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清明節> 清明節的假期安全教育

清明節的假期安全教育

清明節的假期安全教育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的假期安全教育,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就要到了,這是中華民族緬懷先人、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但是,在這個節日中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清明節期間,是森林火災、社會糾紛、交通事故多發時段。清明節三天假期,為使全體師生過一個文明有意義的節日,學校召開這次安全教育大會,主題是“文明祭奠與快樂安全同行”。首先要求教師,要嚴格學習學校的安全工作要求,爭做生態文明祭祀的引導者和帶頭人;其次是要求學生努力做到,認真學習森林防火相關的知識,嚴格遵守學校關於假期安全教育制度,做到以下幾點:

  一、崇尚文明祭祀

  教育學生崇尚科學,上山掃墓祭祖倡導用植樹、獻鮮花、花籃、花圈等文明祭祀方式悼念逝者;上山掃墓不要有亂砍林木行為,掃墓後要帶走所有的垃圾,不要遺留廢棄物在山上,以免破壞生態環境。

  二、加強消防安全教育。

  教育學生掃墓時要安全用火,不玩火、不亂放火,做好防火措施,以免引起森林火災。如果發生森林火災,要及時通知有關部門或撥打火災報警電話,火災報警電話是119。嚴禁動員組織學生參加森林火災撲救工作,以免發生不必要的人身傷亡事故。

  三、重視交通安全教育。

  清明放假期間人多、車多,教育學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規範乘車、走路習慣。乘車時,要密切關注車況,不要乘坐三無車輛及超載客車;騎車時,要注意遵守相關交通法規,如不散手騎車、不帶耳機騎車等;步行時,過馬路牢記“一停、二看、三通”、“先向左看、再右看”注意來往車輛,走路要走人行道,靠右行,注意行路文明,牢記“人讓車,讓出一份文明。”

  四、加強出遊安全教育

  教育學生加強自我防範、自我保護意識,防止發生財物遺失、人身傷亡事故;教育學生嚴格要求自己,維護學校的形象和利益,嚴禁有損學校形象和聲譽的行為。

  五、加強防傳染病、防食物中毒教育

  要注意做好傳染疾病的預防工作,如流感、麻疹、流腦、肝炎等;要講究個人衛生,不要生食,不隨便吃零食,野果;不吃過期和黴爛變質食品,防止食物中毒。

  清明節簡介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鬥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曆4月5日前後。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過清明節,比如越南、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的假期安全教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