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材> 感受自然的教材

感受自然的教材

感受自然的人教版教材

  一、教學目的:

  1、瞭解自然,親近自然,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2、透過觀察自然,感受自然,探討人與自然,把自己設想成自然界的一部分與其實自然景物對話。

  3、將觀察感受與探討內容組成文章,作為一次綜合性學習的作業。

  二、理論依據: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用)》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險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和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和作的能力。

  2、《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三、教材依據: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以下稱“七上”)第三單元:寫作·口語義際·綜合性學習。這個單元綜合性學習的內容是:“感受自然”具體活動有三項,即:我有一個“朋友”、走過四季、和心中的美景。我們選擇了第一個活動:“我有一個‘朋友’”。

  四、觀察、實踐與探討設想與過程

  一、活動的設想

  人教版“七上”第三單元選錄的課文是描寫春夏秋冬季景色的文章。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內容是“感受自然”,所以我們設想,既然是感受自然,就要把學生帶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去,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氣息,與大自然接近,培養同學們熱愛自然,自覺保護自然的意識。我校離旗峰公園不遠,騎腳踏車大約三十分鐘可以到達,再則旗峰山不高,旗峰山後的姊妹峰也有人工砌的石階梯,沒有多大危險,所以經過預先周密準備,我們於十月的一個週六,帶領我所任教的兩個班11、12班的學生,騎腳踏車到旗峰公園遊玩,讓學生投入大自然,這也是我們第三單元的一個綜合性學習的一個任務。

  二、活動過程

  (一)爬山競賽。兩班的學生進行爬山比賽,搶收登山頂,那組成員登上山頂最早,那組為勝利者。我們事先分好小組,男女互相搭配,八人為一小組,先讓兩位學生幹部登上山頂作裁判,以揮動旗幟作為登山代號,登山的路線選擇從旗峰“道領”小路上山,各組成員要互相協作,打團體戰,全部登上去才算獲勝。最後對勝利者預以表揚。這個比賽鍛鍊同學們的身體,也培養了同學們的集體主義觀念。愉悅身心,是一項有益的活動。

  (二)接近自然。爬完旗峰山後,我們慢慢走下山頂,登旗峰山的姊妹峰,這項活動不是比賽,同學們可以走下路基,到樹林裡去,觸控樹木,採摘樹葉野花,觀察植物昆蟲,攝影留念等,由於剛才激烈的登山,大家都有點累了,到了這裡後,三三兩兩走進樹林,或觀察,或休息,或聊天,或唱歌,樹林裡一片歡聲笑語,這裡遊人不多,空氣清新,瓦藍的天空,筆直的樹木,野花點綴其間,地上鬆軟的樹葉,同學們在此遊玩嬉戲,樂不知返。

  (三)才藝展示。大家休息好後,我們順一條小路下到東城境界,沿著一條水泥路,繞彎走到旗峰神廟前,參觀神廟,古老的建築,肅穆神像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後大家圍成一個大圈,準備我們的第三個環節:“才藝展示”:有詩文朗誦、唱歌、講故事、即性講演、猜謎語等。每班各出兩名主持人,輪流上場,有些同學是有備而來,帶來了詩歌、散文、有的帶來了歌本、隨身聽,個人的才藝得到充分的張揚,由於不是正式場合,平時一些膽小、怕羞的學生也敢上臺背一、兩首古詩。掌聲引來了許多遊客。同學們也玩得非常興奮。

  回校總結

  (一)第三單元有一篇課文是《山中訪友》,我們在感受自然中,同學們走到了樹林裡同大自然親近,我要求同學們回想遊玩過程中對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事物,訪照所學課文《山中訪友》寫一篇作文,把自己想像成旗峰山上的一草一木,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黃旗山草木山石的感受。黃旗山給同學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石臺階,特別是我們登山時,是從“道領”這邊小路上山的,山路陡峭,石臺階由山腳一直鋪到山頂,所以許多同學寫了《我是黃旗山的石臺階》《臺階與樹木的對話》《臺階上的小螞蟻》等文章,而且作文構思巧妙,內容充實,想象力豐富,有的表現了對環境汙染的憂慮等,其次還有《我是黃旗山的一棵樹》《一棵小草》等,這次作文出現了前所未有和活力。

  (二)在個人才藝表演的過程中,有幾位同學離開集體,到廣場前面的草地裡捉吃草籽的小鳥,12班的張志豪、李志成等同學抓了一條大蛇(是條母蛇,還兩條小蛇他們放過了沒有抓),蛇是青灰色的,長大約一米五左右,抓蛇過程有三四個同學參加,一些同學也看到了那條蛇被志豪涅住脖子,掙扎和淹淹一息的.慘狀。我們回去的第一課圍繞這條蛇展開討論,場面很激烈,同情蛇母子的人結成統一戰線,喜歡吃蛇(廣東人特別喜歡吃蛇)、抓蛇的人結成一派,兩派針鋒相對,各不相讓,最後我從不同的角度出了幾個思考題,讓他們將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可以問家長,讓家長們為自己做參謀、作裁判。思考題是:《志豪抓蛇記》《我看見志豪抓蛇》《青蛇》《母子分離記》《媽媽你去哪裡了》《蛇肉的烹飪方法》《蛇的藥用價值》等。這下再也不爭論了,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吃蛇派和同情派各有話可說,同學們下去後積極查詢資料,訪問家長,有的同學到酒店問烹飪師傅,所以這一週的練筆小作文,大部分同學是花了不少工功夫的。連平時不愛寫作的同學,也寫出了有一定質量的小作文。

  (三)如果說回校的第一次討論只是停在表面的爭論,那麼經過老師的啟發,同學們訪問、查資料,再組成語言文字,則是一種理性的思考,所以有必要再進行一次交流。與平時評講作文一樣,將練筆本發給學生,先四人小組進行交流,各自讀自己的文章,然後每組推選出一個優秀者,全班發言,讓發言者充分展現自我,也讓其他同學感受他成功的喜悅,同時別的同學也在交流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便向發言的同學看齊,有不同意見者可在同學發言結束後進行爭議和質疑。每個人都處在思索與討論中。這種交流課每個同學都有機會讀自己的文章,參與了活動,並獲得了感悟和體驗。

【感受自然的教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