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總結範文> 班主任應具備的心理素質總結

班主任應具備的心理素質總結

班主任應具備的心理素質總結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最基本而又最具體、最繁雜的基礎性工作。班主任是一名教師和一名管理者,既肩負著傳授知識的重任又擔負著班級管理的責任和師生、生生間的協調組織任務,學校、家庭聯絡之責以及繁雜的日常事務性工作。煩瑣的事務、管理的責任、教學的任務、活動的組織、學生的工作、科任教師的協調、班級的榮譽事無鉅細,事必躬親,使班主任不能承受之重而形成巨大的壓力。

  面對班主任工作的種種壓力,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怎樣才能當好一個班主任,班主任應具備怎樣的心理素質呢?

  一、樂觀的心態、穩定的情緒

  教師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現實工作中和生活中教師不可避免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有時會陷入煩惱、苦悶、憂慮之中,如果心態得不到及時的調節和疏通,這很容易引起強烈的心理衝突,引發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因此,教師應該面對困難,有一種“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從容不迫的精神風貌。始終以樂觀健康的心態面對教育工作、面對學生、面對人生。

  不能改變事情就改變對事情的態度,改變了態度就有了激情,有了激情就有了奮發向上的鬥志,結果就會變化,即:改變態度,培育心情。講一箇中國的經典案例,古時候有甲、乙兩個秀才去趕考,路上遇到了一口棺材。甲說,真倒黴,碰上了棺材,這次考試死定了;乙說,棺材,升官發財,看來我的運氣來了,這次一定能考上。當他們答題的時候,兩人的努力程度就不一樣,結果乙考上了。回家以後他們都跟自己的夫人說,哪口棺材可真靈啊。心態影響人的能力,能力影響人的命運。生命的質量取決於你每天的心態,如果你能保證眼下心情好,你就能保證今天一天心情好,如果你能保證每天心情好,你就會獲得很好的生命質量,體驗別人體驗不到的靚麗的生活。

  二、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品格

  我們教師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品格不是天生與之俱來的,它來自社會實踐在克服工作中、生活中的困難逐漸形成的。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品格能促使教師在各種困難和挫折面前保持樂觀開朗平靜的心態,積極穩定的情緒,煩不躁、忙不亂、勝不狂、敗不餒,冷靜地解決一切不愉快的問題。這是中小學教師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必要的前提。

  三、合理宣洩放鬆、情緒控制

  教師在學生面前應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不把挫折感帶進教室,更不要發洩在學生身上。情緒控制的方法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從認識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緒的原因,看自己的反應是否合理、是否適度;從情緒本身方面控制可能發生的衝動行為,採用合理或間接手段適當疏導。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緒激動時不要批評學生。等待自己能心平氣和地冷靜處理問題時再批評學生,防止過激言行。如果不良情緒積蓄過多,得不到適當的宣洩,容易造成心身的緊張狀態。這種緊張持續時間過長或強度過高,還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師也應該選擇合適的時候、合理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情緒。情緒的宣洩可以從”身“、”心“兩個方面著手。”心“方面如在適當的環境下放聲大哭或大笑,對親近和信任的朋友或親人傾訴衷腸,給自己寫信或寫日記。”身“方面如劇烈的體力勞動,縱情高歌,逛逛街,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等等。還可以出門旅遊,從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等等。

  另外,教師要學習心理學常識,要有心理保健意識和技巧。運用心理學知識不斷地進行自我解放,及時調節不適心態,減輕身心壓力。所謂心理保健意識,就是要懂得只有自己才能夠救自己,一切外部的幫助都是間接的,都只能透過自己的調整才能起作用;就是要懂得善待自己,學會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正確認識和對待失敗,學會避免某些自挫性的認識,不要對自己過分苛求,既不因他人的評價而影響自己的情緒,也沒有必要為取悅他人而違心行事。所謂心理保健技巧,就是當遇到心理困擾和挫折時,能夠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善於透過宣洩、激勵、補償、轉移、昇華、暗示等方式或疏導自己的不良情緒以減輕心理壓力,或化壓力為動力以促進本職工作。

  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和諧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教師順利完成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和保證,也是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如果教師的人際關係緊張那勢必會給教師帶來一定的心理負擔、心理壓力引發不愉快的情緒,導致心理異常。那麼教師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放棄權威身份,平等、友善、公正地對待每位學生、接納他人。不把自己的準則強加於他人,要求他人,尊重他人,尊重領導、教師、家長、學生的自尊和個性,這樣才能獲得和諧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集思廣益與學生、與師友、與他人和舟共濟積極愉快地投入工作,學習和生活之中去。

  五、積極參與繼續教育,與時俱進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新的知識層出不窮,要想靠在學校學習的十幾年就學會人類經歷了幾千年的知識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說今天呈幾何級增長的新知識。而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人類知識的代言人,因此,教師不斷接受繼續教育,學習新的知識,就成為必然之舉。教師如果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要求,跟不上社會的發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強,求知慾強,特別喜愛並能接受新事物,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代溝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學生還有可能會因此而不尊重教師。所以,積極的參加繼續教育也是教師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措施。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六、加強鍛鍊身體,養成良好的生理健康習慣

  人的身體健康與人的情緒有著密切的關係。健康的心理寓於健康的生理,健康的體魄,它是正常生活工作的基礎。教師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必須養成良好的生理健康習慣,應注意以下三點:注意腦力的.勞逸調節;加強腦的營養;加強身體鍛鍊。不過,教師在體育鍛煉時應注意量的問題,不要適得其反,因疲勞而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七、善於管理時間,注意工作順序

  ”在正確的時間內做正確的事情“,有秩序的生活會使你每天頭腦清醒,心情舒暢。每天下班前整理好辦公桌,定期清理抽屜中的檔案和物品都是必要的。光是看見桌上堆滿了教案、參考書和需要批改的作業就足以讓你產生混亂、緊張和憂慮的情緒。當壓力來臨時可以暫停工作,也可以轉移目標做運動,這樣能減少角色衝突的頻率和生活的疲勞程度。

  八、營建幸福和諧家庭,協調工作與生活角色的關係

  在工作之外,教師還有著父母、子女、妻子或丈夫等多種家庭角色,而又沒有一個嚴格的時間劃分能將工作和生活完全分開。因此,教師需要確保工作和生活能相互促進。美滿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進健康人格的形成與發展,能在遇到困難時給予鼓勵和幫助,緩減心理壓力。在工作中遇到困擾、受到壓力的教師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在工作中本應體驗到而沒有體驗到的滿足感就能夠在家庭中得到彌補。而沒有配偶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援的教師則很難在工作之外獲得情感上的舒緩和心理上的安慰,由此很容易產生孤獨、憂鬱等消極情緒,不利於心理健康。

  九、尋求新的工作體驗,從其它地方尋求滿足感

  教師可以試著在假期做一份其他領域的工作。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教師也可從其他地方尋求滿足感。如果教師覺得在學校中無法獲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可以試著在教室以外尋求成就感。培養一項有創造性的愛好,比如集郵、寫作等,個體能夠隨這些愛好的深入而體驗到滿足。

  如果我們把教師比喻是樹,心理健康是陽光,那麼在此,願我們每位老師都能擁有陽光燦爛的心態,讓教育之花更鮮豔!讓教育之果更豐碩!

【班主任應具備的心理素質總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