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演講稿> 誠信無價的國旗下演講稿

誠信無價的國旗下演講稿

有關誠信無價的國旗下演講稿四篇

  關於誠信無價的國旗下演講稿篇一

  記得小時候,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清朝時,蘇州吳縣有個叫蔡璘的商人,以重承諾,講信義著稱。曾有友人在他家寄存了千金,沒有立下字據。不久,友人去世了,蔡璘把朋友的兒子叫到家中,歸還朋友生前存放的千金。友人的兒子非常驚訝而不肯接受,說:“嘻!沒有這個事,哪有寄放了千金而沒有立字據的呢?況且我父親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件事。”蔡璘笑著說:“字據存放在心中,而不在紙上。你父親瞭解我,所以從未向你講。”說完推車將金子送還了朋友的兒子。

  誠信,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這對於經濟飛速發展德今天來說,體現的卻不是那麼的明顯。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把賺錢放在了第一位,為了能賺的錢——哪怕是多賺幾毛錢。他們不惜拋棄了尊嚴,誠信甚至是生命。但他們卻不知道他們所拋棄的這些卻都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試想,如果你拋棄了尊嚴,誰會好好對待一個“寡廉鮮恥”的人;如果你拋棄了誠心,誰會跟一個“言而無信”的人做生意;如果你拋棄了生命,那麼即使賺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呢?

  “做老實人,辦老實事”是人們崇尚的行為準則,但真正能做到這一條的又有多少個人呢?我們每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如果沒有誠實守信的美德,是很難成功的'。不講誠信的人,可能一時半會兒會給自己帶來利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人們都認清你的真面目時,又有誰還會和你交往呢?你也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曾經有一則公益廣告說過“狼來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誠信。”試想一下,如果整個社會都變成“狼來了”的社會,那是世界將會怎麼樣?所以在當今社會就是特別需要誠信。對個人而言,誠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是立身之本;對企業而言,誠信是寶貴的無形資產,是立業之本;對城市而言,誠信是發鎮的不懈資源,是立市之本;就國家而言,誠信是良好的國家形象。我們應讓全世界的人們都知道我們中華民族不僅是禮儀之邦,更是誠信之邦。

  誠信是我們充滿魅力,誠信是我們的心靈更加純潔。誠信是無價之寶,是我們人生的通行證。就讓“誠信”之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發揚光大,讓世界人們都知道我們中華民族是誠信之邦。

  關於誠信無價的國旗下演講稿篇二

  有人說:“誠信像雨,洗淨人們心靈上的塵埃。”也有人說:“誠信像雷,震撼人的靈魂。”我覺得誠信像根,深深紮在成功這一片土地上。

  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言必誠信,行必忠正。”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他將會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覺得不管你走到哪裡,不管你是大人還是小孩,不管你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不管你做什麼事情都應該誠實守信!不能背叛誠信!我看過這樣幾則關於誠信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

  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訊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遊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誠信是一朵蘭花,它開在人們荒蕪的心田;誠信,是一杯濃茶,它讓生活更加濃郁芳醇;誠信是一道勁歌,它奏響了時代的最強音;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人處事的最基本準則。

  關於誠信無價的國旗下演講稿篇三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無價。

  眾所周知,誠信,是眼下很時髦的一個詞。買賣東西要講誠信、與人處事要講誠信、商業談判更要講誠信。小到一個人,大到整個社會,誠信是基礎,它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地位和社會的穩定。一個人可以失去財富、失去職業、失去機會,但萬萬不可失去信譽。

  我們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幫著稱於世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源源流長。中國可以說是“誠信”的故鄉,“仁、義、禮、智、信”,是中國在20XX多年中佔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而“信”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孔子常常談“信”,“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是孔子每天反躬自省的三項內容中的兩項。在《論語》中從個人修養也說到“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車兀,其何以行之哉?”作為一個人來說,人無信則無以立,無以行。孔子談到治理國家大事時還說到“信”:“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站在為政者的立場上,孔子認為“信”比軍隊、糧食還要重要。荀子也認為“誠信生神”。到漢朝董仲舒則把“信”列為“五常之一”:“夫仁、義、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飭也。”漢朝許慎在《說文》中釋“誠”為“信也”,釋“信”為“誠也”,誠信互訓。宋朝朱熹認為,誠是自然的實,信是做人的實。明末清初的王船山則認為:“人與人相於,信義而已矣;信義之施,人與人相於而已矣。”這就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看作是信義的施行,所以人和人之間相互服務的關係,也要重視信義的施行。講信用,實在是日常活動中最基本的道德和守則。誠實守信,一諾千金是何等寶貴!

  關於誠信無價的國旗下演講稿篇四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無價》。

  我曾經讀過兩個關於誠信的故事,很有教育意義。

  一個是《曾子殺豬》,話說曾子的妻子要上街辦事,兒子鬧著同去。曾妻哄道:“只要不跟著,回來殺豬給你吃!”兒子信以為真,馬上不哭鬧了。等她回來時,曾子正磨刀準備殺豬。曾妻責怪道:“哄孩子的話,你怎麼當真?”曾子嚴肅地說:“做人要言而有信,說話算數。你怎忍心欺騙小孩子呢?叫他長大後怎麼在社會上立足呢?”曾妻聽後啞口無言,只好同意。

  另一個是《狼來了》,講的是有個放羊娃,為解無聊,拿農夫們尋開心,大喊:“狼來了!”農夫們立即衝上山幫他。可他卻笑著說:“哈哈!你們上當了!”農夫們生氣地走了。第二天,他故伎重演,善良的農夫們又衝上山來幫他,他竟然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們又上當了!”大夥兒十分氣惱,從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話了。過了幾天,狼真的來了,一下子闖進了羊群。他害怕極了,拼命呼救。農夫們聽到他的喊聲,以為他又在說謊,都不理睬他,結果許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這兩則故事中,曾子殺豬取信兒子,理應受人尊敬;放羊娃騙人失信,最終自食其果。正應了孔子那句名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所以說,誠信無價,它比黃金更寶貴。作為小學生,我們一定要牢記“誠信是立身之本”,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讓誠信的品質散發出金子般的光芒。

【誠信無價的國旗下演講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