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農業經濟管理> 蒲松齡《農桑經》中的農業生態學思想論文

蒲松齡《農桑經》中的農業生態學思想論文

蒲松齡《農桑經》中的農業生態學思想論文

  《農桑經》成書於清康熙年間,而生態學這一概念的出現誕生於此後的19世紀,由德國海克爾提出[1]。因此全書沒有關於生態學的概念,卻滲透著作者的生態學思想。關於《農桑經》的研究相對於其他農書是比較少的,其中大多是對《農桑經》中桑蠶養殖和對其考證的研究,而對於其中農業生態思想的研究寥寥無幾,故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探討《農桑經》中的農業生態思想,旨在為《農桑經》的研究添磚加瓦。

  1 關於農作物與環境限制因子之間的關係

  環境限制因子[2]是指在自然環境當中,對於植物生長有著影響的各種因素。其中占主導地位的是日照、水、土壤等植物生長所必備的條件,只有滿足以上條件,植物的生長才不會被限制。如果這些外在條件發生了改變,對於農作物的生長將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如何保證這些限制性因素不發生變化或者使其變化幅度在人類的控制範圍內,對於相關研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正是由於這種迫切的需求,因而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研究其中的規律。研究我國的傳統農書,借鑑我國傳統農業生態思想,對於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1.1 植物與光和溫度之間的關係

  “田多者,以驚蟄後方可耕。耕太早,則地不發苗。太晚,又恐天暖蟲生,苗難立[3]。”植物的生長需要合適的溫度,天氣冷導致土壤溫度低,植物生長困難。天氣暖和的時候,植物的天敵蟲子也從冬眠中復甦。在古代沒有先進農藥技術的情況下,農作物只能任由蟲子啃食,而解決這個矛盾的方法就是在天氣不冷不熱的時候將植物種下,首先滿足了植物生長的溫度需要,再者蟲子尚未復甦,待到其復甦,農作物已經生長起來,對於病蟲害有了一定的防禦能力。這種解決矛盾的方法不僅體現在農作物的種植階段,同樣也體現在植物的成熟階段。“棉花,種不宜早,恐春冷傷苗;又不易晚,恐秋霜傷桃。”過早過晚都不利於植物的生長。在種植農作物的時候,不僅要考慮農作物的成活問題,更要兼顧到其成熟的`問題,種植的目的是收穫,是否收穫成功,對於農民的生存至關重要。因此,對植物生長的統籌兼顧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對於早種或者晚種的時間選擇,作者沒有給出精確的時間,而是讓農民根據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這樣的選擇才具有科學性。“大約在清明、穀雨間,酌其冷暖,略早種之,苗雖不密,而節密桃多,晚則苗雖盛而桃稀。”可見光和溫度對於植物的重要性。植物的生長是一個過程,對於這個過程的控制,古人對實踐經驗進行了總結,選擇合適的種植時間對於種植目的的實現就顯得十分關鍵。

  1.2 不同植物對水的不同需求

  不同的植物對水的需求不同。栽植不同的農作物,要了解其對水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合理的灌溉,以符合其生長規律,獲得最大的效果。《農桑經》中就對不同植物對水的不同需求進行了描述,例如“稗堪水旱,種無不熟。最易生,收最少。”稗這種植物無論是水多還是水少,都能夠很好生長並且最終成熟,但是其產量比較少,從而抵消了其易生的優點。還有些農作物耐旱,對水的需求量少。“莜地,耕而種之,則耐旱。不然,亦滂一遍。”莜麥耐旱,種植的時候只要大水漫灌一遍便可以了,十分簡單。然而有些植物對於水的需求很大,尤其是一些水生植物,一旦缺乏水,輕者生長不好產量下降,重者農作物很快便死亡了。“荇:三月份種,以肥土填坑底上用河泥,不可缺水。”荇是水生植物,沒有水的潤養,對它的生長是很不利的。

  1.3 植物與土壤因子之間的關係

  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的載體,農作物從土壤中獲得其所必需的養分。因此土壤的優劣對於植物的影響非常大,不同的植物對於土壤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坑洞土、舊屋牆,最宜高粱、黍、稷。”坑洞土和舊屋牆相對於其他土壤來說比較貧瘠,而高粱和黍、稷這3種作物對於土壤要求不高,故而為了不浪費土地,種上這3種作物是比較合適的。同樣是貧瘠的土壤,假如不需要種植糧食作物的,還可以種上油料作物。“第一年,先種芝麻,一則荒地易於辨苗,二則此物宜新墾。”新墾的土地都是比較荒涼缺乏養分的,同時雜草叢生,芝麻不易被草淹沒,同時需要的養分也不是很多。因此古人選擇將芝麻種植在荒地上面是有一定道理的。對於另一種作物大豆來說,無論肥地還是瘦地,都能生存。“大豆:宜上旬種。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根據不同的土壤,選擇不同的種植方式,這是《農桑經》所闡釋的基本思想,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的種植方法才是科學有效的。還有一些植物的種植需要大量養分,例如桃樹。“桃連肉埋糞土中,至春生,合土移栽,三年結實。”桃樹種子初種階段需要大量的養分來發育成桃樹,因此需要種植在廢物的土壤上面。

  2 農田生態系統內部的辨證關係

  一個農田區域的內部有著各種各樣的動植物,有同種,也有異種的。不僅異種之間有競爭關係,同種植物之間也會有競爭關係。異種之間甚至有著相互依存的關係,考量這些農作物之間複雜的關係,需要大量的實踐,並在實踐總結的基礎上加以理論化。這不僅是對古代傳統農業知識的總結,更有利於現代農業借鑑。

  2.1 作物與雜草之間的辨證關係

  雜草通常對於農作物來說是有害的,因為田地裡的養分是有限的,而雜草的生命力比農作物強,吸收養分的能力也比較強,造成草多欺苗。農作物生長速度低於雜草的生長速度,雜草蓋住了農作物的陽光,最終的結局就是農作物缺乏養分和陽光而死亡。所以對田地間進行管理並鋤去雜草是很有必要的。“凡田荒,鋤草務盡,勿使遺草雜禾中,安坐土上,必要翻根在上,聽其自死;不然著土復活。”這句話表明雜草的生命力很頑強,只有把它連根拔起,才能消滅它。禾苗最怕雜草竊取養分,除草應當務求乾淨,不留雜草于田間。但是雜草有的時候不能及時鋤去,因為農作物的現狀制約了除草的實施。“稻性弱,不能扇草,苗三寸,速鋤,貴頻,又宜冒雨蓐之。”水稻剛生長的時候還是比較脆弱的,這時候鋤草不僅不能幫助水稻的生長反而有害於其生長。只有待到秧苗髮根之後,除草才是有益的。

  2.2 作物種群內部的辨證關係

  在農作物的種群中,每一個個體之間都是競爭關係,必須有效控制這種競爭,避免因為這種競爭而影響整個種群的生長。在一定面積的土地裡種植農作物,太稀了,傳花授粉受到影響,農作物的產量上不去;太密了,農作物之間的競爭太大,導致個體之間為爭陽光而只長莖稈、不長果實,同樣影響產量。選擇一個適度的種植密度對於農作物的生長來說十分重要。“稀轂大穗,來年好麥。其收不少,而地力不竭。”種麥的時候撒種子要稀,只有這樣長出的麥子才有一點空間,便於獲得必要的陽光和水分,同時也儲存了地力。

  2.3 不同作物種群之間的辨證關係

  我國傳統農業因其小農經營,每家每戶自給自足的生產無法形成規模效應,這也造成了農業科技的落後。在考量古代農作物種植水平的時候,不得不明確其病蟲害的防治手段。在缺乏農藥的條件下,中國人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不斷總結,得出了依靠不同作物的自然效能防治病蟲害。“豆地宜夾麻子,麻能避蟲。且日後刈豆留麻,主人自芟用之,亦小益也。”豆子這種農作物很害怕蟲害,而麻因為其天生的避蟲功能可與豆一起種植,雖然佔據了一定的土地,但保證了豆子不受蟲害,而麻也能被利用,一舉兩得。這充分體現了古代農民的智慧,也能為現代人提供借鑑。一些農作物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但有些作物之間卻是相互對立的。“種先漂去秕穀,秕則多變胡麥。”種植水稻的時候,一定要把裡面的秕穀去除,不然會長成胡麥,而胡麥的生命力比較強,容易侵佔其他水稻的生存空間,降低產量。

  3 傳統農業生態思想對當代社會的價值

  3.1 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的農業生態關係

  今天我國生態哲學研究中爭論最多的是要不要尊重自然,走出還是走進“人類中心主義”等倫理問題[4]。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態關係,正好可以借鑑並學習我國曆史上深厚而悠久的農業生態思想。它強調在天地人的關係中必須按自然規律辦事,順應自然,謀求天地人的和諧。這就是“天地變化,聖人效之”“與天地相似,故不違”“周知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在這種條件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國傳統農業崇尚“天人合一”,遵從“天地人物的和諧與統一”,是系統論,是整體觀。它注重農業生產系統的整體特性,注重研究要素和要素之間、要素與系統之間、系統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並且按照生物有機體與農業環境條件相統一的基本原理採取相應的農業技術措施,從而在傳統農業時期創造了較高的土地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在人與自然和諧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我國傳統農業是與西方農業截然不同的體系,我國“天人合一”的傳統思想更有別於西方工業文明主宰自然和統治自然的思想,值得認真學習和借鑑。

  3.2 借鑑傳統農業生態思想,發展現代生態農業

  在理順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之後,就要利用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現代生態農業是一種在人類積極參與下,遵循現代農業生態學理論指導,利用農業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種群之間的相互關係,透過合理的生態結構和高效的系統機能進行能量轉化和物質迴圈,並按照人類理想要求進行物質生產的有機綜合的農業體系[5]。

  在國內,現代生態農業自20世紀50年代初出現以來,其實踐和理論不斷髮展,特別是生態農業概念的基本內涵不斷充實完善,儘管表述的內容不盡相同,但總體觀點是基本一致的:我國生態農業是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系統工程的方法,採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進行經營和管理的一種良性迴圈、持久發展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6]。現代生態農業的本質特徵是一種發展農業的系統的、整體的、全域性的思想,是一種發展農業的最佳化組合技術,還是一種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它具體包含有許多先進的內容:①減少化石能源的投入,更多地依靠生物技術措施;②加強系統內部的物質再迴圈,以節約來自外部的能量及資源投入;③十分重視土壤肥力的維持和增進;④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大力發展可持續農業;⑤保護生物系統的多樣性;⑥將農業生產和農業加工相結合;⑦利用生物特性,降低生產投入。

  4 結語

  《農桑經》是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的農學著作,作者向人們展示了豐富而深刻的農業生態學思想。這種思想主要體現在對生態環境中的日照、溫度、水分、土壤等自然元素對農作物的影響的闡述,以及對在自然環境中同種或異種生物之間辯證關係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闡釋了合理利用水、土壤、動植物等生態環境資源,並對這些加以保護的理念。研究蒲松齡的《農桑經》中的生態哲學思想對於深入探索我國傳統農書中的生態農業生產方法,並逐步建立和完善現代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理念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尚玉昌.普通生態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

  [2] 內貝爾B J.環境科學:世界存在與發展的途徑[M].範淑琴,等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98.

  [3] 蒲松齡著,路大荒整理.蒲松齡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 王子彥,劉春偉.我國環境哲學研究的現狀﹑問題及轉向[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1):1-4.

  [5] 佚名.現代生態農業及其內涵[J].廣西園藝,2004,15(2):53.

  [6] 丁文喜.探索我國現代生態農業發展面臨的新問題[J].河南農業,2010(4):39-40.

【蒲松齡《農桑經》中的農業生態學思想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