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國小數學《年月日》評課稿

國小數學《年月日》評課稿

小學數學《年月日》評課稿(精選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評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評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年月日》評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年月日》評課稿 篇1

  一、重點、難點把握準確,知識講解清楚。

  沈老師對教材能夠認真鑽研,抓住教材特點,準確把握教材重難點,並能圍繞重點設計教學方案,層層深入,注重知識的點撥探究,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和知識經驗,有效地運用於課堂中。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重點突出。透過交流、練習等形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過渡自然,教學中善於鼓勵,真誠關注學生自信心的樹立。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站在學生的角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營造了一種寬鬆、平等的教學氣氛,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問題,充分讓學生表達,讓學生體驗到成就感。對教學難點,能夠採用不同型別的教學方法,拳頭記憶法(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或歌訣記憶法(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日永不差),增強學生的記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精心設計預習單,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沈老師能將生活材料充分運用於課堂教學中,預習單中透過買維生素片的事例,生動活潑地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將新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學生對大月、小月有了深刻的認識。

  三、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整節課都是透過沈老師的引導讓學生透過觀察、說、想、發現探究新知,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其中羅老師組織大家透過觀察年曆表知道大小月的知識點,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下掌握了這一知識。羅老師還給學生創造了大量的時間和空間,去參與新知識的探究,學生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活躍。做到了全體學生都參與到了新知識的探究。

  四、評價及時合理

  沈老師十分重視有意義的合作學習,並重視教給學生合作的策略,及時對合作好的學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評價。比如,學生小組活動時,先討論應該怎樣填才能讓別人一看就明白哪幾個是大月,哪幾個是小月,最後請小組代表發言,這樣的合作是有意義的合作。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發現、分析、整理出更多的數學知識,讓每個學生都學到了有價值的數學。對於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創造思維能力的鍛鍊。

  總之、整節課,學生在輕鬆愉快、民主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探索發現新知,體驗了自主探索的樂趣,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悅。

  小學數學《年月日》評課稿 篇2

  《年月日》是小學階段“量與計量”知識板塊中的一節概念課,譚老師在教學中,透過讓學生小組合作、引導探究、討論交流等各種活動,讓學生認識了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了大月、小月、特殊月。利用多種方法識記大月和小。

  1.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準確地把握教學的起點。老師在教學中充分當天的情景讓學生記下這個特別的日子和時間。並從生活中說出自己知道的年份和日子,讓學生感知時間單位,引出了新課年月日。

  2.在探究新知時,讓學生充分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年曆卡,在學生觀察發現,找出大月、小月和2月特殊月份,突破了本課的重點。由於年月日對於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知識,因此,譚老師給學生創造了大量的時間和空間,去參與新知識的探究.其中謝老師組織大家透過觀察年曆表知道大小月的知識點,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下掌握了這一知識,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利用年曆卡反覆的標出大月和小月,,拳頭法等讓學生自己找出自己的識記方法,給學生識記的時間。

  3.在教學中,教師能熟練的操作多媒體裝置,使得教學的效果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數學《年月日》評課稿 篇3

  《年月日》是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一課時。主要介紹了時間單位“年、月、日”之間的基本含義以及內在聯絡;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判別平年、閏年的方法。其中判別評閏年的方法是教學難點。馬老師,作為一位剛到我校執教三個多月老師,在此次課堂教學評價中能結合我校的“五環節”教學模式進行,難能可貴。下面我也從這五個環節進行簡評。

  匯入部分,馬老師用三張圖片引出了課題,年月日,初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環節:學案引導,自主學習

  在本環節,馬老師結合教材設計了四個知識點,引導學生自學:一、透過填寫20XX、20XX年各月的天數認識大月、小月;二、記憶大、小月的方法;三、透過填寫19XX年到20XX年2月的天數,初步知道平年、閏年;四、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孩子們也做到了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由於知識點較多,因此馬老師給與了孩子們12分鐘的充分自學時間,讓孩子們能靜心、盡力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做得很好。

  做得有點欠缺的是:在整個自學環節,老師對孩子們的指導不夠,沒有及時的、有目的的對學困生進行指導,沒能及時發現問題或與眾不同的想法。其實這一點在剛教學完,馬老師就已有所察覺,並把這些寫在了反思之中。

  第二環節:組內交流,合作提高

  此環節,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學生之間交流為主要學習手段,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上,孩子們的交流比較熱烈,能把自己的想法與同學分享。“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廣”這樣,孩子們對照導學案,開展有效交流,做到了集思廣益。

  欠缺的地方在於:在6分鐘的小組交流中只有學生讀自己答案的聲音,教師沒有參與其中進行指導。

  第三環節:展示互動,評價激勵

  此環節,各小組能根據抽籤的情況進行相關內容的展示,對其他小組的展示情況及時補充、點評,而且也能與同學互動。如第二小組展示拳頭記憶法(21:27)、第三小組關於平年、閏年的展示(23:54)。“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課堂上孩子們有條不紊的講解,正體現了馬老師平時課堂上對孩子們學習習慣的精心培養;另外在此環節,馬老師也能及時抓住時機進行點評(如24:22)。

  欠缺的地方:個別組學生的展示、點評聲音過小(21:27,24:38),說明孩子們沒有放開,個性不夠張揚;教師的激勵評價有點少,對於學生表現精彩的地方要及時評價(22:08),可以先對前一小組的展示進行評價,而後補充“年月日的兒歌”;在這裡,還想說的就是在這一環節,該強調學生記住的,還是要強調,如記憶大小月天數的方法,如平年閏年的判斷,可以隨機出示個年份讓學生判斷,比如老師出生的年份等。

  第四環節:引導探究,拓展延伸

  在這一環節,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要在學生探究的基礎上,隨即丟擲充滿智慧挑戰的問題。本節課的難點是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在學生展示環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展示、補充,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對於“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26:35)”為什麼是“一般”?可以作為一個拓展的內容,把課堂知識延伸至課外。

  第五環節:練習鞏固,達標測評

  本節課的達標測評有四道題,由易到難,具有層次性。從答題情況來看,多數學生都完成的很好。

  最後的“自我總結”部分,孩子們也能積極把自己本節課的收穫一一盤點。

  總之,馬老師這節課思路清晰,環環相扣,整節課透露著一種紮實、平實、真實的美。美呢,體現在精心設計的流程美,學生有條不紊的講解美,加上馬老師絕不缺乏的那種樸實美。

  當然,課堂教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於本節課我也有一些小建議:

  1、可以設計一些小遊戲進行鞏固練習。如透過小組同學自己的生日來鞏固大小月的天數,透過家長的出生年份鞏固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孩子和家長互動,課堂氣氛一定活躍,孩子們的興趣也一定高漲。

  2、要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良好品德教育;

  3、板書要有針對性。如年月日在書寫時可以用字號的大小來表示時間單位的大小;板書時,儘量讓學生看到,引起學生的重視;

  4、讓小組長抽籤決定展示內容的做法很好,但需要教師在自學之前交代清楚。

  另外還有一些困惑:

  1、先做完達標測試題的學生該做什麼?(30:21)是該同質核對,還是該等待老師一起核對?達標測評題的檢查怎樣做較為合理?

  2、導學案上寫什麼?我們要根據教材,設計導學內容,如果把書上的內容搬過去,還不如直接看書來得直觀清楚;可是,如果不搬,寫什麼?在備課時我們就很迷茫,比如說這節課,導學案上的許多內容與書上的重複,那麼該如何讓教材與導學設計互相補充、相得益彰呢?

  以上是我的一點粗淺的看法,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老批評指正,謝謝!

  小學數學《年月日》評課稿 篇4

  王老師的這節練習課內容設計非常豐富,題型形式多式多樣都緊扣本單元的重難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數學生活化

  練習課對學生來說數學味太濃,但王老師以我們學校慶祝六一遊園活動情境引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先寫出今年六一用兩中不同格式表示年月日,到最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計算餐廳營業時間多長和媽媽出差幾天等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

  二、練習層次性

  本節練習課的層次性非常明顯,並且又有針對性,每題練習都從不同的角度對知識點進行了複習鞏固以及知識上的補充,如計算經過的天數和週年,方法上有相似又有不同,王老師讓學生透過比一比,對知識的一種延伸。

  三、學習方式單一

  整節課幾乎採用個人獨立思考方式,雖然學生獨立思考空間很多,培養了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淡化了與同伴合作交流能力,我們應在其中找到這些學習方式整合的一個平衡點。

  四、最佳化教學設計

  一節課知識點很多,沒辦法做到每個點都落實,我們要有選擇性地選幾個點。王老師一開始用今年六一兒童節引入,是否將這個情景把所有知識點貫穿起來,學生學得有趣,教師引得輕鬆。

  總之,行走在練習課這條路上,我們的思考不斷,共同進步。

  小學數學《年月日》評課稿 篇5

  勝利的課堂教學不只是在認知領域做文章,而應在兒童發展的全方位上下工夫,特別是在情意領域努力去發展兒童的素質。本節課的教學,試圖運用多種手段,多方面激發同學的情趣,培養他們的非智力因素。

  一、積極創設豐富的情境激發。

  本課的情境創設主要包括:

  1、生活情境的匯入:課一開始,羅老師利用運動會揭題,再找一找自身認為重要的日子,利用同學非常熟悉而感興趣的話題引出對本課的學習,同學一開始就充溢的好奇,有學習的慾望。這種生活情境的創設是非常有利於同學接受。

  2、問題情境的探究:高而可攀的問題情境是引發同學好奇心、求知慾的源泉。本課從同學觀察年曆片後直接丟擲問題:透過自身的仔細觀察,你有什麼發現?然後欲想透過同學對發現資訊的整理,再次觀察整理好的資訊,有何發現,從而引出對本課重點內容大、小月的學習。但是由於高估了同學整理資訊的能力,課上,有些重點問題提問的指向性不夠明確,對於同學探究活動的要求不夠清晰,導致在這一環節上出現了問題,沒能完成課前預設的目標,即在一定量的時間內,用表格的形式將12月份按天數的不同進行分類整理,然後透過觀察,進入對大、小月的學習。可能在探究大、小月的分類上,過於理想化和複雜化,可以讓同學透過觀察,直接進行分類,然後再在分好類的基礎上學習大月、小月以和特殊月的天數,這樣可以,比較符合同學的學習,因為他們已積累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課上的學習,只要將他們以前的零碎的知識碎片進行整理,形成知識網,讓它們逐漸系統化。由於這一環節的處置不當,導致後面比較精彩的練習題沒能在寬鬆的時間內讓同學盡情地發揮。由此,本可以讓同學在一系列探究活動中,學得興趣盎然、樂此不疲。因此,我們要機智地處置非預設、新生成的課堂問題,讓我們在變化的課堂上找到合理的應對措施,讓它放射出異樣的光彩!自身在此過程中,也能讓自身成為一名激發同學情趣的高手。

  3、遊戲情境的鞏固:本課在鞏固練習中,設計了一系列遊戲環節,如讓同學說說“你的生日是在大月還是小月”以和教師報一個月份,是大月由男生站起來,是小月由女生站起來,誰站錯或站慢就算輸了,用這兩個小遊戲來鞏固剛學完的大月、小月和特殊月的知識。在這些遊戲中,同學不只和時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而且對學習充溢的無限的興趣。

  二、適當的褒獎激發。

  在課上,應該十分注重對同學的回答和學習探索活動的充沛肯定評價。一些簡短、確鑿的讚許,可以讓同學獲得愉悅和勝利後的精神滿足,成為同學學習行為輸出後的正向反饋,又能強化同學的學習動機。在課上,我們雖然有一些比較常見的的語言評價,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但我們應該用更豐富的語言來關注同學的細節,讓他們體會到自身的學習被他人肯定的美好感受,從內心呼喚起他們學習的熱情,讓他們能獲得預期的充沛而又和諧的發展。

  小學數學《年月日》評課稿 篇6

  現在,我代表學校數學學科組針對王瑞琪老師上的《年月日》一課結合學校小課題研究情況評課如下。我校外來人口子女佔學生總人數50%左右,有的父母不在身邊、有的'家長忙於外出務工,家庭教育基本處於空白狀態,學生對作業的處理方式更是以應付為主。許多教師練習課設計主要以書面形式為主,與實際生活脫離,學生不能從生活中體會到數學奇妙的樂趣,學生只感覺到練習課就是不停的計算、解題。久而久之降低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甚至在重複繁多的作業習題中產生厭學情緒。而我們設計練習課的目的是去解決生活中各類的數學問題,加強練習課設計的研究在數學教學中變得十分必要。從我們平時的練習課中發現多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利用已經掌握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已具備的技能,透過口答、計算、討論等多種方式完成課堂練習的任務,以達到領會、鞏固、加深理解所學的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新課程要求“以學生髮展為本”,提出“轉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研究、勤於動手”。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學生的學習方式確實有了很大改變,但其中我們也發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透過調查我們發現,教師在數學練習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練習題重複單調,雜亂無章,為的是“熟能生巧”,更有甚者佈置大量的練習是為了不讓學生有玩耍的時間。

  2.沒能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進行教學。

  3.注重書本練習,思路單一,對練習內容缺乏有效的整合,泛泛而練。

  4.缺乏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不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在“一刀切”的練習過程中,學生個性受到壓抑,學習潛力難以得到發揮。

  這些問題導致了課後補差的學生越來越多,甚至有的教師還埋怨說每學期的教學課時不足。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師對練習課的功能特點認識不夠,導致對練習課的教學目標把握還不到位;二是對練習課缺乏重視,許多教師的練習課教學存在著極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因而對練習課教學缺少設計或根本就沒有教學設計,出現了練習課變成作業課,對書上的練習題僅是做完了事,使練習走過場,沒有充分發揮每一道練習題應有的價值。如何上好數學練習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呢?從某種程度上講,有什麼樣的教學設計,就有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有效的教學設計”是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基礎和關鍵,我們以“小學數學練習課的設計與教學策略”為課題進行研究。希望透過對該小課題的研究,鼓勵教師找到一條提高數學有效教學的基本路徑和操作程式,切實提升練習課教學的有效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對提高我校教師在社會上的認可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王老師講得《年月日》一課,因為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學生已經學習了時、分、秒的有關知識,並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相關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內容中,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而這節課是在此基礎上向學生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的知識。引導學生觀察年曆來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及其記憶方法。大部分學生都知道一年有12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並不都相同,一年可能有365天也可能有366天,知道2月的天數比較特殊。學生知道一個星期有7天,並能從年曆中找到某一天是星期幾。只有極少學生聽過年、月、日的來歷。學生對年、月、日的基本常識已有一定基礎,但知識比較零散、不繫統,未很好掌握觀察的方法及整理、概括的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圍繞在本節課重點引導學生有序地觀察,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師採取了“情境激趣——自主探究——應用拓展”的教學模式,創設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情節,引起學生的質疑,引導採用課前研究、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達到培養學生有序觀察、抽象概括能力的目的。教師還利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透過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營造了一種寬鬆、平等的教學氣氛,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問題,充分讓學生表達,讓學生體驗到成就感。

  一、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幾乎天天接觸年、月、日的有關知識,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但需要關注的是,不同的學生在這方面的積累是有差異的。而且,學生關於年、月、日的知識應該也是非系統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錯誤的理解,但是都為他們學習年、月、日打下了基礎。因此在本節課的設計時,王老師首先透過播放圖片,揭示課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進一步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奠定基礎。

  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維,讓學生體驗研究的樂趣

  首先讓學生透過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去發現知識;讓學生透過交流與合作,產生思維的碰撞,去深化理解知識。學生在原有的經驗上像數學家一樣發現了用拳頭記憶的方法,他們經歷了再創造的過程。課堂的生命活力來源於對事件或對事實的感受和體驗,來自於對問題的好奇和思考,來自於不同觀點的碰撞和認同,來自於探究體驗中的驚險和喜悅。老師要儘可能的為學生提供思考、交流、實踐、探索的空間,引導學生經歷感悟、體驗的過程,使教學充滿無窮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

  整節課都是透過王老師的引導讓大家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其中王老師組織大家透過觀察年曆表知道大小月的知識點,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下掌握了這一知識。整節課,王老師給學生創造了大量的時間和空間,去參與新知識的探究,學生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活躍。練習是進一步深入理解知識、掌握技能 技巧、培養積極的情感和態度、促進學生深層次發展的有效途徑。

  以上是我代表我校數學學科組,結合學校小課題研究對王老師上的《年月日》一課的評課,有不到之處請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國小數學《年月日》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