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2、認識本文所闡發的治學、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明白這兩者在當今改革開放時代的借鑑意義。

  3、掌握“各”、“極”、“觀”、“求”、“其”等文言詞的多種含義;辨析一些詞性活用的情況;學習判斷句的兩種形式。

  【教學重點】

  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

  之以的用法。

  【教學設想】

  1、“即事明理”的寫法學生比較陌生,這既是本文的難點,也是重點,指導學生列表理清記敘和議論的呼應關係,力求講得透闢一點。

  2、讓學生利用課文註釋,使用工具書自己串講翻譯,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解難,培養自學能力。

  3、凡是要學生辨析、積累的實詞和虛詞,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義和作用外,還要引導學生聯絡讀過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經出現過的意義和用法,使之反覆鞏固,溫故知新。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作者和課文簡介,串講第1、2兩段。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1、在初中我們學過哪些用文言文寫作的遊記?

  《小石潭記》、《登泰山記》、《醉翁亭記》等。

  2、這些遊記共同的側重點是什麼?

  抓住景物特點,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我們今天學習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板書課題)。這篇遊記與我們過去學過的那些遊記不同,它不重在表現山水之美,而是在記遊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議論,記遊實際上只是個引子,說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簡介作者及課文

  1.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宋朝臨川(今江西省臨川)人

  2.後被封為“荊國公”,人稱“王荊公”。

  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後(1070年)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他是個具有堅強毅力的改革家,儘管受到種種阻礙,也毫不動搖退縮。他的這種堅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在課文中也有反映。

  6.褒禪山在今安徽省含山縣城北15裡,風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課文記述的慧空禪院)建築宏偉。距院約200米,半山腰還有大小二塔。十年內亂中,塔被炸燬,寺院被拆除,現僅兩洞尚存。

  三、講解文章的主旨

  1、學生齊讀全文。在齊讀前先檢查三個長句中停頓的劃分並正音: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無物以相之(xiàng)長樂王回深父(fǔ)何可勝道也哉(shēng)

  2、教師指出: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可能說出多種答案,可以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答案應作一點分析,例如“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僕碑而言,不過是信筆拈來,與遊洞無關。作者此次遊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遊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緣此而生。)

  討論後應確定,“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3、老師問: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麼說的?

  學生答: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

  老師問: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麼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

  學生答:因為已經“盡吾志”了。

  老師問:“盡吾志”是什麼意思?

  學生答:為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老師問:“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

  學生答:“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老師問:“極夫遊之樂”是指什麼說的?

  學生答:至洞之深處。

  老師問:為什麼到了洞之深處才能“極夫遊之樂”呢?

  學生答: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也表現了這樣的意思。

  老師問:你們能不能從主席詩詞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

  學生答:“無限風光在險峰”。

  老師問:再說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學生答:“隨之”。

  小結:“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關於本文的寫作背景,“預習提示”已經說過,這裡稍作補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十六年後(1076年)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跟本文“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

  四、課堂小結

  本文記遊程從什麼地方開始?到什麼地方結束?

  答:從“慧空禪院”開始,到出後洞時結束。

  (可見第1、2段是記遊部分。)

  問:作者發了哪些議論?

  答:“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問:前一點是由什麼事情生髮出來的?

  答:遊後洞而未能“極夫遊之樂”。

  問:後一點呢?

  答:“有碑僕道,其文漫滅”。

  (可見第3、4段是議論部分,分別照應第1、2段。)

  五、誦讀第1段

  1、教師先範讀一遍,然後領誦一遍。

  〔說明:教師範讀不要求連貫,可以隨時穿插一些小問題)

  ⑴“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此前不叫褒禪山;“有碑僕道……曰‘花山’”──可見“花山”是古名,“花”後來訛音為“華”。)

  ⑵“唐浮圖慧褒……名之曰‘褒禪’”──這句說別名來由。下句“今所謂……廬冢也”作補充,證明此說正確。

  ⑶“距其院東五里……名之也”──“華山洞”,這裡是指前洞還是指後洞?(後洞,下文可證。)這句介紹華山洞名由來。

  2、學生練習背誦。

  六、課堂練習

  一詞多義:

  ⑴“卒”:

  ①死,“卒葬之”。

  ②終於。

  ③士兵,“疲敝之卒”。

  ⑵“文”:

  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滅。”。

  ②文字,“獨其為文”。

  ⑶“道”:

  ①道路,“有碑僕道”。

  ②說、講,“何可勝道也哉”。

  ③道理,“傳道受業”(《師說》)。

  ④正確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詞性活用:

  ⑴“舍”:築舍定居,名詞活用為動詞。“始舍於其址”。

  ⑵“名”:

  ①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為動詞。“名之曰褒禪”。

  ②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為動詞。“而莫能名者”。

  ⑶“窮”: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好遊者亦不能窮也”。

  答疑:

  ⑴為什麼說“華(huá)山”是“音謬”?

  答:古文無“花”字,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後起字,有此字後,“花”“華”分開。

  ⑵“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在現代語中應是兩句話:因為它在華山南邊,(所以)這樣稱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結果。

  4、學生齊背與個別檢查。

  七、板書設計

  第一部分(第1、2段)記遊山所見的景物和經過

  第1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第2段:記遊華山洞經過

  八、課後作業

  1、順暢地背誦第1段,熟讀第2、3段。

  2、完成練習第二題,將“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3、將文中出現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來,並歸類整理。

  第二、三課時

  〖教學要點

  1、指導整理“其”字的幾種用法。

  2、講讀課文第2、3、4、5段。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處之多大致可分為五種型別:

  1、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個”“那些”。

  2、人稱代詞,相當於“它”(他)。

  3、人稱代詞,表領屬關係,作“它(他)的”講。

  4、人稱代詞,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於“我”、“我們”、“自己”。

  5、助詞,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難道”。如“其孰能譏之乎”。

  二、講讀第2段

  1、引導學生討論問題:

  ⑴概括這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麼表達方式。

  提示:記敘遊山的見聞和經過。主要使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

  ⑵遊記一般要寫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讀者的印象中產生空間概念,形成立體感。試以華山洞作為參照物,說出禪院、僕碑、前洞、後洞的方位。

  提示:禪院在距華山洞五里的西面,因為華山洞“距其院東五里”;僕碑在華山洞西面百餘步的地方,因為僕碑是作者從禪院東去華山洞的路上看見的;前洞就是華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對於後洞的“後”而言的;後洞在華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為華山洞在“華山之陽”,“由山以上”則是北面了。

  ⑶第2段略寫什麼?詳寫什麼?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多處設比:

  ①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

  ②前洞“記遊者甚眾”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

  ③“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

  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因“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作用是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2、全班朗讀課文兩遍。

  三、講讀課文第3段

  1、指名朗讀、口譯第3段,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一詞多義:

  ⑴“觀”:

  ①觀察、看。“古人之觀於天地……”

  ②景象。“非常之觀”。

  ③建築物的一種,讀guàn,“大王見臣列觀”。(《廉頗簡相如列傳》)

  ⑵“得”:

  ①能夠。“不得極夫遊之樂”。

  ②心得、收穫。“往往有得”。

  ⑶“夷”:

  ①平坦。“夷以近”。

  ②剷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難”(《赤壁之戰》)。

  ③我國古代對少數民族及外國的一種蔑稱。“南撫夷越”。(《隆中對》)

  ⑷“相”:

  ①幫助、輔佐,讀xiàng。“無物以相之”。

  ②宰相、丞相,讀xiàng。“操雖託名漢相”(《赤壁之戰》)

  古今異義:

  “非常”:“不尋常”、“非同一般”,是兩個詞。“非常之觀”。不同於現代漢語表程度的副詞。

  虛詞:

  “以”:

  作介詞用:

  ①因、由於。“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②用來、拿。“無物以相之”。

  作連詞用,相當於“而”:

  ①表並列。“險以遠”。

  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句子:

  ⑴“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雙重否定句,強調“志”的重要。

  ⑴“然力足以至(而不至)焉,於人為可譏……”。中間省略了“而不至”之類的話,翻譯時要補出,否則意思不連貫。

  2、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⑴本段著重寫什麼?

  提示:寫遊褒禪山的心得體會,抒發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說的“有嘆”。

  ⑵這一段可分幾層意思?你對作者在文中所說的道理如何評價?

  提示:

  五層意思:

  ①用一“嘆”字緊承上文,領起全段。

  ②以古人作為立論的標準,從“求思”的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拿世人的避難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對比。

  ④闡述宏偉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內在聯絡。

  ⑤強調只要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辨證關係,首先要有志,雖然有矢志不渝的決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儘管志向堅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沒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體現了作者樸素的辯證觀點。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這對於我們治學、處事、創業都有很大啟發。

  四、講讀第4段

  1、指名朗讀、口譯,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一詞多義:

  ⑴“悲”:

  ①感嘆、嘆惜。“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⑵“勝”:

  ①盡,shēng。“何可勝道也哉”。

  ②能承擔,禁得起,shēng。“沛公不勝杯構”(《鴻門宴》)。

  ③優美的,shèng。“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④勝利,shèng。“終不能加勝於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詞性活用:

  ⑴“謬”:弄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後世之謬其傳……”

  ⑵“傳”:流傳下來的文字,動詞活用為名詞。“後世之謬其傳……”

  2、討論如下問題:在本段中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是怎樣生髮出來的?

  提示:作者認為治學不應當輕信盲從,以訛傳訛,而應該“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經過自己頭腦的認真辨析思考,然後謹慎地採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揚棄那些有謬誤的東西。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作者從第一段的“有碑僕道,其文漫滅”,聯想到“古書之不存”,從“音謬”聯想到“謬其傳”,的情況不可“勝道”,自然得出治學必須“深思慎取”的結論,邏輯十分嚴密。

  五、講析第5段

  這一段是補敘,交代同遊者籍貫、姓名和寫作本文的時間並署名。思考:同遊者的姓名沒有出現在正文裡,而是記在這段文字中,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提示:能使行文簡潔,避免橫生枝節。

  六、全班齊讀3、4、5段

  七、板書設計

  第一部分(第1、2段)記遊山所見的景物和經過

  第1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第2段:記遊華山洞經過

  第二部分(第3、4段)闡述志、力、物內在聯絡

  第3段:寫遊山心得

  第4段:指出研究學問要“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第5段)補敘同遊的有關情況

  八、課後作業

  1、思考文後練習一,找出記敘部分與議論部分相照應的句子,並試行編寫本文記敘與議論部分前後聯絡對照表。

  2、完成課文後練習三、四。

  第四課時

  〖教學要點

  解答重點練習並理清課文前後兩部分的內在聯絡,弄清敘議如何有機結合。

  〖教學步驟

  一、總結虛詞其的用法

  1、以故其後名之曰——代詞,那(此係遠指,指褒禪埋葬之時)

  2、距其院東五里——代詞,這(此係近指,指慧空禪院)。

  3、獨其為文猶可識——代詞,它(代僕碑)。

  4、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前“其”:代詞,它(代“穴”)。

  後“其”:代詞,那些(遠指,作“好遊者”定語)。

  5、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前“其”:代詞,它(代後洞)。

  後“其”:代詞,代遊客,此處須用本名,不用現代語代詞。

  6、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代詞,他們(指古人)。

  7、其孰能譏之乎?——語氣副詞,表反問,豈、難道。

  8、而餘亦悔其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代詞,指自己。

  9、既其出——助詞,無義。

  10、視其左右——代詞,洞,洞壁。

  11、謬其傳——代詞,它(代山的名稱)。

  12、咎其欲出者——代詞,那些(指欲出者)

  二、問題討論

  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絡的?(試從1、過渡銜接;2、兩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後呼應;3、遊山與治學處世兩者的內在聯絡這三方面思考。)

  提示:

  1、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第二段最後一句“不得極夫遊之樂”開啟下文,第三段第一句“於是餘有嘆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文章前後銜接,過渡自然。

  2、文字上前後呼應,意思貫通,起照應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則遊者眾”和“其下平曠……記遊者甚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好遊者不能窮”、“來而記之者已少”;“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和“其見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隨以止”和“遂與之俱出”;“可譏”和“人咎”;“在己為有侮”和“悔其隨之”;“僕碑”和“有碑僕道”;“古書之不存”和“其文漫滅”;“謬其傳”和“音謬”。前文的記敘正是為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議論部分是記敘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3、作者把治學處世比作遊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寫出自己編訂的“前後兩部分對照表”,其他同學補充訂正。)

  三、自學蘇軾《石鐘山記》,並與《遊褒禪山記》比較。

  【教學反思】

  事實證明:脈絡清晰學生就會創造出令人驚異知識的沃土。所以作為教師就應該給學生積極創造自主學習舞臺,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也是當前創新教育實施新課程該改革的需要。“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讓我們把大海、藍天真正的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自由的空間盡情翱翔吧。

  【教學建議】

  語文的圖表式教學

  近一個世紀以來,語文教學經過了幾次巨大變革,整個教學觀念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學方式方法有了較大改進,啟發式教學法、因材施教教學法、單元教學法、自學導讀法等曾被廣大語文教師普遍接受,現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又逐漸深入人心,成為時代教學改革的主旋律。但不難看出,高中語文教學在高考的重壓之下,步履維艱,改革的步子喊了幾十年,變化不是很大,一些舊觀念仍在束縛著人們的手腳,滿堂灌,機械填鴨、死學死記還常有所見。為高考而教學,整天講練,還普遍存在。如此高中語文教學,怎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怎能適應時代社會的需要。所以,高中語文教學必須走出應試教育的怪圈,廣大語文教師必須掙脫精神的窒梏,走向一條讓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新路,這樣就必須建立語文立體化教學的新格局。

  所謂語文立體化,就是課內課外相連通,書內書外相交融,立體化,多元式,大語文。高中語文教學立體化的提出是時代的挑戰,它要求語文教學改革傳統的、單一的,較為封閉的教學模式,使語文的教學形勢具有多樣性,靈活性,內容具有人文性、時代性和實用性。為此,我認為學習離不開生活,生活需要學習去充實,學習和生活結合起來便是難於超越的語文教科書。我想本文宜圖表式教學

【《遊褒禪山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