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材> 分享《菩薩兵》的教材分析

分享《菩薩兵》的教材分析

分享《菩薩兵》的教材分析

  《菩薩兵》的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首先本課的課題很值得關注,首先它是重點,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它是難點,“菩薩兵”一詞平日少見,也許師生均是第一次接觸。讀懂課文,應從讀懂課題開始,因為題目是文章的“眼睛”。

  教學時我打算直接板書課題,引導學生思考:透過預習,你知道“菩薩”一詞的意思嗎?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談談對“菩薩”的初步認識。教師再相機點撥:菩薩是傳說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難而又無所不能的神。瞭解了這些後,請同學們猜猜看:“菩薩兵是什麼意思?”相信一部分學生透過預習和思考,會得出“像菩薩那樣的兵”或“具有菩薩心腸的兵”,那麼“菩薩兵”就是一個了不起的美稱。此時引導學生讀課題,就容易讀出稱讚、崇敬之情,為下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

  學生理解了課題後,老師再由兩個簡單問題“誰是菩薩兵?”“是誰把紅軍戰士稱作菩薩兵?”過渡到課文的學習,那就是“為什麼藏族同胞把紅軍戰士稱為菩薩兵?”

  在課文的學習中,有幾個句子需要很好的把握:一是“藏族同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早就躲進了深山,誰也不敢露面。”可引導學生用上“因為......所以......”來說這個句子,瞭解“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是“藏民躲藏起來”的原因。這裡涉及到一個相關知識的問題,即學生對“吃盡反動軍隊的苦頭”有多少了解,如果引導想像,他們能想象出那種情景嗎?我想引導學生回憶二年級下冊《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課,當時在講到“敵人去一條山溝掃蕩”時,我和學生已經透過資料交流了解了“三光政策”,相信他們此時能引起某些知識、情感上的`共鳴。當然,如果課前佈置學生蒐集資料、請教長輩,在這個時候進行交流,效果會更好。

  二是“這下可急壞了朱德總司令”,我想提出“朱總司令急什麼?”這個問題來引導學生自學第2至5自然段,劃出相關語句。透過交流彙報自學所得的形式,略講這一部分內容。

  三是朱總司令在春耕動員會上的講話。想一想:為什麼要開春耕動員會?因為部隊是保家衛國的,主要任務是打仗,長期與反動軍隊作戰,已經使他們精疲力盡,所以才需要到此地“休整一段時間”。但是現在,為了讓藏胞來年不捱餓,艱苦作戰的紅軍戰士又要放下槍桿,拿起鋤頭,耕田種地。這段話要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要從朱總司令的話中體會到軍民一家的思想,“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朱總司令意味深長的話說明了身為司令的他想的不僅僅是眼前藏胞的利益,而且還考慮到了紅軍戰士的光輝形象,以及今後軍民團結的重要意義。“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裡發芽、生根、開花、結果......”這句話學生不大容易理解。教學時可讓學生邊讀邊想:紅軍播下的僅僅是地裡的種子嗎?藏胞看到紅軍戰士這樣為他們著想,心裡會怎麼想?我想先讓學生透過自讀,談談他們的感悟,老師再適時點撥:正是由於紅軍幫助藏胞春耕這件事改變了藏民對紅軍戰士的看法,使他們親近紅軍戰士,與紅軍戰士團結一心,親如一家。這不也是紅軍戰士播下的種子結出的果實嗎?

  四是文章的結尾: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這裡的標點應引起注意。一般情況下,前面說“幾時”後面應跟著“問號?”,可是使用的卻是“感嘆號!”,這表達了藏胞什麼樣的感情?這句話要在引導學生反覆朗讀的基礎上,用換個說法的形式來體會反問、感嘆語氣的加強作用,體會藏胞的一片感激之情。

  最後要回扣前面的問題:“學完了全文,現在你知道為什麼藏胞把紅軍戰士稱作菩薩兵了嗎?”讓學生進行整體把握,加深理解。

  關於本文政治性的問題,我不以為然。我覺得教育我們的孩子做一個愛國者是作為公民的起碼義務,愛我們的祖國,就是要愛我們的軍隊,愛我們的人民。學習這篇課文,在掌握語言文字、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子弟兵的情感,我認為是十分健康而有意義的事。

【分享《菩薩兵》的教材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