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圖形影象/多媒體> 淺談國小低段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論文

淺談國小低段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論文

淺談小學低段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論文

  摘要: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其聲色並茂的特點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小學低段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受教群體,我們在肯定多媒體教學先進性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可能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輔助教學;低段;課件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它以其聲色並茂的特點贏得了廣大師生的歡迎。在肯定其優越性和先進性的同時,有必要對當前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換個角度去審視、認識和發現,以便作進一步反思與探索。因為從教以來一直在小學低段工作,因此我想從“創造性”、“實用性”、“配套性”、“互動性”四個方面談談我對小學低段多媒體運用的看法,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一、加強創造性

  在我們實際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網路下載可能是很多老師獲取教學資源的重要途徑。我們將下載的若干資源打亂重組後就做成了自己的教學課件。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教學內容缺乏原創性,脫離了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造成學生認知的困難。我就曾碰到過一位老師利用ppt課件給學生講解二年級上冊“方向(東、南、西、北)”這一知識點,這位老師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淘氣和笑笑拿著一張學校的平面圖,可惜這張平面圖還不完整,請你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將平面圖補充完整。本來這個情景設定的相當不錯,既鍛鍊了學生觀察的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但是可能因為這位老師的ppt內容是從網上下載,而自己又沒有時間去認真核對ppt上的內容是否與現實相符,結果造成了課件展示的結果與學校實際的情況出入巨大,整堂課也因為這一失誤難以為繼,只能草草收場。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便於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我們並不是每個老師都有能力去製作出符合本班實情的課件。假如說我們的老師只能整合已有資源,而缺乏創造性,就會出現被課件牽著鼻子走,照本宣科等情況,這樣反而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我認為只有加強創造性,才能發揮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所在。

  二、加強實用性

  有這樣一種說法,可能道出了很多老師的心聲:你用了課件這堂課不一定好,但是你沒有用課件這堂課肯定不好。這就造成了很多老師不管實用不實用,逢公開課必用課件的習慣!我們將課件當成是一件華麗的時裝,似乎只有給課堂這個模特穿上這件華麗的時裝才能顯示出它的高貴,否則再美麗的模特也只是一個平凡的灰姑娘。我曾觀摩過一位一年級語文老師上的《春天的手》,這位老師將自己的課件製作的相當精美,把電、光、形、聲多種媒體組合起來,用flash動畫作為情景匯入,朗讀時又加入了背景音樂,還插入了一段自拍的'影片,整個課堂相當熱鬧,一堂課下來學生興趣十足。等到課堂練習時問題暴露出來了——剛才還激動不已的孩子們傻眼了,甚至連“春天的手”指的是什麼都還沒有搞清楚。

  究其原因,是因為教師忽略了低段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這一特點。學生只關注了影像效果,忽略了對本質的學習,使課件的實用性大打折扣。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教學服務,“教學cai課件的設計和使用,應該有利於突破教學內容的重、難點。”[1]摒棄花哨的形式,迴歸教育的本源,增強課件的實用性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三、加強配套性

  在使用cai課件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發現課件內容與教學設計不配套的情況。現在網路上大量的教學課件實際是由專業的計算機工程師製作而成,但是這些計算機工程師缺乏一線的教學經歷,只能按圖索驥,結果造成了課件與教學設計不配套的情況。一件優秀的課件應該是先完成教學設計,再根據教學設計製作多媒體課件,這樣形成的多媒體課件才能與教學設計完美的配合;在實際教學當中,我們很多的老師是先製作好了多媒體課件之後再來進行教學設計,這就使得我們的設計思路被課件所侷限,很多時候甚至為了配合課件上的內容不得不新增(或刪減)課本上的內容。例如有在運用多媒體解決一年級數學“認識時間”時,為了配合課件上鐘面出現的秒針,老師將自己的教學設計做了大量的修改,添加了延伸的知識點,這樣本末倒置的做法造成的結果就是教學重難點不突出,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教學設計是一堂課的靈魂,多媒體課件只是軀殼,我們應該讓靈魂來支配軀殼,而不是讓軀殼改變靈魂。只有加強配套性,才能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四、加強互動性

  教學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活動,師生雙邊的活動是聯接各種教學因素最活躍的因素,多媒體技術始終處在輔助性的地位[2]。不可否認,多媒體教學有著常規教學工具不可替代的優勢,但它終究不能取代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相互交流的過程,而有的老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只顧自己操作機器講解內容,這樣做使老師失去了急智語言和形態語言,也忽略了師生交流的過程。這樣的教學模式很難顯示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內涵,學生興趣也僅僅停留在好玩、好看的淺層面上,cai優勢難以發揮,長此以往,學生的好奇心一旦消失反而影響教學效果。記得有一次聽老師講二年級下期“角的認識”,他在課件中這樣設計的:用一個閃光點表示出頂點,再從這個點引出兩條射線,最後給這個圖形一個名稱叫做“角”。如果從教師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重難點突出的好設計,但從學生的反饋情況看效果卻不那麼理想,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對頂點缺乏準確的認識。假如我們能在多媒體展示之後加上一個“摸頂點”的互動環節,那麼學生對頂點這一概念的認識將從抽象的思維變成具體的形象思維。低段的學生不可能有太強的抽象思維能力,要想他們更好更快的接受一個知識點必須要讓他們聽得見、看得著、摸得到。前兩者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達到目的,後者只能透過我們的教學互動來實現。因此,只有加強使用多媒體時的互動性,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現代化教育的優勢所在。

  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縮短學生的認識過程,但它始終只是輔助的工具和手段。我們應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要考慮低段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饋情況,加強創造性,這樣的教學才可以說是實現課堂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同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主動適應在多媒體技術條件下妥善處理多媒體、教師、學生之間的關係。

  參考文獻:

  [1]曾玉美,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數學運用中的問題之淺見.

  [2]周子琴,恰當運用多媒體最佳化數學課堂的教學設計,江蘇電化教育,2001,(4)

【淺談國小低段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