學困生情況怎樣?

  15、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如何?

  達成

  16、學生清楚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嗎?

  17、預設的目標達成有什麼證據(觀點/作業/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達成?

  18、這堂課生成了什麼目標?效果如何?

  維度二:教師教學

  觀察視角:環節/呈示/對話/指導/機智

  環節

  19、由哪些環節構成?是否圍繞教學目標展開?

  20、這些環節是否面向全體學生?

  21、不同環節/行為/內容的時間是怎麼分配的'?

  呈示

  22、怎樣講解?講解是否有效(清晰/結構/契合主題/簡潔/語速/音量/節奏)?

  23、板書怎樣呈現的?是否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幫助?

  24、媒體怎樣呈現的?是否適當?是否有效?

  25、動作(如實驗/動作/製作)怎樣呈現的?是否規範?是否有效?

  對話

  26、提問的物件、次數、型別、結構、認知難度、候答時間怎樣?是否有效?

  27、教師的理答方式和內容如何?有哪些輔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話題?話題與學習目標的關係如何?

  指導

  29、怎樣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閱讀/作業)?是否有效?

  30、怎樣指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活動/作業)?是否有效?

  31、怎樣指導學生探究學習(實驗/課題研究/作業)?是否有效?

  機智

  32、教學設計有哪些調整?為什麼?效果怎麼樣?

  33、如何處理來自學生或情景的突發事件?效果怎麼樣?

  34、呈現了哪些非言語行為(表情/移動/體態語)?效果怎麼樣?

  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課堂行為(語言/教態/學識/技能/思想)?

  維度三:課程性質

  觀察視角:目標/內容/實施/評價/資源

  目標

  36、預設的學習目標是什麼?學習目標的表達是否規範和清晰?

  37、目標是根據什麼(課程標準/學生/教材)預設的?是否適合該班學生?

  38、在課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學習目標?是否合理?

  內容

  39、教材是如何處理的(增/刪/合/立/換)?是否合理?

  40、課堂中生成了哪些內容?怎樣處理?

  41、是否凸顯了本學科的特點、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邏輯關係?

  42、容量是否適合該班學生?如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實施

  43、預設哪些方法(講授/討論/活動/探究/互動)?與學習目標適合度?

  44、是否體現了本學科特點?有沒有關注學習方法的指導?

  45、創設了什麼樣的情境?是否有效?

  評價

  46、檢測學習目標所採用的主要評價方式是什麼?是否有效?

  47、是否關注在教學過程中獲取相關的評價資訊(回答/作業/表情)?

  48、如何利用所獲得的評價資訊(解釋/反饋/改進建議)?

  資源

  49、預設了哪些資源(師生/文字/實物與模型/實驗/多媒體)?

  50、預設資源的利用是否有助於學習目標的達成?

  51、生成了哪些資源(錯誤/回答/作業/作品)?與學習目標達成的關係怎樣?

  52、向學生推薦了哪些課外資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維度四:課堂文化

  觀察視角:思考/民主/創新/關愛/特質

  思考

  53、學習目標是否關注高階認知技能(解釋/解決/遷移/綜合/評價)?

  54、教學是否由問題驅動?問題鏈與學生認知水平、知識結構的關係如何?

  55、怎樣指導學生開展獨立思考?怎樣對待或處理學生思考中的錯誤?

  56、學生思考的人數、時間、水平怎樣?課堂氣氛怎樣?

  民主

  57、課堂話語(數量/時間/物件/措辭/插話)是怎麼樣的?

  58、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人數、時間怎樣?課堂氣氛怎樣?

  59、師生行為(情境設定/叫答機會/座位安排)如何?學生間的關係如何?

  創新

  60、教學設計、情境創設與資源利用有何新意?

  61、教學設計、課堂氣氛是否有助於學生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處理?

  62、課堂生成了哪些目標/資源?教師是如何處理的?

  關愛

  63、學習目標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關注不同學生的需求?

  64、特殊(學習困難、殘障、疾病)學生的學習是否得到關注?座位安排是否得當?

  65、課堂話語(數量/時間/物件/措辭/插話)、行為(叫答機會/座位安排)如何?

  特質

  66、該課體現了教師哪些優勢(語言風格/行為特點/思維品質)?

  67、整堂課設計是否有特色(環節安排/教材處理//匯入/教學策略/學習指導/對話)?

  68、學生對該教師教學特色的評價如何?

【教師聽評課4個維度20個觀視角68個觀察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