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遊玄奘故里有感

遊玄奘故里有感

遊玄奘故里有感

  在慧泉邊——遊玄奘故里有感 跟隨講解員的步伐,我們走進玄奘故里的內院。一棵遮天的皂莢樹與銀杏樹相纏而上,地面散落著斑駁的陽光,古樹下便是哺育唐玄奘陳禕成長的慧泉。

  古井周圍早已覆上了青苔,讓我吃驚的是這口井中竟然還有清澈的井水! 沁人心脾的井水流淌在指縫,解說員的話語提醒我們:這口象徵智慧的井,哺育了慧根清靜的玄奘法師,若沒有玄奘法師的聞名中外,如今我們便無法觸及這清澈的井水。點點滴滴的無盡奧妙看似無關,有誰能否認這其中佛家所說的因緣呢? 沐浴著古樸的氣息,我們來到供奉三藏法師像的正殿。在這兒,我瞭解了玄奘的生平,同時更正了以前的思想誤區。

  從前,我只知道玄奘在佛教盛行的唐代講經傳法得到了統治者的支援,知道他由三大弟子和白龍馬護送到西天取得真經。但事實並非如此。 三藏法師年幼時隨哥哥在洛陽淨土寺潛心學習佛經,12歲時決定剃度出家。大理寺卿鄭善果因其年幼拒絕,但最終被玄奘的堅定與一心向佛的單純感動,破例收下他。隨後,玄奘輾轉於全國各地學習、傳播佛法,時間長達八年之久。此時,鑽研佛經到一定程度的玄奘逐漸認識到漢文佛經版本不一所帶來的矛盾說法以及佛教教義的混沌不清,使信徒迷惑不已。為了解決這些疑惑,玄奘向唐太宗提出西行求法的想法,唐太宗沒有批准。而玄奘最終偷越國境,獨自西行取經。 玄奘法師的堅強毅力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我更為感動的是他對佛法的虔誠及專注。玄奘法師在面對佛經翻譯的錯誤時,並沒有固執地迷信於某個版本,而是身體力行地西行取得佛經原版加以翻譯,因而玄奘法師也成為了古今稱頌的翻譯家。反觀我們現代社會,某些高校為了宣傳,某些老師為了評職稱,某些學生為了拿學分,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同一條路——學術造假。將東家的開頭與西家的.結尾透過自創的過渡段銜接構成一篇“立意新穎卻生僻枯燥”的新文章已然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

  也許你會問,當週圍的人都選擇用不正當的方式完成事情,而我們費盡苦心努力做成的事卻可能遭到批評時該如何平衡自己?我想,若真有這樣的時候,除了反思自己是否能做得更好之外,更應想想三藏法師一心為國家、為真理西行求法,卻反遭阻撓時心中或多或少存在的委屈,以及在西行途中所經受的種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 冷靜思考做事,平靜處世為人,在銀杏樹下,慧泉亭邊,我讀出了三藏法師賜予我的那份感悟。

【遊玄奘故里有感】相關文章: