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理學> 設計心理學讀後感

設計心理學讀後感

設計心理學讀後感範文

  【篇一:設計心理學讀後感】

  這本設計心理學是結合了《藝術與設計心理學》、《設計心理學》、《現代心理學》三本書來寫的。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對於一個學設計的人來說,當然設計師也不例外了。

  我對設計心理學的感覺就是,分成了兩部分了,一個是設計,另一個則就是心理學了,對於我自己也可以說是個設計類的人吧,對於設計要說我懂得很多呢,也不是很多,但是也不少,畢竟也學了那麼多年,大概的要了解的還是知道一些的,但是要說我學的很精了呢,就還有好多等著我去學習的。

  其實每人看事物的眼光,都有所不同,腦子裡裝的東西也不同,也只有個人的眼光的高低而已了,就好像一個懂設計的和一個不懂設計的人來說,這樣的兩個人是很難有共同的話題的,俗話說“當不同不相為謀”。這也就是設計師與人得不同吧,也就是因為這一點,才會有設計師吧。

  對於心理學,雖然我們一從小學就有學過心理學,但那只是交了我們一些皮毛的東西而已,而且對於以前都不是很在意這個心理學的,到現在老師也讓我們如果選課的話就可以選心理學這方面的課程,這樣也會對我們的專業有所幫助的。書中也講到了計計心理學的概念,也就是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專業一門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是把人們心理狀態,尤其是人們對於需求的心理。透過意識作用於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造過程中的心態。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於設計,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所以對於學設計來講,是很有必要去讀下有關心理學的書籍的,這樣的話有助於我們的專業的提升的因為設計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為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創造性活動。

  【篇二:設計心理學讀後感】

  何人可的《設計心理學》是我從大一下學期就買的一本書,本以為暑假可以讀的,但因為自己偷懶,所以一直拖到了大二上學期才讀,而何人可的《設計心理學》剛一開始讀的時候確實很無聊,但迫於自己的信念,就一直讀了下去。可後來我發現越往後寫的越有意思。

  21世紀是由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創造的世紀,在這一程序中,工業設計將起到關鍵的作用,綜合化國際已成為工業設計專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工業設計教育必須從亦可稱為中心想以課題為中心轉變,將涉及作為一種高度綜合性的交叉學科來組織教學,全面提高設計的綜合素質。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日益國際化,設計教育也必須面向國際化的競爭環境,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設計人才。

  設計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性、邊緣性學科,其主要內容涉及生理學、心理學、美學、人機工程學、資訊科學等,而這些學科又往往相互交叉,形成一個複雜的相關網路。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說道“感覺”這個詞,入“我對他的感覺不太好”,“我感覺完成這項任務挺困難的”等等,這裡的“感覺”的意思是“覺得”。而“知覺”這一詞,如我們看到的紅色,不是脫離具體事物的紅色,而是紅旗的紅色,又或者紅花、紅衣、紅車等的紅色。所以感知覺不僅使人們感知客觀規律事物的基礎,也是人們接觸設計最直接的橋樑和紐帶。

  設計還要針對消費者的心理。澳大利亞著名室內及產品設計師Joseph·licciadi曾有過這樣的論述:“藝術家總是以自我感受為中心,我,我,我,最後是你。設計師則是相反,你,你,你,然後是我。對於創作,藝術家始終考慮使用者的需求,在滿足這樣的前提下,再進行藝術創作。因此,藝術家是感性的、自我的,而設計是理性的、開放的。”滿足人的需要是設計的根本目的,而瞭解和發現需要是滿足需要的前提。因此對於消費者心理,是指消費者在消費非活動中的一般心理活動過程。所以消費者心裡的研究是設計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就開始討論美學問題。柏拉圖闡述了美是獨立存在的觀點。那麼美是什麼,什麼才是美,這是人類一直是人類在探討的問題,並逐步形成各種美學相關的學科,其中與設計聯絡最緊密的就是審美心理學。

  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有關於設計創作的獨特方法,拓展出我們設計創作的思維,讓我瞭解到什麼才是好的設計,什麼才是美的設計,什麼設計讓最大化的群眾所接受,因此在設計這條道路上,我們還要為之做不懈的努力。

  【篇三:《設計心理學》讀後感】

  我當然不敢說《設計心理學》是一本晦澀的書,因為人人都說它太經典了。但是不知是水平和認知能力的侷限還是耐心的缺乏,我幾乎可以說是很痛苦地讀完了這本設計界的經典大作,然後,一頭霧水。

  《設計心理學》作者的想要表達的思想,也就像那海邊瀰漫霧氣中的燈塔,給人溫暖和信心。通讀全書,個人感覺作者並非在討論某一個問題和某一個設計的秘訣和方法,而是傳遞一種希望透過表象,直達使用者內在需求的關懷,那就是抓住本質,抓住使用者需求和事實發展的最本源。也許大師的思想是相通的,這種對人性的關懷與順從,對自然和事物的理解和寬容,在畏研吾的《負建築》裡也有類似的闡述,不同的是,畏研吾尊重的現實更多的是自然和環境,他認為人性順服於自然的規律,也就順服了自己的本性,而諾曼更注重人需求的重要性,必須改變“錯誤”的事實,順從人的慣性,甚至是惰性。當然這裡沒有對錯,東西方不同的人文自然環境,以及歷史等因數使之成為2種不同的真理。現代的設計面對的是殘酷的市場法則,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尊重使用者的習慣當然是第一位的,但是未經正確設計的事物,滿足使用者的表面需求,卻永遠失去了更多的潛在使用者,甚至到頭來連最初的使用者也自然地“背叛”了它。諾曼舉了個例子,就是那個有電話、電視、鬧鐘等等功能的一個電器,按照今天的理解,就是一個帶xxx功能的XXX,首先重要的是後面那個定語,而不是之前的附屬功能,如果把使用者的一切附屬需求都一個不漏的擺出來、按上去,那是一件捨本逐末的事情,結果自然是造就一個機器怪獸,嚇得連最初提出需求的使用者也不敢照面。為什麼當黑莓和諾基亞推出“全鍵盤”手機的時候,apple卻敢推出沒有鍵盤的iphone呢?道理也同上面是一樣的。說到諾基亞,想起了它的“科技以人為本”,豆瓣上有更高明的變種“科技以懶人為本”。我曾經也暢想過諾基亞和APPLE同時推出洗衣機,然後“thinkdeffrent”的APPLE決不會讓你想得更多,只會讓你做的更少,然而諾基亞牌洗衣機會給你25種自由的選擇,以及用來控制更多功能的10多個按鈕,以便於您在洗衣服的時候還能用該洗衣機聽MP3、上網、煮咖啡,這不是胡說,同樣“智慧”的冰箱三星已經投放市場了,市場的銷量自然會印證諾曼說的'限制功能、預設用途的設計原則的對錯。這2個設計原則是說,要想讓某件物品用起來不出錯,那就不要讓它具有其他功能,或者說是在使用者平時接觸時,隱藏掉其他眾多功能。設計師在具體設計過程中有一種讓產品更美的使命感,這使好多產品變得精美絕倫,同時也讓更多的產品脫離了現實和使用者,設計師的任務不僅是表達自己的理念,更是用設計來引導人們的生活和審美,自己的設計思維也應該向這個任務深入挺進。然而也有一種極端,就是為了易用性、或科技的侷限性而犧牲了絕大部分審美,同樣是諾基亞和APPLE的例子,手機螢幕諾基亞堅守了320X240多久了?是諾基亞的技術不行麼?當然不是。那為什麼是APPLE先推出Retina顯示屏呢?這個同之前的誤區一樣,諾基亞尊重了技術和使用者的習慣,卻破壞了品牌在使用者心目中的投影,而品牌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像《設計心理學》這本書表述的那樣,設計師和客戶都不是終端使用者,我們不能瞭解每一個使用者的想法,每個事物的原理,然而我們可以學會抓住設計的本質、還事物以本源,這樣即使世界變幻莫測,時代腳步永不停息,設計卻也將會是永恆的。

  【篇四:《設計心理學》讀後感】

  漫進了大學的門階,使我對一切新鮮的環境產生了好感,對周圍獨特的事物產生很多的聯想,而且,最近透過閱讀心理學家諾曼的《設計心理學》後,使我大有感觸,這本書用詼諧的手筆,深入的分析,闡明瞭以人為本的至上設計原則。

  《設計心理學》這部書,主要是給設計師上一門設計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是把人們心理狀態,尤其是人們對於需求的心理。透過意識作用於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造過程中的心態。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於設計,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設計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為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創造性活動。《設計心理學》把設計計劃分為三類:為了傳達設計的稱為視覺傳達設計,為了使用設計的稱為產品,為了居住設計的稱為環境設計。而且,《設計心理學》透過對人的心理的深入研究,和設計師的主觀思維相結合,主要研究的是企圖溝通生產者。設計師與消費者的關係。使每一個消費者都能買到稱心如意的產品,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瞭解消費者心理和研究消費者的行為規律。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著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可以自己摸索著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己知道自己在那裡,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後你選擇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設計,無處不在。我是一位動畫設計專業的學生,我瞭解到動畫設計是新興的設計,是滿足人類精神需求的產物。是一門幻想藝術,更容易直觀表現和抒發人們的感情,可以把現實不可能看到的轉為現實,擴充套件了人類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學習動畫設計,不僅自己的專業基本功要紮實,更要懂得如何將自己的成果和產品推銷出去,那就需要我們的營銷能力。閱讀過《設計心理學》之後,我體會到,一部能受人歡迎的動畫產品,不僅要自己人生經驗和思想觀念的表述,還要以實現商業價值為最終的創作目的,針對一定的文化消費人群來進行和創作,當然,需要迎合特定人群的審美趣味還有“21世紀的心理學”這個專欄,介紹的是心理學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課題。它們好似一團香餌,把有興趣的學生引向心理學的新領地。在那裡他們將開疆闢壤,施展抱負,為人類瞭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貢獻。

  瞭解了人們的審美心理是推銷自己藝術產品的一個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如果一位設計人員或商家,在構思產品時,在推崇外觀美感、藝術風格和成本之前,首先設身處地地想像一下使用者的感受,為設計的易用性而努力,因為這才是產品的生命力之源!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讓心理學從象牙塔來到你的身邊。看看這些題目吧:“生活經歷如何影響你的腦?”“閒著棒子,寵壞了孩子?”“記憶研究怎樣幫助你準備考試?”“你的人格會影響你的健康嗎?”“群體如何影響決策?”“人們為什麼要加入教派團體?”——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一本好書,能增長一個人智慧和能力,透過閱讀《設計心理學》之後,使我樹立了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創作經驗。希望今後的我能學而致用,創造自己的輝煌。

  請帶上一個巨大的空行囊,跟著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踏上旅程,去學習這門“與人類幸福密切相關”的科學吧,相信你會滿載而歸。

  【篇五:設計心理學讀後感】

  《設計心理學》這本書是作為一個設計師必讀的書籍,這一部書籍作者是唐納德·A·諾曼,美國西北大學計算機技術系教授,尼爾森·諾曼集團的靈魂人物、聯合創辦人(該公司以“提升消費者感受的智囊團”著稱),歷任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認識科學系和心理學系教授、蘋果公司先進技術小組副總裁,主要著作包括:《記憶和注意力》、《使我們變聰明的事物》、《隱形計算機》等。

  諾曼的這本書主要從概念模型、預設用途、可視性、匹配、反饋提出了設計心理學觀點。特別是舉了很多設計的例子,透過理論聯絡實際,深入淺出的講解了很多原本比較深奧的設計心理學知識,看了以後很有感觸。

  我們也許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看著眼前美觀豪華的門卻不知如何開啟;頗具現代感的水龍頭卻把你弄得手忙腳亂;因為不會使用家裡的組合音響而生出跟不上時代的挫折感……這些人前的尷尬、人後的沮喪,其實問題全然不在我們!全怪設計者考慮不周。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為找不到正確的使用方法而錯誤的怪罪自己,因為那不是我們的錯。然而作為一個設計者必須全面的去考慮問題。

  一個好的設計必須具備它的可視性,正確的操作部位必須顯而易見,必須正確的傳遞給使用者資訊。往往設計的失誤會導致錯誤才發生。其實設計本身也是一種不斷犯錯誤且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交流的過程。

  一個好的設計還必須建立正確的匹配關係,操作意圖與可能的操作行為之間的關係,操作行為與操作效果之間的關係,系統實際狀態與使用者透過視覺、聽覺和觸覺所感知的系統狀態這兩者間的關係所感知這兩者間的關係,所感知到的系統狀態與使用者的需求、意圖和期望之間的關係。

  這本書雖然沒有完全透徹的去理解和領悟一些道理,但是深深的覺得中國的設計實在是有太多值得我們去反思的地方。

  【篇六:《設計心理學》讀後感】

  我當然不敢說《設計心理學》是一本晦澀的書,因為人人都說它太經典了。但是不知是水平和認知能力的侷限還是耐心的缺乏,我幾乎可以說是很痛苦地讀完了這本設計界的經典大作,然後,一頭霧水。

  讀完這本書扔在一邊,下樓的時候,現實卻讓我不得不又想起了這本書,因為我遇到了一扇每天都必須面對的,難以開啟的“諾曼門”,一扇把開關設計在很遠的牆上的玻璃門,它的開關與2個電燈開關並列,樣子也同電燈開關一樣,按了它以後,必須立即跑向玻璃門,並向外推開它,否則5秒鐘後它會自動閉合,門上的把手是豎立的,諾曼說,這樣的把手通常是用來拉,而不是用來推的。

  像諾曼那本書一樣經典的很多互動設計大作一樣,比如《ABOUTFACE》,我覺得中文翻譯的很不好,事情本應像書的思想那樣,對使用者有個仔細周密的論證和認識,讀者的環境有所瞭解,而不是把本來很精密的思想,弄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2個名人的書腰,也弄得好像出版社的代言人一樣。

  不過當我們穿過出版社和翻譯者給我們營造的迷霧,《設計心理學》作者的想要表達的思想,也就像那海邊瀰漫霧氣中的燈塔,給人溫暖和信心。通讀全書,個人感覺作者並非在討論某一個問題和某一個設計的秘訣和方法,而是傳遞一種希望透過表象,直達使用者內在需求的關懷,那就是抓住本質,抓住使用者需求和事實發展的最本源。也許大師的思想是相通的,這種對人性的關懷與順從,對自然和事物的理解和寬容,在畏研吾的《負建築》裡也有類似的闡述,不同的是,畏研吾尊重的現實更多的是自然和環境,他認為人性順服於自然的規律,也就順服了自己的本性,而諾曼更注重人需求的重要性,必須改變“錯誤”的事實,順從人的慣性,甚至是惰性。當然這裡沒有對錯,東西方不同的人文自然環境,以及歷史等因數使之成為2種不同的真理。

  現代的設計面對的是殘酷的市場法則,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尊重使用者的習慣當然是第一位的,但是未經正確設計的事物,滿足使用者的表面需求,卻永遠失去了更多的潛在使用者,甚至到頭來連最初的使用者也自然地“背叛”了它。諾曼舉了個例子,就是那個有電話、電視、鬧鐘等等功能的一個電器,按照今天的理解,就是一個帶xxx功能的XXX,首先重要的是後面那個定語,而不是之前的附屬功能,如果把使用者的一切附屬需求都一個不漏的擺出來、按上去,那是一件捨本逐末的事情,結果自然是造就一個機器怪獸,嚇得連最初提出需求的使用者也不敢照面。為什麼當黑莓和諾基亞推出“全鍵盤”手機的時候,apple卻敢推出沒有鍵盤的iphone呢?道理也同上面是一樣的。

  說到諾基亞,想起了它的“科技以人為本”,豆瓣上有更高明的變種“科技以懶人為本”。

  我曾經也暢想過諾基亞和APPLE同時推出洗衣機,然後“thinkdeffrent”的APPLE決不會讓你想得更多,只會讓你做的更少,然而諾基亞牌洗衣機會給你25種自由的選擇,以及用來控制更多功能的10多個按鈕,以便於您在洗衣服的時候還能用該洗衣機聽MP3、上網、煮咖啡,這不是胡說,同樣“智慧”的冰箱三星已經投放市場了,市場的銷量自然會印證諾曼說的限制功能、預設用途的設計原則的對錯。這2個設計原則是說,要想讓某件物品用起來不出錯,那就不要讓它具有其他功能,或者說是在使用者平時接觸時,隱藏掉其他眾多功能。

  設計師在具體設計過程中有一種讓產品更美的使命感,這使好多產品變得精美絕倫,同時也讓更多的產品脫離了現實和使用者,設計師的任務不僅是表達自己的理念,更是用設計來引導人們的生活和審美,自己的設計思維也應該向這個任務深入挺進。然而也有一種極端,就是為了易用性、或科技的侷限性而犧牲了絕大部分審美,同樣是諾基亞和APPLE的例子,手機螢幕諾基亞堅守了320X240多久了?是諾基亞的技術不行麼?當然不是。那為什麼是APPLE先推出Retina顯示屏呢?這個同之前的誤區一樣,諾基亞尊重了技術和使用者的習慣,卻破壞了品牌在使用者心目中的投影,而品牌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像《設計心理學》這本書表述的那樣,設計師和客戶都不是終端使用者,我們不能瞭解每一個使用者的想法,

  每個事物的原理,然而我們可以學會抓住設計的本質、還事物以本源,這樣即使世界變幻莫測,時代腳步永不停息,設計卻也將會是永恆的。

【設計心理學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